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

李自成的“聖駕”到了午門前邊,兩邊朝房,寂靜無人,所有的門都在關著。午門城樓的高大和壯觀,大大地超過承天門。往日午門前是非常神聖的地方,文武百官從來沒有人在五鳳樓前騎馬,也沒有紛亂的腳步聲。然而今天這個地方的情形卻大變了。

負責清宮的劉宗敏得知李自成到了,匆匆地走出午門,跪下接駕。李自成從他的神情看出來沒有找到禎偵下落,不免心頭一沉:難道是趁著混亂的時候逃出城了麼?

然而他在衆人面前竭力不露聲色,好像滿不在乎,再一次仰望城樓,向隨行的曹化淳問道:“這午門城樓就是俗稱的五鳳樓麼?”

曹化淳恭恭敬敬躬身回答:“是的,闖……陛下,以後陛下每日五更上朝,先由太監在此五鳳樓上鳴鐘。”

李自成點頭道:“好,我們進紫禁城吧。”

宋獻策趕快說:“且慢,還需要一個官員爲陛下牽著御馬方好。”

李自成微微一笑,說:“孤戎馬半生,跋山涉水,什麼樣的險路都走過。如今走進這紫禁城中,還需一個人爲孤牽馬麼?”

宋獻策說:“臣加入大順時間不長,但也知道皇上所騎的烏龍駒是難得一見的駿馬,從未出過差池。往年在兩軍陣上,炮火連天,殺聲遍野,烏龍駒馱著陛下衝鋒陷陣,立下大功,名揚全軍。只是臣所擔心的是,如今一進午門,處處是上下臺階,處處是高大的宮殿,金碧輝煌,異常雄偉莊嚴,烏龍駒從來沒有見過。一旦馬驚,稍有閃失,便是不吉之兆。不如有熟悉宮內地形的官員爲陛下牽馬,以防烏龍駒進宮去有意外之驚。”

李自成從一切必須吉利考慮,同意了他的建議,遲疑問道:

“誰可爲孤牽馬?”

曹化淳一個箭步上前,諂媚地說:“奴婢熟知宮內情形,願爲陛下牽馬……”

李自成草根出身,原本對這些肢體殘缺又身居高位的閹人不甚感冒,只不過新朝未立,爲了吸引前朝的文武百官爲自己效力,對這些主動歸順的太監必須給面子。他轉頭看了看,周圍都是跟隨自己打拼的將士,暫時還沒有夠分量的文武官員歸順,除了這個前朝東廠提督、御馬監大太監,其他人都不知道該往哪走,似乎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他微微頷首:“那後,就由你爲孤牽馬進宮。”

進了午門,李自成不覺爲出現的巍峨宮殿感到震驚。他用馬鞭向北一指,輕聲問道:

“這就是金鑾殿?”

曹化淳躬身回答:“回陛下,這是皇極門。過了皇極門纔是皇極殿,俗稱金鑾殿。”

李自成“啊!”了一聲。

他在心中說:“一座皇極門竟然有這麼壯觀!”他想到入城之前,自己選擇駐蹕的地方是乾清宮,便說,“帶孤去乾清宮。”

按照原本的商議,李自成要坐在乾清宮的皇帝寶座上,在樂聲中受“羣臣”朝賀,纔算是完成了今天的入城儀式。但因爲暫時沒有多少重量級的文武官員主動歸順,加上崇禎下落不明,使李自成對於接受羣臣朝賀的事興趣索然,當務之急是必須全力在北京城內找到崇禎,不管是死的活的。當下便下令:“今日過於倉促,‘朝賀’一事暫且延後,前朝投降內臣,暫回各自家中,聽候錄用。另傳詔全城:明日黎明,但聽午門鐘聲,凡前朝文臣武將,都要來乾清宮面聖,不得遲誤,違者抄家問斬!”

曹化淳心中一凜,這是新皇要立規矩了,看來對於今日百官沒有主動歸順心有不滿。他心中有幾分幸災樂禍,既鄙視那些端著架子的大臣,又爲自己的果斷決絕而自豪——越早歸順好處越大,那些自以爲是的大臣個個都認爲自己是諸葛孔明吧?只是這位新皇並非求賢若渴、三顧茅廬的劉皇叔,這下恐怕有不少人遭殃了。

不過崇禎下落不明的消息讓曹化淳心裡有些惴惴不安。他害怕萬一崇禎帝逃出北京後到了勤王的夏天南或者吳三桂軍中,再由夏天南或者吳三桂保駕,逃到南京,明朝就不會亡,他們這些急於“攀龍附鳳”的內臣,不僅會性命不保,遺臭青史,將來形勢如果有變,只怕會抄家滅族。

乾清宮中。

一直端著的李自成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包袱,一屁股坐在了龍椅上,不復剛纔的威儀,沉聲問:“崇禎究竟去往何處,給孤好好地清查,不惜代價,哪怕閉城大索,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跟隨進入乾清宮的都是心腹重臣,聞言全部跪下:“遵旨!”

“另外,那些前朝的大臣怎麼回事,怎麼沒有一個人來主動歸順?”李自成陰著臉說,“既然他們不主動,就不要怪孤不客氣。宗敏,從明日起,挨個去百官家中訓話:明朝已完,大順朝初定,正是用人之際。如果願意爲新朝效力,不管以前有沒有爲圍剿我軍出力獻策的,孤不計前嫌,官職不變;如果敬酒不吃吃罰酒,想撇清與前朝關係做富家翁的,孤不會讓他好過,抄了他的家,滅了他的族,看看脖子硬還是孤的刀子硬。”

宋獻策建議:“亂世用重典,舊朝覆滅、新朝初立,用些硬手段也是理所當然。不過臣建議將此事與爲大軍補充軍餉一事合二爲一,來個追贓助餉。”

“追贓助餉?”李自成若有所思。

“陛下明見:入城之後,京營和御馬監直屬的兵馬大多投降,總數近十萬。收下這些人容易,可是養活他們難,光是這些人的餉銀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否則引發譁變,就是一個巨大的隱患。但是陛下從河南一路打到京城,讓沿途百姓歸心,靠得就是‘均田畝、不納糧’,不能向百姓徵糧收稅,又哪來的銀子?所以只能從官宦之家入手了。京城富貴人家多如牛毛,只要下旨命官員吐出貪污贓銀、士紳繳納錢糧,大軍餉銀的問題就解決了。”

“這個主意不錯,就這麼辦。”李自成覺得這個法子好,既滿足了餉銀的軍需,又保住了自己“均田免糧”的口碑,可謂一石二鳥之計。

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五百五十一章 苛刻的談判條件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第一仗第十七章 熱銷第七百五十一章 謎底揭曉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盟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五百八十八章 李九成戰死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炮對準永定門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六百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一百六十八章 雙面伊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醉宿第九十九章 兵營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七百九十章 楯車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
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五百五十一章 苛刻的談判條件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第一仗第十七章 熱銷第七百五十一章 謎底揭曉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盟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五百八十八章 李九成戰死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炮對準永定門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六百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一百六十八章 雙面伊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醉宿第九十九章 兵營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七百九十章 楯車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州市| 澎湖县| 蒙自县| 榆林市| 雅江县| 怀安县| 天全县| 苏尼特左旗| 且末县| 修武县| 从化市| 元氏县| 潢川县| 绵竹市| 体育| 沧州市| 辽中县| 澜沧| 长丰县| 西林县| 巫溪县| 革吉县| 买车| 苏尼特左旗| 仙居县| 麦盖提县| 尼木县| 汝州市| 宿迁市| 宁安市| 蚌埠市| 综艺| 鹤庆县| 汤阴县| 霸州市| 新竹县| 绵竹市| 海伦市| 交城县| 禄丰县|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