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四十五章 忠臣與奸臣?

朱慈烺順著她的眼光看過去,登時嚇了一大跳,說了一句:“皇姐……”就不知道該如何往下說了。

朱媺娖回過頭,似乎什麼沒有看見,整理了一下思緒說:“我一直擔心的就是今日這個局面,沒想到你的狀況比我想象的更糟糕。弟弟——容姐姐最後一次這麼稱呼你,登基大典之後,姐姐就不能這麼沒規矩了——我知道,平南侯很霸道、咄咄逼人,甚至很有野心,這些都讓你如鯁在喉,不過他歷來如此,當年父皇那麼強勢,還不是被他兵臨城下,圍困皇城,卻無可奈何?”

朱慈烺不甘地說:“江山是我朱家的,爲什麼要讓一個臣子凌駕於皇帝之上?父皇未能完成的事情,不妨讓我來做,我就不信,朱家幾百年的基業,會讓一個曹阿瞞式的人毀掉!”

朱媺娖盯著他,平靜地問:“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是父皇殫精竭慮這麼多年,大明被折騰成什麼樣子,到頭來還不是被一個驛吏出身的流寇攻破了京城,大明數百年國祚差點毀於一旦。你捫心自問,以你現在的年齡、閱歷、能力,能掌控眼下的局勢嗎?對付得了西北其餘流寇和北邊虎視眈眈的韃子嗎?”

朱慈烺冷笑一聲:“皇姐未免多慮了。朕雖然年少,可是擁有大義名分,只要設法除掉奸佞,提拔忠臣,待衆正盈朝,大明中興指日可待,屆時操練兵馬,西征流寇、北伐韃虜,自然水到渠成。”

朱媺娖搖了搖頭:“曾經我也是這麼想的,可是父皇的做法證明了這只是一廂情願。當年父皇除掉閹黨時,也曾有過中興大明的美夢,到頭來卻是一場空,你現在的樣子,和父皇何其相似?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魏忠賢把持朝政時,國庫還算充實,西北沒有流寇之禍,遼東的韃子也無法南下,等到閹黨覆滅、‘衆正盈朝’之後,大明就開始走下坡路,一日不如一日……”

“皇姐慎言!”朱慈烺怒道,“你是朱家的人,胳膊肘不能往外拐。且不說閹黨把持朝政時,局面是否如你所說,就算如此,難道皇帝就該做個縮頭烏龜,讓奸佞當道不成,這江山到底姓朱,還是姓魏,甚至姓夏?”

面對弟弟的指責,朱媺娖並沒有生氣,她望著殿門外,悠悠地說:“我自然是朱家的人,打心底裡希望朱家的江山千秋萬代穩如磐石。可是在宮外闖蕩這幾年,我悟出了一個道理:百姓不管誰坐龍椅,他們只希望局勢穩定,能夠安居樂業。從這點來說,不管誰暫時掌握實際的權力,只要能夠讓大明富強,名分上的一時得失,又有那麼重要嗎?如果事情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百姓纔不管你是不是姓朱,他們擁戴的只是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的人。李自成爲什麼能夠輕易北上,一路打進京城,還不是靠了那句‘均田免糧’!”

“照你這麼說,只要臣子能幹,咱們就該把皇位拱手相讓了?”朱慈烺冷笑不已。

“我不是這個意思。”朱媺娖收回了目光,看著朱慈烺,“魏忠賢雖然擅權,可是不能否認他的能力,至少比起那些只會傾軋爭權的文臣要好上百倍。所謂的衆正盈朝,無非就是一羣大臣從閹黨手裡奪回朝政大權的粉飾之語罷了,他們恨不得皇帝躲在寢宮裡,什麼事都不聞不問,一切交給他們來做。可是這麼些年下來,他們只會爭權奪利,局勢越來越糜爛,這些人又能改變什麼?”

朱慈烺一時語塞。他覺得這個姐姐的三觀很有問題,可是她說的似乎也是事實,無從反駁。

朱媺娖繼續說:“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勸你一句: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要學父皇,急著控制一切,爛攤子要交給有能力的人去收拾。眼下你雖然憋屈了一點,但龍椅終究還是你坐,大明江山還是姓朱。等到平南侯穩定了朝局,剿滅了流寇、平定了遼東,再徐徐圖之也爲時未晚。”

“只怕到時他勢大難制,這江山就不姓朱了。”朱慈烺哼了一聲。

朱媺娖盯著他的眼睛,一針見血地問:“如果他要謀權篡位,現在把你殺了,直接坐上龍椅,就像李自成之前想做的一樣,你又有什麼辦法抵擋?”

“這……”朱慈烺猶豫了一下,說,“事在人爲,大義名分在我手中,總不能坐以待斃。”

朱媺娖嘆息一聲:“話只能說到這一步,多說無益,如何選擇看你自己了。你好好想想吧,我先告退了。”

等到朱媺娖走後,朱慈烺望著她離去的方向,呆了半晌,然後頭也不回地說:“人都走了,可以出來了。”

兩個人從屏風後走出來,一文一武,赫然是楊嗣昌和吳三桂。

吳三桂擔憂地問:“公主好像看到臣了,會不會泄密給夏天南,讓咱們的計劃前功盡棄?”

朱慈烺搖搖頭說:“不會。”

楊嗣昌解釋道:“請平西伯放心,公主雖然和夏天南走得近,但畢竟是皇家的人,絕不會幫著外人害自己弟弟的。如果要泄密,當著夏天南的面就會戳穿,而不是苦口婆心來勸陛下了。”

吳三桂放下心來,跪下拱手說:“請陛下放心,臣一定按照陛下的安排把事情辦得妥妥帖帖。雖然對付那夏天南頗有風險,但是爲了陛下,爲了大明江山社稷,臣萬死不辭!”

朱慈烺感動不已,親自伸手去扶對方起來:“疾風知勁草,亂世見忠臣。這種非常時期,才能看出誰奸誰忠,一切就拜託吳愛卿了。”

楊嗣昌說:“陛下,平西伯的忠心毋庸置疑,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不過咱們不能頻繁出入慈慶宮,免得讓夏天南察覺到什麼蛛絲馬跡,趁著現在有功夫,再推敲一下計劃的前後細節,確保萬無一失。”

“正是。咱們君臣三人就好好商議一番,一定不能出什麼紕漏。”對付如此強勢的權臣,朱慈烺貴爲天子也不敢怠慢,一旦失手,事情敗露,夏天南只怕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

三人一拍即合,低聲商議了起來。

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七百三十八章 獨立團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二十七章 紳士第四百二十章 三女同遊臨高城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二十七章 紳士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四百三十章 虎鬥行動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七百六十八章 阿巴泰的對策第五百二十三章 安平老宅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自成分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波平息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一百五十七章 慕容公子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一十六章 共處一室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
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七百三十八章 獨立團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二十七章 紳士第四百二十章 三女同遊臨高城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二十七章 紳士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四百三十章 虎鬥行動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七百六十八章 阿巴泰的對策第五百二十三章 安平老宅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自成分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波平息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一百五十七章 慕容公子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一十六章 共處一室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漯河市| 大同市| 商丘市| 隆回县| 梧州市| 苍溪县| 临清市| 赤壁市| 大连市| 南宫市| 温州市| 西青区| 宜章县| 光泽县| 偃师市| 共和县| 西平县| 齐齐哈尔市| 灵武市| 托克托县| 建湖县| 东辽县| 滦南县| 房产| 绵竹市| 揭阳市| 新宁县| 江城| 兰考县| 六安市| 阿瓦提县| 招远市| 宝清县| 赤壁市| 蓝山县| 望都县| 双桥区| 永登县| 体育| 鹰潭市|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