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八章 三晉恩怨

秦國張儀提出齊、秦、楚三國連橫,均分天下。魏國公孫衍提出,合縱諸侯,共同制橫三國。

中原諸侯看似聲勢浩大,有實力的,並不多。除了韓、趙、魏及燕國佔地千里,甲兵數十萬。其他諸侯皆是小國。

公孫衍也明白,小國不與大國相爭,這是存活的法則。無論是擁護齊、秦、楚三國,還是依附三晉。他們依附誰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夠保存國家。

小國圖存,唯有如此。

衛國、魯國、宋國等小國是絕對不會加入合縱,自取滅亡。再者,結盟非同小事,實力不濟,胡亂湊在一起,不僅沒有益處,反而還會增添許多麻煩。

公孫衍目視著天下兆輿圖沉思良久,韓、趙、魏、燕四國可以聯盟,而且實力還不弱。一旦四國合縱成功,聲勢浩大,也會壓制齊楚秦。

但,怎樣才能將離心背德的四國連爲一體。公孫衍苦思冥想數日,方纔想到一個方法,那就是尊燕、趙兩國爲王。一來是擡高燕、趙兩國的身份,二來是縮短四國因爲身份不平等帶來的不便。

對於諸侯國而言,名分是最重要的。想當初,中原之地,只有一個王,那就是周王。楚國、越國稱王,被中原諸侯鄙視了數百年。中原諸侯也兵伐大逆不道之人。

齊恆公九合諸侯,以匡天下,威名大振,也不敢推崇王道。晉文公勤王周室, 城濮敗楚,制霸中原,也不推崇王道。魏國曆經三代,魏罌去候稱王,召集天下諸侯逢澤會盟。天下諸侯共同討伐。齊國田因齊行王道,也是戰火不斷。

如今,周氏衰微,魏、齊、秦、韓等中原諸侯,推行王道。

翌日,公孫衍將自己的想法,以文書的形式,上呈魏王罌。魏王看完書信,點了點頭,心情大悅。魏宮百官見魏國不久將來和燕、趙平起平坐,十分不滿,出言彈劾公孫衍。

魏罌雖老,亦不糊塗。中原稱王者,已經有好幾國,燕、趙稱王,又有什麼關係。

魏罌難得清醒,獨斷朝綱,壓制百官之言。魏王將合縱聯盟,共同制衡齊、秦、楚三國之事。交由公孫衍一人負責。魏宮百官有很多人嫉妒公孫衍再次得勢。然而,關乎國家安危,魏罌絕不會放縱他們肆意妄爲。

韓、魏兩國互尊爲王,結爲同盟。燕、趙兩國實力也足以稱王。至於,宋國實力弱點,倘若稱王,必會讓衆人不服。

公孫衍決定拉攏魏、韓、燕、趙一同稱王,締結聯盟。稱王一事,干係重大,公孫衍決定親自前往燕、趙有說。

公孫衍以魏使的身份出使趙國。公孫衍號稱犀首,河西一戰,名聲傳遍中原諸侯。趙雍在邯鄲叢臺宮以最高的禮儀招待公孫衍。

趙豹備好酒宴,招待貴賓。

寬大明亮的叢臺宮殿上,幾名身穿白色衣裳的巧靈美人,隨著樂聲起舞。音樂旋律令人陶醉,美人之舞,讓人癡迷。衆人一邊飲酒,一邊觀賞舞姿,心情甚好。

一曲舞結束,趙雍高舉酒樽,面向左右,“諸位,犀首遠道而來,我們敬他一杯?!?

公孫衍有點受寵若驚,趙君不是以魏使稱呼他,而是親切地喊他犀首。公孫衍舉樽,朝著趙君的方向,拱了拱手,揚起脖子喝光了樽中之酒,讚道:“趙酒名不虛傳,果真是好酒?!?

趙豹笑道:“犀首,此酒還有一個名字?!?

“哦?!惫珜O衍問道:“請趙相賜教?!?

“叢臺酒?!壁w豹撫須含笑,“犀首覺得趙酒好喝,還是叢臺酒好喝?!?

公孫衍也是品酒名家,叢臺酒與趙酒相比,各有風騷,一時之間都不知曉,究竟是趙酒好喝,還是叢臺酒好喝。但論聲名,趙酒早就傳遍了諸侯列國,叢臺酒卻是默默無聞。

然,公孫衍品酒,是以酒好壞而論,不像其他名仕,注重酒的歷史,出自何人之手。在這類人眼中,酒的歷史越悠久。若是出自德高望重的人之手,此酒必會名聲大噪。這類人飲酒喝的不是酒,是看釀酒的人。

公孫衍認爲好酒,飲之讓人蕩氣迴腸,飲了還想再飲。

公孫接過侍者端過來的兩杯酒,飲之神情舒暢,讚道:“都是好酒?!?

叢臺宮人聞言,一陣大笑。

趙豹聞言,又給犀首出了一個難題,問道:“犀首,這兩杯酒,你能分得清那一杯是叢臺酒,那一杯是趙酒?!?

犀首聞言,頓時覺得好笑。品酒之人,不知酒名,只顧暢飲,那是酒徒所爲,亦是庸俗之人。

犀首取過兩尊酒,聞了聞酒香,在看了看酒的成色,指著一杯酒道:“此乃趙酒?!?

“這杯酒乃叢臺酒?!?

侍者點了點頭,表示犀首所言正確。

趙豹擊掌,大笑道:“犀首,不愧是愛酒之人,一飲一看就知?!?

犀首慚愧道:“我平生最愛飲趙酒??上?,市面上流傳的趙酒,皆是次品。上等趙酒只能在趙宮中才能喝到。即便是次等的趙酒,我也是愛不釋手?!?

趙雍見犀首對趙酒推崇之至,愛不釋手,笑道:“寡人與犀首一同買醉,如何?!?

“好?!毕赘┦讚粽?,語調激昂,“今日,我豁出去了,定要喝上幾壇趙酒,纔夠痛快?!?

衆人聞言,又是一陣大笑。

公孫衍端起一樽杯酒,面向趙君,禮敬道:“趙君,諸侯列國之酒,我無不暢飲之。叢臺酒,我是第一次飲。這麼好的酒,出售列國,必會受到好酒人士的追捧。此酒只在宮中飲,未免太可惜了?!?

“此酒,因叢臺宮所釀製。寡人取名叢臺酒。叢臺酒歷史太短,諸侯列國又無聲名。叢臺酒,流傳諸侯列國,酒質不好,酒色不香不醇,豈不是惹天下諸侯笑話?!?

“趙君,此酒乃好酒,上品。”犀首信誓旦旦地答道:“叢臺酒必定會名震諸侯?!?

“有犀首這句話,寡人放心了”

“我身在魏國大梁,皆聽人說趙國的叢臺宮,是何等氣勢恢宏,桂殿蘭宮。又是何等的琳瑯滿目,貝闕珠宮。我心神嚮往之。”公孫衍望著大殿,感嘆道:“今日一見,名不虛傳。叢臺宮,享譽諸侯,名動四海。”

趙雍聞言大悅,舉著酒樽,擡手道:“犀首,請。”

“請?!?

公孫衍也忘了自己喝了幾壇趙酒,但他已有七分醉意。趙國諸臣也頗爲驚訝,公孫衍的酒量驚人。叢臺宮再坐的每一位,皆沒有他的酒量好。好在是一羣人和公孫衍喝酒,否則,醉倒的人還不知道有多少。

酒是喝痛快了,也該談點正事。

公孫衍起身,行了一禮,語調嚴肅道:“趙君,此番我來趙國,是爲了合縱而來。”

趙宮諸臣聞言,你看我,我看你,頓時酒醒。

“齊、秦、楚三國聯盟,均分天下。我三晉的熱血男兒,豈能答應?!惫珜O衍也不在乎衆人驚愕的眼神,揚聲道:“三國如此輕視我們。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們無需再忍?!?

“犀首說的對?!壁w豹聞言,也是精神一震,“三國輕視我們。堂堂三晉男兒,豈可由之,放縱之?!?

“對,我們要給三國顏色瞧瞧。豈能讓他們,均分天下。”

趙雍神情凝重,問道:“三國勢大,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趙國諸臣,一片沉默。

公孫衍正色道:“我正是爲了此事而來?!?

趙豹急道:“犀首有什麼好的計策,能夠對付三國?!?

公孫衍一字一句,充滿力量,“合縱。”

衆人驚呼道:“合縱?!?

“不錯,合縱?!惫珜O衍凝視著衆人,語調堅定“齊國在東,秦國在西,楚國再南。三晉,正好被三國合圍。三晉合,則生。三晉分,則亡。”

公孫衍寥寥數語,撥開了衆人心中的困惑。三晉合縱,以應強敵,是個不錯的法子。但三晉內鬥百年,怎能同盟。即便爲了應對外敵,爲求生存,勉強結合在一起,三晉之心,也難能走在一塊。公孫衍合縱三晉計策雖好,推行起來,卻是相當困難。

公元前354年,魏國給趙國帶來的邯鄲之難,那段歷史,雖已塵封遠去。但,趙國人是沒有忘記那段悲慘的歷史。

三晉合縱,不僅是趙國不會同意,韓國也不會同意。韓、趙、魏三國之間的恩怨頗深,豈能輕易化解。

公孫衍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親自出馬。

三晉合縱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取決於趙國。趙國不參加,韓國也不會答應。公孫衍之策,必不能成功。趙豹也覺得公孫衍提出的這個策略,的確比常人看得深,看得遠。也對他的才華深感敬佩。

三晉能夠團結一致,共同應對諸侯。這樣的想法,趙豹想都沒有想過。因爲,他骨子裡相信,三晉只會爭鬥,不會走在一起。

魏國給趙國帶來邯鄲之難,讓這代人印象太深刻了。那場戰爭,他們是親身體會。他們的親人、朋友、戰友一個又一個倒下。趙國許多家庭,也殘缺不全。魏國雖沒滅掉趙國,但趙國國力大損,也是元氣大傷。英雄一世的趙成侯因爲這場戰爭,鬱鬱而終。

三晉之間,國仇家恨,陷得太深,豈能因爲一句話,就能輕易化解的。

公孫衍之言,引得衆人一片譁然。衆人紛紛起身,斥責魏國給趙國帶來的災難。

趙雍見狀,爲了避免事態擴大,不好收拾,對著衆人道:“今日只顧飲酒,不談國事。誰要說國事,請給寡人出去。”

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三章 佈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林胡王歸降獻馬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趙換地,誰是最大的贏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國諸公子之亂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六十八章 齊國撤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八章 分化第十三章 宮廷比試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一百零六章 五國合縱攻秦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有異象第兩百零九章 胡服(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一百零六章 五國合縱攻秦第一百六十五章 張儀第二次欺楚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若能歸,必不負君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司馬喜三相中山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若能歸,必不負君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三十九章 迷霧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八十二章 韓姬瑤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魏有樂羊,趙有樂毅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六章 賭國運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七十八章 殷憂啓明, 多難興邦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可滅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國殤第三百一十二章 寡人不想被齊、秦夾擊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四十四章 亡秦雪恥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晉的噩耗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將嬴疾攻趙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一百六十五章 張儀第二次欺楚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國諸公子之亂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
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三章 佈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林胡王歸降獻馬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趙換地,誰是最大的贏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國諸公子之亂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六十八章 齊國撤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八章 分化第十三章 宮廷比試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一百零六章 五國合縱攻秦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有異象第兩百零九章 胡服(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一百零六章 五國合縱攻秦第一百六十五章 張儀第二次欺楚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若能歸,必不負君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司馬喜三相中山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若能歸,必不負君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三十九章 迷霧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八十二章 韓姬瑤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魏有樂羊,趙有樂毅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六章 賭國運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七十八章 殷憂啓明, 多難興邦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可滅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國殤第三百一十二章 寡人不想被齊、秦夾擊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四十四章 亡秦雪恥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晉的噩耗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將嬴疾攻趙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一百六十五章 張儀第二次欺楚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國諸公子之亂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莞市| 荆门市| 高尔夫| 阿尔山市| 瓮安县| 呼伦贝尔市| 化隆| 荔浦县| 奉新县| 金川县| 临海市| 东源县| 循化| 莲花县| 秀山| 黄浦区| 浏阳市| 浦东新区| 南漳县| 错那县| 湟中县| 宁城县| 静宁县| 邛崃市| 钦州市| 建阳市| 沛县| 襄垣县| 龙里县| 泌阳县| 林甸县| 临猗县| 蒙阴县| 萍乡市| 临夏市| 兴义市| 鄢陵县| 喀喇沁旗| 德阳市| 定兴县|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