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兩國聯姻,秦迎婦於楚,楚迎婦於秦。楚爲兄,秦爲弟。秦、楚兩國結爲昆弟之國。這是秦惠王和秦武王之後,秦、楚兩國由劍拔弩張地關係,首次走向緩和。
秦、楚兩國爲了進一步鞏固兩國同盟關係。秦王稷和楚王槐在楚地黃棘舉行會盟。
黃代表簽定盟約時楚國一方所駐紮的位置;棘代表代表簽定盟約時秦國一方所處位置。
秦王姬和楚王槐會盟,並簽訂協議,稱之爲黃棘會盟。因秦國先提出盟約,故盟約時在邊界靠秦國的一方棘陽城簽訂。
黃棘會盟,秦、楚兩國達成了什麼協議,中原諸侯並不知道。但,齊王田闢彊得知楚國和秦國先聯姻,後會盟。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同時,也威脅到齊國的安全。爲了打破秦、楚之盟,齊王田闢彊派出使者前往韓、魏,邀請他們共同打壓楚國。
楚國勢大,再加上一個秦國。韓、魏也不願秦、楚走在一起。於是,韓、魏再一次選擇擁護齊國,出兵攻打楚國。
楚王見齊、韓、魏三國出兵,納悶道:“楚國和秦國聯姻,會盟,爲什麼會遭至中原諸侯討伐。爲何中原諸侯攻打的是我國,而不是秦國。”
這個問題,楚國大臣也想不明白。
楚王見齊、韓、魏三國又走到了一起,也不示弱,怒喝道:“諸位,中原諸侯聯合起來,犯我疆土。是戰,是和,你們是什麼意見。”
昭魚揣摩楚王之意,率先道:“王上,我們應該給中原諸侯一個教訓。否則,中原諸侯就會以爲我國好欺負。隔三差五就聯合起來攻打我們。”
熊彪附和道:“王上,我們應該與中原諸侯一戰。我們只有把中原諸侯打趴下,他們纔不會犯我疆土。我們攻破中原諸侯,便能飲馬黃河,稱霸中原。王上也能建立千秋偉業,蓋世功德。王上赫赫功業,也將名垂千古。”
楚王的雙眼,快速掃向羣臣,問道:“景翠,你是什麼意思。”
景翠厲聲道:“王上願戰,臣願用命。”
楚王移動眼神,問道:“唐昧,你是什麼意思。”
唐昧也道:“願爲王上而戰。”
楚王聞言,怒道:“中原諸侯視我們爲眼中釘、肉中刺。不滅我們,他們誓不罷休。爲今之計,我們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攻破中原諸侯,飲馬黃河,劍指中原。”
昭魚問道:“王上,要不要問一下屈原的意思。”
“不用了。”楚王道:“屈原說不定正在看寡人的笑話。等到我們擊敗了中原諸侯,看他有何話說。”
楚宮大臣一片狂熱,他們皆願與中原諸侯分個高下。但,楚國疆土廣袤,致命的缺陷也有很多。一旦楚國和齊、韓、魏三國對戰。楚國的申息之師面對齊國的競技之師、魏國的魏伍卒、韓國的良弓勁弩,也難有勝算。
再加上,楚國戰線太長,兵力分散,迎戰地是諸侯的精兵悍將。中原諸侯,擊破一個防線,楚國就可能導致全線潰敗。
幾年前,楚國攻打秦國,兵峰抵達藍田。楚國攻破秦國勝券在握,就是因爲韓、魏突破南陽,才導致楚國伐秦功虧於潰。
戰爭是一盤大棋,走錯一步,滿盤皆輸。
楚國對抗齊國已然吃力,但加上韓、魏之衆,楚國的勝算並不大。
楚王也不是腦袋發熱就做決定之人,簡短思慮之後,問道:“我們如何才能牽制韓、魏的兵力。”
昭魚答道:“王上,我國和秦國結爲昆弟之國,又在黃棘簽下攻伐同盟的協約。我們何不向秦國求助。一旦,秦國東出函谷,攻打韓、魏。韓、魏忌憚秦國,不會出動全力擁護齊國。我們就可以和齊國一戰。”
熊彪也道:“有了秦國幫襯,我們就能迎戰齊國。沒有韓、魏的牽制,齊國安能是我們的對手。”
“齊國是東方第一強國,其實力不能小覷。”楚王問道:“唐昧,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此戰,你有幾分把握。”
唐昧答道:“臣會盡力而爲。”
楚王不想要這個答案,他要的是能一戰擊潰齊國。楚國打贏了齊國,就成爲了天底下最強的國家。天下諸侯怎敢與楚國相爭。
楚王攻滅越國,他的對手不再是秦國,而是東方強國齊國。他要打敗齊國,打敗田闢彊。
楚王熊槐,要恢復先祖的霸業。
他要飲馬黃河,劍指中原,以爭天下。他要天下諸侯,臣服楚國,來郢都朝拜。楚王明白,只要擊潰齊國,這個遠在天邊的夢想就可以實現。
楚王道:“唐昧,寡人要的不是盡力而爲。寡人要你擊敗齊國。”
唐昧聞言,臉色深沉,“王上,楚國雖大,但人力、兵力分散。臣迎戰齊國的競技之師,沒有把握能夠獲勝。但臣會爲楚國而戰。”
楚王聞言,心下一沉。
唐昧素來穩重,也是領兵的將帥之人。自從昭陽等老將去後,應對中原戰事,皆由唐昧全權負責。唐昧都沒有把握擊敗齊國,楚國還有誰能夠擊敗齊國。突然間,楚王腦海深處想到了一個人…攻滅越國的昭雎。
楚王往人羣之中看了看,喊道:“昭雎何在。”
昭魚答道:“王上,昭雎將軍正在東郡,剿滅越國殘餘勢力。”
楚王又道:“昭滑何在。”
昭魚回道:“昭滑將軍正在東郡,安撫吳越之民。”
楚王見昭雎、昭滑身在東郡,又喊道:“景缺何在。”
景翠答道:“景缺駐守丹陽,防禦秦國。”
楚王又連續喊了幾員大將,皆不在郢都。
“齊、韓、魏挑釁我國,寡人安能不迎戰。”楚王見齊、韓、魏復來攻楚,心裡極爲不爽,“唐昧,寡人命你領軍,迎戰齊、韓、魏。”
“喏。”唐昧心道:“此戰,還是不能避免啊!”
楚王見陳軫躲在一旁,不發一語,問道:“先生,可有計策,解我國之危。”
陳軫答道:“王上,我們能征善戰地將軍皆在外地。我們冒然和齊、韓、魏三國開戰,吃虧的是我們。臣認爲,攻伐中原諸侯尚需時日,不能急功近利。”
楚王鼻息沉重,“先生想要寡人忍。”
“非也。”陳軫答道:“王上願忍,中原諸侯也不會停止攻楚。”
楚王問道:“先生是什麼意思。”
“要想中原退兵,我們就必須用武力與之一戰。”
“寡人聽不明白。”
“王上以唐昧將軍爲將,迎戰中原諸侯。另一邊向秦國求助。”陳軫意味深長地說道:“我們向秦國求助,一是試探秦國是否真心和我們交好。二是秦國東出函谷攻打韓、魏,我們就可以減輕來自中原諸侯的軍事壓力。一旦,秦國出兵攻伐韓、魏。我們就能一舉攻破齊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王上的霸業,可成。”
“先生之策,甚是高明。沒有了韓、魏的牽制。”楚王笑道:“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誰輸誰贏,豈有定論。齊國欺負我國久矣,是該給它一點顏色瞧瞧。當年的吳越之衆,能夠揍服齊人。寡人佔領吳越之地,同樣能夠令齊國臣服楚國。”
昭魚高呼道:“楚國萬歲,王上萬歲。”
衆人也跟著高呼,“楚國萬歲,王上萬歲。”
楚王大悅厲聲道:“唐昧,率領十萬之衆,迎戰中原諸侯。”
唐昧領命道:“喏。”
楚王又道:“辛苦先生出使秦國。”
陳軫道:“喏。”
“秦國言而無信已久。爲了避免秦國背盟,加入中原諸侯攻打我們。”楚王道:“景翠,你率五萬將士,前去丹陽支援景缺。一旦,秦國有攻打我國的跡象。你要狠狠地迎擊秦人。”
景翠道:“喏。”
“寡人要飲馬黃河,爭霸中原,就必須打敗齊國。寡人也想知道,楚國的申息之師對戰齊國的競技之師,誰更厲害。”楚**心大增,揚聲道:“唐昧,你要揚我申息之師的美名與諸侯。寡人要天下諸侯聽到申息之師四個字就膽戰心驚。”
......
齊王田闢彊聽聞,秦、楚聯姻,結爲昆弟之國。隨後,秦、楚會晤,簽訂黃棘之盟。秦、楚兩國走到一起,就會威脅和動搖齊國山東第一強國的地位。爲了維護齊國東方霸主地位,田闢彊派出使者前往韓、魏,邀請韓王和魏王一起攻打楚國。
韓、魏雖然不滿齊王私自撤兵一事。但秦、楚結盟,首當其衝就是韓、魏遭殃。韓、魏爲了打破秦、楚兩國的威脅,也別無選擇。韓、魏兩國爲了圖強、圖存,再次擁護齊國攻伐楚國。
韓、魏答應聯盟的書信,送到了齊國臨淄。
田闢彊見了韓、魏的書信,大笑道:“韓、魏離開了齊國,只會被秦、楚欺凌。寡人號召攻楚,韓、魏安敢不從。”
田和答道:“王上,有了韓、魏加入。我們攻楚的勝算又多了幾層。”
田闢彊劇烈咳嗽,語調不屑道:“楚國膽敢背盟,寡人就要給楚王一點顏色瞧瞧。”
田和神色憂慮道:“王上,楚王以唐昧爲將,率領十萬申息之師,迎戰我國。如今,楚國又有秦國相助。此戰,勝負難料。”
“區區楚國,安能撼動齊國。”田闢彊語調輕蔑道:“據聞楚國申息之師,能征善戰,所向披靡。一旦遇上了寡人的競技之師,楚國必敗無疑。寡人要向天下諸侯證明,競技之師纔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威武之雄師。”
競技之師的實力,中原諸侯有目共睹。這支威武之師,不僅在桂陵、馬陵,擊敗了魏武卒。導致魏國的霸業衰落。還在桑丘之戰,擊敗了秦國的銳鷹之士。田闢彊倚靠這支軍隊,不足六十日攻破了燕國。競技之師的威名,早就傳遍了諸侯。
田和也相信齊國的實力,也不將楚國放在眼中,“楚國安敢背盟,氣焰囂張挑戰我國。王上,我們要一戰滅了楚人的氣焰。”
“寡人正是這樣想的。”田闢彊穩了穩心神,“不打楚國,楚國就真的以爲自己是天下第一。楚王就會認爲中原君主無能,輕視中原諸侯。“
“此戰,不僅是爲了保住我國的霸主地位。也是爲中原安危而戰。”
“對待楚人,只能倚靠武力和拳頭。只有將楚人揍趴下,他們纔會老老實實。”
田和笑道:“楚國想和我們爭天下,簡直是癡人說夢。”
“寡人大意,才讓楚國攻滅了越國。”田闢彊喝道:“楚人想要飲馬黃河,劍指中原,以爭天下。簡直是癡心妄想。楚王的大國、強國之夢,到此爲止。有寡人在,楚國安能北上一步。楚國好夢,寡人就將他們的夢擊得粉碎。”
田和點了點頭道:“臣也想見識一下,楚國的申息之師對戰我國的競技之師是敗得有多徹底。楚國的大國夢、強國夢也算是走到盡頭了。”
“田陽。”田闢彊意氣風發,“你率領五萬將士,前去增援匡章。你們一定要給寡人狠狠地教訓楚人。”
田陽道:“楚國背盟,我們會讓它付出沉痛地代價。”
“好。”田闢彊揚聲道:“寡人就等著你們率領競技之師,打敗楚國申息之師。寡人要你們用楚人的鮮血,壯我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