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

齊國爲了拉攏趙國,對付中山國,送來大量財寶。齊國不奢求趙國收下財寶後,能夠一同出兵共滅中山國,趙國選擇置身事外就行了。

趙豹見齊國慷慨送來大量財寶,欣然笑納。關於齊國攻打中山國,既不說幫中山,也不說不幫中山。

看著齊國送來的財寶,趙豹笑道:“王上,公孫衍的計策成功了。”

“是啊!犀首真厲害。一招就離間了齊國和中山國的關係。寡人以爲,這一天還會等太久。”趙雍笑道:“齊王,這次是真的生氣了。爲了教訓中山,不惜送來,這麼多財寶。”

“齊國怒了,中山王厝,該倒大黴咯。”

“趙相。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我們收了齊國財寶,又不答應齊國的條件。如此行事,有違道德。寡人心中,有點過不去”

趙豹掙了一瞬間,王上畢竟太年輕啊!邦交之事,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皆不能當真。趙豹抿了抿嘴,淡淡道:“齊國見我國太窮,送點財寶給我們用。齊國的好意,我們怎能拒絕了呢?”

趙雍見趙相,收齊國的大禮,沒有絲毫愧疚,反而覺得理所當然。趙雍心想?做人如相邦,真是天下無敵了。恩,寡人也應該好好學習。

趙豹指著另外三隻大箱子,“王上,中山國和齊國僵持不化,我們又該營建新的國庫。”

齊國和中山國鬧矛盾,兩國爲了拉攏趙國,皆送來財寶。

中山國舍財是爲了鞏固同盟關係,希望趙國君子一諾,不毀五國合縱之約。中山國,也希望趙國能夠幫助他,對付強大的齊國。齊國則希望,趙國能夠坐視不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兩國示好趙國,趙雍還真有點不習慣。不過,趙相說的對,收了齊國和中山國的財寶,可以充盈國庫,趙國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過了幾日,齊使段木又來到趙國。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帶財寶,而是齊國的土地。

www_Tтka n_c o

段木說:“吾王,承認趙國相王。前提條件是趙國支持齊國,共滅中山。”

趙雍頗有點爲難,“中山國與我國締結相王合縱不過十日。寡人順了齊王之意,天下諸侯會怎麼看待寡人。會如何看待趙國。”

段木琢磨趙王這句話少許,問道:“趙王的意思是拒絕與齊國連橫攻滅中山。”

趙雍避開直接回答,委屈道:“齊王會理解寡人的苦衷。”

段木見趙王年輕,但心思狡猾,拿出堪輿圖,指了指上面幾座城池,“只要趙王答應,吾王的條件。趙王請看,這幾座城池,吾王拱手送給趙國。吾王的善意,趙王不會拒而不受吧!”

“齊國和趙國和睦相處,並無戰事。寡人平白無故得了齊國的土地…大使,是寡人未睡醒,還是你在說夢話。”

趙豹見齊國爲了離間趙國和中山國之間的關係,不惜下血本,忙道:“是啊!得齊國土地,受之有愧。趙國,怎能毫無緣由接受齊國的土地呢?”

段木心理咒罵,但面色始終保持微笑,“吾王,只要趙王以趙國國祚起誓。這些地方,就是趙國的。”

趙豹出來替趙君擋話,故作驚疑道:“齊王要我王說什麼。”

段木正色道:“不干預齊國攻伐中山。”

趙豹故作驚疑,“齊國和中山國之間的恩怨,與我趙國有關係嗎?”

段木一愣,隨後明白了話中的意思,“趙相如此說,我心中有數,告辭。”

“我送送你。”趙豹和顏悅色將齊使送了出去。

趙豹送走齊使,回到宮中。

趙雍問道:“齊國滅中山意志堅決,連土地都送出來了。寡人是要,還是不要呢?”

趙國兵不血刃得到齊國的土地,這是件好事。但,趙國的諸臣,並沒有因爲齊國送來的誘惑,失去理智。他們的大腦始終保持著高度清醒。

齊國和中山國的較量,是以武力相爭。與趙國則是以外交的手段。這場無聲無息的交手,誰輸了,將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趙豹仔細想了想,搖了搖頭,“君上,齊國送來的肥肉,我們不能吃。”

趙雍問道:“齊國送的土地,爲何不要。”

趙豹答道: “齊國送出的肥肉太膩,趙國吃不下。”

李兌也道:“齊國送土地給趙國,其用意就是不希望趙國站在中山國一邊。”

趙豹又道:“趙國不廢一兵一卒,得到幾座城池,表面上看去是件好事。但齊國土地豈是那麼容易得的。今日得之,明日便會失去。我們吃了這塊肥肉。齊國攻打中山,我國是真的不能發言了。一旦,我國援助中山國。齊國必會舉兵報復。”

肥義也道:“王上,臣也贊成相邦和左司寇的意見。”

田不禮也道:“王上,臣也贊成。”

“齊國的土地,寡人不要也罷。齊國滅了中山,我國南北仍舊處於分裂。中山國只能是寡人滅,決不能拱手送給齊國。”趙雍面對著衆人,發愁道:“寡人應該怎樣答覆齊國和中山國。”

李兌道:“君上,我們不妨學學,齊國圍魏救韓之策。”

趙雍疑惑道:“圍魏救韓?”

李兌道:“我們一邊答應齊國的要求,另一邊堅定中山國抵抗齊國的信心。齊國和中山國相鬥,以此消耗兩國的國力。中山國支持不住,我們在幫他一把。”

趙雍琢磨少許,問道:“齊國與中山國開戰。齊國需要多少時日,方能佔領中山國。”

肥義答道:“魏國全盛之時,出兵中山,血戰三年而得。齊國之力,遠不如魏國鼎盛之時。齊國攻破中山,至少也要五年的時間。”

“五年?”趙雍想了片刻,又道:“齊國的目光被中山吸引。寡人,便可放手做想要做的事。”

齊使回到齊國臨淄將趙國的態度告知齊王。這幾日,田因齊頭痛病發作,痛得厲害。又因爲中山國一事折騰,病情加重。

田因齊帶著病患之體,接見了出使燕、趙的使者。兩位使者帶回的消息...燕、趙兩國收了齊國的寶物,對於齊國的土地一寸也不要。

田因齊怒道:“燕、趙兩國,何時這般心靈相通。”

鄒忌擔憂道:“王上,燕、趙兩國態度不明,我們還是暫緩用兵。”

田因齊纔不管燕、趙的態度,他要管的是中山小兒。齊國攻打中山,燕、趙兩國出兵干預。燕、趙兩國,就必須準備好與齊國爲敵。

田因齊待頭疼好點,發出詔令,“齊相,傳令下去,令田陽攻打中山國。”

鄒忌見燕、趙態度模凌兩可,王上執意伐中山國,忙進言道:“王上,請三思啊!”

“討伐中山,沒有商量的餘地。”田因齊眸色尖銳道:“燕、趙膽敢出兵干預。等滅了中山,寡人再去教訓他們。”

“王上,滅敵一千自損八百。我國討伐中山國,也會有損傷。燕、趙兩國出兵干預,討伐中山國就不能成功,也會挫了我們的銳氣。”田罌看了齊王顏色,建議道:“我們留下中山,制衡燕、趙。”

“不行。”田因齊站起身來,大袖一揮,“你們不必再說了。攻滅中山,寡人心意已決。無論付出什麼代價,寡人…”

突然,田因齊視線模糊,看到的東西越來越少。

諸臣見王上昏倒在地,瞬間亂成一團。

鄒忌、田罌不愧是齊王的左膀右臂。面對這種突發情況,臨危不亂。鄒忌制止朝臣慌亂,一邊命人將齊王送回內殿,請醫者診治。另一邊,讓齊相田罌負責善後的工作。

醫者進進出出,爲齊王診治。鄒忌在殿外焦急地來回走動,攔下一名醫者,問道:“王上,情況如何。”

“王上病疾發作,加上怒火攻心。衆醫者,正在醫治。”

田因齊身體硬朗,怎會有病疾。鄒忌站在殿外,尋思?王上若有不測,齊國的江山,又該何去何從。田罌安撫好諸臣,急急忙忙走進內殿,問道:“成候,王上情況如何。”

鄒忌仰望著天空,答道:“衆醫者在努力救治。”

此時,一位連老的醫者,滿頭大汗走了出來。

鄒忌焦急問道:“王上,情況如何。”

老者不緊不慢地說道:“成候、齊相,兩位不用擔心。王上已無大礙。”

鄒忌道:“王上爲何會突然暈厥。”

“中山之事,王上睡得不好,又是病疾纏身。因爲國事,怒火攻心,病情加重。”老者又道:“我爲王上開了養神止疼的藥物。兩位暫且不要去打擾王上靜修。”

鄒忌、田罌見醫者說得在理,對著老者拱手行禮。老者,拱手回禮,便又進入內殿。

齊王昏迷,不省人事。齊國的國政,應該交給何人去處理。中山國是打,還是不打。

鄒忌試探道:“齊相,王上昏迷。中山國怎麼辦。我們是戰,還是合。”

田罌拿不定主意,忙道:“此事,還是等王上醒來再說。”

鄒忌焦急道:“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王上醒來尚要幾日。我們能等,齊國的國政,不能等。”

田罌知他說話的意思,來了個順水人情,忙道:“請成候主持國政。”

“不。”鄒忌推辭道:“你比我更合適。”

“成候不要推辭了。我聽你的吩咐。”

“好吧!爲了齊國,老夫,斗膽理政。”鄒忌試探性問道:“齊相,攻伐中山不是上策,我們還是留下中山國,制衡燕、趙。你覺得如何。”

田罌示弱道:“皆聽成候之言。”

鄒忌拍了拍田罌的肩膀,帶著微笑離開。

田罌回到家中,其子田文走了過來,問道:“王上病危,父親身爲齊相,位高權重。爲何父親事事都要聽成候的。”

田文見父親一點脾氣都沒有,又道:“父親可知大臣是怎麼說你的。孩兒,聽了就覺得羞愧。”

齊國大臣的言論,也傳到了田罌的耳朵裡。但,田罌深沉老道,懂得什麼該聽,什麼不該聽。田罌目視著兒子,語重心長地道:“爲父,送你幾個字,……什麼該聽,什麼不該聽。”

田文見父親處處被成候壓著,心裡憋了一口氣,“父親爲齊相,身份何等尊貴。怎可屈身聽命與成候。成候的出生、地位如何,我不說,父親也知道。父親,孩兒不懂。你爲何不與成候爭一爭齊國的天下。”

“豎子,你胡亂說什麼。齊國的天下是王上的,不是我的,也不是成候的。是你的東西,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搶也沒用。”田罌被兒子氣得,聲音高了幾分,“王上是生病了,不是病危。”

田文也被父親之言,嚇了一跳,忙道:“父親息怒,孩兒之錯。”

“你真的知道錯了嗎?”田罌見兒子嘴上說服,心中是百般不服,“就如你所說。我與成候相爭。贏了又怎樣,輸了又怎樣。”

田文道:“男兒生於天地,理應爲顏面而活。”

“你啊!”田罌指著田文,有點恨鐵不成鋼地說道:“讀書,讀去哪裡了。齊國的政治,你還沒有看透嗎?”

田文心中一緊,忙道:“請父親賜教。”

“你啊!還是太年輕。王上,最依賴成候。我與成候撕破臉面。以成候的心胸,我將會是孫臏、田忌之流,逃亡他國。”

鄒忌心胸狹隘,他是知道的。但田文不相信孫臏歸隱,名將田忌逃亡,是成候一手造成,啞然道:“田忌叔叔不是因爲謀反之事敗露,不得不逃亡他國避難嗎?”

“子期真的要反,身邊有鬼谷弟子孫臏相助,又有兵權在手。齊國何人能夠鎮得住他。”言到此處,田罌眼角涌出淚光,“子期真的要反,大可揮軍攻入臨淄。何必選擇逃亡他國。”

田文聞言,心中震驚不已。名將田忌謀反,原來是假的。

“王上繼位之時,國力孱弱。魏國國力蒸蒸日上,成爲諸侯之長。諸侯國,不敢與之爭鋒。我國,也被魏國欺壓,丟了很多的土地。”

“這些事,我自然知曉。王上勵精圖治,變革圖強,才能奠定大齊東方第一強國的地位。”

“魏罌繼位,兵發邯鄲。趙國不敵魏國,向我國救助。魏國兵鋒正盛,我國想救又不敢救。成候,也是反對救援趙國,以保存國力。”田罌的目光,回到了那年的金戈歲月,“段幹朋獻計,說動了王上。王上以子期爲將,孫臏爲軍師,桂林大敗魏軍。”

“齊國桂林打敗魏國,揚威諸侯。我大齊男兒是何等的威武。”

“是啊!我齊國軍威,震動諸侯。十年後,魏國稱王,兵發韓國新鄭。我王又以子期爲將,孫臏爲軍師,馬陵一役,再一次重創魏軍。我齊國軍威,四海皆知。齊國成爲東方第一強國。”

“田忌叔叔,帶領我齊國,走上強國之路。回國後理應封侯拜相。可,又怎會逃亡他國。”

“子期,戰功赫赫,回國後,勢必會封侯拜相。成候不願意丟掉手中的權利,使出離間計。子期無奈,又不能證明自己絕無謀逆之心,只得逃亡楚國。”

“可惡。”田文義憤填膺,“成候心胸狹窄也就算了。使出奸計,令我國名將逃亡海外。王上是明君,爲何要相信成候的話。”

“子期,兩戰皆勝,名動諸侯。就是因爲戰功赫赫,纔會讓他逃亡楚國。”

“父親,孩兒不懂。”

“以後,你會懂的。這就是齊國的政治。”田罌眼角哀傷,“成候能夠從低位爬上高處。不僅是有才華,他更懂得王上心裡要什麼。”

田文大驚道:“父親的意思是說……”

田罌點了點頭,“子期威望太高,不僅威脅到了成候的地位,也威脅到了王上。王上不管子期是否有反之心。但齊國絕不能留下他。子期逃亡,便沒人了威脅到王上的地位。”

“王上,真的相信,田忌叔叔會謀反。”

“王上是信了。”田罌悲涼道:“處理子期,纔會那麼狠辣、乾脆。”

“父親…”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田罌續道:“做人,一定要要懂得收斂鋒芒。子期就是鋒芒太露,賽馬贏了王上,卻也是輸了。我和成候相爭國政,今日我贏了,明日我何成不是輸家。爲父送你幾字,做人需謹慎,爲官需低調。”

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二十章 《管子》第十三章 宮廷比試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晉的噩耗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十章 繼位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兩百一十六章 騎射(下)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二章 魏國謀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四十八章 宣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第七章 韓候康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二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晉再聚首擊秦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第九十七章 大婚日第三百零二章 楚太子質於齊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兩百一十章 胡服(中)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國破義渠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念君心如初見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丹陽血戰(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司馬喜三相中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二百五十七章 寡人要整個中山國的疆土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策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六章 賭國運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六十八章 齊國撤軍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
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二十章 《管子》第十三章 宮廷比試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晉的噩耗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十章 繼位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兩百一十六章 騎射(下)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二章 魏國謀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四十八章 宣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第七章 韓候康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二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晉再聚首擊秦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第九十七章 大婚日第三百零二章 楚太子質於齊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兩百一十章 胡服(中)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國破義渠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念君心如初見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丹陽血戰(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司馬喜三相中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二百五十七章 寡人要整個中山國的疆土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策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六章 賭國運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六十八章 齊國撤軍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太仆寺旗| 湾仔区| 西乌| 衡东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临邑县| 鞍山市| 镇巴县| 新巴尔虎右旗| 囊谦县| 农安县| 洛隆县| 本溪市| 攀枝花市| 和林格尔县| 沙田区| 建平县| 平原县| 巴青县| 呼玛县| 凤凰县| 丰都县| 行唐县| 绥中县| 抚顺市| 富锦市| 长垣县| 阳西县| 华阴市| 白沙| 班戈县| 湘潭县| 吉水县| 民权县| 五大连池市| 洮南市| 甘孜县| 章丘市| 辽源市| 昭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