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

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

對於郅都這個過去的老大哥、日後的副手同僚,程不識有自己的想法。

倒是程不識獲封爲侯一事,卻是要推遲到劉榮的加冠禮之後了。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封侯這件事,至少在如今漢家,還是一件相當於天子爲鞏固班底,貼上專屬於自己的政治標籤的做法。

舉個例子;

太祖高皇帝劉邦,英明神武,立漢國祚,遍封開國元勳功侯共一百四十六家。

那按照這個時代的普遍共識,這一百多家開國元勳功侯,其實都能算得上是劉邦的私臣。

私臣是個什麼概念?

就是漢家沒了,宗廟不再、社稷顛覆,這些人也還是會跟著劉邦再次落草爲寇。

之後是奮發圖強也好,就此隱居也罷——總而言之,這些人的命運,並不首先綁定於漢家社稷之上,而是優先綁定在劉邦個人身上。

這也是爲什麼到了後來,太祖劉邦駕崩,孝惠劉盈未冠即立時,不得不接受母親呂雉代掌朝政,才能勉強穩住這些開國元勳、驕兵悍將。

——作爲劉漢夫妻店的二號股東,呂雉也同樣是這些開國元勳的老闆。

衆所周知,老闆娘也是老闆。

拋開一層君臣關係不說,開國元勳們見了呂太后,也得稱一聲大姐或嫂子。

但見了孝惠皇帝,這些開國元勳們,卻大概率會擺出一副長輩的姿態,摸著孝惠皇帝的腦袋,回憶往昔歲月;

而後感嘆一句:想當年,俺和你小子的爹——也就是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的時候,你小子可還穿開襠褲呢……

所以,對於漢家的天子,尤其是除開國之君劉邦外的後世之君而言,擁有自己的班底,以制衡太祖劉邦留下的開國元勳家族,無疑是帝王之術的重中之重。

劉榮很幸運。

有太宗皇帝這麼個祖父、孝景皇帝這麼個老爹,曾經顯於朝堂,甚至連呂太后都要忌憚三分的元勳功侯勢力,經過文、景兩代天子堅持不懈的壓制,基本已經淡出了朝堂權利決策中心。

到了劉榮這一代,漢天子甚至可以將平陽侯家族這種絕對意義上的開國功侯,扶植爲自己的後族了。

——若非平陽侯家族弱到了一定程度,劉榮腦子就算有百八十個泡,也絕不可能將一個本就強大的家族,扶植爲必將雞犬升天的皇親國戚。

而這個過程,靠的不是用嘴皮壓制,更非通過欲加之罪,來削弱元勳功侯團體。

要想制衡一個羣體,最簡單的做法,永遠都是扶植起另外一個與之相當的羣體。

簡單來說,便是每一代漢天子,都需要通過封侯的方式,來構建專屬於自己的黨羽,以此來制衡開國元勳,以及歷代先皇早前構建的政治團體。

——呂太后搞出來了諸呂王侯集團,想要藉此壓制元勳功侯羣體,最終卻因手段過於強硬,而被功侯集團強烈反噬;

最終,讓諸呂外戚落得個身死族滅不說,還讓漢家特有的東宮太后、西宮天子二元政治體的天平,自此朝著君主專制的方向緩慢傾斜。

呂太后之後,太宗皇帝自代地入繼大統,通過扶植自己從代國帶到長安的班底,來抗衡朝堂原有的開國元勳羣體。

最終成果相當不錯。

陳平、周勃、灌嬰等一衆開國元勳代表性人物,都在太宗皇帝高明的政治手腕之下,逐步淡出朝堂。

而後,太宗皇帝也沒讓自己一手扶植起來的‘舊代王潛邸集團’,成長爲新的惡龍。

——將軍張武收受賄賂,太宗皇帝一手‘反賜千金,以愧其心’,直接將張武的政治生涯攔腰斬斷!

外戚薄昭,更是被太宗皇帝親設靈堂送走,避免了薄昭成長爲又一個呂澤。

順帶著,太宗皇帝也藉由此事,進一步削弱的東宮太后在漢家政權政治結構中的威望及公信力,進一步推動了漢家從東西兩宮二元政治體,朝著君主專制、皇帝專政的方向進發。

到了先孝景皇帝年間,曾威壓朝野的開國元勳功侯集團,其實就已經見不到幾個能蹦躂的人了。

甚至就連開國元勳家族的二世侯,也只剩下一個老態龍鍾,且兼具半個一代元勳功侯身份的曲周侯酈寄,以及條侯周亞夫還活躍於朝堂之上。

前者年紀太大,再加上漢家軍方將領青黃不接,需要這些老將再發光發熱幾年,這才得以保全自身;

後者更是太子親自出面來保,最終卻也還是沒保住其政治生涯。

現如今,周亞夫賦閒在家,據說是在準備自己的後事,置辦自己的隨葬品。

且先帝雖然只在位六年,但也依舊扶植了屬於自己的勢力——如汝墳侯周仁,建陵侯衛綰,乃至魏其侯竇嬰等。

等到了劉榮即立,基本可以說漢家朝堂決策中心,已經完全不受開國元勳功侯羣體的影響了。

歲月的侵蝕,也早就讓曾經猛將如雲、名士如雨的開國元勳集團,成爲了趴在政權身上吸血的蛀蟲。

而今,劉榮也要循著父祖留下的道路,開始爲自己構建政治班底,編制政治羽翼了。

程不識,便是劉榮通過封侯,來組建私人班底的開始。

——給程不識,以及將來的心腹班底封了侯,這些人便會徹底成爲‘孝某(劉榮諡號)皇帝私臣’,死後便可合葬於劉榮的皇陵腳下!

故而,程不識的封侯事宜,只能,也必須拖到劉榮加冠之後。

因爲只有加了冠,漢家的天子,才能具備理論上的執政權利。

恩封班底爲侯這樣的重要事宜,自然是要等到自己完全掌握政權,然後再做更合適一些。

若不然,劉榮未冠,程不識卻封了侯,免不得就要有人說程不識這個侯爵,是東宮竇老太后給封的……

忙完了匈奴使團的事,又通過爲程不識裂土封侯,爲過去這個冬天的漢匈朝那一戰,確定下‘漢家大獲全勝’的政治定性;

接下來,自然便是劉榮的加冠之禮,以及大婚慶典。

加冠禮無需贅述;

——不外乎便是在春耕日,藉著天子親開籍田,以勸耕天下的慣例,在社稷壇祭天、於高廟祭祖;

再由竇老太后、慄太后,以及燕王劉定國這位長者,爲劉榮行了冠禮。

而後,竇老太后便頒下懿旨:太子加冠成人,合該臨朝親政。

同一時間,朝堂內外一致請願,以劉榮親開籍田時,後宮沒有皇后主持‘親蠶勸織禮’爲由,請劉榮早立椒房,以安社稷。

朝堂一致請願,劉榮自然是‘不敢託大’,當即以此事請示東宮竇老太后:祖母,朝臣百官都勸我娶妻,孫兒可如何是好?

隨後便是老太后再一道懿旨,詔令朝堂有司廣尋天下賢良溫淑,以爲椒房備選。

經過長安朝堂長達兩個時辰、審查範圍遍佈整個平陽侯府的‘大範圍搜尋’,最終,當代四世平陽侯曹壽之幼妹、三世平陽簡侯曹奇之幼女曹淑,成爲了朝堂唯一認可的皇后人選。

朝堂內外一致認爲:天下之大,再也沒有比平陽簡侯幼女曹淑更賢惠、更溫善,更適合做皇后的女子了。

於是,經過象徵性的商談和考量之後,朝堂便迅速開啓了冊封皇后的一應禮法程序。

東宮竇老太后也樂得清閒,早早備好了冊封詔書,只等著朝堂走完禮數,而後正式頒詔冊封。

可以說,劉榮的整個大婚慶典,都是朝堂內外在忙活;

劉榮基本不需要插手,也插不上什麼手。

也就是在朝堂內外,都熱火朝天的忙活著籌備天子大婚典禮時,未央宮內的劉榮,卻是毫無顧忌的早先一步,召見了自己日後的正宮髮妻:平陽侯女曹淑……

“民女曹淑,參見陛下。”

“惟願吾皇千秋萬代,長樂未央。”

便見宣室殿內,天子榮端坐上首御榻之上,好整以暇的打量起御階下,那道年方二八的曼妙身影。

以曹淑爲後,入主椒房,是早在劉榮即位之初,便早已大致定下的事。

對外說是‘朝堂遍尋天下良家女’,但實際上,卻不過是走個過場。

所以,在朝堂忙著‘尋找’合適的皇后人選時,曹淑卻早已開始學習宮廷禮儀,爲日後入主椒房做準備了。

也就難怪今日被劉榮召見,纔剛十六七歲的曹淑卻毫不怯場,禮數規矩更是完全挑不出毛病。

向劉榮行過禮,又默默等了好一會兒,始終沒等到那句傳說中的‘免禮’,曹淑這纔有些緊張起來,手心都不由直冒汗。

見小美人兒面露忐忑,劉榮也終於結束了對這位未婚妻的審視,含笑點下頭:“賜座。”

“——謝陛下……”

對於後世絕大多數封建時代而言,別說是天子——就連民間百姓,都是不大能接受男子在婚前,私會未婚妻子的。

但這是漢家;

是民風彪悍,男子可休妻,婦女也同樣可以‘休夫’的漢家;

是女子十五便要嫁人,不嫁便要罰款,十八還不嫁,更要被官府強拉配郎的漢家。

沒有那臭名昭著的《女德》,更沒有對女性的諸般限制。

故而,對於劉榮召見自己的未婚妻,朝堂內外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

朝堂內外心裡大致有數:劉榮就是再猴急,也不至於在這種關頭——在婚事已經基本定下,就等走完禮法程序的當下,做出什麼用下半身思考問題的蠢事。

更何況娶妻娶賢,納妾納色。

這樁婚事,本就不是什麼‘天子榮爲平陽侯女姿色驚爲天人’之類的愛情故事,而是相對純粹的政治聯姻。

所以,對於劉榮召見曹淑,朝堂內外也只當是劉榮想要提前見見自己將來的皇后、國母;

頂天了去,也就是有什麼話要問、有什麼事要交代,又或是‘醜話說在前頭’之類。

對此,曹淑顯然也做足了心理準備。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曹淑纔會在劉榮那‘賜座’二字道出口後,便擺出一副陛下吩咐,民女無敢不從的架勢。

見曹淑這般作態,劉榮自又是含笑一點頭。

又簡單問候過曹淑的家人——也就是大舅哥:平陽侯曹壽之流,便將話題引入正軌。

“可曾想過做了皇后,日後過的是什麼日子?”

“可想過後宮險惡,一如帝宮深似海;”

“——可想過我漢家的皇后,不單是縣官之正宮髮妻,也同樣是母儀天下的椒房之主?”

“又可曾想過從今往後,平陽侯一族,將平白生出諸多忌諱,凡族人皆當謹言慎行,肅整門風?”

接連好幾問發出口,劉榮便慢條斯理的端起茶碗,優哉遊哉的小口抿起了茶湯,並沒有急於催促,而是給曹淑留下了足夠的思考時間。

曹淑也確實需要思考時間。

在入宮前,兄長曹壽自然是爲曹淑做足了功課,諸如‘陛下若這麼問,你便這麼答’之類的交代,更是說了不知多少。

只是真到了劉榮面前,又被劉榮機關槍似的問題突突突一陣問,饒是曹淑早有成竹在胸,也是不免有些舌頭打結。

強自淡定許久,又偷偷做了好幾個深呼吸,曹淑才勉強定住心神。

又將劉榮的問題仔仔細細回憶了一遍,再組織好語言,確定沒有什麼不妥,才小心翼翼開口答道:“父母之命,不敢違也。”

“先父亡故,兄長代父爲民女定下婚事,民女自當從之。”

“——尤其還是嫁作天子婦,爲漢椒房主;”

“此齊天洪福,民女,不敢怠也……”

···

“陛下所問,民女,皆想過。”

“——民女知道,做漢家的皇后,與嫁做常人婦,可謂是毫無相似之處。”

“做了皇后,便要母儀天下,要整肅後宮——要養育諸公子、公主,還要調理宮中寺人、婢女,又諸多姬、嬪。”

“皇后的母族外戚,更當謹言慎行,一日三省己身,以免步呂氏之後塵。”

“此般種種,民女,不敢輕之、不敢不慎之;”

“然民女,亦不畏之……”

單是從曹淑這段簡短的發言,劉榮其實便不難聽出:對於這位準皇后,平陽侯家族不單是最近這半年在突擊填鴨。

若非是要做皇后,而是同尋常的功侯女般,嫁與其他門當戶對的功侯貴戚之類,這曹淑,也當得上一聲:賢。

娶妻娶賢。

這是一個好妻子——至少是賢妻胚子。

但劉榮心裡很清楚:漢家的皇后,不可以只是一個純粹的‘好妻子’。

——在漢家,太子是皇儲;

皇后,則是‘後儲’。

如果說,漢家對於太子的考察,是‘此子是否能成爲好皇帝’的話,那對皇后的審查,便是以‘此女能否成爲一個好太后’來作爲準則。

尤其是在如今漢家特有的二元政體下,這項審查是否精準,甚至極有可能關乎到宗廟、社稷安穩,乃至王朝興衰……

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538章 意外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416章 大棒!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387章 商賈第430章 人才啊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31章 不盡然吧?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211章 臣,等著家上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15章 我好怕啊第50章 有樣學樣第469章 開花結果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54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208章 太上皇?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268章 削藩第528章 單于庭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264章 活著,纔是最大的勝利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23章 好劇本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142章 啊這?啊???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489章 高闕即下!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69章 朕,變了嗎?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509章 無所適從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6章 困獸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498章 轉戰!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528章 單于庭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20章 諸呂故事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506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352章 一步到位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99章 十日?!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523章 好好好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43章 丞相失勢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531章 封禪?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明天更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50章 有樣學樣剛落腳第518章 各謀其利第385章 五月蹛林
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538章 意外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416章 大棒!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387章 商賈第430章 人才啊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31章 不盡然吧?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211章 臣,等著家上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15章 我好怕啊第50章 有樣學樣第469章 開花結果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54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208章 太上皇?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268章 削藩第528章 單于庭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264章 活著,纔是最大的勝利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23章 好劇本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142章 啊這?啊???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489章 高闕即下!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69章 朕,變了嗎?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509章 無所適從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6章 困獸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498章 轉戰!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528章 單于庭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20章 諸呂故事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506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352章 一步到位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99章 十日?!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523章 好好好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43章 丞相失勢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531章 封禪?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明天更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50章 有樣學樣剛落腳第518章 各謀其利第385章 五月蹛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平县| 莱西市| 安徽省| 铜山县| 清河县| 沐川县| 上犹县| 法库县| 通渭县| 广州市| 沈阳市| 嘉定区| 吉木萨尔县| 洛扎县| 扶余县| 万盛区| 邳州市| 德化县| 灵台县| 谷城县| 彰化县| 旌德县| 扶余县| 嘉荫县| 政和县| 白城市| 陕西省| 云龙县| 石渠县| 荥经县| 绥阳县| 固始县| 永川市| 湖口县| 荆州市| 乌鲁木齐市| 凤冈县| 安仁县| 伊金霍洛旗| 鸡东县|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