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八章 息壤之盟

秦王蕩少年心性,甘茂尚未回國,便派出使者,前往韓國宣戰(zhàn)。秦王蕩在國書中,對韓王倉用詞剛烈,完全沒有把韓國放在眼中。

秦王蕩在國書中放言,韓國不借道秦國,秦國就用武力殺出一條血路。秦王蕩還放出狠話,只要秦、韓開戰(zhàn)。

秦國攻破宜陽只需要一個月。抵達(dá)新鄭,只需兩個月。秦國滅亡韓國,只需三個月足矣。

五日後,甘茂出使魏國回到秦國。

秦王蕩以最高禮節(jié),親自率領(lǐng)大臣在咸陽宮外迎接他,欣喜道:“甘茂,你可總算回來了,等得寡人好苦。寡人爲(wèi)你挑選出精兵五萬,只等待你出征。”

甘茂思之,原來王上在他出使魏國這段時間,早已經(jīng)安排好了一切,領(lǐng)命道:“臣,不辱王上使命。”

“好。”秦王蕩取出調(diào)兵虎符,當(dāng)著文武大臣的面,遞給他道:“這是調(diào)動大軍的虎符。”

甘茂高舉雙手,接過虎符。

秦王蕩上前拍著甘茂的肩膀,笑道:“寡人提前準(zhǔn)備好慶功宴,等著你凱旋歸來。甘茂,明日一早,你率領(lǐng)大秦銳士,好好替寡人教訓(xùn)韓國。”

甘茂見王上性子太急,也沒有讓他準(zhǔn)備出征的相關(guān)事宜,苦笑道:“臣,領(lǐng)命。”

“明日,寡人親自前來爲(wèi)你送行。”秦王蕩早已經(jīng)等不急車通三川,以觀周室,問鼎中原。他的雙眸已經(jīng)看到了秦國銳士攻破宜陽,親臨周室的盛況。

天氣早已入秋,五萬秦軍集結(jié)在渭河北岸的郊野上縱橫成列,排兵佈陣。五萬秦軍將士的皮甲上,浸染了一層寒霜。兵戈林立如林,將士屹立不動。在晨陽的映照下,兵戈散發(fā)出寒冷奪目的光芒。

秦王蕩在衆(zhòng)武將的陪同下,意氣風(fēng)發(fā)登上高臺,檢閱秦國三軍將士。此次,也是秦王蕩第一次以如此大的規(guī)模檢驗自己的將士。自從秦惠王甍逝,秦國內(nèi)外交困。先是韓、魏、齊、越、楚五國來秦,接著蜀中陳莊叛亂,義渠死灰復(fù)燃。

如今,秦國擺脫了內(nèi)外交困的局面。秦王蕩親自檢閱三軍,一是爲(wèi)了瞭解自己三軍將士,宣言自己至高無上的的權(quán)利。二是爲(wèi)了增加三軍士氣,以壯秦國國威。

秦王蕩身穿將服,在晨陽的映襯下,宛如天神一般。秦王蕩凝視著大秦三軍將士,拔出長劍,鬥志昂揚(yáng)地說道:“衆(zhòng)位將士,寡人等著你們凱旋歸來。大秦萬歲。”

三軍將士,齊聲高呼,“王上萬歲,大秦萬歲。”

三軍雷霆之音,瀰漫山谷,久久不能消散。

秦王蕩長劍向前一送,聲若洪鐘,“出征。”

甘茂朗聲道:“出征。”

秦王蕩見三軍身影消失在地平線上,方纔領(lǐng)著文成武將返回咸陽。秦王蕩正在處理國政,忽聞,攻韓大軍副將向壽求見。

秦王蕩放下手中竹簡,匆匆走出內(nèi)殿,來到外殿,急色問道:“三軍開拔攻韓,你身爲(wèi)出征副將,不統(tǒng)兵攻韓,怎麼回來了。”

向壽見王上發(fā)怒,答道:“左丞相率領(lǐng)五萬大軍,行走了三十里,便駐紮下來,不往前走了。”

秦王蕩臉色怒意漸甚,冷聲道:“甘茂爲(wèi)何讓大軍停止不前。”

向壽遲疑片刻,答道:“左丞相說不能攻打宜陽。”

“不能攻打宜陽。這不是讓天下人笑話寡人嗎?”秦王蕩臉色僵硬,低沉道:“寡人已經(jīng)向韓國宣戰(zhàn)。國人也知道,寡人征伐韓國。五萬大軍已經(jīng)開拔,出了咸陽。左丞相卻告訴寡人不能攻打宜陽。”

向壽也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接話,低頭不語。

“天下諸侯會如何看待秦國。韓王會如何譏諷寡人。寡人如何在國人面前立威。”秦王蕩一口又一口喘著大氣,喝道:“你去告訴甘茂,不能更改攻韓的政令。命令大軍,擇日出發(fā),不得延誤,否則軍法處置。”

向壽低聲道:“左丞相對臣說,除非王上親自訓(xùn)話,命他攻韓。”

“什麼。”秦王蕩胸膛劇烈起伏,“甘茂要寡人親自去,方纔攻韓。”

向壽點了點頭,“正是。”

任鄙見氣氛詭異,忙道:“王上,左丞相贊成攻韓。如今,左丞相按兵不動。也許是左丞相有什麼話要跟王上說。”

秦王蕩想了片刻,平息心中地憤怒,“甘茂替寡人出使魏國,離間韓、魏。甘茂剛歸國,寡人也沒有給他說話的機(jī)會。”

任鄙接話道:“左丞相出兵太急,想必是有什麼話還沒有說。請王上前去,聽聽左丞相說什麼。”

秦王蕩凝視之任鄙,吐出一口氣,“也罷!寡人就去問責(zé)甘茂,爲(wèi)何反悔不攻韓。甘茂要是不給寡人一個合理的解釋。寡人一定降罪於他。”

秦王蕩和任鄙、孟賁、向壽等人,率領(lǐng)一千精銳,風(fēng)塵僕僕走出咸陽。秦王蕩尚未趕至甘茂駐軍大營,便見甘茂一人一騎正在等待他。

秦王蕩上前興師問罪道:“左丞相是你鼓勵寡人出函谷、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室,問鼎中原。也是你出使魏國,離間韓魏同盟,告訴寡人,伐韓可行。寡人精挑細(xì)選五萬將士,向韓國宣戰(zhàn)。中原諸侯和國人都知道寡人攻韓的消息。你卻告訴寡人,韓國不能打,宜陽不能攻。”

甘茂平靜地答道:“王上,臣有話要說。”

秦王蕩怒氣難消,質(zhì)問道:“你想說什麼。”

“臣給王上講兩個故事。”

秦王蕩心急如焚,哪有心情聽甘茂將故事。

甘茂語調(diào)平穩(wěn),沒有絲毫紊亂,“臣,要講的第一個故事…曾參殺人。”

曾參殺人,這個故事是說有個與曾參同名的族人殺了人。

有人向曾子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了。曾子的母親聞言說,我的兒子是絕對不會去殺人的。 沒隔多久,又有一個人跑到曾子的母親面前說,曾參真的在外面殺了人。曾子的母親仍然不去理會。她還是坐在那裡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線,照常織著自己的布。又過了一會兒,第三個報信的人跑來對曾母說:曾參的確殺了人。曾母心裡驟然緊張起來。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牆逃走了。

秦王蕩自然聽出這個故事背後的含義,問道:“甘茂,你是想用曾參賢德,用他母親對他信任,來告訴寡人,什麼叫三人成虎嗎?。”

甘茂也不接話,垂首不語。

秦王蕩見他說了一半,就停了下來,問道:“你的第二故事呢?”

“魏國名將樂羊攻伐中山。”甘茂不知王上是否真的聽進(jìn)去了自己話中的含義,續(xù)道:“魏文侯以樂羊爲(wèi)將,攻伐中山。樂羊之子樂舒在中山國爲(wèi)相。樂羊攻打中山不利,魏國大臣向魏文侯諫言說樂羊有謀反之心,並例出很多罪證。”

秦王蕩見他說著,又停了下來,臉色陰沉,“你繼續(xù)說,寡人在聽。”

甘茂又道:“魏文侯聽了大臣的意見,但對大臣的意見置之不理。三年後,樂羊攻克中山,回到魏國。魏文侯獎勵了他的功德,隨後打開三個箱子,箱子裡面的文書堆積如山。”

任鄙問道:“左相那三個箱子裝的文書是什麼。”

“魏文侯指著箱子裡面的文書,讓樂羊看。樂羊拿起文書觀看,見文書內(nèi)容一致,都是說他通敵叛國。”甘茂有意停頓下來,察看秦王蕩的神色,又道:“樂羊看後,戰(zhàn)戰(zhàn)兢兢說,魏國能夠攻下中山,實乃君上之功。若不是君上用人不疑,臣是絕不能攻下中山的。”

秦王蕩明白了甘茂想要表達(dá)的意思,“甘茂,你是想要寡人成爲(wèi)魏文侯,不要成爲(wèi)曾參之母。”

“韓國宜陽,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宜陽爲(wèi)縣,其實是個郡。宜陽韓城曾是韓國的國都。此次攻韓國,伐宜陽,山高路遠(yuǎn),必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zhàn)。”甘茂有意停頓一下,“臣久攻不下韓國,大臣又會如何。”

秦王蕩琢磨這句話,對方之言,明顯是信不過他,“他們會如何,你直接說就是。何必拐彎抹角。”

甘茂道:“大臣見我久攻不下韓國,必然會有很多大臣,諫言王上,讓我撤軍。”

秦王蕩道:“寡人不聽他們說的就是。”

甘茂咧嘴一笑,似乎對秦王蕩這個答案,早就猜到了,愁道:“一開始,王上會支持臣,對大臣之言置之不理。隨著時間推移,戰(zhàn)事持久,諫言反對攻韓的人多了,王上也會質(zhì)疑臣的能力。”

任鄙見甘茂這句話,不是說秦王蕩糊塗,額頭上汗水涔涔而下。

秦王蕩不動聲色地問道:“甘茂,你是信不過寡人攻韓的決心。”

“非臣信不過王上。譬如曾參之母,雖然賢德,但三人之後,也相信自己兒子殺了人,逾牆走匿。”甘茂見秦王聽進(jìn)去自己的話,又道:“我沒有曾參之賢,王上對我的信任沒有曾母對曾參的信任度高。如果我率軍攻宜陽,久攻不克,朝中大臣詆譭我,王上也必然對我生疑。”

秦王蕩聞言,心裡總算弄清了甘茂爲(wèi)何突然不攻打韓國的原因。秦王蕩明白,甘茂不是懼怕韓國,也不是他軍事能力不夠。而是他想要知道秦王蕩,攻打韓國下了多大的決心。秦王蕩若不消除甘茂心中顧慮,不表明自己攻韓的決心,甘茂也不會出兵攻韓。

秦王蕩只有成爲(wèi)魏文侯那樣的明君,打消甘茂心中的重重顧慮。君臣相知,纔是攻破韓國宜陽的必要條件。

“甘茂,你是害怕寡人攻韓意志不堅定嗎?寡人不聽大臣的諫言就是。”秦王蕩見他無動於衷,又道:“今日,寡人就當(dāng)著衆(zhòng)將士的面,和你立下盟誓。”

秦王蕩往前走了幾步,高聲道:“出函谷、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室,問鼎中原。此志,永不改變,誓死不悔。不破宜陽,不通三川,車抵周室,以觀九鼎。寡人絕不撤兵。”

甘茂並不相信秦王蕩說的話,也不做聲應(yīng)答。

“寡人今日就在息壤,當(dāng)著衆(zhòng)將士的面,與你盟誓。”秦王蕩敏捷地拔出腰中的短劍,高喝道:“來人,拿酒來。”

侍者端上一盞美酒,高舉過頭顱。

秦王蕩用手中的短劍,輕輕一劃手指,鮮血滴在酒樽之中。

秦王蕩端起酒樽,對著三軍將士,朗聲道:“寡人在息壤與左丞相立誓。秦國不破宜陽,不通周室,問鼎中原。寡人絕不撤兵。”

甘茂見王上在息壤立誓,態(tài)度堅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秦王蕩能夠放下身段立誓,也給了甘茂攻打韓國的理由。秦王蕩以國士之禮,對待甘茂。甘茂以應(yīng)該以國士之禮,回報秦王蕩。甘茂對著秦王蕩拜了三拜,轉(zhuǎn)過身面對三軍將士,感激涕零道:“臣再此地立誓。不破宜陽,不通三川,問鼎中原。不助王上實現(xiàn)霸業(yè)。臣絕不撤兵,亦不歸秦。”

任鄙見狀,大呼道:“秦國萬歲,王上萬歲。”

三軍將士齊聲高呼,“秦國萬歲,王上萬歲。”

任鄙又道:“秦國必勝。”

衆(zhòng)人也齊聲高呼,“秦國必勝。”

第二百二十九章 趙國五使入諸侯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衍歸國,張儀離魏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yún)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wèi)何攻我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九十章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第三百四十四章 亡秦雪恥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十一章 朝會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寂寞沙丘冷(中)第一章 趙國殤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hù)第二百六十九章 楚太子入秦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一百九十章 臣知君,君不知臣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zhàn)(下)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晉再聚首擊秦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zhàn)(下)第三章 佈局第三百三十五章 狗盜第二百七十章 秦、楚同盟攻伐中原諸侯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主父咸陽議天下(上)第十章 繼位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zhàn)(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zhàn)(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四十一章 戰(zhàn)與和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國破義渠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guān)雎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兩百一十六章 騎射(下)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三章 佈局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fā)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三百三十五章 狗盜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四十五章 請戰(zhàn)第四十五章 請戰(zhàn)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zhàn)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xiàn)策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衍歸國,張儀離魏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zhàn)(上)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王,你可把我當(dāng)兄弟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fēng)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四十四章 代郡
第二百二十九章 趙國五使入諸侯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衍歸國,張儀離魏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yún)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wèi)何攻我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九十章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第三百四十四章 亡秦雪恥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十一章 朝會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寂寞沙丘冷(中)第一章 趙國殤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hù)第二百六十九章 楚太子入秦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一百九十章 臣知君,君不知臣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zhàn)(下)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晉再聚首擊秦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zhàn)(下)第三章 佈局第三百三十五章 狗盜第二百七十章 秦、楚同盟攻伐中原諸侯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主父咸陽議天下(上)第十章 繼位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zhàn)(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zhàn)(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四十一章 戰(zhàn)與和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國破義渠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guān)雎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兩百一十六章 騎射(下)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三章 佈局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fā)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三百三十五章 狗盜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四十五章 請戰(zhàn)第四十五章 請戰(zhàn)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zhàn)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xiàn)策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衍歸國,張儀離魏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zhàn)(上)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王,你可把我當(dāng)兄弟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fēng)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四十四章 代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平县| 北辰区| 耒阳市| 文登市| 获嘉县| 新郑市| 洛隆县| 桦南县| 榕江县| 明星| 永清县| 株洲县| 绥德县| 拉萨市| 寿阳县| 汨罗市| 河源市| 乃东县| 阳朔县| 连平县| 丰台区| 隆安县| 肇东市| 永城市| 抚顺县| 黑河市| 米易县| 信宜市| 海原县| 通河县| 连山| 芜湖市| 岑巩县| 砚山县| 项城市| 竹溪县| 乐至县| 秀山| 福泉市| 牟定县| 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