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張儀提出齊、秦、楚三國連橫,均分天下。魏國公孫衍提出,合縱諸侯,共同制橫三國。
中原諸侯看似聲勢浩大,有實力的,並不多。除了韓、趙、魏及燕國佔地千里,甲兵數十萬。其他諸侯皆是小國。
公孫衍也明白,小國不與大國相爭,這是存活的法則。無論是擁護齊、秦、楚三國,還是依附三晉。他們依附誰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夠保存國家。
小國圖存,唯有如此。
衛國、魯國、宋國等小國是絕對不會加入合縱,自取滅亡。再者,結盟非同小事,實力不濟,胡亂湊在一起,不僅沒有益處,反而還會增添許多麻煩。
公孫衍目視著天下兆輿圖沉思良久,韓、趙、魏、燕四國可以聯盟,而且實力還不弱。一旦四國合縱成功,聲勢浩大,也會壓制齊楚秦。
但,怎樣才能將離心背德的四國連爲一體。公孫衍苦思冥想數日,方纔想到一個方法,那就是尊燕、趙兩國爲王。一來是擡高燕、趙兩國的身份,二來是縮短四國因爲身份不平等帶來的不便。
對於諸侯國而言,名分是最重要的。想當初,中原之地,只有一個王,那就是周王。楚國、越國稱王,被中原諸侯鄙視了數百年。中原諸侯也兵伐大逆不道之人。
齊恆公九合諸侯,以匡天下,威名大振,也不敢推崇王道。晉文公勤王周室, 城濮敗楚,制霸中原,也不推崇王道。魏國曆經三代,魏罌去候稱王,召集天下諸侯逢澤會盟。天下諸侯共同討伐。齊國田因齊行王道,也是戰火不斷。
如今,周氏衰微,魏、齊、秦、韓等中原諸侯,推行王道。
翌日,公孫衍將自己的想法,以文書的形式,上呈魏王罌。魏王看完書信,點了點頭,心情大悅。魏宮百官見魏國不久將來和燕、趙平起平坐,十分不滿,出言彈劾公孫衍。
魏罌雖老,亦不糊塗。中原稱王者,已經有好幾國,燕、趙稱王,又有什麼關係。
魏罌難得清醒,獨斷朝綱,壓制百官之言。魏王將合縱聯盟,共同制衡齊、秦、楚三國之事。交由公孫衍一人負責。魏宮百官有很多人嫉妒公孫衍再次得勢。然而,關乎國家安危,魏罌絕不會放縱他們肆意妄爲。
韓、魏兩國互尊爲王,結爲同盟。燕、趙兩國實力也足以稱王。至於,宋國實力弱點,倘若稱王,必會讓衆人不服。
公孫衍決定拉攏魏、韓、燕、趙一同稱王,締結聯盟。稱王一事,干係重大,公孫衍決定親自前往燕、趙有說。
公孫衍以魏使的身份出使趙國。公孫衍號稱犀首,河西一戰,名聲傳遍中原諸侯。趙雍在邯鄲叢臺宮以最高的禮儀招待公孫衍。
趙豹備好酒宴,招待貴賓。
寬大明亮的叢臺宮殿上,幾名身穿白色衣裳的巧靈美人,隨著樂聲起舞。音樂旋律令人陶醉,美人之舞,讓人癡迷。衆人一邊飲酒,一邊觀賞舞姿,心情甚好。
一曲舞結束,趙雍高舉酒樽,面向左右,“諸位,犀首遠道而來,我們敬他一杯?!?
公孫衍有點受寵若驚,趙君不是以魏使稱呼他,而是親切地喊他犀首。公孫衍舉樽,朝著趙君的方向,拱了拱手,揚起脖子喝光了樽中之酒,讚道:“趙酒名不虛傳,果真是好酒?!?
趙豹笑道:“犀首,此酒還有一個名字?!?
“哦?!惫珜O衍問道:“請趙相賜教?!?
“叢臺酒?!壁w豹撫須含笑,“犀首覺得趙酒好喝,還是叢臺酒好喝?!?
公孫衍也是品酒名家,叢臺酒與趙酒相比,各有風騷,一時之間都不知曉,究竟是趙酒好喝,還是叢臺酒好喝。但論聲名,趙酒早就傳遍了諸侯列國,叢臺酒卻是默默無聞。
然,公孫衍品酒,是以酒好壞而論,不像其他名仕,注重酒的歷史,出自何人之手。在這類人眼中,酒的歷史越悠久。若是出自德高望重的人之手,此酒必會名聲大噪。這類人飲酒喝的不是酒,是看釀酒的人。
公孫衍認爲好酒,飲之讓人蕩氣迴腸,飲了還想再飲。
公孫接過侍者端過來的兩杯酒,飲之神情舒暢,讚道:“都是好酒?!?
叢臺宮人聞言,一陣大笑。
趙豹聞言,又給犀首出了一個難題,問道:“犀首,這兩杯酒,你能分得清那一杯是叢臺酒,那一杯是趙酒?!?
犀首聞言,頓時覺得好笑。品酒之人,不知酒名,只顧暢飲,那是酒徒所爲,亦是庸俗之人。
犀首取過兩尊酒,聞了聞酒香,在看了看酒的成色,指著一杯酒道:“此乃趙酒?!?
“這杯酒乃叢臺酒?!?
侍者點了點頭,表示犀首所言正確。
趙豹擊掌,大笑道:“犀首,不愧是愛酒之人,一飲一看就知?!?
犀首慚愧道:“我平生最愛飲趙酒??上?,市面上流傳的趙酒,皆是次品。上等趙酒只能在趙宮中才能喝到。即便是次等的趙酒,我也是愛不釋手?!?
趙雍見犀首對趙酒推崇之至,愛不釋手,笑道:“寡人與犀首一同買醉,如何?!?
“好?!毕赘┦讚粽?,語調激昂,“今日,我豁出去了,定要喝上幾壇趙酒,纔夠痛快?!?
衆人聞言,又是一陣大笑。
公孫衍端起一樽杯酒,面向趙君,禮敬道:“趙君,諸侯列國之酒,我無不暢飲之。叢臺酒,我是第一次飲。這麼好的酒,出售列國,必會受到好酒人士的追捧。此酒只在宮中飲,未免太可惜了?!?
“此酒,因叢臺宮所釀製。寡人取名叢臺酒。叢臺酒歷史太短,諸侯列國又無聲名。叢臺酒,流傳諸侯列國,酒質不好,酒色不香不醇,豈不是惹天下諸侯笑話?!?
“趙君,此酒乃好酒,上品。”犀首信誓旦旦地答道:“叢臺酒必定會名震諸侯?!?
“有犀首這句話,寡人放心了”
“我身在魏國大梁,皆聽人說趙國的叢臺宮,是何等氣勢恢宏,桂殿蘭宮。又是何等的琳瑯滿目,貝闕珠宮。我心神嚮往之。”公孫衍望著大殿,感嘆道:“今日一見,名不虛傳。叢臺宮,享譽諸侯,名動四海。”
趙雍聞言大悅,舉著酒樽,擡手道:“犀首,請。”
“請?!?
公孫衍也忘了自己喝了幾壇趙酒,但他已有七分醉意。趙國諸臣也頗爲驚訝,公孫衍的酒量驚人。叢臺宮再坐的每一位,皆沒有他的酒量好。好在是一羣人和公孫衍喝酒,否則,醉倒的人還不知道有多少。
酒是喝痛快了,也該談點正事。
公孫衍起身,行了一禮,語調嚴肅道:“趙君,此番我來趙國,是爲了合縱而來。”
趙宮諸臣聞言,你看我,我看你,頓時酒醒。
“齊、秦、楚三國聯盟,均分天下。我三晉的熱血男兒,豈能答應?!惫珜O衍也不在乎衆人驚愕的眼神,揚聲道:“三國如此輕視我們。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們無需再忍?!?
“犀首說的對?!壁w豹聞言,也是精神一震,“三國輕視我們。堂堂三晉男兒,豈可由之,放縱之?!?
“對,我們要給三國顏色瞧瞧。豈能讓他們,均分天下。”
趙雍神情凝重,問道:“三國勢大,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趙國諸臣,一片沉默。
公孫衍正色道:“我正是爲了此事而來?!?
趙豹急道:“犀首有什麼好的計策,能夠對付三國?!?
公孫衍一字一句,充滿力量,“合縱。”
衆人驚呼道:“合縱?!?
“不錯,合縱?!惫珜O衍凝視著衆人,語調堅定“齊國在東,秦國在西,楚國再南。三晉,正好被三國合圍。三晉合,則生。三晉分,則亡。”
公孫衍寥寥數語,撥開了衆人心中的困惑。三晉合縱,以應強敵,是個不錯的法子。但三晉內鬥百年,怎能同盟。即便爲了應對外敵,爲求生存,勉強結合在一起,三晉之心,也難能走在一塊。公孫衍合縱三晉計策雖好,推行起來,卻是相當困難。
公元前354年,魏國給趙國帶來的邯鄲之難,那段歷史,雖已塵封遠去。但,趙國人是沒有忘記那段悲慘的歷史。
三晉合縱,不僅是趙國不會同意,韓國也不會同意。韓、趙、魏三國之間的恩怨頗深,豈能輕易化解。
公孫衍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親自出馬。
三晉合縱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取決於趙國。趙國不參加,韓國也不會答應。公孫衍之策,必不能成功。趙豹也覺得公孫衍提出的這個策略,的確比常人看得深,看得遠。也對他的才華深感敬佩。
三晉能夠團結一致,共同應對諸侯。這樣的想法,趙豹想都沒有想過。因爲,他骨子裡相信,三晉只會爭鬥,不會走在一起。
魏國給趙國帶來邯鄲之難,讓這代人印象太深刻了。那場戰爭,他們是親身體會。他們的親人、朋友、戰友一個又一個倒下。趙國許多家庭,也殘缺不全。魏國雖沒滅掉趙國,但趙國國力大損,也是元氣大傷。英雄一世的趙成侯因爲這場戰爭,鬱鬱而終。
三晉之間,國仇家恨,陷得太深,豈能因爲一句話,就能輕易化解的。
公孫衍之言,引得衆人一片譁然。衆人紛紛起身,斥責魏國給趙國帶來的災難。
趙雍見狀,爲了避免事態擴大,不好收拾,對著衆人道:“今日只顧飲酒,不談國事。誰要說國事,請給寡人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