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

馬託斯和統太郎雖然不是鄭氏集團的核心層,但卻是鄭芝龍的“私兵”,真正完全聽命於他一人的精銳人馬。?最重要的是,他不用提防這二個人會叛賣他。

馬託斯和統太郎來到了他的面前,他們都穿著葡萄牙人式的服裝。除了統太郎腰插雙刀之外,就是歐洲軍人的打扮。

這兩支衛隊全部按照歐洲式軍隊的樣子武裝和訓練的。特別注重火繩槍射擊,不管是射擊精度還是發射速度,都是頂尖的,鄭芝龍覺得自己還能一戰,和這兩支隊伍在手有很大的關係。

“一個強大的對頭馬上就要來打這裡了。”鄭芝龍說道,“你們兩個把隊伍集合完畢,在我身邊聽命。”

“我們不出去迎戰嗎?將軍?”馬託斯到明國已經好幾年,已經能夠說很好的中國話了。

“當然要迎戰,不過你們是我的尖刀,我要放在關鍵的時候用。”

“是,將軍。”馬託斯不再表示異議。

鄭芝龍叫人拿來銀子,按照二十兩一個人發給衛隊的士兵們,馬託斯和統太郎每人都是一百兩。除了之前許諾的獎賞,這些銀子是額外賞給這兩支衛隊的。這兩支衛隊相當於鄭芝龍的家丁,不過不是明國人而已,是用銀子餵飽的死士。雖然鄭芝龍口中說得敞亮,其實暗中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到最後所城還是不能守住,他就要靠這兩支衛隊掩護他撤走,不可能真的留在所城與瓊州營玉石俱焚。

瓊州營的出征主力第一營和第二營已經在沙灘集合完畢,除了各抽調一個步兵連支援安平那邊,兩個營是齊裝滿員,營屬炮兵連也在,只是因爲運輸不便,沒有攜帶更重的野戰炮,而是輕便的山地炮。

黃漢生被任命爲攻打所城的指揮官,他站在近兩千人的方陣面前,作戰前動員:“諸位,前方就是鄭芝龍的老巢,海軍兄弟已經把鄭芝龍的水師打趴下了,現在輪到我們陸軍露臉了,你們有沒有信心攻下千戶所城?”

近兩千人異口同聲喊道:“有!”

黃漢生抽出營級軍官專用的指揮刀,用力向前一劈:“全體出發!”

中左所城的高度不到6米,採用的是中國傳統的磚石包砌城牆。因爲只是衛所城,牆體並不寬厚,不但抗炮擊能力很弱,城牆上的敵樓等掩蔽工事也很少。

鄭芝龍站在城牆上,用千里鏡看著從胡裡山炮臺前登陸列成整齊的縱隊前行的隊伍,心裡剛剛鼓起的勇氣又有些動搖了。這怕是有兩千來人,而且一看就是訓練有素、指揮起來如臂使指的精銳之師,如果真的如瓊州營自吹的那樣,可以千人力敵幾萬大軍,自己這幾千陸勇恐怕夠嗆。

究竟對方是否有這麼厲害,總得試試成色,鄭芝龍環顧左右,詢問:“賊人已經逼近,誰可出城迎戰,挫敵銳氣?”

一人閃身出列,朗聲說:“屬下願前往迎敵。”

鄭芝龍定睛一看,這是跟隨自己多年的部下,叫林升。他還有個弟弟叫林察,兩人擅長地趟刀法,在歷次協助朝廷剿匪的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所謂地趟刀,就是結合跌打滾摔的動作,專攻敵人下盤,看起來不太雅觀,但是很實用,與看似酒後瘋癲的醉拳有異曲同工之妙。

鄭芝龍猶豫了下,夏天南來訪中左所時曾說過,他們的鳥銃可以短時間連續發射,比鄭家的火繩槍射速更高,這樣的火器化部隊,林升林察兩兄弟能夠近身嗎?

林升看出了他的猶豫,繼續說:“大龍頭可是擔心賊人火器犀利?屬下還有一計,就是用藤牌遮擋,迅速近身,然後使出地趟刀法,專砍鳥銃兵的下三路,定能讓賊人陣腳大亂,到時城內大軍一擁而上,賊人必敗無疑!”

林察也閃身出列,支持兄長的建議:“請大龍頭下令。”

“好吧,那就由你兩兄弟打頭陣。”鄭芝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同意了兩人的要求,“不過你們不要逞強,若事不可爲,及早撤回!”

林升林察兩兄弟躍躍欲試,抱拳道:“遵令!”

鄭芝龍朝手下喊道:“取酒來!我爲二位林將軍壯行!”

喝過壯行酒,鄭芝龍又命人重賞兩人的部下每人五兩銀子,作爲頭陣的鼓勵。兩人帶著八百名部下出了城門,往瓊州營的隊伍迎了上去。

從沙灘到中左所城的路途基本是一條直線,沒有什麼遮擋,雙方有什麼動作都看的很清楚。林升和林察的隊伍出了城門,立刻就被瓊州營發現了。

黃漢生用單筒望遠鏡看了看對面的隊伍,似乎沒有任何火器,只有一把大刀和藤製的盾牌,他疑惑地對旁邊的魏連橫說:“魏營長,敵人這是搞什麼鬼?”

魏連橫參與過幾次鎮壓黎亂的戰鬥,對這種藤牌兵並不陌生,他笑了笑:“聽說鄭芝龍也有火槍兵,不過只怕捨不得輕易動用,這是用來試探咱們的炮灰吧?”

黃漢生鄙夷地看向前方:“只有刀劍,在咱們的步槍面前,與赤手空拳何異?鄭芝龍也太小看咱們了。”

不過鄙視歸鄙視,該做的戰鬥準備一點都不能少,瓊州營放慢了行軍的速度,準備作戰。

“第一營聽令,炮兵連和第九連、第八連、第七連原地待命爲預備隊,其餘各連縱隊變雙列橫隊!”黃漢生下令之後,對魏連橫說:“這第一戰就讓給老弟,等會攻打所城讓二營打頭陣,如何?”

魏連橫笑道:“甚好。”

五個步兵連列成了長長的雙列橫隊,平端步槍,等待敵人的到來。這種看似單薄的兩排橫列,其實是林偉業借鑑了英軍的戰術,爲瓊州營所用。這種戰術的起源最初是克里米亞戰爭中英軍第93高地步兵團迎戰俄國騎兵時聞名世界的,當時英軍就是用單薄的兩列長長的橫隊,而不是傳統的四方形空心方陣,擋住並擊潰了數量數倍於己的俄國騎兵。

英軍當時的指揮官要求士兵們站成橫隊迎敵,並且死在自己站立的地方,隨軍的《時代》記者在一邊的山上,清楚地目睹了戰鬥全過程,他形容當時的場面:沒有任何東西在俄國騎兵和英國步兵防線之間,只有“紅色的細條文布和鋼鐵一般的直線”。英軍身穿的是紅色軍裝,遠遠看去就是一條紅色的細條,而戰鬥爆發後,兵力佔優的俄國騎兵屢次想沖垮這條細線,都被暴雨般的子彈擊退,最後不得不潰逃。

這就是軍迷們耳熟能詳的“細紅線”戰術,除了武器優於對手,更多體現了英軍步兵過人的戰鬥素質和鋼鐵般的紀律。瓊州營的素質和紀律自然遠超鄭家的遊兵散勇,英國佬能對付得了毛子的騎兵,500名瓊州營步兵自然也能對付得了800藤牌兵。

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九百一十六章 官兵如匪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總兵,你總算來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十六章 開工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一百六十章 黃縣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六百九十二章 忠奸只在一念之間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六百章 戰俘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月之期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一百一十一章 投獻風波(一)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慕容公子
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九百一十六章 官兵如匪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總兵,你總算來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十六章 開工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一百六十章 黃縣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六百九十二章 忠奸只在一念之間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六百章 戰俘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月之期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一百一十一章 投獻風波(一)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慕容公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靖市| 清原| 拜城县| 衡水市| 招远市| 大洼县| 沙雅县| 安泽县| 遵义市| 顺平县| 光山县| 南和县| 韶山市| 易门县| 西城区| 吉安市| 富川| 肥西县| 博罗县| 嘉定区| 汉中市| 津南区| 常德市| 成武县| 古田县| 宝兴县| 禄丰县| 若尔盖县| 民勤县| 武山县| 乌拉特中旗| 通江县| 湘潭县| 诸城市| 栾川县| 北川| 海口市| 紫金县| 沙河市| 拉萨市| 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