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

趙主父語出驚人,衆人皆驚。

肥義最先從震驚之中,恢復過來,忙道:“臣,不贊成趙主父孤身入秦。”

趙王何也道:“孩兒附和相邦之言。”

李兌情緒激動道:“秦國囚禁楚王在前,截殺靖郭君再後。秦國失信諸侯,臭名昭著。趙主父,豈能親自入秦。”

樓緩也道:“秦王敢囚禁楚王,也敢囚禁趙主父。趙主父是國家支柱,也是凝聚趙人和胡人的精神領袖。虎狼之地,又失信天下。趙主父豈能親身犯險。”

趙主父早就料到臣子會阻撓自己,但沒想全部的人都反對。趙主父看著衆人,也不生氣,反問道:“諸侯對戰秦國,孤,如何抉擇。是合縱諸侯伐秦,還是助秦。”

“秦國爲何會被諸侯合縱討伐?”李兌有意停頓,加重語調,又道:“秦國之舉,令天下諸侯震怒。秦國被諸侯討伐,實乃咎由自取。我們理應加入諸侯,攻伐秦國。誅暴秦,匡正義,以安天下秩序。”

公孫璞也道:“聯軍勢大,秦國勢弱,加入諸侯伐秦。我們和秦國之間的新仇舊恨,一併了結。”

“秦國與我們結盟,其目的昭然若揭。秦國是想將禍水北引,讓諸侯攻我趙國。”李兌又道:“我們助秦,便會得罪諸侯。諸侯必會聯合起來,征伐我國。主父,我們不能上了秦國的當。”

肥義見趙主父神色寧靜,勸道:“秦國欺詐楚國,扣押楚王,失信天下。截殺靖郭君,更是臭名昭著。趙主父這個時候入秦,豈不是羊入虎口。”

趙王何道:“諸侯向來鄙視秦國,也不願與秦爲伍。我們縱使不合縱諸侯攻秦,也不能助秦。”

肥義道:“臣認爲,我們應該將攻伐秦國的重任交給諸侯。趙主父心繫趙國的安危,請趙主父以大局爲重,萬萬不可入秦。”

“齊、韓、魏三國聯盟三伐楚國,我們既不助三國攻楚,也不助楚抗衡三國。三國擊楚,楚國國力大敗,一蹶不振。三國雖獲勝,但也傷了元氣。我們藉著中原大亂之際,方能數伐中山,破林胡,擊三胡,塵定北疆,開拓數千裡山河。趙主父之功業,遠超齊恆、晉文。”李兌頓了頓,又道:“我們不如讓三國伐秦國,一舉蕩平腹心之患中山國,穩固北疆。”

趙主父面向衆人,語調平靜地問道:“諸位一定認爲,寡人入秦,是糊塗了。”

衆人齊聲道:“臣,不敢。”

趙主父問道:“此戰,誰將獲勝?”

趙王何道:“齊國以匡章爲聯軍統帥,齊、韓、魏聯軍勢大,獲勝者,自然是諸侯。”

大臣附和道:“諸侯勝,秦敗。”

趙主父問道:“肥義,你也是這個意思。”

肥義思忖少許,答道:“秦國國勢大衰,遠不及秦惠王、秦武王時代。秦國無名將,豈能對戰身經百戰,而不落敗的匡章。”

趙王何道:“諾達的楚國就被齊、韓、魏三國打得四分五裂,一蹶不振。秦國國力比不上楚國,豈是三國對手。”

肥義厲聲道:“臣認爲,三國必勝,秦國必敗。”

趙主父又道:“李兌也是這個意思。”

李兌道:“三國伐秦,秦國危矣。臣也認爲,三國勝,楚國敗。”

趙主父道:“樓緩也是這個意思。”

樓緩沉默少許,答道:“臣奉主父之令,出使秦國,參與扶持公子稷爲王。公子稷雖爲秦王,但政令出自羋八子。這幾年,秦國王黨和後黨離心離德,明爭暗鬥,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孤,不想聽這些。”

“秦王先送涇陽君去齊爲質,又邀請靖郭君入秦爲相,就是爲了打壓羋八子等外戚勢力。靖郭君是聰明人,雖身居高位,爲秦相一年,卻選擇無爲而治。趙主父,靖郭君是糊塗嗎?”

趙主父答道:“靖郭君之事,孤,素有耳聞。靖郭君出生被齊相田罌遺棄,後被田罌選爲繼承人,足以見得靖郭君之名,並非徒有虛名。”

樓緩道:“靖郭君之名,早已傳遍諸侯。秦王纔想著倚靠靖郭君打壓羋八子等外戚勢力。靖郭君曾爲魏相,又爲秦相,離秦歸齊,便成爲齊相。靖郭君成爲齊相第一件事就是號召諸侯攻秦,這是爲何?”

李兌答道:“秦人羞辱了靖郭君,靖郭君自然要伐秦雪恨。齊、韓、魏三國伐秦,不過是齊、秦兩國私人恩怨。”

“秦王截殺靖郭君,靖郭君狼狽歸國,自然對秦國心懷怨恨。”趙王何又道:“靖郭君身居秦相一年之久,自然瞭解秦國。靖郭君見伐秦可成,便號召諸侯伐秦。此舉,既是爲公,也是爲己泄恨。”

“王上所言不錯。臣相信靖郭君的判斷,秦國可伐。”樓緩又道:“秦國諸公子之亂將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三代帝王積累地將才內耗殆盡。如今的秦國,已無嚴君、張儀之流;又無嬴華、甘茂之輩。司馬錯雖能打,但也在巴蜀。秦無名將,豈能迎戰諸侯。此戰,秦必敗。”

“十幾年,犀首號召諸侯伐秦,五國聲勢浩大兵臨函谷。結果如何,孤,莫敢忘。”趙主父問道:“諸位所言不虛,秦無名將,難以迎戰諸侯。但秦國號稱四塞之地,函谷關又是秦國第一道險關,號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五國聯軍伐秦,就是因爲攻不破此關,才無功而返。三國聯軍之勢,是否能破了函谷。”

肥義也是親身經歷了五國伐秦之事,想了想答道:“主父說的不錯。秦有函谷關天險,縱使三國聯軍勢大,也大不過五國之勢。三國聯軍想要亡秦,也非容易之事。”

諸臣也是一片沉默。五國之勢,拿不下函谷關。三國之勢,能攻下函谷關?

趙主父見衆人陷入沉默,眸色寧靜地問道:“十幾年前,楚、韓、趙、魏、燕五國合縱伐秦,兵發函谷不克。五國爲何拿不下函谷。”

肥義答道:“其一,諸侯離心離德;其二,秦國面對國難,上下一心;其三,就是因爲函谷關天險。”

趙主父點了點頭道:“秦國爲何敢肆無忌憚攻伐諸侯,就是仗著函谷關天險。秦國佔據函谷,進可攻,退可守。五國攻秦不克,也導致趙國與秦國征戰不休。諸位莫非忘了修魚之戰、觀澤之戰、中都、西陽之戰、藺城、離石之戰,我們傷亡了多少將士乎?”

衆人見趙主父提起趙國不堪回首的歲月,悲憤道:“趙國戰敗諸侯,此乃國恥。臣等,不敢忘。”

趙主父問道:“寡人用了十幾年,才讓趙國擺脫內外交困,取得現在這個局面。我們合縱諸侯,拿不下函谷關,又會如何。”

趙主父見衆人不答,又道:“我們就和秦國交惡。齊國吞燕,得而復失,皆因孤輔助燕質子職所致。我們數伐中山,齊國想法設法干涉中山國內政,也一直想將這一箭之仇,還給孤。孤,沒有給齊國這個機會。一旦,我們合縱諸侯伐秦無果,東邊有齊,西邊有秦。趙國就會被齊、秦東西夾擊,又該如何。”

肥義見趙主父思慮深遠,忙道:“主父之言甚是。福禍相依,豈能忘之。戰場之勢,瞬息萬變。三國伐秦,不一定會贏。秦國也不見得一定會輸。”

趙主父又問道:“此戰,將會持續多久。”

肥義想了想答道:“齊、秦相隔千里。少則一年,多則數年。”

“秦國有劣勢,也有優勢。面對國難,羋八子和秦王也會放下個人恩怨,團結一致。秦人誓死守住函谷關,聯軍想要攻破,亡秦,也非易事。”趙主父緩了口氣,又道:“你們看到了聯軍伐秦的優勢,但也要考慮聯軍的劣勢。聯軍取勝,再與速戰速決。齊國千里西征秦國,這是兵家大忌。聯軍久攻不下秦國,糧草損耗巨大。戰事陷入僵持,又會如何。”

樓緩答道:“函谷關久攻不克,聯軍士氣受挫,必會離心離德。秦國見聯軍士氣低靡,反戈一擊。戰事會如何,的確不好預料。”

“秦國能夠想到聯合趙、燕制衡齊、韓、魏三國。”趙主父道:“足以見得,秦國並沒有因爲聯軍之勢,舉國恐慌,自亂陣腳。”

“主父之言,讓我想起了秦國使臣。”肥義回憶片刻,續道:“秦使沒有因爲聯軍之勢,犧牲秦國的尊嚴,求助我們。”

樓緩也道:“臣離開咸陽之時,曾和魏冉有過對話。此人,有謀略,又善征伐,精通外交。羋八子能夠在內亂之中,脫穎而出,成爲大贏家,皆是魏冉等人之功。”

趙主父琢磨少許答道:“秦國若亂,魏冉理應在秦國。魏冉來我邯鄲,足以說明,秦國的局勢,並非我們想要的那般糟糕。”

李兌道:“如主父所言,三國伐秦,勝負難料。秦人邀樓緩入秦爲相,必是包藏禍心。我們不能上秦國的當。”

“秦人之謀,孤,豈看不破。”趙主父含笑道:“這點小把戲,豈能矇蔽,孤的雙眼。”

趙王何問道:“主父看破了秦人之謀,爲何還要入秦。”

趙主父淡笑道:“秦國向趙國出招,孤,豈能不接。孤,將計就計,以此爲機,親自入秦,瞭解秦國。”

趙王何問道:“主父爲何要冒風險入秦。”

“秦可伐,則伐。秦不可伐,則與之結盟。孤,不能一戰滅了秦國,一戰讓秦國數十年不敢與趙爭鋒。孤,就不能輕易和秦國開戰,也不能與秦國交惡。”

肥義道:“所以,主父要親自入秦。”

“不錯。秦國究竟如何,孤,要親自去了解,心中才會有數。”趙主父眸色深沉,又道:“中原諸侯征伐秦國,孤利用這個機會了解秦國。”

肥義見主父心意已決,難以挽回,問道:“主父以何名義入秦。”

趙主父指了指樓緩,笑道:“孤以使者的身份,送樓緩去秦國爲名,以探秦國虛實。”

趙王何敬佩趙主父的孤膽雄心,但神情不安地問道:“秦國扣押楚王,截殺靖郭君,失信天下。主父若去,被秦人…”

趙主父知道孩兒沒有說出口的那幾個字,淡淡一笑道:“孤,征戰疆場大半生,豈會被秦國困住。秦國雖是虎狼,孤,何懼。縱使孤的身份被秦國識破,秦人也不敢囚禁孤。秦人囚禁孤,就代表和趙宣戰。秦國又會多一個敵人。”

李兌道:“世事難料,主父被秦所困又該如何。”

“孤,若深陷秦國,不能歸。”趙主父看著趙王何,叮囑道:“王兒,勿要以孤爲念。”

趙王何厲聲道:“秦國膽敢囚禁主父。孩兒必會傾國之兵,亡秦雪恥,以迎主父。”

“有王兒這句話,孤,深感欣慰。”趙主父用慈祥地目光看著趙王何,“孤,將江山交給你,可以放心入秦。”

肥義見趙主父分析局勢以及對戰局的預判,比任何人都要看得遠。趙主父說入秦,並不是意氣用事,而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的決定。趙主父爲了趙國,不惜身犯險地,此等孤膽豪氣,諸侯莫敢與之相比。

肥義行禮,擲地有聲道:“主父深陷秦國,臣定會舉兵伐秦雪恥,以迎主父。”

衆人也齊聲道:“臣等亦會如此。”

“江山有爾等,趙國之幸。孤將何兒和趙國的江山拜託給諸位了。”趙主父眸色盪漾,心道:“秦國,孤,又來了。”

第十章 繼位第三百三十五章 狗盜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嘗君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楚太子入秦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二百六十九章 楚太子入秦第兩百一十六章 騎射(下)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君雍與中山王姿議和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六十一章 五國相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三百一十章 鳥飛反故鄉,狐死必首丘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第四十八章 宣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一百六十五章 張儀第二次欺楚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三百一十章 鳥飛反故鄉,狐死必首丘第六十一章 五國相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三百二十四 你是趙國之王,孤爲趙主父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五十八章 三晉恩怨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父兄之志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十章 繼位第七十二章 各自的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二十章 《管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國,我回來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念君心如初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戰(上)第十七章 秦風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二百二十三章 迴歸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三百零二章 楚太子質於齊第兩百一十三章 知恥而後勇第三百六十二章 降服樓煩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
第十章 繼位第三百三十五章 狗盜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嘗君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楚太子入秦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二百六十九章 楚太子入秦第兩百一十六章 騎射(下)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君雍與中山王姿議和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六十一章 五國相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三百一十章 鳥飛反故鄉,狐死必首丘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第四十八章 宣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一百六十五章 張儀第二次欺楚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三百一十章 鳥飛反故鄉,狐死必首丘第六十一章 五國相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三百二十四 你是趙國之王,孤爲趙主父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五十八章 三晉恩怨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父兄之志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十章 繼位第七十二章 各自的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二十章 《管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國,我回來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念君心如初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戰(上)第十七章 秦風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二百二十三章 迴歸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三百零二章 楚太子質於齊第兩百一十三章 知恥而後勇第三百六十二章 降服樓煩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鸡泽县| 澄江县| 定陶县| 武清区| 通山县| 永善县| 洛南县| 河曲县| 长垣县| 渭源县| 新巴尔虎右旗| 甘德县| 台安县| 大洼县| 明星| 阿鲁科尔沁旗| 长垣县| 社旗县| 东乌珠穆沁旗| 德州市| 桂东县| 鱼台县| 乐安县| 富阳市| 额尔古纳市| 柳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古交市| 沽源县| 华蓥市| 仁布县| 屏山县| 牙克石市| 康保县| 云霄县| 石河子市| 和平县| 阜城县| 长泰县|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