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四十一章 昨日僻壤,今日桃源

“原來你就是蘇二弟。”夏天南有些意外,林偉業居然把這樣大的事情交給一個少年?不過仔細想想,這個時空,十七歲的男子都可以結婚生子了,何況他又是百草園的優等生,換做其他人也做不來。

沿著水泥路面上的軌道,馬車平穩地一路前行,毫無顛簸。不一會兒,衆人進入了中心城區。董小宛往窗外望去,眼前是一個與大明所有城池都完全不一樣的城市,所有的房子都是磚混結構,除了屋頂的瓦片,看不出多少傳統建築的痕跡。而且房屋無論大小,都是按照街道的縱橫走向分佈的很規整,看起來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南京雖然是這個時空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但是除了主幹街道,其餘街道房子亂搭亂建的現象很普遍,外地人進入一個小巷子多半會找不到方向。

島津千代讚道:“我初到南京之時,覺得南京城牆雄偉、建築精美,但是小街小巷卻十分雜亂,論細微之處,這裡的佈局要簡潔規整得多。”

這時董小宛指著街邊一棟一層的灰色建築問道:“這裡是什麼地方?”

兩人順著看過去,這棟建築不像民居,有兩扇大門,而且只有門洞沒有門,兩側開了窗,位置很高。不時有人進出,可是也不像衙門之類的地方。

夏天南忍住笑:“這是公廁,如廁的地方。”

董小宛臉一紅:“怎麼茅廁建在大街上,多不雅觀?”

“街上如果沒有這樣的公廁,人們出了家門,多半會選擇僻靜的角落解決,那樣的後果更不雅觀,屎尿齊流,臭氣熏天。”

二女聽完釋然,這麼說起來很有道理。古代無論男女,都碰到過人有三急卻找不到茅廁的尷尬,男人可以在僻靜處解決,可是女人卻不行。

馬車繼續前行,董小宛注意到,街上的人流量越來越大,但是沒有一個乞丐,她很詫異,按理說,越是繁華的城市、人口越多,乞丐出現的機率越大。而這裡的行人雖然很少有華麗的服飾,但穿著都很得體,而且每個人看上去都是忙碌而充實的神情。

她忍不住問:“老爺,爲什麼這裡看不到一個乞丐,是爲了街面整潔,都抓起來了嗎?而且街上的行人看起來沒有多少貧富之分,大家看起來都差不多……”

夏天南笑著解釋道:“臨高沒有乞丐是有原因的。一個地方爲什麼會有乞丐,大體而言無非是兩種原因:一是遭遇天災,顆粒無收,爲求果腹,只能行乞;二是無地可種,又不會其他謀生技能,也只能走上這條路。在臨高,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既無大旱,又無洪澇,水稻一年三熟,另外我們又代繳賦稅,免除了一切苛捐雜稅和官府攤派,只要不是傻子,怎麼都能養活自己;而沒地種或者家中勞力過剩的人家,可以到瓊海軍旗下的工廠做工,我們還提供上崗培訓,每月的工錢加上年底的獎金,養活一家老小沒問題。可以說,在臨高只要有手有腳,解決溫飽是輕而易舉,稍微努力點,就能過上小康生活,這樣如果還淪爲乞丐的話,只能說明他太懶,真有這樣好吃懶做的人,我們通通抓去深山挖礦。所以,你在街上看不到一個乞丐。”

“至於大家沒有什麼貧富之分,這個也不稀奇。”夏天南指著街上竹筋混凝土的建築說道,“臨高本來只是個巴掌寬的偏遠縣城,本就沒有多少富豪之家,現在這個乘坐馬車都要走上大半個時辰的新城是我從無到有建起來的,不管是原住民還是外來的移民,大家的起點都差不多,自然也沒有太大的貧富之分了。”

董小宛嘖嘖稱奇,讓一個城池沒有乞丐,這可是古時聖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想不到在夏天南的治下實現了。原本以爲瓊州是個充滿瘴氣的不毛之地,哪曾想卻是氣候宜人、人人安居樂業的世外桃源。她忍不住偷偷看著夏天南輪廓分明的側臉,心想:到底什麼樣的經歷,才能造就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出來啊?與他比起來,南京城裡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公子哥不值一提。

馬車每行走一兩里路就有一個停靠站,不時有百姓上車下車。夏天南注意到,上車的人都往一個木箱子裡投一小串銅錢——估計就是車伕說的十文錢車費,創意大概就是來自舊時空的投幣公交車——因爲人流量不小,木箱很快就要滿了。

他問蘇二弟:“這個車費用銅錢收取,是不是不太方便?人均十文錢能夠保證馬車的每日開銷嗎?”

蘇二弟見他問的很專業,口吻不像普通的乘客,終於放下了手中的紙筆,擡頭解釋道:“我計算過:馬車荷載十人,以現在的人流量,人均十文錢的車資基本上能夠保證車廂的損耗、馬匹的飼料和車伕的工錢,公家需要投入的就是初期車馬的購置費用,雖然日常運營賺不到錢,可是林老師說過,這算公共設施,應該由公家承擔,沒錢就找將軍去要……”

夏天南忍不住腹誹了一番,這個老林,不當家不知道菜米油鹽貴,向學生灌輸這樣的觀點,讓人很無語啊。不過腹誹歸腹誹,他也贊同林偉業這種通過類似的公用設施提升百姓生活品質的觀點,瓊海軍家大業大,不差這點錢。

“至於銅錢的使用,我也覺得不是太方便。”蘇二弟指著木箱子說,“來回跑兩趟就需要清空箱子,否則就裝不下了。可是也沒有其他的法子啊,總不能用碎銀子?雖然現在百姓生活富裕了,銀子也不再是稀罕物,可是銀子的絞剪、稱量更不方便啊,誰沒事出門帶把秤?”

夏天南心想,計量不便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問題,實際上制約了作爲貨幣的白銀在市場上流通,不利於商業和經濟的發展;銅錢雖然計算比銀子方便,但是份量太重,也不是理想的貨幣,是不是可以考慮在貨幣的材質上動動腦筋呢,比如把銅錢換成紙質的?不過這樣一來,就涉及貨幣發行的問題,需要三思而後行,畢竟有大明寶鈔這個前車之鑑。

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八十章 收編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五百零四章 遠征倒計時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五百七十八章 未雨綢繆好借糧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七十三章 炮型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書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戰立威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一百七十六章 揭秘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九十九章 兵營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一百零四章 鬥智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十一章 銷案第七百一十一章 如何破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艦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操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
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八十章 收編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五百零四章 遠征倒計時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五百七十八章 未雨綢繆好借糧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七十三章 炮型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書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戰立威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一百七十六章 揭秘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九十九章 兵營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一百零四章 鬥智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十一章 銷案第七百一十一章 如何破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艦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操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县| 岑溪市| 峨边| 靖安县| 乌兰察布市| 英德市| 克东县| 乌审旗| 会泽县| 图们市| 庆阳市| 呼图壁县| 临沭县| 台江县| 庆元县| 银川市| 新野县| 上杭县| 黄陵县| 绵竹市| 丰镇市| 兴宁市| 泾源县| 普兰县| 马关县| 裕民县| 缙云县| 涞源县| 增城市| 南漳县| 友谊县| 舟曲县| 金阳县| 泸州市| 昭通市| 宁河县| 芦溪县| 内黄县| 上饶市| 怀来县|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