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

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

睢陽城外,叛軍大營。

吳王劉濞——或者說是‘東帝’劉濞,此時的心情很不好。

倒也不是因爲(wèi)接連兩日的攻城不利;

說白了:這場仗打到這個份兒上,雙方的戰(zhàn)損,都早就超出了臨界點。

——睢陽城內(nèi),原本的九萬守軍,如今還能上牆作戰(zhàn)的,不超過六萬!

就這六萬,還不知有多少自發(fā)登牆,參加守城的民丁在其中。

守城一方尚且如此,作爲(wèi)攻城一方的吳楚叛軍,自是更別提了。

——五十萬大軍,如今頂多只有三十萬可用之兵。

陣亡者足有五萬以上!

傷者數(shù)以倍之!

放在任何一場常規(guī)意義的戰(zhàn)役當(dāng)中,這樣的戰(zhàn)損比——無論是睢陽守軍戰(zhàn)損三分之一,還是吳楚叛軍減員五分之二,都足以讓任何一支意志堅定的軍隊,在這血淋淋的傷亡數(shù)字下土崩瓦解。

而眼下,戰(zhàn)爭之所以還在繼續(xù),不過是雙方都全然沒了退路,只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罷了。

對於睢陽守軍而言,戰(zhàn)敗,意味著逃都無處可逃,只能引頸就戮不說,還得眼睜睜看著睢陽被屠城,親人、家園皆不復(fù)存。

——若睢陽城破,吳楚叛軍是肯定會屠城的!

哪怕是爲(wèi)了一解這兩個月久攻不下的心頭之恨,也必定會肆意三五日。

所以,睢陽守軍退無可退,只能拼死保衛(wèi)家園。

城外的吳楚叛軍,處境顯然更加糟糕。

本來就是謀反!

萬一再敗了,必定失去身家性命,乃至宗族不說,還必定會讓祖宗蒙羞、後代被貼上‘叛賊之後’的標(biāo)籤,永無出頭之日!

所以,吳楚叛軍同樣退無可退,必須豁出命去,也要將睢陽這塊硬骨頭啃下!

但信念再怎麼堅定,也終抵不過肉長的人心。

——久攻不下兩個月,吳楚叛軍士氣低迷,是無法避免的必然。

士氣低迷,軍心不穩(wěn),自也就會讓攻城愈發(fā)乏力。

這一切,都在劉濞的預(yù)料之中,且尚還在可控、可接受的範(fàn)圍之內(nèi)。

真正讓吳王劉濞感到惱火的,是趙地、齊地——乃至淮南,接連傳來的壞消息……

“趙王困在了邯鄲,邊牆也至今都不見匈奴人哪怕一騎;”

“待定了趙地,酈寄那路兵馬,說不定還能分兵到齊地轉(zhuǎn)一圈……”

···

“劉將閭堅守齊都臨淄,膠東、膠西、淄川、濟南久攻臨淄而不下……”

“若再得酈寄分兵相援,臨淄不破,齊國得安,齊系皆亡矣……”

···

“淮南系……”

自顧自呢喃著,劉濞緊鎖著的眉頭下,一雙鷹眸自堪輿上緩緩移動著。

每說出一句話,帳內(nèi)的氛圍,便愈發(fā)沉重一分。

——此時的叛軍大帳,是有人的。

非但有人,而且彙集了吳王劉濞、楚王劉戊兩位叛王,以及一衆(zhòng)吳、楚將官,足有三五十號人!

但此刻,帳內(nèi)除了吳王劉濞低微的呢喃之外,卻再聽不見絲毫響動。

楚王劉戊面呈若水,似是悔不該當(dāng)初;

一衆(zhòng)吳、楚將官也都面色各異——或咬牙抿脣,或皺眉沉思,或落寞低頭。

無一例外的是:每個人臉上,都不怎麼能看到早先,吳楚叛軍主力連戰(zhàn)連捷,好似不日便能攻破睢陽的自信,乃至自負(fù)。

隨著戰(zhàn)事的進(jìn)行,叛軍衆(zhòng)將自也感覺得出來:睢陽城內(nèi)的守軍,或者說是‘裝備豪華的新兵蛋子’們,已經(jīng)逐漸適應(yīng)了戰(zhàn)爭的節(jié)奏。

從最開始的不適應(yīng)中緩過勁來,長安朝堂過去這些年不遺餘力的投入,也逐漸顯現(xiàn)出了成效。

——睢陽這不到十萬的守卒,不說是被武裝到了牙齒,也至少是按照棘門、霸上等常備野戰(zhàn)軍的規(guī)格列裝的!

一開始被打懵了,有劍沒力氣砍、有弓沒力氣射,也算是人之常情。

但在適應(yīng)了戰(zhàn)爭節(jié)奏之後,這些得到過操練,且列裝了少府所產(chǎn)製式裝備的守軍將士們,就已經(jīng)有了些強軍的雛形。

反觀吳楚叛軍,說是五十萬大軍,但其中有十幾萬人,都是一路上沿途裹挾的民夫;

還有十萬,是楚王劉戊摳摳搜搜湊出來,都不給配齊軍械的烏合之衆(zhòng)。

也就是劉濞的三十萬吳國兵勉強能看,但也終歸無法和長安朝堂花費十?dāng)?shù)年,砸重金武裝起來的睢陽守軍相提並論。

再加上守城一方,天然就具備更大的戰(zhàn)略優(yōu)勢,以及周亞夫駐紮在昌邑的十萬關(guān)中兵馬,讓吳王劉濞不得不分出近半兵力,時刻防備周亞夫從側(cè)翼突入戰(zhàn)場;

就更使得吳楚叛軍的攻城進(jìn)度,幾乎是從抵達(dá)睢陽當(dāng)日的頂峰,一路緩慢下滑。

到近兩日,又出現(xiàn)了一個大的陡坡——就連睢陽的城門,叛軍都已經(jīng)有些摸不著了。

攻城不力,衆(zhòng)將官本就有些低落,如今又聽聞劉濞這番‘呢喃’,自更是愈發(fā)躊躇了起來。

這可咋辦吶……

“周丘呢?”

“不是說周丘,自下邳得了三萬兵馬,一路北上,彙集足足十?dāng)?shù)萬大軍,兵臨城陽國了嗎?”

大將軍田祿伯輕聲一問,只惹得吳王劉濞悠悠發(fā)出一聲長嘆。

雖是道出了一則喜訊,語調(diào)中,卻聽不出絲毫喜悅。

“寡人的留侯,已經(jīng)率軍攻下了城陽國。”

“——一戰(zhàn)而潰城陽中尉的軍隊,將那城陽王喜,逼到了王城莒邑偏安。”

“此刻,更自南向北攻打臨淄,與西邊的淄川、濟南,東邊的膠東、膠西,三面夾擊齊王劉將閭。”

分明是一件喜事,吳王劉濞那莫名平淡——過分平淡的語調(diào),卻更惹得帳內(nèi)衆(zhòng)將摸不著頭腦。

再怎麼說,那周丘手裡如今也是有十幾萬兵馬,又一戰(zhàn)而下城陽!

如此大喜,劉濞怎就如此淡然,甚至還隱隱有些憂慮?

劉濞沒告訴帳內(nèi)衆(zhòng)人,也根本不會告訴衆(zhòng)人的是:周丘那十萬兵馬,確實是在攻打齊王劉將閭的王都臨淄;

但餘下的濟南淄川、膠東膠西四王——尤其是這四王中最值得劉濞重視,甚至曾親自前去勸說‘一起舉事’的膠東王劉雄渠,卻生出了些變數(shù)。

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查探,又相隔太遠(yuǎn),劉濞還無法百分百確定;

但根據(jù)目前所掌握的蛛絲馬跡,劉濞也大概能推斷:齊王劉將閭跳水,很可能並不是想做長安的忠臣,而是想坐收漁翁之利!

——如當(dāng)年入繼大統(tǒng)的先帝那般,坐等吳楚主力攻下睢陽,而後再跳出來摘桃子。

如果不是這樣,那劉濞實在無法理解濟南、淄川、膠東、膠西四國對臨淄的攻勢,爲(wèi)何會在半個月前陡然減弱;

甚至已經(jīng)從強攻,減弱到了近乎佯攻的程度……

“齊地那邊,自有寡人的留侯去張目。”

“趙王遂多謀而寡斷,將自己囚在了邯鄲,雖不能指望其領(lǐng)兵來助,卻也能將酈寄那一路鎖死在邯鄲。”

“但睢陽,只能靠我吳楚大軍硬啃下來了。”

有意無意的春秋筆法,劉濞便將如今的糟糕處境粉飾了一番,也總算是讓帳內(nèi)這幾十顆低下去的頭顱,重新有了擡起的徵兆。

見帳內(nèi)氛圍仍有些低沉,劉濞思慮片刻,便決定著手解決具體的問題。

“軍中糧草、兵械可有不足?”

“楚地送來的冬衣,可都發(fā)到了將士們手中?”

聽聞此言,負(fù)責(zé)大軍後勤工作的楚王劉戊擡起頭,面色陰晴不定道:“糧草每五日送達(dá)一批,暫無短缺。”

“彭城囤積的糧草,還夠大軍三月之用。”

“三月之後,便要仰賴吳王從廣陵調(diào)糧了。” ···

“至於冬衣——實在湊不出三十萬件,已經(jīng)發(fā)下去了三萬件,供將士們換著穿。”

“誰衝鋒誰穿。”

“第二批兩萬件,不日送達(dá);第三批五萬件,正在緊急趕製。”

聞言,吳王劉濞眉頭微一皺,卻並沒有流露出異色,只不無不可的點下頭。

只是暗下,吳王劉濞對楚王劉戊這個豬隊友,卻是愈發(fā)不滿了起來。

既然決定在八月舉兵,劉濞自然早就想到了此戰(zhàn),大軍必然要用到過冬衣物。

單就是從廣陵,吳王劉濞便調(diào)來了三萬件冬衣,又從舉兵之前就下令,在吳地著手趕製更多。

而眼下,正到了那些冬衣派上用場的時候,作爲(wèi)‘後將軍’的楚王劉戊卻說:第一批送到前線的冬衣,居然只有三萬件。

——可不就是劉濞從吳地、從廣陵調(diào)的那三萬件?!

首批尚且如此,第二批兩萬件,估計也是等著吳地那批趕製的冬衣;

第三批五萬件,纔是楚王劉戊拿出來的存貨……

“吳地遠(yuǎn)睢陽不止千里,冬衣尚且送來了第一批,第二批也即將送抵;”

“彭城距離睢陽不過數(shù)百里,楚國的冬衣,卻至今都沒有送來哪怕一件……”

如是想著,吳王劉濞面色當(dāng)下一寒,陰惻惻看了身旁的楚王劉戊一眼,才神情陰冷的將目光收回。

暗下思慮片刻,終是從上座起身,繃著臉微一頷首。

“調(diào)轉(zhuǎn)方位!”

“我吳兵主力,自睢陽北攻城!”

“楚、越兵馬,接替我吳兵主力的位置,自東攻城!”

此言一出,不等帳內(nèi)衆(zhòng)將拱手應(yīng)喏,楚王劉戊當(dāng)即便是從座位上彈起身!

方纔還帶著些懸疑不定的面龐,此刻愣是氣的臉紅脖子粗。

“吳王何爲(wèi)?!”

“是看睢陽久攻不下,便要派寡人的楚卒,去東牆送死嗎?!!”

義憤填膺的質(zhì)問,卻只換來吳王劉濞陰惻惻一句:“過去兩個月,我吳國的兵馬,一直在東牆‘送死’。”

“如今,我吳國主力既要主攻東牆,又要防備北面的周亞夫——甚至還要不時分兵,去北、南牆助楚王佯攻。”

“——我吳軍將士,沒有三頭六臂。”

“和楚王麾下的兵卒一樣,也都是兩邊肩膀,扛著一顆腦袋。”

畢竟還需要楚王劉戊的兵馬,以及從彭城到睢陽的這條補給線,劉濞終究沒把話說的太絕。

只有意無意嗆了楚王劉戊一句,便再度昂起首。

“寡人,不是在下軍令!”

“——而是在頒王詔!”

“大軍放棄攻打睢陽南牆,以楚、越兵馬佯攻東城牆,我吳軍主力強攻北牆!!!”

“把後背都給露出來,就不信他周亞夫,還能在昌邑沉得住氣……”

最後這一句話,劉濞更像是對自己說的。

但在衆(zhòng)吳楚將領(lǐng)聽來,吳王劉濞這分明是有了謀算,是想要設(shè)計周亞夫,將周亞夫所部從昌邑引出來,然後調(diào)轉(zhuǎn)槍頭,打周亞夫一個措手不及!

意識到這一點,衆(zhòng)將萎靡不振的精神頭,總算是重新迸發(fā)出激情。

——太噁心了!

總共就十萬大軍,卻在戰(zhàn)場側(cè)翼百里的位置虎視眈眈,搞得將士們攻城,都不得不斜著一隻眼睛防備昌邑方向——這種感覺太噁心了!

眼看睢陽久攻不下,大軍士氣低迷,繼續(xù)按部就班的攻城,也很難取得什麼成效;

若是能把昌邑的周亞夫引出來,再重創(chuàng)乃至殲滅,那無論是對吳楚大軍的士氣,還是對叛軍的戰(zhàn)略處境,都將會是極大的利好!

輿論方面,負(fù)責(zé)平叛的太尉周亞夫兵敗,將會讓吳楚叛軍士氣大振,睢陽守軍剛提起來的精神頭再度被壓下!

現(xiàn)實角度而言,沒了周亞夫在戰(zhàn)場側(cè)翼噁心人,吳楚聯(lián)軍得以全身心攻打睢陽,也比現(xiàn)在這一邊往前打,一邊防著側(cè)翼——一心二用要好上不知多少。

劉濞拿了主意,衆(zhòng)將官自是轟然應(yīng)諾,重新燃起了昂揚鬥志;

聽吳王劉濞說‘吳軍仍負(fù)責(zé)主攻’,自己的楚國兵,以及南方百越的雜兵依舊負(fù)責(zé)佯攻,楚王劉戊便也悻悻住了口,沒再多說什麼。

大略定下,帳內(nèi)衆(zhòng)人也隨之散去,不多時,便只留下吳王劉濞,以及吳國大將軍:田祿伯君臣二人。

不等田祿伯開口,問出‘齊地是否有變’的猜測,吳王劉濞便搶先開口道:“睢陽城內(nèi)的樑中尉張羽,是一員宿將。”

“而張羽的兄長張尚,在楚王舉兵於彭城之時,因竭力勸阻而被楚王所斬。”

“——對我大軍,張羽是懷著仇怨的。”

“不知大將軍可有何計策,將這中尉張羽解決掉?”

“若是沒了張羽,單憑樑王武那紈絝子、驍騎李廣那莽夫,我大軍攻破睢陽,也當(dāng)是指日可待……”

聽聞劉濞此言,縱是已經(jīng)對齊地的異變有了三五分猜測,田祿伯也不得不將趕到嘴邊的話先咽回去;

稍品味一番劉濞的話,才面色略有些凝重道:“李廣突入睢陽那日,張羽負(fù)了傷。”

“此時的睢陽城內(nèi),未必就是張羽主兵。”

“——末將原本猜測:樑王劉武或會將那驍騎都尉李廣,任命爲(wèi)指揮此戰(zhàn)的主將。”

“但從近兩日的戰(zhàn)事來看,睢陽守軍的戰(zhàn)法,並不見多少北地、隴右的豪邁,或者說是雜亂;”

“反似是……”

“呃,反倒是多了些關(guān)中卒——尤其是北軍卒的影子?”

小心道出這句話,田祿伯不忘趕忙補充道:“只是些影子,卻無大礙。”

“但臣擔(dān)心:如果真的有關(guān)中兵馬援抵睢陽,那最大的可能性,便是駐守滎陽敖倉的大將軍竇嬰。”

“而竇嬰麾下,足有二十萬關(guān)中卒;”

“萬一派個三五萬人入睢陽,大王想要攻破睢陽,恐怕就會難如登天了……”

聽聞田祿伯此言,吳王劉濞心下,也不由得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在數(shù)十年後,丹陽兵因漢奸李陵的成名戰(zhàn)而揚名天下之前,漢家最負(fù)盛名的兵源地,無疑便是關(guān)中。

——百十年前,他們被關(guān)東諸侯驚懼交加的稱之爲(wèi):秦之虎狼士!

而如今,這些人的名號卻莫名溫善:關(guān)中良家子。

只是這良家子究竟‘良’不‘良’,曾跟著太祖高皇帝征戰(zhàn)過的吳王劉濞,自是再清楚不過……

“不會。”

“竇嬰不過一介外戚,根本沒那個膽子自作主張,從滎陽分兵支援睢陽。”

“——應(yīng)該是那位皇長子到了睢陽,讓隨行護(hù)衛(wèi)上了城牆。”

“若不然,大將軍看到的,就不會是‘影子’,而直接就是一眼便可辨之的關(guān)中兵馬了。”

半帶篤定,半帶僥倖的道出這番話,吳王劉濞也算是勉強壓下了心中的驚懼。

待田祿伯也若有所思的點下頭,才和田祿伯商量起了接下來的戰(zhàn)略。

——自北向南,佯攻睢陽北城門,將後背完全露給昌邑的周亞夫,引誘周亞夫出戰(zhàn)!

此舉不可謂不險——一旦周亞夫假戲做了真,當(dāng)真從身後捅了叛軍的腰子,那吳王劉濞莫說是曾跟隨過太祖高皇帝,便是太祖高皇帝本人,也必定是回天乏術(shù)。

如何做到佯攻睢陽北牆,又讓佯攻達(dá)到強攻的效果,不至於讓周亞夫起疑心;

如何在引誘周亞夫出戰(zhàn)的同時,不至於真被周亞夫捅了腰子;

如何在周亞夫率兵走出昌邑之後,阻止這十萬兵馬重新回到昌邑做縮頭烏龜,儘可能的重創(chuàng),乃至殲滅這路兵馬;

這一切,吳王劉濞,都需要仰仗大將軍田祿伯,來做出詳盡的戰(zhàn)鬥計劃。

只是吳王劉濞萬萬沒想到:在自己算計昌邑的同時,駐兵昌邑的太尉周亞夫,也同樣在算計吳王劉濞。

或者說,是在算計劉濞的整個吳楚大軍。

劉濞算計的,不過是引誘周亞夫出城迎戰(zhàn),以圖伺機重創(chuàng);

但周亞夫算計的,卻是斷絕吳楚叛軍的糧道乃至退路,以一舉擊潰吳楚三十餘萬叛軍——一舉平滅這場聲勢浩大,卻註定無法長久的吳楚九國之亂……

(本章完)

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shù)第506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82章 屠龍勇士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439章 新體系,新氣象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520章 洗腦?第347章 蝴蝶效應(yīng)第498章 轉(zhuǎn)戰(zhàn)!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349章 戰(zhàn)略轉(zhuǎn)變第483章 不安第432章 策問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365章 物論第14章 坑兒的爹!第454章 故年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365章 物論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23章 好劇本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426章 歲末第59章 皇長子以爲(wèi)可否?第374章 拍板第536章 絕戶計第336章 下一步第238章 宗祠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353章 吞金獸!第214章 蛇鼠一窩第479章 冰雕第73章 封印第351章 新軍!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236章 爲(wèi)什麼不列裝?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38章 秦老匠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479章 冰雕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4章 坑兒的爹!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282章 雲(yún)中魏尚!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147章 好小子!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238章 宗祠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416章 大棒!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劃算嗎?第451章 穩(wěn)有穩(wěn)的好處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38章 秦老匠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45章 申屠嘉:當(dāng)年還是太年輕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388章 藍(lán)圖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256章 死灰復(fù)燃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明天更第292章 蒙王?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475章 人心啊第207章第207章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3章 左膀右臂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421章 大喜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152章 博望苑第520章 洗腦?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shù)
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shù)第506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82章 屠龍勇士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439章 新體系,新氣象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520章 洗腦?第347章 蝴蝶效應(yīng)第498章 轉(zhuǎn)戰(zhàn)!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349章 戰(zhàn)略轉(zhuǎn)變第483章 不安第432章 策問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365章 物論第14章 坑兒的爹!第454章 故年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365章 物論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23章 好劇本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426章 歲末第59章 皇長子以爲(wèi)可否?第374章 拍板第536章 絕戶計第336章 下一步第238章 宗祠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353章 吞金獸!第214章 蛇鼠一窩第479章 冰雕第73章 封印第351章 新軍!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236章 爲(wèi)什麼不列裝?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38章 秦老匠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479章 冰雕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4章 坑兒的爹!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282章 雲(yún)中魏尚!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147章 好小子!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238章 宗祠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416章 大棒!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劃算嗎?第451章 穩(wěn)有穩(wěn)的好處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38章 秦老匠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45章 申屠嘉:當(dāng)年還是太年輕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388章 藍(lán)圖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256章 死灰復(fù)燃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明天更第292章 蒙王?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475章 人心啊第207章第207章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3章 左膀右臂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421章 大喜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152章 博望苑第520章 洗腦?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sh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钦州市| 红河县| 原平市| 桦甸市| 锡林浩特市| 江孜县| 和平县| 兴和县| 民丰县| 湖口县| 高平市| 柯坪县| 临颍县| 奉新县| 大邑县| 晋州市| 三门峡市| 通州区| 屏东县| 正安县| 渝北区| 舞钢市| 江城| 南丹县| 枣强县| 孝感市| 崇阳县| 南靖县| 罗源县| 合阳县| 呼伦贝尔市| 博白县| 高州市| 青田县| 平南县| 遂平县| 忻州市| 洛扎县| 黑山县| 呈贡县|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