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

兩名侍衛上前準備羈押季辛。季辛一個眼神便將侍衛擊退,怒吼道:“不必了,我自己走。”

兩名侍衛也忌憚季辛之威,不敢上前。

季辛面向中山王姿,雙手摘下頭頂上的官帽,拋在地上,喝道:“中山國落入你的手中,早晚會亡。我在地獄等著你。”

季辛說完,也不顧中山王姿是什麼樣的表情,閒庭闊步往殿外而走。樂舉等人見了拱手爲他送行。

季辛走出大殿,伸手道:“拿劍來。”

侍衛喝道:“季左使,王上之命是讓我們斬殺你。”

“拿劍來。”季辛厲喝道:“老夫縱橫疆場,不死於敵人之手,豈能死於爾等宵小之徒。”

另一名侍衛敬仰季辛爲人,拔出腰中的戰刀,躬身遞了過去,“季左使,一路好走。”

季辛昂首而立,斥道:“老夫素來習慣用劍,豈能用刀自戕。替我,換一把利刃。”

那名侍衛,顫聲道:“季左使,橫豎都是死,用什麼利刃,結果都是一樣。”

“你懂什麼。”季辛道:“劍乃兵器之首,諸侯、大夫所敬仰。老夫用劍纔不會失了身份。”

中山王姿聽侍衛來報,季辛不願意被斬首,願用劍自刎。

“這是他最後的遺願。寡人就滿足他。”中山王姿冷聲道:“寡人就賜他一劍。”

司馬喜忙道:“王上之劍乃鎮國之器,豈能沾染鮮血。”

“司馬相說得不錯。”中山王姿明白這是司馬喜提醒他,以免落下罵名,“你們何人願意借劍一用。”

樂舉出列道:“臣願借之。”

司馬喜柔聲道:“樂右使,辛苦你親自將長劍送去。”

樂舉明白司馬喜之舉是爲了告訴天下人。季左使是被他所殺。從而,中山國大殿在也不能有樂氏一族的蹤影。樂舉心道:“司馬喜擅長權術,早就謀劃好了一切。他不僅想殺季辛,還想打壓樂氏一族。此人若在,非中山國之福。中山國危矣。”

中山王姿也明白司馬喜的意思,問道:“樂右使,可否願往。”

樂舉見不能推卻,鏗鏘有力地答道:“臣願往。”

樂舉提起長劍,走出宮門,來到季辛身旁。先前明媚如洗,一塵不染的天空,早已經被烏雲遮蓋。樂舉拖著沉重地步伐,語調悲嗆,“季左使,我來送你。”

季辛談笑風生地答道:“樂右使親自相送,季辛不勝感激。”

樂舉瞥了一眼手中地長劍,苦笑道:“這把利刃跟隨我征戰多年,也爲捍衛中山國疆土立下汗馬功勞。我卻沒想到它會送季左使。”

“我平生之中,最敬佩三人。”季辛道:“第一個是藍儲君司馬稠。”

“藍儲君不負先君託孤重任。一生赤膽忠心,輔佐先王。中山國行王道,爭天下。先御齊,後破燕。”樂舉敬佩道:“藍儲君文治武功,令我等敬仰。藍儲君甍逝,先王痛苦不已。藍儲君若在,中山國安能如此。”

“我佩服的第二個人就是先王。”季辛又道:“藍儲君能夠取得文治武功,皆乃先王用人不疑。先王的胸襟和大度,才造就了藍儲君,造就了中山國的強盛之路。”

樂舉靜靜地看著對方。

中山釁王的確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若非他胸襟廣闊、慧眼識珠,且量才而用。中山國乃蠻夷之國,豈能鼎立諸侯,行王道,以爭天下。中山國豈能攻破萬乘之邦的燕國,且得到周天子的賞賜。

可惜啊!中山釁王之後,再無能主。藍儲君之後,再無賢相。

“我最佩服的第三個人就是你…樂右使。”季辛敬重道:“我能死在你的劍下,也是得償所願。”

樂舉答道:“我和季左使不是敵人。可…”

“天意如此,樂右使不必掛懷。能夠死在樂右使劍下,也不算玷污了生前的英明。”季辛擡手道:“樂右使,借劍一用。”

樂舉雙手託著長劍,往前一送,“季左使請用劍。”

“多謝。”季辛恭敬地取過長劍,身手敏捷拔出長劍,嘆道:“好劍。”

季辛揮動幾下長劍,神色悽楚,“南有季,北有樂。可惜啊!這個世上在也不會有季了。樂右使,我有句話不知該不該說。”

樂舉擡手道:“季左使請說。”

“樂右使這把劍,的確是把好劍。只可惜,用錯了地方。”季辛說完,往前走了幾步,將長劍橫在脖頸之上。此時,幾滴大雨,落在劍身。

季辛擡頭看著慘淡地天空,問道:“老天,你捨不得我走。特來送我嗎?”

“老夫一生,上對得起先君知遇之恩;下,不負黎民之期望。我一心爲國,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季辛高喝道:“你若覺得我不該死就讓大雨連下三日,以證我清白。”

突然,一道響雷滑過天際,大雨傾盆而下。季辛偉岸地身軀,倒在了大地上。

樂舉分不清眼角落下的是雨,還是淚,心道:“季左使,一路走好。”

季辛自戕,樂舉進殿,覆命道:“王上,季左使已死。”

“求死,還折騰這麼久。”中山王姿得知,也沒有半點心痛,“念在季左使爲國有功的份上。寡人賜他全屍。”

司馬喜道:“王上,季辛是統領南疆的大臣,一生爲國。我們應該厚葬他。”

“樂右使,辛苦一趟將季左使的屍體送回府邸。讓其子季剜爲他送終。”中山王姿揉了揉疲憊的眼角,“寡人累了,散朝。”

樂舉冒著大雨,將季辛的屍首送回左使府。季剜聽說父親死在殿前,又見父親屍首,痛哭道:“父親,孩兒會爲你報仇。”

樂舉忙道:“賢侄,請節哀。”

季剜見樂舉使來一道眼神,抑制住心中的憤怒,“多謝樂右使送家父歸來,不令家父軀體受辱。樂右使的恩德,賢侄永生不忘。”

“你父親英明一世,賢侄好好爲他送葬。”樂舉拍著對方的肩膀說道:“人死不能復生,活著的人還要好好活著。”

這場大雨,連續下了五日。

樂舉推開窗前,看著大雨,感觸良久。

其子樂裕見父親自從季辛死後,時常仰天長嘆,問道:“父親,你怎麼了。”

樂舉依舊注視著外面的大雨,“季左使的死,讓爲父看到了很多,也令爲父想了很多。”

樂裕寬慰道:“父親雖然和季左使沒有往來。但孩兒知道,父親也敬重季左使的爲人。季左使的死,的確令人痛心。父親還請節哀。”

“季左使的死也是爲我敲了一記警鐘啊!”樂舉道:“季左使死了,中山國要亂了。”

樂裕問道:“父親,你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富貴榮辱皆非我所願。”樂舉轉過身來,淡淡道:“功名利祿皆是塵土。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季左使統領南疆,威風赫赫。死後,還不是孤墳一座。季左使一心爲國,赤膽忠心,他換來的又是什麼。”

“父親……”

“季左使臨死前離我的距離不過五步之遙。他說的每句話,爲父都記著。”樂舉感傷道:“長劍雖好,但用錯了地方。”

樂裕聽聞父親之意,有退隱的想法,忙道:“王上此舉,令將士心寒。但,父親萬不可心灰意冷啊!”

“君可以擇賢而用;賢者也可以擇君效命。前左使孫固,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樂舉問道:“爲父征戰多年,心神疲憊。爲父累了。爲父決定辭掉右使,歸隱田園。”

“如今朝堂動向不明,王上猜忌慎重,伴君如伴虎。王上除去了季左使,下一個要對付的就是我們。父親選擇明哲保身,退出朝堂的紛爭乃明智之舉。”樂裕道:“孩兒,願意跟隨父親,歸隱田園。”

樂舉點了點頭道:“爲父征戰一生,是該停手了。”

樂裕問道:“父親,中山國的朝局會如何。”

樂舉仰天長嘆道:“中山國已經沒有什麼希望。趙國國力強盛,對中山國虎視眈眈。中山國不思進取,不同心協力,反而爲了個人目的,大力排除異己。中山國滅亡的日子,恐怕爲期不遠了。”

樂裕驚道:“父親的意思是中山國會亡國。”

“不出幾年,中山國必亡。”樂舉嘆道:“中山王姿也算英雄人物,可惜生不逢時。他的對手是趙君。可惜啊!中山國大好的基業就這樣斷送了。”

雨過天晴,樂裕呈上一封請辭書信。

中山王姿見了,愣了半響,問道:“寡人未曾虧待樂氏,樂舉爲何要辭去右使一職。”

“王上對樂氏情深義重,不曾虧欠。”樂裕答道:“家父年老體弱,已經不能爲國效力。家父說,天下是王上的。他這一把老骨頭是該爲年輕人騰位置。家父想在鄉野之間,安度晚年。”

中山王姿挽留道:“寡人離不開樂右使。”

“前幾日,家父淋了一場大雨,高燒不退,正臥病在榻。家父自感年老體弱,力不從心,已經不能爲王上效力。”樂裕取出右使令虎向前一送,“家父怕誤了王上的大事,故而思慮再三,決定請辭。”

“樂舉是真病了,還是不想爲寡人效力。”中山王姿問道:“寡人可沒有逼樂右使。”

“非王上所逼,乃家父自願請辭。”樂裕道:“請王上應允。”

“樂氏爲我國立下汗馬功勞,寡人不忍他離去啊!”中山王姿往左右看了看,萬分悲痛道:“樂右使心意已決,寡人也不能強人所難。寡人應允了。”

“多謝王上。”樂裕行禮道:“臣告退。”

南有季,北有樂,天下可安。這是中山釁王臨死之前對中山王姿說的話。中山王姿意氣風發,欲繼續發揚先王的餘暉,振興中山國。

趙國兩次兵發中山國。中山國連續慘敗,讓中山王姿對樂氏和季氏產生猜忌。中山王姿早就有想法,除去左、右使。他想將兵權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中山王姿誅殺季辛,樂舉請辭。中山王姿牢牢掌控著軍權,他看到了先祖揚鞭策馬,征戰諸侯的萬丈豪情。中山王姿卻沒有想到,正因爲他打破了朝局的平衡,南無季,北無樂。他的天下正在一步又一步走向滅亡。

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二百六十八章 司馬喜三相中山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三十九章 迷霧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若能歸,必不負君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三百六十六章 寂寞沙丘冷(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有異象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事,諸侯定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三百七十五章 以圍代誅第一章 趙國殤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七十六章 上黨郡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一百六十章 朝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戰(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主父咸陽議天下(上)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兩百一十二章 欲建萬世之功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九十七章 大婚日第二百四十七章 這纔是我的好孩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函谷攻秦之時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一百一十九章 罪己詔(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九十七章 大婚日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姬職復燕國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
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二百六十八章 司馬喜三相中山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三十九章 迷霧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若能歸,必不負君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三百六十六章 寂寞沙丘冷(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有異象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事,諸侯定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三百七十五章 以圍代誅第一章 趙國殤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七十六章 上黨郡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一百六十章 朝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戰(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主父咸陽議天下(上)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兩百一十二章 欲建萬世之功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九十七章 大婚日第二百四十七章 這纔是我的好孩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函谷攻秦之時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一百一十九章 罪己詔(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九十七章 大婚日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姬職復燕國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双峰县| 乡城县| 雷波县| 株洲市| 汉阴县| 通化市| 凌海市| 铁岭市| 阜新市| 大方县| 济阳县| 灵石县| 开鲁县| 厦门市| 正蓝旗| 南丹县| 东乌珠穆沁旗| 武穴市| 禄劝| 滕州市| 华亭县| 永德县| 九龙县| 英吉沙县| 五指山市| 开阳县| 武功县| 格尔木市| 宕昌县| 泽普县| 柳州市| 太谷县| 汉源县| 富川| 句容市| 元谋县| 沙洋县| 张家口市| 金昌市|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