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

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

“如此,豈不亂了陛下的謀算?”

未央宮,鳳凰殿。

太子詹事竇嬰同皇長子劉榮,恰好也在聊這個問題。

當劉榮提及‘朝堂可以早做籌謀’,甚至可以早一步排兵佈陣,以做針對性預(yù)防時,竇嬰那溫潤如玉的隨和麪容,隻立時涌上一抹詫異。

“陛下推動《削藩策》,本就是爲了儘早逼反劉濞,以免吳國繼續(xù)積蓄力量。”

“——丞相‘抱病修養(yǎng)’,朝堂帝-相不合,也同樣是爲了讓劉濞放心大膽的起兵。”

“如此狀況下,若朝堂先一步調(diào)兵遣將,萬一嚇的劉濞不敢起兵……”

對於竇嬰的這個疑問,悠閒躺靠在搖椅上的劉榮,只滿是面帶輕鬆的含笑一搖頭。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朝堂削藩是如此,劉濞舉兵,亦是如此。”

“——齊系、淮南系諸王,當已多半答應(yīng)劉濞一同舉兵。”

“楚王、趙王,更是已經(jīng)開始著手,爲日後真正舉兵的那一天做準備。”

“都已經(jīng)到了這個份兒上——都到了非反不可的這一步,若吳王劉濞當真臨陣退縮,那日後,也就別想再糾集關(guān)東諸侯了。”

···

“劉濞此時退縮,基本就是放棄舉兵作亂,自絕於關(guān)東諸宗親藩王,並洗乾淨了脖子,將脖頸伸到了廷尉的屠刀之下。”

“其他宗親諸侯,就算沒有被長安朝堂秋後算賬,也會從此不再聽信劉濞的任何一句話。”

“所以,哪怕是到了九死一生的地步,劉濞也肯定會舉兵,去爭那微乎其微的可能。”

“因爲舉兵,尚有一線希望;”

“退縮,則是十死無生。”

淡然道出詞語,見表叔竇嬰若有所思的點下頭,劉榮含笑拿起身邊的茶碗,假做低頭抿茶之態(tài),餘光卻也暗暗打量起這位太子詹事。

早先,對於竇嬰‘早晚都會是君臣,不必太過疏離’的態(tài)度,作爲皇長子的劉榮,是有些敬謝不敏的。

不單是因爲擔心犯忌諱,也同樣是出於一些其他方面的考量。

但現(xiàn)在,情況卻有所不同了。

劉榮自閉太廟一事,等同於向天下人攤牌:皇長子劉榮,就是要做儲君!

無論是誰擋在皇長子面前,都無法讓皇長子退卻絲毫!!

哪怕是當朝太后,皇長子也敢拼著豁出命去,從老太太頭頂上,揪幾根枯發(fā)下來!!!

或許這樣的說法誇張了些,但毋庸置疑的事實是:太廟一事,已經(jīng)將劉榮的個人立場,毫無遮掩的擺在了天下人的面前。

既然都已經(jīng)明牌告訴天下人:我就是要做儲君太子,劉榮自也就沒必要繼續(xù)‘避嫌’,與太子詹事竇嬰保持距離了。

雖然也還是要稍微注意一點,不能真的把自己當成竇嬰的‘君’,但私下裡的正常交流、往來,卻是不用再刻意避諱。

便如今日,竇嬰照常派了人,試探性的詢問劉榮:要不要請表叔我,到你鳳凰殿去坐坐?

劉榮當即答覆:侄兒這便動身,於宮門外相迎……

“朝野內(nèi)外都在說,表叔這個太子詹事,當是做不了幾天了?”

在竇嬰身上打量片刻,見竇嬰終於從思緒中回過身,面帶贊同的點下頭,劉榮只含笑道出一語。

便見竇嬰頓時眉開眼笑起來,雖滿臉喜意,嘴上卻也沒忘自謙道:“不過是沾了太后的光,佔了外戚之身的便宜罷了。”

“最終結(jié)果如何,也還是要看陛下的決斷……”

看著竇嬰口是心非,明明樂得齜牙咧嘴,嘴上也還是要說‘具體還要等通知’,劉榮不由也一陣搖頭失笑。

靜坐片刻,方自顧自道:“早自宗周之時,以外戚掌兵、治軍,便已是列國君主習以爲常的事。”

“——有時,是將功臣幸爲外戚,也有時,是助外戚掙取武勳。”

“至我漢家,太祖高皇帝有呂澤,孝惠皇帝有張敖;”

“呂太后有諸呂子侄,先帝,則有軹侯薄昭。”

“到父皇這裡,便當是表叔了?”

輕鬆寫意的一問道出口,劉榮順勢伸了個懶腰,旋即在搖椅上側(cè)躺下身,面帶調(diào)侃的望向表叔竇嬰。

而在劉榮這玩性十足的目光注視下,竇嬰也難得羞澀的低下頭去,竟是一陣含笑無言。

——劉榮方纔說,竇嬰這個太子詹事快做到頭了,當然不是在說竇嬰即將被罷官。

而是作爲當今天子啓的母族外戚:竇氏一族最年富力強,也最有能力的佼佼者,竇嬰必將在肉眼可見的未來——在那場必定會爆發(fā)的吳楚之亂中,成爲天子啓最爲倚仗的外戚!

按照慣例,有至少八成的可能,是假天子節(jié)、拜大將軍。

便是剩下兩成,也左右不過車騎將軍、上將軍之類,並不比大將軍差上多少。

無論是外戚大將軍,還是車騎將軍、上將軍,竇嬰都將藉此得以掌兵,從而獲得漢家臣子最不可或缺的一項履歷:武勳!

有才學,有能力,再補齊‘武勳’這一不可或缺的履歷,接下來,便是靜待時日,以封侯拜相……

“於平亂之事,表叔,當已有成竹在胸?”

左右叔侄二人已經(jīng)明牌,各自在心底把對方視作日後的君上/臣下,劉榮說起話來,便也少了許多謹慎。

這一變化,自也是讓竇嬰滿心喜悅,面上卻是笑道:“陛下尚未有任命,臣又不過一介儒生……”

本能的要開口客套,話說一半,竇嬰又不由面色稍一滯。

若有所思的看了看劉榮,片刻之後,又意味深長的笑著昂起頭。

“可是關(guān)於平亂一事,殿下對臣,有什麼要交代的?”

卻見劉榮聞言,只滿是無奈的搖頭一聲長嘆,手指更是朝著竇嬰一陣輕點。

片刻之後,方自搖椅上坐起身,面色也稍一正。

“侄兒,不過是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孺子。”

“對於軍陣之事,是斷不敢有胡亂置評的。”

“只是對於表叔日後的處境,侄兒思慮再三,還是覺得要提上一嘴。”

便見竇嬰聞言,面上笑意也被斂回大半,象徵性坐直了身,擺出一副正襟危坐,豎耳聆聽的架勢。

劉榮卻是深吸一口氣,對身旁的葵五使了個眼色,待院內(nèi)被肅清,才略有些嚴肅道:“表叔的姓氏。”

“——竇氏外戚,是父皇的母族,按理來說,是能爲表叔帶來許多方便的。”

“便如此番,若非這個‘竇’姓,表叔縱是腹有經(jīng)綸韜略,身負項籍之勇,也很難被父皇委以重任。”

“但正所謂:成也此,敗也此。”

“這層外戚的身份,對錶叔而言,即是助力,也是阻力……”

劉榮話說的隱晦,傳到竇嬰耳朵裡,卻也足夠直白。

“公子的意思,我明白。”

隨著劉榮這番隱晦的提醒,竇嬰本就嚴肅的面容,也旋即帶上了滿滿的鄭重。

目光也已從劉榮身上移開,憂思重重的撒向身前不遠處的地上,神情嚴峻的點下頭。

“外戚的身份,讓我得到了陛下更多的信重。”

“但特同樣是外戚的身份——尤其是竇氏外戚的身份,會讓陛下對我生出許多猜疑。”

“尤其太后如今,與立皇太弟的想法愈發(fā)強烈,陛下雖虛與委蛇,卻斷不可能這麼做。”

“我若是掌了兵,再僥倖立得些武勳,那別說是陛下了——便是我自己,都要有些不知該如何自處了……”

···

“若太后讓我支持樑王,我自是不會遵從。”

“可即便不從,陛下也絕不會因此,而覺得我是個可以信任的人。”

“——手握重兵,立下大功,卻被君主猜忌;”

“再加上個‘竇氏外戚’‘太后族侄’的身份,我竇嬰便是當真問心無愧,彼時,也只怕是……” 竇嬰話說的平淡,但心境卻絕不像此刻,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這麼平穩(wěn)。

這個問題,其實已經(jīng)讓竇嬰苦惱許久了。

作爲竇氏族人,竇嬰天然享受著‘外戚’身份帶來的一系列特權(quán)。

就拿此番,吳楚之亂爆發(fā)之後的事來說;

——若是換一個外姓朝臣,過去從不曾在軍中履任,更不曾立有半點武勳,卻被天子啓直接拜爲大將軍、車騎將軍這樣的頂級武職?

嘿!

朝野內(nèi)外不說要鬧翻天,也起碼會有百八十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老臣跪在宮外,齊聲喊出一句:悠悠天子,何薄於我?!

往小了說,這是天子啓任人唯親,寒了朝野內(nèi)外忠誠良將的心。

往大了說?

這就是天子啓昏聵無道,急需吳王劉濞撥亂反正,取而代之的明證啊!

但竇嬰有一層外戚的身份,這一切,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軍國大事,兵家重地!

——朕不信親母舅,難道要信你一介外人?

就這一句話,便足矣讓天子啓昂首挺胸,坦然面對天下人悠悠衆(zhòng)口。

在原本的歷史上,長平烈侯衛(wèi)青也同樣是基於此,才得以略過‘從大頭兵開始一刀一刀砍’的升級之路,幾乎是第一次穿上軍袍,便直接被漢武帝拜爲車騎將軍。

人家是外戚~

是皇帝的親戚~

別管能力如何,會不會領(lǐng)兵,能不能打勝仗——起碼作爲親戚,總比外人更值得信任,也更值得委以兵權(quán)。

正如劉榮方纔所言:漢家,甚至是更早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列強,也都有以外戚掌兵的傳統(tǒng)。

而竇氏外戚當代子侄,又確實只有竇嬰這一人能拿得出手。

但和劉榮方纔所提及的周呂侯呂澤、宣平侯張敖,以及諸呂子侄、軹侯薄昭一樣:作爲外戚,竇嬰在享受外戚身份帶來的政治特權(quán)的同時,也同樣要揹負這個身份,爲自己帶來的諸多弊端。

其中最關(guān)鍵的一點便是:外戚,天然屬於太后陣營,而非皇帝。

就拿竇嬰來說,便是一個不認識竇嬰,甚至不知道村外發(fā)生的任何事的老農(nóng),在聽到‘竇嬰’這個名字時,恐怕也會問上一句:姓竇的?

和當朝竇太后,是一家子不?

再考慮到眼下,東宮竇太后與立皇太弟的心愈發(fā)堅定,甚至愈發(fā)急切;

天子啓礙於樑國的特殊性,不得不給出一個曖昧的態(tài)度,用時間換空間。

在這兩方之間,竇嬰想要成爲忠臣——想要做漢家、漢天子的忠臣,卻又無法擺脫姓氏,以及生來便有的‘竇氏外戚’‘太后族侄’的身份……

“這,是我沒辦法決定的事。”

“——出身於竇氏,這是我無法改變的事。”

“如果陛下日後,果真要因爲我身出竇氏,而斷定我是太后與立樑王的馬前卒,我除了竭力自證之外,也是沒有其他辦法的。”

聽出竇嬰語調(diào)中的無奈,劉榮目的達成,卻也不忘當即追問道:“表叔打算如何自證?”

“要知道儲君皇太弟,可是關(guān)乎宗廟、社稷的大事,父皇不可能不再三慎重。”

“便是表叔做了些事,亦或是去言勸祖母,父皇,恐怕也很難信任表叔。”

便見竇嬰聞言,先是滿臉滄桑的搖頭苦笑一陣;

過了許久,又似釋然般,含笑發(fā)出一聲長嘆。

“如果有必要,我會在太后向陛下發(fā)難的時候,站出來阻止太后。”

“不過,這不是爲了爭取陛下的信任。”

“——而是我原本就想,也原本就打算這麼做。”

“至於太后是否會因此而惱怒,陛下是否仍舊會覺得我竇嬰‘不足以信重’,對我而言,卻是沒那麼重要了。”

···

“作爲臣下,要做的事或許有千般萬種,但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句: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頂著外戚的身份,在長安享了這麼多年的福,我這腐儒,也總該到了要報效陛下的時候……”

“如果可以幫陛下平定叛亂,並阻止太后與立樑王,便是捨去性命又如何?”

“能留名青史,爲後世人所敬仰、尊崇——這難道不是比茍活於世,更值得我追求的事嗎??”

這番話,竇嬰說的坦然。

坦然到坐在搖椅上的皇長子劉榮,都是不由得一陣失神。

竇嬰這番話,以及這幅‘置生死於度外’的姿態(tài),讓劉榮莫名感到熟悉。

愣愣回想許久,劉榮才終於回憶起來:去年,劉榮在另一個老臣的身上,也曾看到過這等高風亮節(jié)。

那人名曰:申屠嘉。

爵號:故安侯;

官拜,漢丞相……

“今日,本是想借表叔這層擔憂,達成我自己的一些謀算。”

“卻不曾想表叔,竟是這般……”

“呵;”

“搞得侄兒我,竟都有些自慚形穢了……”

劉榮本就不是個見人說鬼話,見鬼說人話的性子。

作爲皇長子,劉榮本就更傾向於堂堂正正的陽謀,而非蠅營狗茍的陰謀詭計。

便是偶有無奈,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見竇嬰如此坦蕩,劉榮自也不再遮掩,索性表明了自己的意圖。

也不出劉榮所料:在劉榮這同樣足夠坦蕩的表態(tài)後,太子詹事竇嬰,只抱以一陣意味深長的微笑,旋即便對劉榮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

而劉榮,也不負竇嬰所望。

“皇祖母要與立皇太弟,侄兒這個皇長子,便也沒必要再遮遮掩掩、含糊其辭了。”

“——侄兒生來便是皇長子,也是生來,便非要坐我漢家的儲位不可的。”

“無論是爲了侄兒自己,亦或是母親、弟弟們的安危,乃至我漢家的宗廟、社稷之安穩(wěn),侄兒,都必須坐上儲君太子之位。”

滿是坦然的說著,劉榮也終是將那好似粘在搖椅上的屁股擡起,站起身,負手上前兩步。

望向表叔竇嬰的目光,更是已然帶上了無盡的堅決,甚至是一往無前的決絕。

“侄兒,要做儲君。”

“每一個阻止侄兒這麼做的人,都是侄兒的敵人。”

“——想要先一步搶走儲位的人,亦然。”

“而表叔,卻並非是這樣的人。”

···

“表叔身出竇氏,卻想要做我漢家的忠臣,又必定會在將來,成爲儲君太子的潛邸肱骨。”

“侄兒不得其位,不謀其政,尚還不能以君自居、以待臣之禮對待表叔。”

“但對於表叔的困境,以及自己想要得立爲儲的目的,侄兒,倒也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想法,以供表叔參詳。”

一番話道出口,劉榮只暗下稍吸一口氣,靜靜等候起了竇嬰的答覆。

而當那抹令人如沐春風的溫和笑意,再次出現(xiàn)在竇嬰那儒雅、隨和,又不乏陽剛之氣的面龐之上時;

皇長子劉榮,也終於吹響了向儲君之位——向太子之位正式發(fā)起衝鋒的號角。

“吳楚亂平,樑王必攜潑天之功入朝,夥同東宮,挾父皇與立儲君皇太弟。”

“屆時,表叔領(lǐng)兵在外,或許會得到父皇的密詔,也或許不會。”

“但若是表叔搶先一步——在父皇沒有發(fā)去密詔之前,搶先上奏請立儲君太子,那表叔‘竇氏出身,不可輕信’的疑點,便可以在父皇那裡被抹除。”

“從此往後,父皇不會再覺得外戚竇嬰,是竇氏與立皇太弟的急先鋒,而是會視表叔爲儲君太子的扶立功臣、肱骨心腹!”

···

“父皇也將藉此,得以名正言順的冊立儲君太子,絕了樑王叔的心思,並以‘竇嬰領(lǐng)兵在外,挾兵權(quán)而逼宮’應(yīng)付皇祖母。”

“而侄兒我,也可如願住進太子宮……”

“——表叔以爲如何?”

“表叔以爲,如此,可否?”

(本章完)

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第306章 養(yǎng)兵千日第349章 戰(zhàn)略轉(zhuǎn)變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340章 驗金石第302章 戰(zhàn)書?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498章 轉(zhuǎn)戰(zhàn)!第549章 學術(shù)紛爭第546章 墨者第441章 迭代!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431章 面聖第88章 賊心不死!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537章 戰(zhàn),爲止戰(zhàn)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jié)束!!!第88章 賊心不死!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465章 酷吏?第268章 削藩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第416章 大棒!第38章 秦老匠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465章 酷吏?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480章 意外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162章 記住了?第463章 世態(tài)炎涼啊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19章 做大哥的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58章 我有卵子!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15章 我好怕啊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211章 臣,等著家上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調(diào)的一手好作息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340章 驗金石第483章 不安第347章 蝴蝶效應(yīng)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207章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487章 僵持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347章 蝴蝶效應(yīng)第159章 社稷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
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第306章 養(yǎng)兵千日第349章 戰(zhàn)略轉(zhuǎn)變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340章 驗金石第302章 戰(zhàn)書?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498章 轉(zhuǎn)戰(zhàn)!第549章 學術(shù)紛爭第546章 墨者第441章 迭代!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431章 面聖第88章 賊心不死!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537章 戰(zhàn),爲止戰(zhàn)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jié)束!!!第88章 賊心不死!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465章 酷吏?第268章 削藩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第416章 大棒!第38章 秦老匠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465章 酷吏?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480章 意外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162章 記住了?第463章 世態(tài)炎涼啊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19章 做大哥的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58章 我有卵子!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15章 我好怕啊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211章 臣,等著家上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調(diào)的一手好作息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340章 驗金石第483章 不安第347章 蝴蝶效應(yīng)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207章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487章 僵持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347章 蝴蝶效應(yīng)第159章 社稷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平县| 怀化市| 澄迈县| 阜阳市| 太仓市| 商丘市| 徐水县| 崇阳县| 南宁市| 类乌齐县| 阳城县| 长治县| 白山市| 金昌市| 建宁县| 西乌珠穆沁旗| 武鸣县| 崇文区| 玉屏| 简阳市| 武胜县| 彭水| 安化县| 二手房| 图木舒克市| 梅河口市| 静乐县| 太康县| 胶南市| 昌黎县| 柏乡县| 峡江县| 苗栗市| 宝清县| 普安县| 锡林浩特市| 凤阳县| 宝清县| 桑日县| 内丘县|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