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

外城打得熱火朝天,可是皇宮中卻是一片蕭索淒涼的情景:被留用的太監、宮女們心情複雜地看著士兵們收拾細軟,將值錢的首飾、珍貴的器皿打包,宮殿內外一片狼藉,地上灑滿了綾羅綢緞,被踩了無數個腳印,不時有人匆匆而過,還有人吆喝著將皇上的坐騎從御馬監牽進宮來。

高桂英匆匆忙忙從坤寧宮趕到乾清宮,不解地問:“皇上,咱們好不容易打下了京城,你都要登基了,龍椅都沒坐上去就要走了?”

李自成嘆了口氣,沒有吭聲。

高桂英將目光投向一旁的宋獻策:“宋先生,素聞你足智多謀,趕緊給皇上想想辦法,解決外患,斷了他出逃的念頭。從陝北一路到京城,咱吃了多少苦,怎麼能輕易放棄?”

宋獻策苦笑了兩聲,皇帝的主意,哪是他一個半路加入的文人能左右的?

不過皇后開了口,總得勸解兩句意思意思。宋獻策小心翼翼地說:“皇上,雖然外城已破,但是內城安然無憂,事情也許並未敗壞到如此地步,需要出城避禍……”

李自成終於開口了,他看著紫禁城北面的火光,說道:“你們認爲,瓊海軍和關寧軍入城,是偶然還是蓄意爲之?”

宋獻策遲疑道:“關寧軍早在大順軍攻入京城之前,就奉旨南下勤王,他們既然拒絕咱們的拉攏,伺機入城也是情理之中。不過這瓊海軍……”

說道這裡,宋獻策忽然一驚,腦子靈光乍現:“不對,昨日他們還派人送大炮入城協助咱們守城,怎麼一夜之間就翻臉了呢?還有,關寧軍怎麼就忽然和瓊海軍聯手了呢?這些變化未免也太快了,難道這一切都是夏天南的圈套?”

李自成神情複雜地說:“如果宋先生從陝北起就加入我大順軍,知道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想必早就猜到今天的變故了。當初孤還是被洪承疇追得無路可走的落魄之人,手下兵馬不過數千人,這時候,夏天南忽然派人千里迢迢從南方來到陝北,說動孤北上,並資助棉布、藥材、大炮等軍需物資,還說只要把崇禎做掉,他願意與孤以長江爲界,平分天下……”

宋獻策心裡更明白了,他問:“所以,大順軍就在夏天南的鼓動和資助下,勢力急速擴張,然後按照他的意願一路打到了京城?”

“孤倒是願意相信瓊海軍拉攏關寧軍攻城,是以打促和,爲了逼迫孤兌現平分天下的諾言。可是他們乘夜動手,根本沒打算和咱們談條件,這哪裡是以打促和,分明是要置孤和大順於死地!”

宋獻策仰天長嘆:“都說唯一能制約夏天南野心的也就是口碑和名聲了,原來這一切都是他設的局:慫恿皇上攻打京城,然後他亦步亦趨得跟在後面,等到崇禎被逼死後,立馬翻臉——擊敗大順軍後,他就是挽救大明的功臣,壞事都被咱們幹了,好處都是他的……”

高桂英大怒:“這姓夏的真是一肚子壞水,合著黑鍋咱們背,他得了好處還保住了名聲,說到底,崇禎最終是被他害死的!”

李自成長嘆一口氣:“可天下人不會這麼想,都認爲是孤逼死了崇禎皇帝,平南侯是大忠臣。有了這樣的輿論,只要隨便找個朱家的人擁立一個傀儡皇帝,他就成了大明的曹操,江山就這樣落入了他的手中,時機成熟之後,再逼皇帝禪位,他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了!”

高桂英恨恨地說:“既然皇上都知道,爲什麼還被姓夏的牽著鼻子走?”

李自成無奈地說:“孤也是等到大軍入城纔想明白的,可是已經晚了……”

“不晚。皇上,咱們還有二十萬大軍,跟姓夏的拼了,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高桂英豪邁地拔出了腰間的寶劍——這是她從一個朝廷總兵的屍體上繳獲的戰利品,一直帶在身邊,即便入宮了也帶著。她是皇后,不按規矩來,宮女和太監們又怎麼敢指摘她?

“夫人,你巾幗不讓鬚眉,爲夫向來是佩服得緊。”不知不覺,李自成恢復了和高桂英的舊稱,卻渾然不覺,“不過關寧鐵騎本就不是塊好啃的骨頭,瓊海軍更是深不可測,咱們雖然有二十萬大軍,可是打硬仗的本領如何,你應該知道,正面爲敵,又怎麼打得過這兩家聯手?剛纔孤對將領們雖然說得硬氣,可那只是爲了鼓舞士氣……”

高桂英不甘心地問:“真得就這麼灰溜溜地走了?咱去哪,去河南還是回陝北?搖旗、見秀他們也不管了?”

“去哪都行。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二十萬大軍沒了就沒了,只要老營的底子還在,到陝北、河南、山西一帶,隨便打下幾個州縣,又能拉起一支大軍,沒必要留在這裡和大明最強的兩支大軍死磕。至於那幾個老兄弟,就看他們的造化了……”

夏天南率第一軍協助第二軍擊退郝搖旗從阜成門進入內城時,根本想不到李自成這麼光棍,拿得起放得下,說跑就跑。他兵分兩路,一路去保護太子,一路去皇宮圍剿李自成,卻得到了對手已經出宮逃竄的消息。

“我艸,這傢伙居然要跑。”夏天南聞訊忍不住爆了粗口,“他的三路大軍還在苦戰,居然就這麼跑了?”

司馬德請示:“是繼續追擊,還是任由他去?”

“當然要追,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夏天南毫不猶豫地回答,“這廝只要不死,始終是個隱患,要是放虎歸山,不需要多少時日,他又能裹挾起數十萬大軍。接下來我要做的事很多,沒空和他糾纏,必須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命令傳到了搜查皇宮的部隊中,大軍馬不停蹄地順著李自成留下的蹤跡往南面追了下去。

李自成在老營的保護下,徑直往正陽門而去,準備從這裡出內城,然後從永定門離開京城。一路上狼奔豕突,長安大街被衝的混亂不堪,不少趁亂渾水摸魚的混混遭了殃,只要擋了道,都被當場砍翻。

一路上衝到正陽門下,眼看就能從外城出京,李自成略微鬆了一口氣,去不料變故陡生。

正陽門城門緊閉,城牆上忽然亮起了無數火把,一直往兩邊蔓延,似乎無邊無際。城樓上,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大明坤興公主領京營官兵在此等候多時,闖逆,受死吧!”

第三十章 回家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二百六十八章 博輔保衛戰(七)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守爲攻第二百六十八章 博輔保衛戰(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撫司第四百一十八章 跳幫肉搏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七百七十三章 韃子傷兵的煎熬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戰立威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七百四十一章 昨日僻壤,今日桃源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給我的兵唱個曲兒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八百一十二章 入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和州防禦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十九章 談判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宵一度?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九十二章 奪田(三)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六百七十章 引蛇出洞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
第三十章 回家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二百六十八章 博輔保衛戰(七)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守爲攻第二百六十八章 博輔保衛戰(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撫司第四百一十八章 跳幫肉搏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七百七十三章 韃子傷兵的煎熬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戰立威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七百四十一章 昨日僻壤,今日桃源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給我的兵唱個曲兒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八百一十二章 入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和州防禦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十九章 談判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宵一度?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九十二章 奪田(三)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六百七十章 引蛇出洞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北碚区| 于都县| 永顺县| 浦城县| 庆安县| 三河市| 乐亭县| 军事| 兴隆县| 廊坊市| 炎陵县| 康定县| 星子县| 奎屯市| 海门市| 金阳县| 镇江市| 丰都县| 彩票| 丰镇市| 临朐县| 比如县| 赤城县| 青冈县| 莱西市| 裕民县| 金平| 灵寿县| 哈尔滨市| 织金县| 沈阳市| 大兴区| 镶黄旗| 夏河县| 嘉禾县| 英山县| 怀宁县| 台东县| 周至县| 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