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胡和樓煩派出勇士,輪番上陣辱罵,妄圖激起趙人的血性,逼他們出城決戰。剛開始面對林胡和樓煩人的辱罵。趙人會在城上射箭,並與之對罵。及至後來,趙人懶得搭理對方。轉眼間五日過去了,城中的趙人絲毫沒有與林胡、樓煩對戰的跡象。
林胡、樓煩見趙人不出城決戰,自己帶的糧草還能維持十日,心生懈怠,準備撤軍。就在此時,隱藏在城內的斥候傳出消息說趙人糧草告罄、將帥不和,以及城內軍力分佈、人數等等告訴了林胡王和樓煩王。
代城是林胡王和樓煩王送到嘴邊的一塊肥肉,無功而返,他們豈能甘心。得知城內的情況,林胡、樓煩以重兵圍城。又過了六日,林胡、樓煩攻伐代城毫無進展,也沒有等到城內自亂的消息。卻等到了趙雍親自率領八萬鐵騎趕來馳援。
趙雍率領八萬鐵騎來到代城,先解了代城之圍。趙固見君上親自率領鐵騎前來,連忙命人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趙固見了趙君,行禮道:“臣拜見君上。”
趙雍擡手道:“代相,快快請起。以代爲餌,此計甚妙。”
趙雍一邊獎賞衆將守城有功。另一邊跟隨趙固請進代宮。
代城之圍已解,但胡人之患依然存在。
趙雍進入代宮,立馬召集千夫長以上的將領商議,如何擊敗林胡人、樓煩人和東胡人。
趙固瞭解趙雍的性情,請他移歩來到用泥土堆積的的堪輿圖。堪輿圖上有大河的走向、重要地地形地貌、以及峽谷、高地等等,標識得一清二楚。
趙雍盯著堪輿圖就好像看見了大好的胡疆。
趙固用心替君上,解釋這片河流代表著什麼。樓煩人和林胡人界限在何處。以及樓煩人和林胡人重要的山川地貌。趙雍一邊聽著,一邊指著大河的溝谷之處,問道:“這裡是什麼地方。”
趙固往趙君的手指看去,答道:“此地因爲大河自西向東走向,形成了肥沃的平原,縱橫上千裡。此處水質優良、牧草豐盛。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合農耕,又適合放牧。這裡也是林胡人佔據的天然牧場。”
趙雍盯著縱橫千里的平原,嘆道:“難怪林胡人的馬,膘肥體壯。原來是佔據了天然的牧場。”
太子章問道:“皆說胡人之地,荒草雜生、苦寒、天災、疾病蔓延。胡疆,對於中原人來說,一點用處也沒有。今聞代相之言,胡疆,並非若傳聞那般。”
趙固指著林胡、樓煩的勢力範圍:“中原之地,的確比胡疆要好上百倍。但胡疆也有中原比不上之處。胡疆盛產良馬,乃中原不能及。由於這塊土地長期被胡人掌控,消息閉塞。我們又對胡疆一點都不瞭解。中原人向來鄙視胡人,更看不起胡疆。所以認爲胡疆是一塊無用之地。豈不知胡疆,是塊寶地。”
肥義驚歎道:“我時常思之,大河之水,延綿不絕,從何而來。從代相堪輿圖上得知,大河之水,來源於胡疆。”
太子章好奇地問道:“代相,大河之水真的是來自胡疆。”
趙固指著大河走向,“這段大河屬於樓煩人,這段屬於林胡人。大河的確經過林胡和樓煩。但大河,起源什麼地方,我也不知道。據說大河起源於天邊,穆天子沿大河而行,抵達瑤池,會見西王母。胡疆還有很多地方,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去開拓。胡疆之利,遠不及於此。”
趙雍指著東西走向延綿的山脈,問道:“這是什麼山脈。”
趙固答道:“這坐山脈,綿延數千裡。也是林胡人生長之地。林胡人稱它爲大青山。”
“大青山。”
“這坐山脈東西走向,地勢陡峭、複雜,但絕對是一個防備異族南下的天然屏障。山南地勢平坦、肥沃、水源豐富,既可以農耕,又可以放牧。山北地勢陡高,土地貧瘠,水源缺乏,事宜放牧。”
“胡疆,我們知之甚少。這塊疆土,能夠養育樓煩、林胡。足以說明,這塊地,不是無用之地。寡人得之,必能壯我疆土,以爭天下。”趙雍注視著林胡、樓煩生活的區域,“我們擊敗林胡、樓煩,佔領大青山,在關隘之處,修建城池。倚仗天然屏障,不教胡馬度青山。”
田不禮笑道:“君上,我們擊敗林胡、樓煩,延綿數千裡的大河就成爲我們內流河。我們既可以將河西北地郡連成一塊,還能在戰略上壓制秦人。青山又是天然屏障,又能阻擋胡人南下。我們開拓胡疆,必能壯我國威。”
司馬望族道:“青山腳下是林胡和樓煩世居之地。我們要開拓這片疆土,勢必要和林胡、樓煩一較高下。林胡、樓煩騎射冠絕天下,此戰,不好打。”
“司馬望族說得不錯。青山是胡人之地。我們要開拓胡疆,胡人必會與我們一戰。”趙雍盯著眼前這塊勢在必得的疆土,問道:“我們如何才能擊敗林胡、樓煩,開拓胡疆,爲我所用。”
趙固答道:“我們與之決戰,一戰定乾坤。”
肥義道:“胡人生性桀驁,我們不在武力上擊敗他們。他們不會臣服我們。”
太子章道:“君父,我們先以武力擊敗他們。然後用德行感化他們。”
田不禮道:“君上,我們攻伐胡人要趁早。胡人遠遁草原,我們千里奔襲,與之決戰。戰況對我們不利。此戰,我們要速戰速決。”
“寡人也是這樣想的。”趙雍眸色犀利,“我們要速戰速決,以武力取勝,決不能讓他們遠遁草原。”
司馬望族問道:“胡人的習性打不贏就跑。君上,我們擊胡,他們逃走了怎麼辦。”
“雲中將軍,不用擔心。”樂毅很有自信地說道:“林胡王和樓煩王是草原上的王者、部衆領袖,也是草原上的英雄。胡人性子爽朗,崇拜英雄。林胡王和樓煩王不戰而逃,他們的威嚴將會一落千丈。林胡和樓煩部衆,不會臣服貪生怕死的王。。”
趙雍聽他如此說,想必已經有擊胡的策略,問道:“樂毅,此戰,如何打。”
“君上,我們向林胡王和樓煩王下戰書。”樂毅續道:“我們要正面和胡人開戰,纔有勝算。千里奔襲,我們不如胡人。”
“樂毅所言不錯。千里奔襲作戰,我不如胡人。正面迎敵,我們何懼之。”趙雍豪氣上涌,“寡人只有擊敗他們的信仰。擊敗他們崇尚的英雄。寡人才能降服他們,成爲草原上的王者和雄鷹。”
肥義道:“許鈞、趙與率河西北地郡往北,襲擊林胡腹地;晉陽郡主和趙歇率晉陽郡襲擊樓煩腹地。我們在代郡和林胡、樓煩、東胡主力決戰。我們若一戰擊潰三胡主力,胡疆必歸我。”
趙雍露出久違的微笑,“我們要開拓胡疆,必然要有完全的準備。今,我們多路大軍擊胡,胡人豈能應對。我們擊敗他們崇尚的英雄,胡人必會一潰千里。”
牛翦嚷道:“末將願往胡地,向胡人宣戰。”
......
林胡王和樓煩王見趙人援軍趕至,部衆一片大亂。代城未破,趙人援軍已至,再打下去,他們毫無勝算。林胡王和樓煩王心想:“趁自己還沒被趙人擊敗,不如遠遁草原。”但,他們不戰而退,威嚴掃地,以後如何才能管理部衆。
樓煩王子見代城久攻不下,建議南下突襲趙人晉陽。奈何,他的意見沒有得到林胡王和樓煩王的認可。如今攻城不下,趙人援軍又至。這個時候,樓煩和林胡撤退,就代表示弱。一旦示弱就會遭到趙人全力反擊。林胡和樓煩不但沒有攻克代城,反而自己原有的牧場也守不住。
林胡王和樓煩王,進不能攻,退不能守。頓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此時,趙使牛翦,攜著趙君的書信前來宣戰。
林胡王和樓煩王看了趙君書信,大怒,接受趙人的宣戰。趙君如此輕視他們,他們就用武力擊潰趙人,捍衛自己的榮譽和尊嚴。
趙國和林胡、樓煩約定,明日午時,開戰。
牛翦完成使命,離開胡人大賬,返回代城復明。
林胡王子進言道:“我們不是趙人的對手,不如撤軍,遠遁草原,伺機再戰。”
樓煩王子怒道:“我們撤軍,趙人豈會善罷甘休。”
樓煩王語調輕蔑,“我們不善攻城,但野外決戰,我們豈會怕了趙人。”
“天下騎射最強者,莫過於你、我。你、我聯手,趙人安是我們的對手。”林胡王眸色噴出怒火,“趙人氣焰囂張,林胡男兒,也該向趙人找回失去的尊嚴和榮譽。”
“趙君親自率領八萬鐵騎,前來援助。代城內又有五萬守軍。”林胡王子惶恐不安,“中原人時常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們撤兵保存實力,伺機再戰。”
“趙君前來送死,我們就成全他。我們擊敗趙人,活捉趙君,南下邯鄲。趙國將會成爲我們的牧場。”林胡王冷聲道:“趙人十幾萬人,我們也有二十萬衆,豈能怕了他們。”
“我們二十萬之衆,與趙人尚未開戰,就撤軍。這件事傳了出去,何以立足。”樓煩王譏諷道:“東胡王攻燕。我們攻趙。我們數十萬大軍,不戰而退。他們會如何恥笑我們無能。”
林胡王和樓煩王對著部將道:“傳令下去,明日與趙決戰。”
牛翦回到代城,將樓煩王和林胡王迎戰的消息告訴了趙君。趙君見林胡王和樓煩王還有男兒風骨,打起精神道:“傳令下去,明日午時,與胡人開戰。”
趙雍下達作戰命令之後,走出代宮。忽見有幾個年輕的將士正在比賽射技。每人射出的三支箭矢皆命中目標。趙雍見了,擊掌道:“好。”
趙固見了,忙道:“你們幾個還不來拜見君上。”
幾個年輕的將士上前,行禮道:“拜見君上。”
“快起來。”趙雍見眼前這幾個少年的模樣,年歲也不大,問道:“你們今年幾歲。”
“十五。”
“你們沒有十五歲吧!”趙雍見他們眼神躲避,問道:“你們爲何學習箭術。”
衆人齊聲道:“力挽弓,射天狼。”
“力挽弓,射天狼,有志向。”趙雍問道:“擊胡,是大人的事情。你們不該在這個地方。”
“胡人南下,保衛疆土,人人有責。我雖年幼,仍會力挽弓,射天狼。”
“你們叫什麼名字。”
“廉頗。”
“劇辛。”
“龐爰。”
“趙奢。”
“爾等如此,乃我大趙幸事。趙國後繼有人,寡人著實欣慰。”趙雍對著幾人,讚賞道:“你們就和寡人一起力挽弓,射天狼。擊胡人、拓胡疆、壯我國威,不教胡馬度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