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七十章 秦、楚同盟攻伐中原諸侯

秦國和楚國先是締結聯(lián)姻,成爲昆弟之國。隨後,兩國爲了進一步鞏固同盟,舉行荊棘之盟。

齊王田闢彊爲了樹立東方霸主的地位,自然不希望看到秦、楚兩國走到一起。田闢彊以楚國背盟爲由,聯(lián)合韓、魏復攻楚國。

齊、韓、魏和楚國第二次交鋒正式拉開帷幕。

楚王熊槐爲了減輕中原諸侯的軍事壓力。派陳軫前往秦國,名義上是求助,實則是爲了試探秦國的真實意圖。楚使陳軫來到咸陽,沒有直接去見秦王稷,而是去見了羋八子、魏冉等人。

羋八子簡短噓寒問暖了一番,以茲事體大爲由,勸退楚使。離開秦宮,楚國副使昭鼠問道:“先生爲何不去面見秦王,反而面見羋八子、魏冉等人。”

陳軫看了一眼秦國高大寬廣的城牆,低聲道:“秦王雖是秦國的王。但咸陽卻不屬於他。”

昭鼠驚道:“先生的意思是說秦國的實權不在秦王手中,而是掌握在羋八子等人手中。”

“秦國三年內亂,惠後和惠王諸公子以及反對的羋八子的嬴姓宗室皆被誅殺。羋八子想擁立的人是公子芾,不是秦王稷。秦國內亂之時,秦王稷遠在燕國爲質。他本來就沒有機會成爲秦國的王。”

“先生,公子稷是如何成爲秦王。”

“公子稷能夠成爲秦國的王,他要感謝一個人。”陳軫一邊往前走,一邊說道:“趙君雍。”

“公子稷成爲秦王與趙君雍有什麼關係。”

“趙君雍爲了插手秦國內政,派人出使燕國,有說燕王職。燕、趙兩國達成聯(lián)盟,擁護公子稷爲秦王。若非燕、趙兩國的支持,公子稷豈能爲王。”

“秦國和西戎征戰(zhàn)不休,這無疑使得本就生性好鬥的秦人變得驍勇善戰(zhàn)。”昭鼠吟唱道:“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zhàn)!秦國豈會向燕、趙妥協(xié)。先生,這可不是秦人之風。”

“此一時彼一時也。”陳軫娓娓道來,“秦武王乃秦國百年難遇的少年君王。可惜啊!英年早逝。秦武王死,秦國無主。秦惠後和宗室大臣擁護公子壯爲王。羋八子挑撥離間先王諸公子爭位,自己從中取利。否則,以羋八子的身份和地位,豈能有資格爭奪王位。”

陳軫見四下無人,又道:“羋八子雖擊敗了惠後,誅殺先王諸公子和反對的嬴姓宗室之人。但,她的身份和地位不足以服衆(zhòng),更不能號令三軍。公子芾也是豎子,更不能穩(wěn)定秦國軍心。”

“先生,我聽著有些糊塗。羋八子取得了勝利,不能服衆(zhòng),也不能號令三軍。”

“周公制定禮、樂,才被稱之爲聖人。嫡長子繼承製在諸侯國也是深入人心。羋八子用不光彩的手段,犯上作亂,最終取得了勝利。但,她依舊不能號令秦國三軍。”陳軫看了看天邊潔白色的雲(yún)彩,隨風漂浮,變幻異常,“趙君雍和燕王職擁護公子稷,並送他歸國,就是舉著大義的旗幟。趙君雍給羋八子提出的第三條路,羋八子也不得不接受。”

“我聽說趙使樓緩在秦宮,以嫡長子繼承製,怒憤羋八子。羋八子大怒,悻悻離去。趙國的行爲就不怕惹怒了秦國。”昭鼠微笑道:“皆說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女人。趙君雍得罪了這個女人,就不怕遭到這個女人的報復。”

“趙君敢於率天下先,打破禮制,推行胡服騎射。羋八子想要報復趙君,就只能和趙國開戰(zhàn)。但,現(xiàn)在的秦國沒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凝聚力。羋八子又不能調動三軍將士。縱使,秦國和趙國開戰(zhàn)。羋八子豈是趙君的對手。再加上我國也有心收復被秦國佔據(jù)的疆土。韓、魏也覬覦秦國。”陳軫感嘆道:“羋八子一不小心踏錯一步,就會面對諸侯。爲了大局,羋八子除了接受趙君擁護公子稷的主張,她別無選擇。”

昭鼠醒悟道:“秦王稷是燕、趙擁立。自然不討羋八子等其他人喜歡。秦王稷雖是秦國的王,也算是有名無實。”

“羋八子打了三年才取得勝利果實,她豈能讓趙君輕而易舉的摘走。”陳軫放緩語速道:“羋八子被迫接受趙君擁護秦王稷的提議,但她怎能甘心。羋八子必會暗中操控朝政,與趙君雍鬥智鬥勇。公子稷看似威風赫赫地秦王,他不過是羋八子手中的傀儡!”

“秦王稷年過二十,已經(jīng)成年,也到了親政的年紀。他豈會甘心成爲羋八子手中的傀儡。”昭鼠往四周看了看,又道:“先生,傀儡可是令人感到羞恥。秦王稷就會任由羋八子等人把控朝政,專斷獨權。”

“秦王稷遠在燕國爲質,身邊又無人輔佐,對朝政又不通。秦王稷本想利用嬴疾和甘茂來制衡朝局。可惜啊!”

“可惜什麼。”

“甘茂蔑視秦國權貴,流亡諸侯。嬴疾也不問朝政,爲先王守墓。秦國看似風平浪靜,暗地裡也是波濤洶涌。秦王稷爲了王權也會和羋八子展開激烈交鋒。秦國也會不太平。”

“秦王稷不能掌控朝政,身邊有沒賢臣輔佐。如此說來,秦、楚聯(lián)姻,黃棘之盟,也是羋八子的意思。”昭鼠笑道:“難怪先生不見秦王,反而見羋八子。先生無論是對楚國,還是秦國,甚至是天下的局勢都看得很清楚啊!”

陳軫心道:“看清楚又如何,他又不能很好施展自己的才華。”

昭鼠又道:“趙君先扶持燕王,後扶持秦王。趙君在國內推行胡服騎射,不參與中原混戰(zhàn)。如今的趙國也在一天天茁壯成長。趙君,真是一個厲害的人物。”

“趙君不行王道,不圖虛名。膽識和魄力,天下諸侯皆不能比。”陳軫嘆道:“趙君不簡單呀!”

昭鼠問道:“先生可曾有敬仰之人。”

“有。”陳軫回憶起往日的時光,感慨道:“一怒諸侯懼,一安天下歇。他就是出自縱橫一脈的公孫衍。可惜啊!那個風雲(yún)動盪,令人壯懷激烈地時代,也隨著公孫衍的離開,淡出了歷史的舞臺。”

……

楚使陳軫離開大殿。

羋八子問道:“我們與楚國聯(lián)姻在前,黃棘會盟再後。中原諸侯攻打楚國,我們救,還是不救。”

魏冉道:“不能救。”

“爲何不能救。”

魏冉抿著脣角答道:“我們與楚國聯(lián)姻是爲了離間趙、楚之盟。黃棘會盟是爲了引發(fā)中原諸侯恐慌,進而讓中原諸侯攻伐楚國。我們擾亂天下就是爲了削弱諸侯實力,保存自己的力量。”

向壽道:“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我們才能在亂世之中,站穩(wěn)腳跟。臣也認爲不能救。”

羋戎神色有些擔憂道:“楚國來使求助,我們拒不發(fā)兵相助。楚國會說我們背盟,進而與我們交惡。中原諸侯也會覺得我們沒有信義。”

羋八子聞言,沉思半響,“我們出兵救楚,損傷地是秦國。我們不救就會揹負罵名。諸侯也會認爲秦國沒有信義。救,還是不救,對秦國都不利。”

公子芾問道:“母親是想救楚,還是不救。”

羋八子答道:“我們雖生長在楚國。但楚國對我們也沒有恩惠。對楚國,我也沒有深厚的感情。中原諸侯和楚國對戰(zhàn),秦國才能坐收漁利。但,我們不救負面影響太大。魏冉,羋戎,你們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計策。我們不救楚國,既不會讓楚國覺得我們背盟,同時,也不會讓諸侯覺得我們沒有信義。”

“我這個腦袋啊!可想不出好的計策。”羋戎忙道:“魏兄,號稱智囊,應該有辦法。”

魏冉見所有人的目光盯著自己,答道:“這有何難。”

羋八子問道:“什麼計策。”

魏冉肅道:“楚國請我們出兵攻打諸侯。我們可以向楚王提出一個苛刻的條件。楚王答應,我們就出兵。楚國不答應,我們就可以推脫背盟的罪責。事後,楚國和天下諸侯皆不會說秦國背信棄義之事。”

羋八子問道:“冉弟,到底是什麼好方法,快說來聽聽。”

“讓楚太子橫來秦國爲質。”

“太子乃國家根本,怎能出使他國爲質。”羋戎搖頭道:“楚王是不會答應這個條件的。”

“楚王不答應,我們就不出兵,也不用承擔背盟的責任。”魏冉脣角露出詭譎的微笑,“楚王答應了,就會讓人覺得懦弱無能。無論楚王答應,還是不答應。對我們都沒有什麼壞處。”

“魏冉,你的腦袋裝的是什麼。竟然能夠想出這樣好的主意。”羋八子微笑道:“我們就給楚王出一個難題吧!”

羋戎問道:“稷兒剛與楚王之女聯(lián)姻,我們要不要將這個結果告訴稷兒。否則,稷兒得知這個事情之後會生氣的。”

“不必了。”羋八子道:“他只需照章辦事就行了。我們商議出結果,他發(fā)佈詔令即可。”

......

一個月後,楚使陳軫、副使昭鼠等人又來到秦宮。這一次,他們是奉楚王之命,攜楚太子橫一同前來。羋八子等人沒想到楚王真的會讓太子橫前往秦國爲質。

羋八子一邊以最高禮節(jié)迎接楚太子橫等人,另一邊讓人暗中去考察一下楚太子橫是否賢能之人。有朝一日,楚太子橫繼承王位,會不會對秦國造成威脅。

安頓好楚國衆(zhòng)人。

羋八子問道:“楚王將太子送來我國爲質。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

“楚王也有今天啊!”羋戎嗤笑道:“楚王仗著國力,氣勢咄咄逼人,也不將中原諸侯放在眼中。和中原諸侯開戰(zhàn)而不落敗。今日,楚國竟然將太子送來我國,楚王不是糊塗了吧!”

公子芾接話道:“周天子和鄭國互換人質,開啓了質子先例。此次破例,也讓周天子威名掃地。質子之舉,那可是國恥。”

向壽也道:“楚國是大國,國力比我們強盛。爲了讓我們出兵,楚國單方面向我們輸送人質。難道楚王老了,也糊塗了。”

魏冉苦笑道:“楚王仗著疆土廣袤,戰(zhàn)將千員,甲兵百萬。也從來不把諸侯看在眼中。楚國滅了越國,氣焰更是狂妄。”

向壽道:“楚王爲何?”

魏冉又道:“楚王答應我們條件,讓楚太子前來我國。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羋八子問道:“什麼問題。”

魏冉語調肯定道:“楚國招架不住中原諸侯的圍攻。進而表明,楚國外強中乾,不堪一擊。”

公子芾笑道:“楚國外強中乾,不堪一擊。我們不如加入中原諸侯,一起攻打楚國,謀取楚國疆土。”

羋戎也贊成道:“我們加入中原諸侯給楚國狠狠一擊,楚王多面受敵,又要頭疼了。”

衆(zhòng)人也跟著迎合,一致認爲加入齊國陣營,攻打楚國。

羋八子見魏冉?jīng)]有迎合衆(zhòng)人之意,問道:“魏冉,你不贊成攻楚。”

“我們向楚王提出苛刻條件。楚王答應了,還將太子送秦爲質。我們再不出兵,就會失了道義,還會承擔背盟的罪責。”魏冉見衆(zhòng)人的目光看著自己,平靜地答道:“秦國要想發(fā)展,需要楚國吸引中原諸侯的目光,牽制中原諸侯的兵力。我個人認爲,我們應該出兵援助楚國,而不是對楚國落井下石。”

羋八子微微思忖答道:“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出兵攻打韓、魏。”

魏冉點頭道:“我們忙於內亂,很久沒有在中原發(fā)言。此次攻打韓、魏,一,可以奪取韓、魏的疆土,威懾韓、魏,樹立秦國的威信。二,鞏固秦、楚之盟,也會讓楚王看到我們的決心。楚王見我國幫助他,就會拼盡全力和齊國一戰(zhàn)。齊、楚乃當世強國,就讓他們自相殘殺,空耗國力。”

羋戎問道:“我們幫助楚國,就得罪了天下諸侯。這樣做值得嗎?”

魏冉答道:“中原諸侯打敗了楚國,下一個就會出兵攻打我國。一旦,中原諸侯打敗了楚國。齊國之勢大增,東方的號召力也會更強。韓、魏見齊國強大,也會與之結盟。我們就不能東出函谷,伐韓、魏,爭天下。我們幫助楚國,也是維持天下均衡。既不能讓楚國弱小,更不能讓齊國獨樹一幟的強大。”

Wωω ?ttkan ?Сo

“魏冉說得有理。”羋八子贊同道:“幫楚國,也是幫助秦國。我們先與楚國聯(lián)姻,後與楚國結盟,接著楚太子來秦國爲質。我們不遵守盟約,出兵攻打韓、魏,不僅楚國會恨我們背盟。天下諸侯也會認爲秦國沒有信義。”

羋八子道:“我們要東出函谷,以爭天下,就要攻打韓、魏。秦國沉默了多年,也該向中原諸侯證明自己的存在。”

“秦、楚聯(lián)合攻伐中原諸侯,我期待已久。”魏冉抑制不住心中地喜悅,“那就讓我們見證一下秦、楚之盟對戰(zhàn)中原諸侯,誰會更勝一籌。”

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zhàn)競技之師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一百八十八章 息壤之盟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二百三十八章 中山王姿獻城求和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zhàn)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一章 趙國殤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zhàn)競技之師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八章 分化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君雍與中山王姿議和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zhàn)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趙換地,誰是最大的贏家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一章 趙國殤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二百三十八章 中山王姿獻城求和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fā)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國,孤來了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三十五章 白狐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十六章 折衝樽俎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zhàn)國新時代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三百四十章 楚太子橫歸楚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zhàn)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兩百一十章 胡服(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圍石邑、破東垣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zhàn)開始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
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zhàn)競技之師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一百八十八章 息壤之盟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二百三十八章 中山王姿獻城求和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zhàn)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一章 趙國殤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zhàn)競技之師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八章 分化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君雍與中山王姿議和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zhàn)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趙換地,誰是最大的贏家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一章 趙國殤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二百三十八章 中山王姿獻城求和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fā)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國,孤來了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三十五章 白狐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十六章 折衝樽俎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zhàn)國新時代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三百四十章 楚太子橫歸楚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zhàn)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兩百一十章 胡服(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圍石邑、破東垣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zhàn)開始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甸| 林甸县| 汤阴县| 石首市| 天长市| 西和县| 扬州市| 乌苏市| 璧山县| 鄂托克前旗| 和田县| 商城县| 哈巴河县| 铜山县| 柘城县| 兰州市| 唐山市| 竹山县| 锡林浩特市| 长沙市| 盐津县| 金塔县| 夏河县| 张家口市| 凤城市| 盘锦市| 白河县| 柳州市| 陆川县| 凤凰县| 松阳县| 友谊县| 体育| 金乡县| 茂名市| 阿尔山市| 张北县| 石泉县| 邵武市| 离岛区|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