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君雍與中山王姿議和

齊王田闢彊聯合韓、魏攻打楚國,雙方戰事激烈。但齊、韓、魏聯合也攻不破楚國的防線。楚國也不能擊退齊、韓、魏三國。

雙方戰事陷入僵局,你攻不破我,我也滅不了你。齊國君臣也沒想到楚國這回態度如此強硬,絲毫沒有求和的打算。齊王田闢彊更是頭疼不已。

齊王田闢彊怎麼也沒有想到,幾年前,楚國連西邊的秦國也打不贏。幾年後,楚國的國勢迅猛增長,不但滅了東方大國越國,還以一國之力,對戰齊、韓、魏三國不落下風。

就在齊王田闢彊思考下一輪對楚國發動攻勢的時候。一騎快馬奔進了齊都臨淄。

那名斥候背上插著鮮明的黑色旗幟,大喊道:“王上,緊急軍情。”

田闢彊看了看那名斥候送上來的文書,臉色顯得有些僵硬,“趙國起兵三十萬攻打中山國。中山國連連戰敗,已經喪失了三分之二的國土,中山國國都靈壽也處於趙國鐵蹄的踐踏之下。”

齊國君臣聞言,臉色大驚,趙國竟然有滅亡中山國的實力。

田闢彊平復心境,問道:“這幾年,趙國趁著中原大亂,一直處於休養生息。趙國推行胡服騎射之後,竟然國力迅猛大增。一年前,趙國渡過大河,奪回被秦國佔領的河西,北上痛擊林胡。寡人以爲趙國能夠取勝,皆是因爲秦國陷入內亂,無暇顧及邊疆之事。趙國僥倖獲勝。今,趙國出兵三十萬,攻破中山國三分之二的國土。趙國究竟隱藏了多少實力。”

一人答道:“嬴姓趙氏,令人可怕。”

“是啊!嬴姓趙氏令人可怕。”田和道:“想當年,秦國被魏國打得險些亡國。如今的秦國,東破三晉,西懾戎狄,北掃義渠,南破楚國。幾年前,濮水之邊,我們也被秦國擊敗。”

又一人感嘆道:“邯鄲之難,趙國也險些被魏國攻破。不是我們出手救趙,趙國恐怕已經亡了。”

田和接話道:“趙肅侯一生東征西討,也不能鼎立諸侯。中山國以弱國之力,引水圍鄗城。兩年前,燕、趙兩國之力,奈何不了中山。今,趙國一國之力就攻破了中山三分之二的疆土。胡服騎射之後的趙國到底有多強。”

“這幾年,寡人提防燕國、楚國和魏國,卻忽視了趙國。”田闢彊問道:“趙國欲滅亡中山,寡人不能選擇袖手旁觀。”

田和問道:“王上打算插手中山國內政。”

“寡人錯判形勢,導致楚國趁虛而入,一舉攻破了越國。楚國成爲大江中下游的巨無霸。楚王仗著滅越之功,有恃無恐,與我們開戰。”田闢彊眸色之中有些悔色,憤恨道:“一年前,寡人走錯了一步棋。我國南邊纔會出現了一個令人頭疼的楚國。此次,寡人絕不願看到東邊出現一個強大的趙國。”

田和沉吟片刻,問道:“和趙國交戰,就違背了當初我們制定攻楚的戰略。倘若楚、趙聯合,攻打我們。戰場形勢就不利於我國。”

田鞅急色道:“王上當初已經默許了趙國攻打中山國,並保證不會干涉。我們橫加干涉中山國,就違背了昔日之盟。趙國也會以此爲由,加入楚國,攻打我們。”

“這些後果,寡人何曾沒有考慮。”田闢彊不甘心地說道:“趙國滅了中山國,趙之代、邯鄲連爲一體,國力勢必大增。我們和燕國交惡,趙國又強大。燕、趙聯合,齊國就危險了。”

“不管付出任何代價,我們都不能讓趙國滅了中山。一年前,寡人關注燕、趙,忽略了楚國,導致楚國滅越,茁壯成長。寡人不想趙國也強大起來,威脅到我們的利益。”

田和見王上態度堅定,不在勸阻,“王上,已經衡量出利弊,臣也不在說什麼。”

田闢疆厲聲道: “我們聯合韓、魏,打壓楚國,就是爲了保住我國在東方的霸主地位。任何諸侯國都不能威脅到齊國的安全和挑戰齊國的地位。

衆人皆道:“臣等附和。”

“我們攻楚一是爲了打壓楚國,削弱楚國的地位。其次,是爲了讓中原諸侯以齊國爲尊,重樹我們大國、強國的地位。我們和楚國交戰,是亡不了楚國。縱使我們全力攻楚,壓制了楚國。趙國又強大起來。”田闢彊眸色陰沉,“我們要在趙國尚未成長,將它扼殺在搖籃之中。”

田和問道:“王上,我們不和楚國繼續開戰。”

“楚國的存在,纔會讓中原諸侯感到恐懼。中原諸侯要想生存,而不被楚國所滅。他們只能選擇依附寡人。”田闢彊雙眸散發自信,“當務之急是救中山,擊趙。我們不能因爲打楚國,讓趙國發展壯大。進而動搖我們的地位。爲了齊國長久的利益,寡人決定暫且和楚國停戰。”

田和問道:“我們和楚國停戰,且不說韓、魏不答應。就是楚國也不願意和我們停戰。”

“韓、魏沒有實力撼動楚國。否則,韓、魏也不會放下恩怨,與我們聯盟。”田闢彊又道:“楚國剛得了越地,越地不穩。越國宗室蠢蠢欲動,欲復興宗廟社稷。楚國爲了更好掌控和消化剛打下的疆土。他們會和我們不謀而合,選擇停戰。我們和楚國停戰,就可以從南邊騰出手來,打壓趙國。”

“王上所言極是,我們不能放任趙國攻滅中山國不管。”田和仔細品味這幾句話,又道:“趙君繼位後,三晉和睦相處,二十多年不曾發生內鬥。三晉之盟也是牢不可破。如今,燕、秦和宋國又與趙國締結聯盟。趙國滅了中山國聲勢浩大,足以影響中原局勢。中原諸侯就會聯盟趙國,對付齊國。我們絕不能讓趙國成長起來。”

田闢疆道:“我們用了數十年時間,擊敗魏國,成爲東邊強國。三晉無首,才能被我們各個擊破。三晉也不能威脅到齊國的地位。趙國滅了中山國,韓、魏勢必以趙國爲尊。趙國成爲三晉新的霸主,接替魏國的位置。趙國團結韓、魏,聯合燕、秦、宋和楚。天下大事不再是由我們說了算。”

“不錯。我們決不能讓趙國滅了中山,成爲三晉之首。決不能讓趙國聯合諸侯,動搖我們的地位,威脅到齊國。”田和也意識到趙國有可能取代齊國的地位,語調強硬道:“趙國攻滅中山,我們就以平叛驅趙的口號,干涉中山國內政。”

“寡人攻滅燕國,趙國以‘平叛驅齊’爲口號,扶持韓質子職回國復位。寡人吞併燕國之舉,毀於一旦。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寡人用其人之道還治其身。我們也打著‘平叛驅趙’,匡扶中山的旗幟對付趙國。寡人也正是時候,報趙君一箭之仇。”田闢彊勾起一抹陰冷地笑容,“傳令下去,趙國攻破靈壽的時候,就是我們攻趙的開始。”

……

公元前305年,趙國以南、北和西三路大軍攻打中山國。趙國高歌猛奏,突破中山國南北長城、高邑、房子、封龍、石邑、東垣、寧葭、肥、丹丘、華陽、鴟之塞、鴻上塞、曲陽等城邑要塞。

鴻上塞是中山國北部要塞;石邑是中山國西入太行的門戶,也是拱衛中山國都靈壽的東邊最重要的城邑;曲陽是靈壽北邊的門戶;東垣是中山國滹沱河南部重鎮,也是拱衛靈壽的南邊的門戶。苦陘邑等又有大量的趙軍搗亂。

曲陽、石邑、寧葭、東垣這幾個關鍵的城邑落入趙國的手中,中山國國都靈壽已近在咫尺,完全暴露在趙國鐵騎的威脅之下。

中山國以司馬喜爲使來到東垣,向趙君求和。

趙雍聽了司馬喜之言,笑著對身邊的人問道:“中山王姿向寡人求和,你們覺得寡人是答應求和,還是繼續攻伐。”

“中山王姿,現在求和是不是晚了點。”田不禮輕蔑道:“中山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我們攻滅中山勢如破竹,豈能答應求和。”

趙袑、許鈞、趙驍等諸將也是一致認爲,不應該答應求和,而是繼續攻伐中山,建立功勳。

趙雍見身邊的武將一直堅持作戰,臉頰漏出微笑,問道:“司馬相,你聽見了嗎?寡人答應和中山王求和。趙國的將士也不會答應。”

司馬喜也不急著反駁,淡笑道:“趙君不用這麼快答覆我。”

趙雍本以爲司馬喜會以禮理相爭,述說兩國罷兵的好處,又以雙方的厲害關係爲切入點,再拋出誘人的求和條件。然,趙雍沒想到司馬喜會說出這句話,心裡也琢磨不出對方到底是什麼意思。

趙雍想要試探對方的口風,語調有些輕蔑道:“寡人已經攻破了中山國一大半疆土。中山國已是強弩之末。寡人一聲令下,蕩平中山,指日可待。司馬相,寡人不答應求和,中山王又會怎樣。”

司馬喜態度強硬,“戰場之勢,瞬息萬變。趙君攻伐靈壽,中山國上下必會同心協力,哪怕剩下一兵一卒,也會與趙國血戰到底,寧死不降。”

“如寡人所願。”

“今,中山國國都靈壽還有數十萬將士,何懼戰事。吾王派我前來求和就是不想再起兵戈,令無數人送命。”司馬喜收住話語中的鋒芒,柔和是說道:“兩國是和,是戰,皆在趙君一念之間。趙君,明日我來聽你的答覆。外臣告退。”

說完,司馬喜便轉身,毫無畏懼走了出去。

趙雍見司馬喜不卑不亢,進退有度,心下起疑,對著身邊的諸將問道:“中山王向寡人求和,你們是什麼意思。”

田不禮見司馬喜無禮,得罪了趙君。趙君寧戰也不會答應求和,率先道:“君上,眼前形勢,對於我們一片大好。中山國是害怕我們,方纔與我們求和。臣認爲,我們寧戰,不和。趁著兵威正盛,一舉攻破中山國,建立不世功勳。”

趙袑、許鈞等人也齊聲附議。

趙雍問道:“肥義,你是什麼意思。”

“司馬喜之言,說的不錯。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最後的結果。”

田不禮蔑視道:“中山國豈是我們的對手。”

肥義有意停了下來,觀察趙君的反應,又道:“幾年前,齊國趁著燕國大亂,以五都之兵伐燕,不到六十日攻破燕都薊城。齊國形勢一片大好,局勢利齊,而不利燕。誰曾知道,燕國復國,濮水之戰,慘敗諸侯。齊吞併燕國,得而復失。國力大損,數年內也沒有恢復。臣認爲,我們應該見好就收,與之議和。”

司馬望族也道:“齊滅燕,楚亡越,皆遭到諸侯聯合干涉,這是爲何。臣不說,君上也能琢磨其中的緣由。”

肥義接話道:我們繼續攻伐,滅了中山。中原諸侯見我國拓地八百里,勢必會忌憚我國之勢。爲了削弱我國,諸侯也會出兵干涉。”

司馬望族道:“此戰,我們攻破了中山大半的疆土,自身損失也不小。一旦諸侯出兵干涉,局勢對我們不利。臣也認爲,宜和,不宜戰。”

趙雍將目光看著樂毅,問道:“樂毅,你是什麼意思。”

樂毅答道:“中山之地八百里,夾存在齊、燕、趙三國之間。我們攻滅中山,就會威脅道齊、燕兩國的利益。齊、燕兩國又會做出什麼樣的政令,來應對我國伐中山之舉。”

趙雍默不作聲,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齊滅燕,楚亡越,諸侯都曾聯盟出手。我國滅中山,諸侯也不會坐視不管。”樂毅見君上正在思考自己說的這些話,停頓少許,又道:“中山國內尚有十幾萬兵力。國都靈壽也是易守難攻。面對亡國之險,中山軍必會背水一戰。一旦戰事不利,陷入僵持。諸侯聯合干預我們。我們取得的成就也會功虧於潰。”

“你的意思要寡人議和。”

“君上,臣認爲。我們取中山,還需徐徐漸進,緩緩圖之。諸侯見我們連中山國都奈何不了,也會放鬆對我們的戒備。他們更不會想到干涉我國內政。”

“我們已經消滅了中山國的有生力量,佔據他們大半的疆土。眼下也不宜在繼續攻伐中山。”趙雍換了一口氣,續道:“我們攻伐中山就在於中原諸侯無暇干涉我國內政。我們不僅要考慮戰前的局勢,還要看戰後的格局。”

田不禮問道:“君上的意思?”

“中原諸侯是不會想看到一個強大的趙國。我們滅了中山國,也會讓齊、燕、魏忌憚。我們還不具備挑戰諸侯的實力。這一刻,看上去對我們來說是福,下一刻,也許就是禍端的開始。我們也該收手了。”

田不禮驚道:“君上打算與中山王議和。”

“我們與中山王議和就保住了現在勝利的果實。”趙雍注視著衆人,又道:“中山國多次亡國復國,具有頑強的精神。寡人要的不僅是滅亡中山。而是從亡中山之日,再無中山。”

太子章道:“君父是想徹底滅了中山。”

“不錯,寡人要徹徹底底終結中山。我們用武力滅之,中山國之衆,會思念舊主。諸侯出兵干涉,中山國必會死灰復燃。寡人要一步步蠶食鯨吞中山國的疆土。寡人要讓中山國之衆看清大勢,亡中山是順天而爲。”

肥義見君上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還能清醒地分析戰前、戰後的形勢,附和道:“我們見好就收,既能保住現在的果實,也能迷惑諸侯,隱藏我們的實力。經過這一戰,我們徹底擊潰了中山國的主力。中山國數年之內都沒有實力與我們相抗。”

司馬望族也道:“我們要讓中山國之衆對中山王死心,就要讓他們看到中山王禍害國家。中山王亂國,失去人心。我們一舉而滅,在無人感念中山王的恩德。此刻,中山國也不足爲懼。君上,接下來我們面對的就是平衡中原格局。”

田不禮雖然明白衆人之意,還是忍不住抱怨道:“攻破靈壽,踏平中山,指日可待。錯過了此次機會,實在有點不甘心。”

“劍指靈壽,滅亡中山,不急於一時。我們就讓中山國多存活幾年。”趙雍笑道:“肥義,你去告訴中山使,寡人答應與中山王姿議和。”

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一百三十八章 恭迎壯士回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十五章 魏太子嗣第一百四十章 燕國亡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君雍與中山王姿議和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二十章 《管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三百零九章 孟嘗君去秦爲相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一百九十章 臣知君,君不知臣第八十七章 迎親使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三十五章 白狐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三百四十四章 亡秦雪恥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第九十四章 成親大典(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父兄之志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七十六章 上黨郡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爲永恆第三百六十五章 寂寞沙丘冷(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一百五十八章 姬職復燕國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狗盜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子兵法之美人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父兄之志
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一百三十八章 恭迎壯士回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十五章 魏太子嗣第一百四十章 燕國亡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君雍與中山王姿議和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二十章 《管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三百零九章 孟嘗君去秦爲相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一百九十章 臣知君,君不知臣第八十七章 迎親使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三十五章 白狐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三百四十四章 亡秦雪恥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第九十四章 成親大典(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父兄之志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七十六章 上黨郡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爲永恆第三百六十五章 寂寞沙丘冷(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一百五十八章 姬職復燕國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狗盜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子兵法之美人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父兄之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南郑县| 琼海市| 政和县| 西城区| 瑞金市| 和田县| 万安县| 赤城县| 莒南县| 克东县| 咸宁市| 榆林市| 湟中县| 漯河市| 永靖县| 望都县| 桦甸市| 莱西市| 宜黄县| 剑川县| 吐鲁番市| 宜兴市| 定陶县| 大悟县| 洛隆县| 吉隆县| 黔江区| 博爱县| 江西省| 云和县| 乌兰察布市| 凤凰县| 溧水县| 姜堰市| 柯坪县| 吉安县| 凤山市| 阳山县| 康平县|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