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一章

蕭清婉見是他來救,微吃了一驚,張口便欲相問,然而話至嘴邊,心念微動,便即止了,只點頭道:“我沒事,只是不曾料到這廝竟包藏禍心,險些爲(wèi)他得逞。”說畢,又急切道:“外頭形勢如何?不要爲(wèi)這廝逃了去!”贏綿笑道:“你放心,外頭有司徒仲領(lǐng)兵追剿,他逃不了!”言罷,四下環(huán)顧,不見太子,又問道:“怎麼不見縕兒?”蕭清婉答道:“眼看事態(tài)不對,我將他送至別處了。”

贏綿微微頷首,低聲問道:“皇帝當(dāng)真死了麼?”蕭清婉望了他一眼,點頭不語,半晌才輕輕說道:“皇上是於一個半時辰之前歸天的,你要見見麼?”贏綿沉吟片刻,方說道:“不見也罷了。”

蕭清婉點了點頭,因看絳紫屍橫在地,心中十分不忍,向左右吩咐道:“把絳紫姑娘扶到後頭去罷,待此間事畢,再行下葬。”宮人應(yīng)了一聲,便上來兩個太監(jiān),將絳紫自地下擡起,送到後頭去了。

再言那路曉年自養(yǎng)心殿逃出,只見四處皆是司徒仲的兵馬,自己的人手幾至斬殺殆盡,僥倖存活的,不是被擒,便是苦苦爭鬥。各路宮人狼奔豸突,四散逃命,稍有不慎便做了亂兵的刀下亡魂。宮中四處慘呼不絕,血流漂櫓,一座原本秀麗繁華的宮廷瞬時化作修羅地獄。

路曉年見得這般慘景,一時間竟不知往何處去,心裡又點擊著林氏安危,便思忖著先去冷宮與她計較一番,再做打算。

當(dāng)下,他便帶了兩個親隨,奪路向冷宮永巷而去。

行至太液池左近,忽聞得一聲暴喝:“逆賊,休走!”

路曉年至此時已如驚弓之鳥,聞這一聲,慌得四下張看。卻見司徒仲一身戎裝,手持利劍,帶了一列人馬自東邊奔來。

路曉年一見此人,登時怒火熾烈,向他怒喝道:“司徒仲你這個兩面三刀、反覆無常的小人!怪道昔年榮親王事敗在你手上!我們一道商定下共謀大事,你竟這等……”話未說畢,便爲(wèi)司徒仲喝斷。

只聽司徒仲斥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言罷,更不多講,將手一揮,下令道:“衆(zhòng)衛(wèi)士,路曉年逼宮謀逆,大逆不道,將他擒下!”

一聲令下,衆(zhòng)多衛(wèi)士一擁而上,他自家倒立在後面,靜觀路曉年徒做困獸之鬥。

這路曉年身爲(wèi)禁軍統(tǒng)領(lǐng),武藝自然非同一般,然而雙拳難敵四手,好漢也架不住人多。不過片時功夫,那兩個死忠親隨已葬身亂刀之下,他自己也受傷被擒,押在司徒仲跟前。

他身上受傷多處,血痕累累,狼狽不堪,正欲破口大罵,卻聽司徒仲道:“逆賊已然拿下,咱們押了他去養(yǎng)心殿見襄親王!”衆(zhòng)人齊喝一聲,便押了他上路。

這廝走在路上,心中忖道:他們不說見皇后,倒說去見襄親王,可見是襄親王指使他們前來。瞧這情形,這贏綿是另有一番打算,而絕不甘心保那小太子登基了。待會兒進(jìn)了養(yǎng)心殿,我當(dāng)衆(zhòng)倒戈反控其犯上,或者還有一線生機(jī)也爲(wèi)未可知。他主意打定,也不多話,只低頭悶聲行路。

少頃,衆(zhòng)人行至養(yǎng)心殿,司徒仲令衛(wèi)士將路曉年押在庭中暫候,他自家進(jìn)去稟告。

其時,養(yǎng)心殿中雖仍人心惶惶,但因贏綿到來,驅(qū)走了路曉年,衆(zhòng)人倒也略覺安心。宮人將正殿收拾了出來,蕭清婉便與贏綿在殿上坐了敘話。正說話間,便見司徒仲匆匆至外進(jìn)來。

那司徒仲行至階下,向二人躬身行禮已畢,便拱手報道:“已將叛賊之首路曉年擒獲,宮中各處亂賊也已然壓服,請王爺、娘娘的發(fā)落。”

蕭清婉聽他口裡這話,倒是把王爺放在了前頭,不由輕輕瞥了贏綿一眼。那贏綿也不客氣,說道:“將他押進(jìn)來!”

司徒仲回了一聲是,便向外吩咐了一聲。須臾,就見兩名衛(wèi)士將路曉年押進(jìn)殿內(nèi),迫其在殿下跪了。

蕭清婉見這廝衣衫凌亂,遍身血污,便知其必經(jīng)了一場惡鬥,卻聽贏綿問道:“娘娘,這廝要如何處置?”蕭清婉剛欲張口詢問,那路曉年便在下頭叫道:“皇后娘娘,這襄親王無詔返京,率兵圍宮,那司徒仲與他是一丘之貉,你可要……”他話未說完,蕭清婉便喝止道:“你這惡賊,逼宮犯上,罪不容誅,如今已然事敗,還要信口雌黃,誣陷忠良!”一語未休,便向贏綿道:“這等逆賊,留著何用,不如就快些打發(fā)了!”

那贏綿聞聽此語,倒是甚合心意,連忙命人將路曉年推了出去。那路曉年卻不料皇后這般急著取他性命,張口嘶喊叫罵,也沒人去聽他的,當(dāng)下上來兩個衛(wèi)士將他推到庭外,就在階下斬了。

司徒仲又報道:“啓稟王爺,如今宮中各處皆在禁軍掌握之內(nèi),討王爺?shù)氖鞠隆!?

那贏綿行至此時,倒是踟躕起來,沉吟不語。蕭清婉在旁坐著,半晌出言道:“你同我進(jìn)來,我有樣物事與你瞧。”說畢,便即起身,往內(nèi)室去了。

贏綿心中狐疑,便跟了上去,司徒仲亦要跟隨,卻被他揮手止了。

蕭清婉行進(jìn)內(nèi)室,在書架上頭一陣摸索,牆上便開了一處暗格。她向內(nèi)取了一卷黃絹出來,雙手捧了,拿到贏綿跟前。

贏綿不知此物爲(wèi)何,不解道:“這是何物?”蕭清婉微笑道:“是皇帝的遺詔。”贏綿心頭巨震,只聽蕭清婉低低柔聲道:“這些年來你受了許多委屈,我也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雖然很爲(wèi)你著急,卻也無法可施。我……今兒不是蒙你相救,我們母子斷無活命的道理。這遺詔你且拿去,那一班閣老也還在武英殿中,論你要怎樣辦,我皆無一句怨言。若你還心裡還記著往昔的那點情分,我自然感激;若你已然忘了那些陳年舊事,我也只當(dāng)報了你的救命之恩了。”

卻原來,遭了這一場鉅變,蕭清婉審時度勢,自然明瞭贏綿此來何意。然而如今皇宮盡爲(wèi)其掌握,自己母子二人的性命也在他掌心之中,不得不乖順依從。然而這贏綿不比路曉年,到底同自己還有那麼一段舊日情分,此刻曉之以情,或可打動一二。之前她出言斬殺路曉年,亦爲(wèi)取信於其。她心中的主意,仍是要拖至清晨,待天色一亮,外間必然察覺宮廷有變,安親王等一干效忠皇帝的臣子,勢必來救,方有轉(zhuǎn)機(jī)。

那贏綿聽了這一席話,果然心有觸動,將那捲遺詔袖了,握了她的柔荑,亦低聲道:“你安心,我必定不會虧待於你。”蕭清婉淺淺一笑,只是點了點頭。

正當(dāng)此時,司徒仲忽然闖將進(jìn)來,見了這等情景,也不及吃驚,只大聲說道:“王爺,不好了,安親王、章將軍、唐將軍率了京城步兵,撞開了宮門,進(jìn)宮來了!如今正和咱們的兵馬對持,王爺快去瞧瞧罷!”

此言一落,這二人心頭皆是一震,蕭清婉更不打話,扭身快步出門。那贏綿略頓了頓,便也緊隨其後。

二人行至殿外,果然見外頭燈火通明,兩列人馬對峙庭中,安親王並章唐二人皆已到了殿前。

這三人入殿,先見了皇后,又看襄親王亦在,三人一陣狐疑,那安親王便問道:“原來襄親王也在,卻不知襄親王何故無詔返京,且重兵圍宮?”

贏綿尚不及答話,便聽蕭清婉笑道:“逆賊路曉年犯上作亂,趁皇上歸天之際逼宮造反,意欲篡改遺詔,挾持天子。襄親王收得密報,領(lǐng)兵來救,因事態(tài)緊急尚且不及告與衆(zhòng)位。”此言漏洞頗多,然安親王心中亦也忌憚贏綿手中那西北兵馬,他人既在此處,必定帶兵前來,合章唐兩家之力與其亦不過旗鼓相當(dāng),當(dāng)真撕破了臉皮爭鬥起來,也未必能討得便宜。當(dāng)下亦不再問,只說道:“皇上駕崩了?”

蕭清婉兩眼泛紅,輕輕頷首,說道:“正是。”語畢,忽然將袖中虎符抽出,當(dāng)衆(zhòng)一亮,朗聲道:“虎符在此,令爾等兵馬盡數(shù)退歸原位,再放武英殿一班閣老出殿來養(yǎng)心殿議事!”

衆(zhòng)人皆不料皇帝竟將此物轉(zhuǎn)交與她,那贏綿更是大吃一驚,然而看眼下情勢,那事是無論如何也成不得了,只得命司徒仲帶人退了出去,並撤了武英殿的圍守。安親王並章唐二人更無話可說,命手下兵馬退出了養(yǎng)心殿外。

蕭清婉這方笑意吟吟請衆(zhòng)人落座。

待衆(zhòng)人坐定,她先問安親王道:“王爺如何得知宮中有變,發(fā)兵來救?”安親王答道:“此事說起來,當(dāng)真是古怪的緊,竟是路曉年的夫人來報的信。”衆(zhòng)人皆是一驚,唯獨蕭清婉心明何故,當(dāng)著人前倒也不便提起,只問道:“莫不是憑她空口白話,王爺便就信了麼?”安親王道:“起初本王也不肯信,只是她送來了一些書信,俱是路曉年的親筆,信上所載便是圖謀逆反之事。因她說路曉年意欲近日發(fā)難,本王便格外留神宮中動靜,果然今夜見幾位閣老不曾出宮,就知不好,這方會同了章唐二位,前來救駕。”那贏綿在旁亦插口道:“這位夫人也曾寄信與本王,言說此事。”

蕭清婉點了點頭,心中道:這路曉年既同林氏有奸,想必平日裡欺壓正室的狠了,這才叫她打定了主意,做這魚死網(wǎng)破之舉。她雙管齊下,是定要路曉年死了。這路曉年也算老謀深算之輩,不料竟折在一介婦人手裡,當(dāng)真是黃雀在後。

這般過得頓飯功夫,那一班閣老陸續(xù)到來,進(jìn)得殿中。

這一班老臣被人圍困一夜,又連驚帶嚇,各個萎頓不堪,然而聞得皇帝歸天,自然打迭精神悲慟了一番。那王旭昌並蔣太醫(yī),早在養(yǎng)心殿中等候,又當(dāng)衆(zhòng)講了皇帝歸天之故,並無別話。

那蕭鼎仁便向上問道:“卻不知先帝遺詔何在?娘娘快請將出來,臣等好預(yù)備後事,昭告天下。”蕭清婉微笑道:“因亂兵爲(wèi)禍,本宮恐有不虞,便將遺詔交予襄親王保管。”言畢,便望向贏綿。

贏綿亦無話可說,將那遺詔自袖中取出,遞將過去。

蕭鼎仁雙手接過,那安親王在旁笑道:“蕭公,此物堪比千鈞,你須仔細(xì)。”蕭鼎仁正色道:“待天一亮,老臣便即當(dāng)朝宣告,敢有疏忽?”

蕭清婉又微笑道:“逆賊已然壓平,本宮倒有一事相求。”說著,走下堂來,竟向著兩位親王俯身下拜。這二人驚了一跳,又不敢伸手去扶,只是閃在一旁,齊聲道:“娘娘有話但講便了,臣安敢受此大禮。”

只聽蕭清婉道:“太子年幼,不能親政,雖朝中有閣老輔政,也需得人總理朝政纔可。二位親王,一位是太子的叔叔,一位是太子的哥哥,既是皇親,又是朝廷大才。本宮懇請二位攝理朝政,直至太子成年。”

第67章 燒屍第70章 理事第一百零四章第21章 揚(yáng)眉入寵(下)第二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九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一十章 (V後新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82章 美人頭上髻第30章 風(fēng)波瀾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14章 賞荷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47章 晉位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32章 咫尺清光何人圓第二百零三章第22章 昭儀來訪第84章 紅牆內(nèi)外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60章 秋狩(一)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27章 皇長子第一百一十一章第86章 暗結(jié)第84章 紅牆內(nèi)外第二百五十三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18章 賀禮第二百五十五章第25章 密議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九十九章第二百三十章第67章 燒屍第二百二十一章第97章 接風(fēng)宴第二百二十三章第22章 昭儀來訪第二百零二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75章 微含酸第3章 繡荷包第1章 楔子第39章 重陽宴(下)第二百五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85章 杖刑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二百零一章第51章 池畔第二百八十章第139章 地一百三十八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37章 夜啼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55章 事端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二百四十四章第63章 趙氏第53章 養(yǎng)心殿第56章 醫(yī)事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2章 上香第二百六十六章第66章 自盡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58章 賞賜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二百零二章第22章 昭儀來訪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97章 接風(fēng)宴
第67章 燒屍第70章 理事第一百零四章第21章 揚(yáng)眉入寵(下)第二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九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一十章 (V後新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82章 美人頭上髻第30章 風(fēng)波瀾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14章 賞荷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47章 晉位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32章 咫尺清光何人圓第二百零三章第22章 昭儀來訪第84章 紅牆內(nèi)外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60章 秋狩(一)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27章 皇長子第一百一十一章第86章 暗結(jié)第84章 紅牆內(nèi)外第二百五十三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18章 賀禮第二百五十五章第25章 密議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九十九章第二百三十章第67章 燒屍第二百二十一章第97章 接風(fēng)宴第二百二十三章第22章 昭儀來訪第二百零二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75章 微含酸第3章 繡荷包第1章 楔子第39章 重陽宴(下)第二百五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85章 杖刑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二百零一章第51章 池畔第二百八十章第139章 地一百三十八章第二百四十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37章 夜啼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55章 事端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二百四十四章第63章 趙氏第53章 養(yǎng)心殿第56章 醫(yī)事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2章 上香第二百六十六章第66章 自盡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58章 賞賜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二百零二章第22章 昭儀來訪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97章 接風(fēng)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林县| 达拉特旗| 葫芦岛市| 从化市| 新密市| 保德县| 巨鹿县| 西华县| 玛纳斯县| 宜都市| 宜君县| 济源市| 沛县| 澄江县| 松原市| 江北区| 屏东县| 阿拉善右旗| 博罗县| 巫山县| 平昌县| 盘山县| 兴城市| 嘉黎县| 革吉县| 阳江市| 任丘市| 英山县| 扶沟县| 呼和浩特市| 铁力市| 南宁市| 商河县| 武清区| 西和县| 巴东县| 莱芜市| 介休市| 凤庆县| 安溪县|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