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操

阿巴泰望著靜海方向,臉上平靜如水,心裡卻有些惴惴。他決定賭一把,賭的就是明軍各部隊之間不是鐵板一塊,有空子可以鑽。

他參與過渾河之戰,那場驚天動地的戰鬥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四千四川白桿兵和三千浙兵,在數萬後金大軍的圍攻下,整整一天時間屹立不倒,八旗鐵騎死傷無數。戰鬥的轉折點就是其餘各路明軍因爲各種原因沒有及時增援,選擇觀望,最終白桿兵和浙兵在兵力數倍於己的後金大軍車輪戰下彈盡糧絕、力戰而亡。

在阿巴泰看來,漢人的特點就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一支太過於優秀的軍隊未必會得到友軍的全力支援,或許還會被嫉妒。既然天津總兵的旗幟沒有出現在戰場,那麼他們未必會和瓊海鎮夾擊自己,這就是自己的機會。

隨著海螺聲響起,幾千人從後金大軍中出列,直奔瓊海軍陣地而來。

吸取了昌邑之戰的教訓後,瓊海軍沒有再擺出空心方陣,而是以營爲單位,交錯排列出一個又一個的兩排橫隊,從空中俯視的話,像是舊時空馬路上的減速帶。這樣的陣型,無論韃子是用馬甲衝還是步甲衝,都要陷入無數橫隊的層層攔截絞殺中,就算衝破一個橫隊,也會被第二個、第三個橫隊攔住。根據上一仗的經驗,瓊海軍所有人都得出一個共識:韃子擅長步戰,對於重騎衝鋒並不熱衷,所以,這樣的陣型就是專爲韃子準備的。

這次頂在前端的是魏連橫的第二團,第一團在昌邑之戰頗有傷亡,所以擺在了中間,缺乏10斤野戰炮配備的獨立團仍然部署在最後面。魏連橫看到了衝過來的幾千人,以爲這是發起試探進攻的先鋒部隊,下令炮兵營攻擊。

“轟轟轟”,炮彈朝對面飛了過去,在人羣中犁出了一道道血槽。

魏連橫仔細觀察著炮擊的效果,不過他發現這夥韃子有些奇怪,幾乎全是步兵,沒有騎馬,而且衝擊的方向不是瓊海軍陣型的正中央,而是東面側翼。

他舉起了望遠鏡,仔細查看,發現除了衝在最前面的一兩百人是披甲的韃子步甲,後面全部是輕甲的漢軍——漢軍與韃子很好分辨,前者的辮子留的時間不長,腦門上剃髮的痕跡清晰可見,而後者打小就剃頭,腦門上那一縷金錢鼠尾辮的四周都是光溜溜的。

漢軍絕不會是野戰衝鋒的主力,一般是攻城時的炮灰。魏連橫陷入了沉思:用漢軍來衝擊,而且奔著東面側翼而去,難道是用這些炮灰攪亂瓊海軍側翼的陣腳,達到另外的目的?

這時後金大軍的藍底金龍旗動了,緩緩往東面移動。魏連橫看到這一幕,立刻明白了對手的意圖:用炮灰部隊纏住瓊海軍側翼,然後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優勢趁機強行衝過去!

他趕緊叫來傳令兵:“去中軍告知將軍,說韃子要強行從東面側翼突破,該如何應對,請他趕緊定奪!”

“韃子要從東側強行突破?”

夏天南連忙舉起望遠鏡。果然,衝擊第二團側翼的部隊根本看不到幾個披甲人,都是隻著棉甲或者乾脆無甲的步兵——夏天南也懶得去辨別這些人是漢軍還是後金的旗人餘丁,反正不是主力部隊就對了,阿巴泰這是要搞事情。

他有些懊惱,高估了阿巴泰的自尊心,拉開了架勢,人家卻不跟你玩了,溜之大吉。就好比兩個人約架,一個人醞釀好了情緒準備開打,另一個人卻撒腿就跑,留下你一個人發呆。他彷彿看到了阿巴泰對自己嘲笑的表情:本貝勒不跟你玩了,怎麼樣,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不過現在不是鄙視阿巴泰節操的時候,想辦法攔住他纔是正經。夏天南穩住了情緒,下令:“第一團和獨立團橫隊變縱隊,做好攔截的準備,一定要想辦法拖住韃子,等待保定那邊的兵馬過來!”

黃漢生說:“將軍,韃子如果一心想跑的話,咱們兩個團很難追上,保定那邊的兵馬又不知什麼時候能到?遠水難解近渴,不如再派人去勸勸天津總兵王洪吧?他再怎麼樣也是一個憑藉軍功爬上總兵之位的武將,總有些血性吧,韃子都從眼皮子底下過了,我就不信他在靜海城裡坐得住!”

夏天南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派人去試試也行,或許韃子的出現能刺激他的良知也不一定。”

一名騎兵離開了瓊海軍的陣列,趕在後金軍隊的前面往靜海奔去。

靜海縣城離戰場不算遠,平原大地又沒有山巒阻隔,炮聲早就傳到了這裡。王洪披掛整齊,上了城牆巡視。一名心腹參將低聲詢問:“鎮臺是否要出城攔截韃子?聽說韃子會從靜海城下過……”

王洪瞥了他一眼,淡淡地問:“若是你來指揮,你會如何做?”

參將臉上浮現出一絲興奮,躍躍欲試:“若是韃子被那些廣東兵打得落花流水,不如出城去撿個便宜,若是能砍下幾個首級,那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王洪哼了一聲,沒有說話,繼續巡視城牆。那參將有些尷尬,趕緊閉嘴。

一邊走著,王洪一邊想: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就算在廣東佬那裡吃了蹩,但韃子豈是好相與的?照樣打得你們屁滾尿流。與其冒著損兵折將的危險去圖謀幾個首級,還不如安安穩穩守在城裡,等待現成的好處入袋。那兩個錦衣衛可是把楊嗣昌的話帶過來了,只要拉一把瓊海軍的後腿,把韃子放過去,就把他從天津調到淮安,仍然做總兵。雖然是平調,但是淮安挨著大運河,是漕運樞紐、鹽運要衝,與揚州、蘇州、杭州並列運河線上四大城市,繁華似錦,去那裡做總兵,是一等一的肥差,豈是破舊的天津衛能比的?

打韃子王洪沒這個膽量,但是放走韃子,這可是他的專長。阿巴泰途徑天津南下之時,王洪就做到了視而不見,現在不過是故技重施罷了。

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涯香(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一百章 餉銀製度第七百零二章 捐餉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九百六十二章 北上攻略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五百八十九章 關寧軍獨吞戰功?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宮算賬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第七百六十七章 城牆下的屠殺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未雨綢繆好借糧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三章 第一桶金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七百一十一章 如何破局?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九十五章 在長崎設立商館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巨頭齊聚洪武門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
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涯香(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一百章 餉銀製度第七百零二章 捐餉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九百六十二章 北上攻略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五百八十九章 關寧軍獨吞戰功?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宮算賬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六百零六章 潛入水城破壞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第七百六十七章 城牆下的屠殺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未雨綢繆好借糧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三章 第一桶金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彈演練(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七百一十一章 如何破局?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九十五章 在長崎設立商館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巨頭齊聚洪武門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石嘴山市| 金华市| 凉城县| 鹿邑县| 普洱| 武城县| 海原县| 湟源县| 衡水市| 宝山区| 丰城市| 札达县| 大兴区| 故城县| 米泉市| 双江| 邮箱| 唐山市| 辽源市| 兴和县| 柏乡县| 绥德县| 邛崃市| 连江县| 宁海县| 山西省| 嵊州市| 宁晋县| 平邑县| 全椒县| 化德县| 开封市| 肃宁县| 六枝特区| 固原市| 莱州市| 四子王旗| 洪雅县| 休宁县|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