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

燕國復國,公子職成爲新的燕王,既二十年後以樂毅爲統帥,攻破齊國的燕昭王。

燕王職繼位後,面對國家蕭條殘破,百姓流離失所,痛心疾首。振興燕國,攻破齊國,成爲他畢生要奮鬥的目標。燕國要復興、強大,還有一段很漫長的路要走。他要做的就是兩個字…隱忍。

燕王職繼位後,對內,下令讓顛沛流離的百姓回到國內,重建國家。厚葬爲國家戰死的將士,減輕賦稅,休養生息。對外,與鄰國交好。

這日,燕王職正在處理國政。

史官進來問道:“王上。臣應該如何記錄燕王噲生平事蹟。”

就在此時,宗室姬遠走了進來,交出了燕國傳了數百年的國璽。

姬遠垂淚道:“王上。先王離世前,自覺罪孽深重。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百姓。死後,不進宗廟、不享受諡號、不進王陵。”

燕王職注視著史官,“聽清楚了嗎?”

史官連忙應喏。

就在這時,趙固、趙希和樂池等人進入宮中前來辭別。

燕王職以燕國內部不穩爲由,邀請樂池留下來幫他穩定局勢。燕王職再三懇請,樂池推辭不過,於是留在了燕國。趙固、趙希先回國向趙君覆命。

過了半月,公子職正在宮中閉目眼神,宦者上前道:“王上,樂池將軍求見。”

“請他進來。”燕王職想了想,還是自己親自去迎接比較合適,制止道:“寡人,親自去迎他。”

樂池見燕王親自前來相迎,忙道:“外臣,拜會燕王。”

“樂將軍不必多禮。”燕王職感激道:“寡人歸國,沒有將軍照料,豈能有今日。”

“王上能有今日,實乃先祖恩德保佑。”樂池謙恭道:“外臣不過是進了微薄之力。”

“對將軍而言是微薄之力。對寡人而言,意義重大。”燕王職行禮道:“樂將軍,受寡人一拜。”

樂池忙道:“王上,這可使不得。”

“樂將軍,外面風大。”燕王職讓出一條路,伸出手道:“裡面請。”

樂池回禮道:“王上,請。”

進入宮中,兩人席地而坐。

燕王職問道:“樂將軍進宮是爲了何事。”

樂池答道:“燕國百姓,安居樂業,重新走上正規。外臣留在燕國也沒用武之地。王上,外臣進宮是來辭別的。”

燕王職雖然知道他早晚都會離開,一旦聽說他要走,心裡終究是捨不得,問道:“樂將軍爲何要走。燕國不好嗎?”

樂池笑道:“我已留在燕國多日。該回國拜見趙君。”

燕王職挽留道:“樂將軍,寡人捨不得你走。”

樂池感受到了燕王的誠意,忙道:“我是外臣,早一天,晚一天都會離開。”

“燕國需要寡人,寡人需要樂將軍。”燕王職雙眸不捨道:“樂將軍,可以留下來幫助寡人嗎?”

“趙君厚待樂氏一族,對我也是情深義重。我不能辜負趙君的情誼。”

燕王噲禪國子之,燕太子平回國爭位。燕國爆發了子之之亂。齊、中山兩國乘虛而入,攻破燕都薊城。

韓、趙兩國不願意看到,齊、中山兩國吞併燕國而強大。趙君以樂池爲將,前去韓國迎接燕質子公子職回國爭位。歸國漫漫艱險,若不是樂池護佑,公子職也不知道自己死了多少次。

一路上,燕職向樂池請教治國用兵之道。樂池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樂池也是姬職回國爭位,信賴和倚重的對象。姬職對樂池的感情,用語言難以描述。

燕王職見他執意要走,起身走在樂池面前,躬身行了一禮,“燕國各邑降齊者,皆叛齊歸燕。燕國經此浩劫,國力大損。寡人要雪恥,要振興燕國。就需要樂將軍一樣的賢士,方能共圖齊事。”

樂池見燕王職說出這番肺腑之言,完全沒有把自己當做外人,也深受感動,“王上之志,理應藏在心中。此事泄露出去,恐怕會爲燕國帶來災禍。燕國要復興、要雪恥,還有一段很漫長的路要走。”

燕王職何嘗不知燕國還有很長地路要走。燕國在沒有強大之前,除了隱忍,他沒有別的選擇。

燕王職沒有把樂池當做外人,吐露心聲,“齊國是強國,燕國是弱國。燕國要攻破齊國是不容易實現的。無論是十年,二十年,還是要寡人一生。齊國辱我之恥,寡人決不放下。上天不垂簾寡人,不給寡人報仇的機會。寡人也要子子孫孫記得這份仇恨。”

“王上有如此雄心壯志,外臣倍感欣慰。男兒頂天立地,不爲國雪恥,豈能立於世間。”樂池壓低聲音,叮囑道:“燕國沒有足夠強大之前,請王上謹記,不可將此話放在嘴邊。”

燕王職問道:“樂將軍,燕國可有破齊雪恥之日。”

“吳王夫差亡了越國。越王勾踐隱忍數十載,反而滅了吳國,成爲春秋霸主。”樂池語調激昂,擲地有聲道:“燕國殘破,但仍可復興。燕國上下齊心協力,有朝一日定能雪恥。但,這一天會很漫長。”

燕王眸色尖銳,語調穩重,“寡人不怕漫長,怕的是沒有機會。”

樂池起身,拱手道:“王上,外臣告退。”

燕王職見他要走,也不強人所難,問道:“樂將軍打算何時回趙國。”

樂池道:“辭別王上,便啓程回趙。”

燕王職忙道:“寡人送樂將軍。”

燕王職與樂池並車出了薊都,至十里送別亭,下車相辭。

燕王職舉著酒樽面向樂池說道:“職,福分淺薄,不能與樂將軍共事,以振興國力。樂將軍,請飲了這樽酒。”

“趙君對我情深義重,不能相負。願王上得高賢輔佐,振興燕國,以謀大業。”樂池說完,飲了杯中之酒。

燕王職問道:“天下之大,燕國孱弱。寡人應該去何處尋得天下賢才。”

樂池道:“王上真心求才。大才之人,必會前往燕國,輔佐王上。”

燕王職不忍相離,送了三裡,又三裡,來到燕、趙邊境。樂池再次辭別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王上,外臣告辭。”

燕王職問道:“樂將軍此去,不知何時方能相見。”

“有緣,自會相見。”樂池言罷,大笑而去。

燕王職注視著樂池離去的身影,久久不肯離去。

秦羿上前道:“王上,我們該回去了。”

燕王職雙眸泛出淚光,“寡人若得樂將軍輔佐,何愁大事不成。天不助燕國,天不助寡人。”

忽見,樂池馬車折回。

燕王職見狀大喜,心道:“莫非樂將軍願意留下來,幫助寡人成就大事。”

樂池喘氣道:“王上,臣知一人。王上得他輔佐,不出二十年,大業可成。”

燕王職問道:“此人之才,與將軍相比如何。”

“我爲熒光,他便是日月光輝。王上得他,猶如周得姜尚,齊恆公得管仲。此人滿腹經綸,有經天緯地之才。王上得他輔佐,何愁大業不成。”

“此人,姓甚名誰,我好去拜訪他。”

“他是我樂氏一族的男兒。名毅,字永霸。乃樂羊後裔。”

樂羊的大名,燕王職早就耳聞,忙道:“樂毅身在何處。”

“正在趙國爲吏。”樂池推薦了族中之人,再別燕王職。燕王職將樂池之言,銘記在心。樂毅兩個字,也刻在了他的心中。

話說,第二次中原大戰。趙國以最小的損失,取得了最大的利益。

趙君扶持公子職成爲了燕王。齊國也被秦、韓、魏三國擊敗,國力大損。楚國和秦國打得兩敗俱傷。趙國兵圍中山,中山國從燕國撤軍。齊國和中山國之盟也被離間。秦國和趙國結成聯盟。

趙國舉國一片歡呼。

然,一人一騎冒著大雨,出了邯鄲城。

趙雍身在鄗城,得知韓姬瑤病危,神情落寞。

趙雍將政務交給李兌,即刻啓程趕回邯鄲。趙雍要在夫人離開之前,見她最後一面。

經過幾日晝夜不停地趕路。夜幕十分,趙雍冒著傾盆大雨,回到邯鄲,前往迎鳳殿。衆臣站在兩側相迎。

趙雍形色匆匆,顧不上禮節,對著太醫令問道:“君後怎麼樣了。”

“君上,臣無能。”太醫令面無表情地宣判,對趙雍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太醫令不忍心地說道:“君上,滿足君後最後的心願,讓她安心離開吧!”

趙雍失魂落魄,走進大殿,看了看躺在榻上的夫人,忍住心中的悲痛,點了點頭。太醫令得到君上允諾,取下紮在筋脈上的鍼灸,躬身退下。

趙雍一步一步朝韓姬瑤走去,坐在牀榻一則,撫摸著夫人的容顏,輕柔道:“夫人,我回來了。”

韓姬瑤聽見熟悉的聲音,緩緩地睜開雙眼,聲音蒼白無力,“夫君,我總算等到你了。”

韓姬瑤伸手去撫摸他的臉頰,奈何全身上下,一點力也沒有。趙雍抓起她的手,撫摸著自己的臉頰,脣角含笑,“夫人,我回來了。”

韓姬瑤軟弱無力地說道:“雍哥哥,我要走了。我再也不能陪著你看邯鄲的日出日落。再也不能爲你跳舞,聽你唱歌了。”

趙雍雙眸飽含淚水,強笑道:“有我在,你會好的。我們說好了,要一起看趙國的大好河山。”

“雍哥哥,我要食言了。”韓姬瑤咳嗽幾聲,柔情默默看著他,“雍哥哥,能答應我一件事嗎?”

趙雍點了點頭,語調溫和:“你有什麼事,我都答應你。”

韓姬瑤看著他,臉帶微笑,“忘了我,重新開始。”

“我…我…”趙雍已經淚眼模糊。此生有她相伴,他能忘了她嗎?

韓姬瑤知道他是一個重感情之人,生怕他不答應,淚水滑過臉頰,“雍哥哥…答應我…忘了我…”

趙雍提起衣袖,抹去她眼角的淚水,不忍見她傷心,點頭道:“好。我答應你,會忘了你。”

“章兒…”

“我會照顧好章兒。”

“不要讓章兒看著我離開的樣子。”

“好,我答應你。”

“雍哥哥,我想躺在你懷裡。”

趙雍輕柔地將她放在自己的懷中,一隻手緊緊地抱著她。另一隻手抓著她的手,摩擦著自己的臉頰。

“雍哥哥…我走後…你不要傷心…不要難過…不要爲我流淚…好好活著”

“我答應你,不會傷心,不會難過,也不會爲你流淚。我會好好的活著。”趙雍告訴自己,夫人不喜歡看著他現在這個樣子。他要微笑看著她,陪伴她渡過最後的時間。

此刻,他已經淚流滿面。

韓姬瑤爲他抹去眼淚。她的眼前開始慢慢變黑。她多想在看一眼雍哥哥。可,她在自己的眼中慢慢淡去,漸漸地走進一片黑暗。她想要從黑暗之中逃出來。黑暗始終籠罩著她。她累了,真心地累了。

韓姬瑤的聲音越來越輕,越來越低,“雍哥哥…我好冷…好累…”

“雍哥哥…我想聽歌。”

趙雍聲音抽泣道:“你想聽什麼,我唱給你聽。”

“關…雎。”

趙雍噙著眼淚,吟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他唱著歌曲,腦海深處涌現出曾經的歡樂時光。此刻,宛如成千上萬把利刃,刺進他的心。趙雍也感覺到她手中的溫度漸漸離去,直到最後冷如寒冰。

趙雍剋制自己的心情,繼續吟唱道:“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韓姬瑤聽著歌謠,訴說著一生的相思和等待。今生遇見他,她不後悔。成爲他的妻子,爲他生下孩子,她也不後悔。

韓姬瑤脣角含笑,視線越來越模糊,氣息也越來越若。突然,放在趙雍臉頰上的手,掉了下去。

趙雍身子巨顫,猛地緊緊地抱著她。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情誼。眼淚如泉水一般,滾滾而下。

清冷地大殿,昏暗地燈火,訴說著生離死別。

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君雍與中山王姿議和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函谷攻秦之時第九章 揚國威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兩百零七章 胡地中山,寡人必有之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函谷攻秦之時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二百三十七章 圍石邑、破東垣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王,你可把我當兄弟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國諸公子之亂第一百零二章 大秦銳士誰與爭鋒第八十四章 期許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二百五十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武卒對戰秦銳士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一百四十章 燕國亡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一百八十二章 魏有武卒,趙有鐵騎第二百三十三章 中山王姿迎戰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十五章 魏太子嗣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遊大陵第九十一章 晉陽郡主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主父咸陽議天下(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可滅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二十七章 卸劍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降服樓煩第五十三章 今朝有酒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十四章 三晉相會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七章 韓候康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
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君雍與中山王姿議和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函谷攻秦之時第九章 揚國威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兩百零七章 胡地中山,寡人必有之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函谷攻秦之時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二百三十七章 圍石邑、破東垣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王,你可把我當兄弟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國諸公子之亂第一百零二章 大秦銳士誰與爭鋒第八十四章 期許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二百五十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武卒對戰秦銳士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一百四十章 燕國亡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一百八十二章 魏有武卒,趙有鐵騎第二百三十三章 中山王姿迎戰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十五章 魏太子嗣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遊大陵第九十一章 晉陽郡主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主父咸陽議天下(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可滅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二十七章 卸劍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降服樓煩第五十三章 今朝有酒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十四章 三晉相會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七章 韓候康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吉县| 瑞丽市| 潼关县| 武隆县| 那曲县| 丹寨县| 临洮县| 和田县| 闻喜县| 曲周县| 宣武区| 高邑县| 贡嘎县| 彭山县| 梁河县| 民乐县| 黑山县| 阜新市| 五指山市| 雷波县| 会昌县| 白城市| 麻栗坡县| 广安市| 厦门市| 宝兴县| 连城县| 苍南县| 偏关县| 新宁县| 米泉市| 岫岩| 旺苍县| 梨树县| 岑溪市| 津南区| 温州市| 岐山县| 凌海市| 乌兰浩特市|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