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憂啓明,多難興邦’,這八個字激烈著韓、趙兩國君臣。這八個字,也宛如一盞明燈,也爲韓、趙兩國指明瞭方向。韓、趙兩國君臣不在對前途迷茫,心中嚮往三晉昔日的輝煌。
公孫衍寥寥數語,牢牢地將三晉團結在了一起。五國相王合縱失敗了,三晉卻能摒棄恩怨,團結在一起。只要三晉齊心協力,齊、秦、楚三國安能染指中原的大好山河。
區鼠會盟,談了幾日。韓、趙雙方對目前的局勢,做出了預估判斷。
由於有肥義、公孫衍、韓相等聰慧之人在場,雙方不斷協商,終於在政治、軍事及兵器等多項領域達成一致。韓王康與趙王雍互換國書,兩國同盟正式達成。
韓、趙兩國君臣見了,齊聲高呼,“願韓、趙兩國世代友好,國祚長存。”
韓、趙兩國締結同盟是大事,韓王康再次擺下宴席,盛情款待趙王雍等人。趙王雍等人也不拒絕韓王的邀請。
會盟結束,韓趙兩國臣子,沒有重任壓在肩上,皆是放縱醉飲。酒宴結束,韓王康回到行宮。太子倉、韓相及公孫衍也被招進宮中。
韓康笑道:“總算忙完了,寡人一身輕鬆。”
太子倉道:“孩兒,恭賀父王。”
“此次會盟成功,乃衆人之力。韓相、犀首,你們辛苦了。”韓康脣角含笑,雙眸之中竟是欣賞之態,話鋒一轉道:“趙王年紀輕輕,寡人和他交談,如沐浴春風,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歡。”
公孫衍聞言,猜出了韓王心中的意思,問道:“王上,臣有個建議,能夠讓韓國和趙國之間的關係,更上一層樓。”
韓王康正有此意,雙手擊掌,笑道:“犀首,莫非有好的方法。”
公孫衍點了點頭,正色道:“王上,我們何不與趙國聯姻。”
韓王康見趙雍身體長成,儀表不俗,膽識魄力過人,心中早就有將趙雍招爲女婿想法。可,韓國畢竟是女方,應該含蓄點。聯姻還是應該由趙國這方提出比較合適。
韓國冒然提出聯姻,趙王不答應,豈不是尷尬至極。
在同盟的基礎上,再與趙國聯姻,又似乎容易讓人產生誤會,還有點強人所難的味道。韓王康雖然相中了趙王雍,但他希望聯姻建立在公正、平等的基礎上,他不願將公事和私事混爲一談,更不想將聯姻演變成政治工具。
韓王沉思片刻,方道:“犀首,寡人雖有此意。強人所難之事,寡人萬萬不做。”
公孫衍瞭解韓王康的性情,也明白他心中的顧慮,“王上放心,這件事我和韓相會辦好的。”
韓相見公孫衍也沒有徵詢自己的意見,卻無聲無息把自己拖下這攤泥水,一臉無辜地盯著他。索性韓王康的眼神一直注視在公孫衍身上,沒有看出韓相臉上的變化,叮囑道:“韓相、犀首,辛苦你了。”
太子倉幾次想要開口說話,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韓康見孩兒欲言又止的表情,問道:“吾兒想說什麼。”
太子倉,舔了舔嘴脣,問道:“父王,趙王身份尊貴,不知父王打算以何人聯姻。”
韓相笑呵呵地道:“太子,你還不明白嗎?”
太子倉老實地搖了搖頭,問道:“韓相心中有最佳人選。”
韓王康見兒子傻乎乎地問出這個問題,臉頰抹上意味深長的笑容,“趙王如此優秀,能和他匹配的人,除了寡人之女姬瑤,還有更合適的人選嗎?”
太子倉聞言,瞬間愣住了,驚道:“父王的意思是打算將姬瑤妹妹嫁給趙王。”
韓康點了點頭,語調堅定道:“正是。”
太子倉得到明確的答覆,心中雀喜,就好像是自己要出嫁似的,“太好了。姬瑤妹妹嫁給趙王。韓、趙兩國就是一家人。韓、趙兩國親密無間,姬瑤妹妹也找了一個好丈夫。孩兒,替姬瑤妹妹,謝謝父王。”
韓康知曉兒子與姬瑤的感情。
韓康本以爲擅自做主將姬瑤遠嫁趙國,太子倉會是第一個反對。其次,反對的人便是自己的王后。至於瑤兒也許會哭鬧幾日,但他好好規勸幾句,便可安撫住。至於趙王的人品、見識和膽魄,韓王康已然知曉。若是錯過了,瑤兒會失去一個好丈夫。韓康也會失去一位看得順眼的好女婿。
韓王康,擔憂道:“吾兒不要高興太早。韓國與趙國聯姻,還要看趙王的意思。”
太子倉想了想,的確是他高興太早了。
公孫衍見王上、太子及韓相的目光盯著自己,他也覺得壓力很大。但公孫衍喜歡這種感覺,誇下海口道:“王上,太子,明日趙王便會派人來求親。”
韓王康見公孫衍很有把握,微笑道:“好。這件事就拜託犀首了。”
公孫衍行了一禮,便和韓相一同退了出去。
走出宮外,韓相沉著臉,問道:“犀首真有把握,促成趙國和我國聯姻。”
公孫衍伸出五根粗壯的手指,“我有五成把握。”
韓相聞言,臉色不高興,埋怨道:“犀首沒有十成把握,怎能答應王上。王上滿懷期望將這件事交給你我,我們辦不好。王上是會不高興的。你啊!說話也不留點緩和的餘地。如今,好了吧!唉!”
公孫衍笑呵呵地道:“韓相不會怪我私做主張,將你帶入深水之中吧!”
韓相嘴上雖沒說什麼,心裡將他咒罵了一千遍。
公孫衍望著遠處,笑了笑道:“韓相,太容易的事,犀首纔不會去做。”
“對,對,對。”韓相動了動脣角,神色不喜,“犀首總會挑最難的,那樣的人生纔會波瀾壯闊。”
太子倉追了上來,行禮道:“犀首、韓相辛苦了。”
公孫衍和韓相拱手回禮。
太子倉問道:“我也覺得,普天之下,唯有趙王適合姬瑤妹妹。”
韓相苦笑道:“太子,公主嫁給趙王,你很高興。”
“那是當然。”太子倉毫不掩飾道:“普天下只有最好的、最優秀、最璀璨的男人,才配的上姬瑤妹妹。趙王是父王和我共同認定的男人。姬瑤妹妹嫁給他,會幸福的。”
韓相心道:“太子啊!你到底是不是公主的親哥哥。趙國邯鄲,可是苦寒之地。”
公孫衍道:“太子放心,我會竭盡所能,促成這段良緣。”
太子倉笑道:“普天下還沒有事情難得住犀首。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公孫衍看了看天色,忙道:“太子,告辭。”
太子倉道:“我等犀首的好消息。”
韓相也拱手,與太子作別,追上犀首的步伐,問道:“犀首打算怎麼辦。”
公孫衍沒有停下腳步,回道:“我們先去見一見,趙王身邊的重臣。”
韓相道:“犀首要去見趙國大司馬肥義。”
“正是。”公孫衍停下腳步,對著韓相道:“我們勸動了肥義,那事情就好辦啦!”
黑夜,逐漸籠罩在區鼠上空。
肥義正在安排回國諸多事宜,忽聽有人來報,“大司馬,有客人來。”
肥義整理了桌上的東西,回道:“請他們進來。”
肥義見韓相及公孫衍來了,不敢怠慢,上前迎接道:“兩位是來找我喝酒?”
公孫衍問道:“大司馬不歡迎我等。”
“有客人來,我高興還來不及。”肥義伸手道:“兩位,請坐。”
公孫衍、韓相拱手行禮,坐在位置上。
肥義一邊吩咐下人去準備美酒、美食招待貴賓,另一邊對著客人問道:“兩位有何事,但說無妨。”
公孫衍接觸過肥義,知曉他的性情,開門見山道:“我王打算與趙國聯姻。”
韓王聞言,朝公孫衍使去一個眼神,責怪他太魯莽了。
公孫衍依舊我行我素,續道:“大司馬,覺得如何。”
“犀首!吾王的性情,你是瞭解的。”肥義面有疑色,“與韓國聯姻,我是沒有意見。吾王哪裡,有點困難。”
韓相忙道:“有何困難。”
肥義蹙眉道:“不久前,趙相與我在邯鄲散播吾王大婚的消息,諸侯各國也派出使節攜帶美人來我國聯姻。經過幾輪比賽,趙相和我選出了三名美人。你猜猜,吾王的態度是什麼。”
“趙王定是說寡人還小,還想要玩幾年。”公孫衍對趙王性情十分了解,笑道:“你們費盡心思挑選的美人,趙王看都沒有看一眼,反而躲得遠遠的。趙王爲了逃避,給趙相和您惹了一大堆禍事吧!”
肥義也不隱瞞,苦笑:“可不是嗎?我們在邯鄲選美人,吾王留下一封書信,逃離趙宮,逃離邯鄲。人生,樂得逍遙。”
“哈哈哈。”公孫衍深知這纔是趙王的本性,也忍不住大聲笑道:“趙王的表現雖是孩子氣了點,也是在表達自己的意願。只可惜,趙王的任性,給趙相留下一大堆破事,又疼痛了。”
“對對對。”肥義想起趙相那張痛苦的面容,笑道:“趙相被吾王氣得,鬍鬚亂顫,那張臉都綠了。”
衆人聞言,縱聲長笑。
“犀首,不怕你笑話。這就是吾王。”肥義語調凝重道:“韓相、犀首非我不願意幫忙,實在是吾王的心思太難以捉摸了。”
公孫衍端起酒樽,送到脣邊,笑道:“趙相和大司馬本想替趙王尋個美人,約束他的性子。結果,趙王一點都不樂意。”
“我們就是這個意思。奈何,吾王不令人省心啊!”肥義爲難道:“我雖想與韓國聯姻,但吾王不會同意。”
公孫衍喝了一樽酒,放下酒樽,神情輕鬆道:“我可以幫助你們解決這個難題。定會讓趙王,規規矩矩成婚的。”
肥義見公孫衍能夠幫他解決這個難題,舉起酒樽的手,稍微停頓,問道:“犀首有什麼好辦法。”
公孫衍左右看了看,示意肥義靠近。
公孫衍靠著肥義的耳朵,嘀嘀咕咕說了幾句。
肥義眼神雪亮,呆呆地看著他,笑道:“這樣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