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

中山王姿見朝臣忌憚趙國淫威,紛紛進言。欲以陰姬出使邯鄲,以求兩國和平。

中山王姿怒斥羣臣道:“縱使寡人不要江山,也不願意墮了男兒的顏面。”

中山王姿不僅是中山國的王,同時,還是那陰姬的男人。如果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了,他這個王位要來何用。

朝臣尚未說話,中山王姿氣急敗壞地離開大殿,趕往後宮。中山王姿尚未走進大殿,便聽到殿內傳出一曲美妙的琴音:“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胡能有定?寧不我顧。

日居月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寧不我報。”

陰姬見王上走了進來,連忙提袖抹去淚痕,面容含笑。

中山王姿神色失落地坐在琴旁,撥弄琴絃,暗自神傷地說道:“陰姬,寡人無能。”

陰姬露出甜美的微笑,“妾能夠遇見王上,乃莫大的福分。王上,你我緣分已盡,各安天命。”

中山王姿失神地看著她,問道:“你知道了。”

陰姬點了點頭,以作回答。

中山王姿雙眸凝視著她,胸膛急劇起伏,嘲諷道:“你會不會怪寡人無能。”

“王上,休要這般說。”陰姬柔情似水地看著中山王姿,哭得梨花帶雨,“妾本想與王上,白頭偕老。奈何,緣淺情薄。”

中山王姿看著眼前美人梨花帶雨,心中生疼,抓著陰姬雪白修長地手指,“寡人不會讓你去趙國。寡人要把你留在身邊。你是寡人的女人,寡人要保護你。”

陰姬眸色盈盈含淚,更加顯得楚楚可憐,“妾知道王上心意。但趙國勢大,王上不將我送去邯鄲。趙國和我國必定會開戰。妾不想看到兩國戰火四起,生靈塗炭。”

中山王姿見對方沒有半點怨恨自己,心裡更是充滿愧疚,“寡人不能因爲趙國,就將你送去邯鄲。一想到此處,寡人的心就在滴血。”

“妾,雖是女流,但也明白以大局爲重。”陰姬抹去淚痕,含笑道:“妾能爲王上分憂,免除戰禍。妾欣喜不已。”

中山王姿拉著她的手,“寡人不會送你去邯鄲。”

陰姬將手抽了回來,退後一步,隱隱而拜,“請王上允許妾前去邯鄲,以免戰禍。”

中山王姿聞言,男兒的熱血涌於心頭,喝道:“寡人不會讓你去邯鄲。寡人連你都保護不了,就沒有資格成爲一國之王。寡人寧可與趙國開戰,失了天下,也絕不負你。”

“王上之言,妾倍感欣慰。”陰姬以退爲進道:“王上勿要爲了妾,忘了自己振興中山,攻伐趙國的夢想。有朝一日,王上兵臨邯鄲。妾,心中無憾!”

“攻伐趙國,血洗邯鄲,是寡人的夢想。你也是寡人的夢想。寡人連你都保護不了,何談夢想。”

“妾生是王上的人,死是王上的鬼。”陰姬含淚道:“妾去邯鄲,必會以死相報王上的恩情。”

“寡人不會讓你死的。”中山王姿聽她如此說,心意繁亂,更加離不開陰姬,“寡人相信會有辦法。”

陰姬呆呆地目視著中山王姿,任憑眼淚涌出來。

“來人,將司馬喜等人召進宮。”中山王姿上前,親吻了一下陰姬的額頭,立下誓言,“寡人不會讓你去邯鄲。君生我生,君死我死。”

中山王姿離開大殿後,陰姬抹去眼角地殘淚,埋首撥動琴絃,“父親,司馬相的計策能夠成功嗎?”

陰國丈從側門走了出來,來到女兒身旁,篤定道:“司馬相說王上的弱點,一是用情;二是過於自負。女兒之舉,必會打動王上。王上必會捨不得你前往邯鄲。”

陰姬撥動琴絃的手指一停頓,問道:“這和我成爲王后,有何干系。”

陰國丈忙道:“司馬相說女兒依計行事。王后之位,非你莫屬。”

“好吧!爲了王后之位,流再多的淚,說再多動情之語,都是值得的。”陰姬一改嬌羞雨滴,楚楚可憐之態,眸色狠辣,“我流了這麼多眼淚。王后之位不是我。我就要滅了整個司馬家。”

中山王姿見了司馬喜,急道:“司馬相,你有何辦法,留住陰姬。”

“趙君以觀歌舞爲由,索要陰姬。我們若不送陰姬去趙國。趙君就會以此爲藉口,撕毀兩國協議,出兵攻打我們。趙國勢大,我國勢弱。我們與趙國開戰註定會敗得很慘。”司馬喜臉色難堪,聳了聳肩道:“王上,臣也無能爲力。”

中山王姿癱坐在地上,精神萎靡,嚷道:“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難道寡人就要眼睜睜將自己心愛之人拱手相讓。”

公子尚安慰道:“王上乃一國之君。許國難許卿。王上和陰姬有情有意,但難有結局。王上,爲了中山百年基業,唯有忍痛割愛。”

“寡人的天下,豈能靠犧牲一個女子的幸福來獲取。”中山王姿用凌厲的眼神看著司馬喜,問道:“司馬喜,趙君怎知寡人身邊有一個絕色美人。”

司馬喜見王上總算清醒,拋來一道疑惑的神色。司馬喜早就想好了應答之語,“陰姬和江姬的美貌早已經傳遍了諸侯。尤其是陰姬的琴音和舞技,更是讓人歎爲觀止。趙君是好色之人,自然打上了陰姬的主意。臣聽有人說,趙國攻打我國就是爲了陰姬。”

公子尚聞言,忙道:“王上,趙國看重了陰姬,我們不妨將她獻出去。我們將她留在國中,只會爲我們帶來禍端。”

“她是我的紅顏知己,又是我的愛妃。寡人豈能獻給趙君。即便寡人退一步,將陰姬獻給趙君。趙君難道就不攻打我們了嗎?今日,寡人獻出陰姬。明日,趙君又要江姬。我們又該如何。”中山王姿咬緊牙根,眸色噴出火焰,怒喝道:“寡人是一國之君,倚靠女子維持和平,此乃奇恥大辱。縱使換得片刻安寧,寡人也會被人恥笑,遺臭萬年。”

司馬喜爲了給中山王姿致命一擊,步步緊逼道:“請王上以大局爲重,莫要爲了一個女子,誤了家國。”

“大局,大局。”中山王姿聽見這兩個字就怒不可遏,“爲了一時茍安,難道就要犧牲掉寡人的愛妃,就要埋葬一個女子的青春。這是奇恥大辱,奇恥大辱。”

身爲王者,不能守護自己的家國;身爲男人,不能保護自己心愛的女人。這的確是奇恥大辱。

爰騫知道王上和陰姬感情深厚,自然心中捨不得她。但爰騫也明白一個道理,女人既可以是紅顏,也可以是禍水。爲了一個女子,亡國亡家的諸侯,歷歷在目。即便趙君無心鍾情於陰姬,但趙君以此爲藉口攻伐中山國。以中山國之力,是不能抵擋趙國的攻勢。

爰騫安慰道:“王上,記住今日之恥,他日加倍向趙國討回來。”

“寡人不僅是中山國的王上,還是陰姬的夫君。寡人連自己的愛妃都保護不了,如何守護中山國。”中山王姿肝膽皆裂,淚落不已,“寡人還有什麼資格成爲中山國的王。”

司馬喜見氛圍營造得差不多了,也是時候獻計獻策。司馬喜調整好情緒,愁道:“王上對陰姬有情,陰姬對王上有意。王上和陰姬纔是一對佳人。”

中山王姿聽著這些話,再回想起和陰姬歡樂時光,心更疼了,“司馬相說這些還有什麼用。”

司馬喜見中山王姿爲了一個女人,早已經方寸大亂,更沒有王者之威。原來,王上和普通人一樣,有時候會哭,也會感到無助。

司馬喜不願意氣氛在繼續惡化下去,如果中山王姿招架不住羣臣的壓力,就真有可能將陰姬送去趙國。那麼自己辛辛苦苦謀劃的一切,都有可能付之一炬。

司馬喜斟詞酌句,答道:“趙國強大,趙君看中了陰姬,並向我們索要。王上如果不答應,趙君一怒就有可能領兵攻伐我國。我國就危險了。如果王上把陰姬獻給了趙君。趙君就會以爲王上軟弱可欺。天下諸侯也會恥笑王上之舉。”

“司馬相之言,甚符寡人之意。”中山王姿自嘲道:“寡人進退兩難,獻出去,有損國威,反遭趙國輕蔑,還會被諸侯恥笑;如果不獻出去,打又打不贏趙君,又會給我國帶來災禍。事到如今,寡人有何辦法。”

司馬喜道:“王上,臣有一計。”

中山王姿見事情有了轉機,忙道:“快說。”

司馬喜吐出幾個字,“立陰姬爲後。”

中山王姿沉默良久,問道:“寡人立陰姬爲後,趙君就不會打她主意了嗎?”

司馬喜眸色之中充滿自信,“王上立陰姬爲後,就可以斷絕趙君的念頭。”

中山王姿擔憂道:“趙君得我陰姬不成,出兵攻我怎麼辦。”

司馬喜笑道:“陰姬爲後,趙君的請求就是無禮。我還沒有聽說,有人敢謀取他國王后的道理。春秋五霸,不敢。齊、楚也不敢。趙君也沒有這個膽量。縱使趙君敢逆天而行,諸侯也不會答應。”

中山王姿問道:“趙君敢於推行胡服騎射,難道就不敢謀取他國王后。”

“王后乃一國之母。趙君敢謀取我們的母親,我們誓死守護。”司馬喜道:“趙君索要王后,就是打我國的臉面。我們必會上下一心,同仇敵愾,抵禦趙國。縱使我們輸了,也在道義上力壓趙國。我們也無愧男兒本色。”

中山王姿用心琢磨,擁立陰姬爲後。其一,可以成全他和陰姬二人的姻緣。其二,他也不會受到諸侯嘲笑,還能打消趙君無理請求。其三,他守住了自己的臉面,也捍衛了國威。

中山王姿下定決心,迎立陰姬爲後。

中山王姿迎立陰姬爲後,並在宮中擺下宴席,犒賞羣臣。司馬喜因爲獻計,深得中山王姿的信任和倚重。酒宴至深夜,方纔結束。

司馬子期來到父親榻前,恭賀道:“恭喜父親的計謀成功。”

司馬子期沒有得到司馬喜該有的迴應,問道:“父親,怎麼了。”

司馬喜收拾心神答道:“我們選擇了陰姬,就得罪了江姬。我們和江姬成爲了敵人,以後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司馬子期忙道:“父親的意思是說我們要削弱江姬的實力。”

“不錯。”司馬喜道:“我們擁護陰姬,江姬勢必痛恨我們。江姬也會想辦法採取反攻,打壓我們。趁著陰姬深得王上寵愛,我們決不能給江姬翻身的機會。”

“父親打算怎麼辦。”

“季辛擁護江姬。”司馬喜眼角浮現出殺氣,“我們要趁勢去除季辛這根肉中刺。”

“季辛身爲左使,又統帥南疆,大權在握,我們想要動他,談何容易。”司馬子期道:“王上將南、北的安危交給了季辛和樂舉。這二人深得王上信任。季辛若有不測,南疆不保。父親,想要除去季辛,很困難。”

“我們自然不能動季辛,那就借王上之手,除去季辛。”

“王上不是糊塗之人,怎會自毀長城。”

“去年,我們戰敗,王上已經對季辛起了猜忌。”司馬喜道:“我們除去季辛,一則可以剷除威脅我們的勢力,二則可以向趙國做個順水人情。趙國最忌憚的莫非就是季辛,我們除去季辛,也是向趙國釋放善意。我們釋放信號,趙君自然明白我的心意。”

“父親打算怎麼做。”

“暗殺。”

“孩兒這就去安排。”

“我們不是暗殺季辛,而是暗殺爰騫。”

“爰騫和我們沒有過節,父親爲何對他下手。”

“爰騫和我們沒有過節,他死了。就沒有人會懷疑是我們做的。”司馬喜冷笑道:“但爰騫和季辛有過節,季辛曾在多次場合揚言要殺了他。爰騫深得王上信任和倚重。爰騫死了,王上第一反應是季辛乾的。我們在稍加挑撥,季辛豈能不死。”

“此計甚妙。我們暗殺爰騫,既可以借王上之手,除去季辛等反對我們的人。同時,還能向趙國賣個順水人情。父親的計策,可謂是一箭多雕。”司馬子期忙道:“孩兒受教了。”

司馬喜揮了揮手道:“去安排吧!不要漏出半點破綻。”

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一百五十二章 丹陽血戰(下)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十二章 屠彝第二百七十章 秦、楚同盟攻伐中原諸侯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六章 賭國運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丹陽血戰(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二百二十三章 迴歸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二十七章 卸劍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晉之兵素悍勇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九十一章 晉陽郡主第十七章 秦風第三百五十章 爲大秦而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罪己詔(上)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兩百一十三章 知恥而後勇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司馬喜三相中山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三百一十二章 寡人不想被齊、秦夾擊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事,諸侯定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九十章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九十一章 晉陽郡主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寡人不想被齊、秦夾擊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三十一章 先輩遺志第三十六章 遇刺
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一百五十二章 丹陽血戰(下)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十二章 屠彝第二百七十章 秦、楚同盟攻伐中原諸侯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六章 賭國運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丹陽血戰(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二百二十三章 迴歸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二十七章 卸劍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晉之兵素悍勇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九十一章 晉陽郡主第十七章 秦風第三百五十章 爲大秦而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罪己詔(上)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第三十二章 千里江山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兩百一十三章 知恥而後勇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司馬喜三相中山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三百一十二章 寡人不想被齊、秦夾擊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事,諸侯定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九十章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九十一章 晉陽郡主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寡人不想被齊、秦夾擊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三十一章 先輩遺志第三十六章 遇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水城县| 祁连县| 榆树市| 安义县| 白城市| 虞城县| 淅川县| 叙永县| 平湖市| 西丰县| 堆龙德庆县| 含山县| 内乡县| 来凤县| 武陟县| 邵阳市| 日土县| 舟曲县| 克拉玛依市| 大名县| 五家渠市| 黔南| 白水县| 深泽县| 巩留县| 敖汉旗| 通海县| 赣榆县| 大埔区| 增城市| 义乌市| 西乡县| 平和县| 囊谦县| 万载县| 江阴市| 正阳县| 石嘴山市| 闵行区| 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