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慕華見對方神色鬆動,面有悽色,繼續道:“如今朕已經落到如此地步,心如死灰,回首往事恍然如夢,只想避開這紛爭殺戮尋一片淨土了卻殘生,懇請將軍成全。”
說著話,他作勢要下馬行禮。
章慶白終究不忍,嘆息一聲道:“罷了,今夜就當章某沒有見到你便罷了!”他將手一擺,“退後!”
兵士肅然而退,閃開一條縫隙。
夜慕華大喜,拱手道:“多謝將軍!”
一行人打馬從縫隙中如喪家之犬般急急而行。
一名副將瞧著忍不住湊近祈震小聲道:“將軍,你若這般被風衛知道只怕……”
章慶白臉色變了幾變,手握緊了繮繩。
這時,行到最後的一個騎兵放緩了馬兒,他身材偏瘦小,回過頭,臉籠在斗笠中看不清容貌,只是那目光有些灼人,他似乎笑了笑。
章慶白一愣,還沒有反應過來,坐騎突然像是受了極大的驚嚇,前蹄猛地揚起,將他從背上摔了下來!
臉,咯在泥地裡,似乎有什麼銳利的東西劃過左臉一陣刺心的痛。
“將軍!”手下人急忙下馬來扶,待他站起身,對方的人馬已經去的遠了,唯見雨勢不減。
他摸了摸臉,指頭上一片粘稠,看樣子應該是被什麼劃了臉,這並不是什麼大事。他低頭看看自己一身的泥濘,心裡總有種詭異的感覺。
“將軍,你……”副將有些擔心地看著他。
“無妨。”他甩頭將那種不好的感覺拋開,踩蹬上馬,“回城!這件事不許一個人說出,否則定斬不饒!”
“是!”
經過一天一夜的廝殺,終於塵埃落定,雨停了,皇城裡的街道上被雨水沖刷後依然有殘餘的血跡,陽光升起,萬丈光芒。
一隊隊士兵有條不紊地在來回巡邏,馬蹄聲濺起一片的水花,一人高喊著,“……郡主有令,暴君夜慕華者已經逃遁,叛逆者伏法,百姓無慮可照常開業生活……所有兵士一律不許擾民!……”他繞城而行一遍又一遍地喊著。
終於,緊閉的門鋪吱呀開了一條縫,探出一個腦袋,再接著其他的門也被打開一半,探出幾個人,還有的甚至小心翼翼地試著出門。
街面上漸漸有人走動起來。
這是顛覆西涼後的第一天早朝,正乾殿內的金漆雕龍寶座上,一道垂掛的珠簾後隱約一個嬌小的身影。
丹樨臺上銅雀嘴裡嫋嫋白煙,宮女太監侍立兩邊低眉垂眼。
臺下稀稀拉拉地站著些文臣武將,永安候低著頭看不清他的表情,百里益則小心中稍稍有些雀躍。
其他的人神色不一,有的沉默,有的惴惴然,有的偷眼看別人表情,還有的滿臉的不甘不願。
確實,不過一朝一夕間,他們還在迷糊間西涼便被徹底顛覆,轉眼便成了亡國之臣,新的主子不過是個十多歲的女孩子,這讓他們震驚而不能置信。
縱觀今古也只有廢后曾有此爲。
此時,一縷陽光瀉入大殿,煙霧裊繞的金碧輝煌中一如既往的莊嚴而肅穆。
剛提拔的大太監連公公躬身道:“啓稟主子,謝相、楊大人、李大人……告罪說是身體有違,臥牀不起
。”
透過珠簾葛黎淡淡地哦了聲。
連公公踟躕了下,又道:“朱大人著重孝,闔府掛白,說是爲……呃,爲西涼落入,那個……痛悼……”
他說得吞吞吐吐,斟酌再斟酌,只怕有所維和。
實際上原話則是:西涼落入妖物逆賊之手,生爲西涼之臣無力迴天,然有一腔熱血,……誓死不同朝,痛之悼之……
有不少人微側了耳一方面想要聽聽這新主子的反應,另一方面不禁流汗反省自己的不忠不孝。
葛黎又淡淡地哦了聲,道:“朱大人如此行徑確實爲忠臣之所爲,既然如此本宮就成全了他!來人!”
追風應聲而出,“屬下在!”
葛黎道:“朱門一氏,閤家抄斬,九族之內不得漏網一人!”她冷冷一嗤,“本宮沒有興趣多年後面對一個來複仇的朱家後人!”
“遵旨!”追風沒有一絲猶豫,轉身大踏步地向殿外走去,披著的甲冑映照著陽光刺眼之極。
一時間,大殿中死一般的寂靜,連彼此間喘氣的聲音都聽得見。
朱文濟,內閣大學士,才富五斗,性耿直,在西涼頗有威望,然而只被對方輕飄飄的一句話便定了生死。從此,朱氏一族滅絕!
懶懶地,葛黎道:“本宮如此處理,衆位愛卿可有異議?”
兩股戰戰地,終於有人壓抵不住這強大的氣場“撲通”一聲腿一軟跪倒在地。與此同時,不知是誰喊了聲,“女皇萬歲萬萬歲!”嘩啦啦地跪倒一片,匍匐在地,簌簌然不敢擡頭。
葛黎道:“免,夜慕華無德無意,人人得而誅之。如今西涼已滅,新朝即立,還望衆位臣工恪守本職,盡心盡力輔佐新朝。”
“臣等遵旨!”齊刷刷的聲音響應。
葛黎很是滿意,道:“退朝!”說完,很乾脆利落地起身,一陣環佩叮噹轉入了內殿。
匍匐在臺階下的羣臣噤若寒蟬般,好久都沒有動。
而當日,內閣大學士朱文濟滿門抄斬,株連九族,接著是御史李大人……
於是,第二日早朝時,連顫巍巍抱病多年的於閣老都上了朝,謝相也沉默地站在了他原先站著的位置。
葛黎很透過珠簾俯視著底下,尚沒有完全消腫的嘴角勾起,涼薄而冷厲。
百里益排衆而出,道:“新朝既立,應有新的國號,請郡主示下。”
葛黎沉吟片刻,道:“鳳也,涅槃重生,翱翔四海!本宮誠以爲可以鳳兮爲國號。衆臣工以爲如何?”
“郡主英明!”下面一呼百應。
百里益踟躕了下,看了眼楊安。
楊安出列,道:“鳳兮新朝,萬象更新,臣等必然盡微薄之力揚我鳳兮之威名,但如今國無新君,此乃不妥也。”
有人附和著。“是,是,楊大人說的是……”
葛黎不動聲色,道:“那麼衆位臣工以爲呢?”
楊安恭謹地道:“郡主文才武略,決斷於千里,臣等以爲此位非郡主莫屬?”說著話,他跪倒以頭抵地,大聲地,“臣等願意擁戴郡主即大位,臣等願意誓死效忠!”
“臣等願意誓死效忠,請郡主登大位,揚我鳳兮國威!……”百里益跪下,身
後接著又跪下幾名。
“哦?”葛黎挑眉,微微一笑,漫漫地道:“謝相以爲呢?”
謝相低頭跪倒,永安候跪倒,一個接一個,大殿裡所有的大臣們都跪倒在地,行三拜九叩之禮,“臣等恭請郡主登基大寶!”
聲音齊整而響亮,如排山倒海般驚動了琉璃瓦上棲息的鳥兒,呼啦啦地飛起。
當日聖旨下,西涼改國號鳳兮,葛黎登基爲帝。司天監擇黃道吉日,禮部籌備登基大典;同時,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免全國兩年賦稅,普天同慶。
第三日,珠簾依然垂掛,文武臣工肅立兩邊。
楊安奏道:“舊朝已廢,鳳兮國立,然後宮之人得有個去處,請郡主示下。”
除了死在皇城下的百里蘭依,如今後宮裡除了鳳妃還有其他嬪妃,她們的去留對於一個新舊朝代更替來說也算個不大不小的事情,更何況新朝的皇上是個女的,後宮嬪妃再想邀寵上位是不可能的了。
葛黎支起額,道:“楊大人有何高見?”
楊安道:“前朝不復,嬪妃要麼殉葬要麼禮佛,此乃多年祖制。臣以爲這些嬪妃可遷入娘娘廟落髮修行,個別份位高的,可以在宮中設了庵堂,不知郡主意下如何?”
葛黎默了默道:“也罷,不過,若是有不願的,便散了銀錢任她去留,可任意嫁娶。”
“可是……”楊安覺得不妥。
Wшw ◆t tkan ◆℃o
但是有女兒在宮裡的卻歡喜,無論如何女兒不用守著青燈古佛就是幸事,忙著叩頭謝恩,“郡主英明!”
楊安閉了嘴。
葛黎轉向百里益道:“聽聞夫人身體微恙,可好了些?”
百里益忙道:“好了些,勞郡主牽掛。”
葛黎道:“姨母對我有養育之恩,自然掛心的,小連子,宣樑太醫並陳太醫按時去百里府走走,好好看顧夫人的身體。”
“是。”
這份殊榮讓不少人對百里益側目,有人暗歎杜家與百里家鬥了一輩子,最終還是落敗家破人亡,而百里家如今就要扶搖直上了。
反觀之,百里益則沉定了許多。對於他來說,榮華富貴固然重要,但是眼睜睜地看著百里蘭依的死,百里君臨的疏離,心裡未免傷痛,曾經的意氣也頹廢了許多。
他道:“謝郡主。”停了下,“臣有本奏,鳳氏嫁臣多年,溫良賢淑,端莊大度,臣想要扶她爲正妻,有生之年,不離不棄,請郡主恩準。”
葛黎慷然應允,道:“愛卿是重情之人,本宮甚是欣慰。如此,加封鳳氏爲一品榮國夫人,月八十石,賜黃金百兩,霞帔如意。”這般禮儀是等同於公主制,是天大的榮耀。
百里益感激涕零,愈發覺得當年善待葛黎,寵愛三夫人是明智之舉。
接下來,葛黎又處理了些奏摺便宣佈退朝,如往常一樣,她走下寶座後走向一邊的偏殿。
站在殿門前,她舉手屏退隨從,透過重重的帳幔隱約看見那如玉般的人兒毫無聲息地躺在那,風起綃動,如墜雲山幻海一般。
她突然有種感覺,似乎那人頃刻間便會離自己而去,如那雲山幻海飄渺而無可尋之蹤跡。
心慌得厲害,她扶住了一邊的多寶閣捂住胸口喘了幾口粗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