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自成分兵

張獻忠一聽這聲音,知道是“闖王”高迎祥來了,臉陰晴不定,心迅速權衡了一番利弊,最後還是略有不甘地放下了刀。見他放下刀,李自成也示意手下放下刀刃。一場可能發生的衝突和火併消弭於無形。

高迎祥是早年義軍領袖“紫金樑”王自用的得力手下,三十六營的主要將領,在王自用死後,成了各路義軍領袖聲望最高的人,也是這次滎陽大會推選的十三家七十二營的首領。出來混要講規矩,張獻忠再跋扈,也不得不給“闖王”面子,否則是和七十二營過不去。

圍堵的衆人分開一條路,高迎祥一人徑直走了進來。他是個等身材的年人,其貌不揚,放在人羣毫不起眼,任誰第一次看見他,都絕不會想到這是各路義軍的首領,大名鼎鼎的“闖王”。

高迎祥平時不茍言笑,臉看不出喜怒哀樂。這時爲了調停兩人,換一幅笑臉,不過怎麼看都像是硬擠出來的。他走到兩人間,問道:“自家兄弟,有什麼不能商量?銀子也好,女人也罷,外面不多的是嗎?”

張獻忠指著李自成,回答道:“闖王,我也不是貪得無厭之人,這皇宮的古玩隨他搬走,讓他把這些太監留下,麻溜地走人,我既往不咎?!逼鋵嵾@些太監樂工他也不是非要不可,也許欣賞過一兩次奏樂膩了,但是不蒸饅頭爭口氣,這時候爭的不是太監,是面子,刀子都亮出來了,總不能最後關頭服軟認慫,如果讓“闖王”的一個部將給掃了面子,以後還怎麼混?

高迎祥掃視了一眼李自成,沉聲道:“自成,聽見八大王的話了嗎?人給他,東西給你,還不趕緊說幾句敞亮的話,把這事化了?”

見高迎祥這口氣,是不可能有其他選擇了,李自成深吸一口氣,把心的不滿壓了下去,說道:“全憑‘闖王’做主,宮裡的東西我也不要了?!闭f完轉身出了宮殿。

高迎祥看了他的背影一眼,轉頭對張獻忠解釋:“我這外甥性子傲的很,別跟他一般見識?!备哂榈耐馍抢钭猿傻南眿D,所以私下裡都是甥舅相稱。

張獻忠得了面子,心裡高興,說話也客氣起來:“衝著‘闖王’的面子,我自然不會往心裡去?!?

皇宮外,李自成回頭望了望,眼裡既有不甘,也有怨氣。旁邊的高一功湊來小聲問道:“大哥,跟著張獻忠一路要受窩囊氣,在‘闖王’手下也甚是憋屈,不如分兵,自己單幹?”高一功是李自成的小舅子,一直跟隨他,忠心耿耿。

“分兵?”李自成聞言,心裡一動,沉思起來。

李自成起兵以來,數易其主。先是投奔流民軍首領王左掛,崇禎三年,王左掛投降招安後,又轉投綽號“不沾泥”的張存孟,可是張存孟在崇禎四年戰敗後也向朝廷投降。崇禎六年,他又率部東渡黃河,投奔了舅父高迎祥,還得了個“闖將”的綽號。

似乎是要印證他投靠的勢力都熬不過第二年的詛咒,崇禎七年,曹詔、左良玉等多路明軍在河南將高迎祥、張獻忠等幾路人馬團團包圍,眼看是一個兵敗投降的下場。幸好這時韃子入關,曹詔被調往大同抗金,流民軍才得以從大同總兵王樸處突圍,於是有了後來的滎陽大會和鳳陽之戰。

高一功繼續勸道:“大哥現在兵強馬壯,不依仗‘闖王’也能幹出名堂,不如找個理由分兵回西邊,不與‘闖王’和張獻忠他們一路?!?

李自成點了點頭,重重拍了拍高一功的肩膀,“你說的有道理,咱們現在要人有人,要銀子有銀子,爲什麼要寄人籬下?沒了張屠夫,也不吃帶毛豬,咱回陝西、去甘肅,拉起十萬八萬人的隊伍,讓各營頭看看,我李自成也能做出一番事情來?!?

攻入鳳陽的是高、張聯軍,李自成名義是高迎祥的部將,其實也是一股相對獨立的勢力。滎陽大會後,聯軍一路東進,攻城掠地,看似團結,其實各懷心思,相互提防,皇宮的一場衝突,成了聯軍分裂的導火索,爲後來的事情發展埋下了伏筆。

聯軍在鳳陽的好日子沒過多久,壞消息傳來了。洪承疇率主力出潼關,在河南信陽大會諸將,並召回了遠赴大同抗金的名將曹詔,準備集兵力圍剿各路流民軍。

洪承疇從陳瑜手接過五省總督的位置,成爲剿寇的主要軍事統領以來,一改前任“邊剿邊撫”的方陣,實行“全力清剿”、“以剿堅撫,先剿後撫”,效果顯著,其手下的曹詔驍勇善戰,更是讓各路流民軍聞之色變,於其侄子曹變蛟並稱爲大小曹將軍。對於洪承疇的動向,各路流民軍都很關注,包括東路的高、張聯軍。

高迎祥和張獻忠在鳳陽已經搶得盆滿鉢滿,決定離開鳳陽,避開洪承疇的鋒芒,但是往哪邊走,想法不一,於是兩家坐下來商量,在滎陽大會展示出過人戰略眼光的李自成也參與了商議。

張獻忠主張繼續往東,既能避免與洪承疇正面對戰,又能劫掠富饒的運河沿岸。

他眼閃爍著貪婪的目光,揮舞著手臂說道:“‘闖王’,不是我說,西邊那旮沓窮的很,沒什麼油水,東面的廬州(今安徽合肥)、安慶、和州、滁州,那個不西邊強?隨便攻破一兩個府,抵得陝西半個省……”

高迎祥頗爲心動,他們幾個頭領都是陝西人,知道陝西窮到什麼地步,除了遍地的屍骨和荒蕪的田地,要啥啥沒有,他詢問李自成的意見:“自成,你說呢?”

李自成已經打定了分兵的主意,自然不會跟在後面當小弟,毫不猶豫回答道:“合兵一處容易被官兵圍殲,還是兵分幾路更合適,既然‘闖王’和‘八大王’想去東邊,那麼西邊由我去吧!”

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五百八十九章 關寧軍獨吞戰功?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之前(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滑膛炮時代的終極利器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六十二章 侵吞功勞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鄭抗劉?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二十章 春宵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八十章 收編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十九章 談判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七百四十五章 忠臣與奸臣?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二百六十九章 潰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二)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六百五十一章 蘇粗腿被重用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七百六十七章 城牆下的屠殺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
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五百八十九章 關寧軍獨吞戰功?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離登州(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之前(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滑膛炮時代的終極利器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六十二章 侵吞功勞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鄭抗劉?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二十章 春宵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八十章 收編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十九章 談判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七百四十五章 忠臣與奸臣?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二百六十九章 潰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二)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六百五十一章 蘇粗腿被重用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七百六十七章 城牆下的屠殺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泾源县| 略阳县| 岢岚县| 闻喜县| 洛浦县| 邛崃市| 瑞昌市| 长白| 库车县| 奉节县| 长兴县| 凉城县| 贡嘎县| 浦北县| 夏邑县| 南通市| 延庆县| 镇远县| 屏南县| 巫溪县| 加查县| 图片| 信宜市| 军事| 进贤县| 绩溪县| 耒阳市| 稻城县| 普格县| 萨迦县| 黑河市| 铜山县| 浦城县| 兴山县| 孝感市| 政和县| 伊春市| 连云港市| 饶河县|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