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0章 意外

天子榮新元三年,冬十一月初八,拂曉。

博望城西北七十里處。

經過連續三天的晝伏夜出、披星戴月,郅都所部先鋒三萬五千人,也終於抵達了戰前預案中,郅都所部涉冰面而橫跨大河的‘渡點’。

——從大河的這一邊,偷襲對岸的關隘,當然不可能採取‘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行軍路線。

再有,便是在不同的區域,大河的寬度也有所不同。

在高闕正南方向,是大河在河套一帶最爲湍急、難渡的流域。

而河流湍急,往往便意味著河寬相對較窄,水流被儘可能匯於河道中央,從而導致水壓增高,河水流速變得更快。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在大河已全面冰封的當下,郅都所部先鋒想要涉冰過河,直線距離最短、河寬最窄的渡點,還真就是從高闕正南方向,直勾勾盯著對岸的高闕,直線過河。

但很顯然:高闕內的匈奴守軍,也不完全都是傻子。

就算沒有刻意防備,也必然會有閒得無聊的兵卒、將官,站在高闕巍峨聳立的關牆之上,朝關外的冰封河面發呆。

稍有風吹草動,高闕不說是立馬進入戰備狀態,也至少會排出斥候出關探查。

所以,郅都所部只能繞個大彎——先從博望城西營,在夜色的掩護下分批次走出來,而後於博望城西北方向的丘林帶聚集。

再然後,仍舊是晝伏夜出,朝正北方向進發,抵達戰前預定的渡點。

此刻,郅都所部先鋒,大致位於高闕的西南方向,博望城的西北方向。

如果打開地圖,便不難發現:高闕、博望城,在地圖上是一上一下,二者相連是一條垂直的線。

而郅都所部現在所抵達的地方,若是分別和高闕、博望連起一條線,那便會形成一個比較標準的三角形。

接下來,郅都所部要涉冰渡河。

抵達河對岸,郅都所部先鋒便會位於高闕的正西方向。

再然後,郅都就要帶著麾下先鋒,沿著大河北岸,一點點往東摸向高闕。

從郅都所部自長安出發,一直到兵臨高闕——這一整個行軍路線當中,最爲危險、最容易被敵人發現,同時,也是最爲重要的一段,便是渡河成功,到兵臨高闕這一段······

“將軍。”

時近拂曉,按照過往幾日的慣例,先鋒大軍今日的行程,便已經結束了。

接下來,便該是將士們各自找個合適的地方,灌下一口烈酒,吃下一些乾糧,而後抱團取暖,稍作休息。

等到了晚上日暮時分,先鋒大軍纔會披星戴月,再次開拔。

此刻,先鋒大軍的狀態,也確實就是行軍結束,準備原地休整的架勢。

——將士們緊裹著身上披風,不忘將厚披風外多加的一層白布也裹緊些。

而後小心翼翼伸手入懷,掏出一塊塊圓形扁狀麪餅,用力咬下一塊。

覺得幹了噎了,便拿起腰間水囊,小小抿一口烈酒。

至於真正裝水的水囊,則被將士們每七八人集中在一起。

吃飽喝足了,將士們便七八人背靠背成一圈,將七八個水囊圍在中間,原地蹲坐著,便閉幕假寐起來。

而在隊伍最前方,前將軍郅都確實趴在一處聳起的土包之上,稍瞇著眼,隔著冰封的大河,眺望向對岸。

“將軍?”

身旁小將又一聲輕呼,卻仍舊沒能將郅都的注意力從對岸拉回。

又過了好一會兒,郅都才深吸一口氣,擡手掃向不遠處的冰面。

“且看。”

“冰封起霧。”

“十步開外,便幾乎伸手不見五指。”

郅都沉聲一語,那小將頓時循著郅都的手指,朝冰封的河面看去。

見果真是大霧封天,小將只本能皺起眉,顧自喃喃道:“許是纔剛破曉,天還未大亮?”

“再過半個時辰,霜降露沉,怕又是一眼千里。”

卻見郅都微微一搖頭,而後長呼出一口氣,再昂起頭,擡手指向天空。

“陰雲密佈,不見天日。”

“今日當是大霧,今晚,便或有大雪。”

聞言,小將再度昂首望天,見郅都的判斷再次得到驗證,眉頭只緊緊鎖了起來。

不同於後世,絕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即便是封建時代,做將軍,領兵出征作戰,也同樣是一個技術活。

天文地理,說著容易——不過四字,可到了具體的戰爭過程當中,所涉及的知識面卻堪稱海量。

首先,作爲將軍,你得有一定程度的立體思維構造能力,讓你能根據一張二位的平面地圖,在腦海中還原三維立體的戰場地形、地勢。

在此基礎上,你還得具備地理常識,如什麼地方會有水源、什麼地方會有溝壑,怎樣的地方能藏身,怎樣的地方更危險。

再有,便是出了地理知識,你還得具備相當程度的天文知識素養。

倒不是說做了將軍,你就得仰天觀星,觀察星辰軌跡、走向。

而是根據天色,能大致判斷出未來半天到一天內的天氣——尤其是不利於行軍打仗的惡劣天氣。

比如入門級別的:烏雲密佈,便多半是要下雨。

再比如,昨夜月明星稀,今日大概率是個大晴天。

而作爲將軍——尤其是掌握幾萬人生死的高級將領,你得看得更細、更準。

比如大晴天,遠方的空中卻有厚雲,且風向也正好在把雲層望你的方向吹,你就得知道:就算現在是大晴天,小半天過後也很可能要下雨。

再比如,天空中既不見月亮,也沒有星辰,堪稱陰雲密佈,空氣卻無比干燥。這時候,你就要判斷出明日,你所在的這片區域,大概率是個極其適合行軍的陰天,且附近區域,有可能會下一場暴雨。

此刻,郅都便從大河冰面上的濃霧,以及天空中的雲層,判斷出未來一天一夜的天氣——白晝濃霧,夜半降雪。

而如此明顯,且對軍隊行軍作戰產生重大影響的惡劣天氣,無疑會將一支軍隊原本的戰略預案,給破壞的亂七八糟。

好比此刻,郅都所率領的三萬五千先鋒大軍。

按照原計劃,這三萬五千先鋒,是要在今日拂曉抵達此地,而後休整至太陽落山之後。

等到了今晚,大軍再度開拔,趁夜涉冰渡河,並在抵達河對岸後,沿河畔向東潛行,爭取在明日天亮前,抵達高闕以西不超過三、五里的位置。

而明天,便是長安朝堂在戰前廟算中,預定的高闕之戰開啓日。

抵達高闕附近後,明日白天,郅都所部仍舊是休整。

仍舊是要等到夜幕降臨,先鋒大軍纔會再次出發,趁夜色摸向高闕。

如果一切順利,夜半時分,先鋒大軍就能有數百斥候翻越高闕關牆,潛入高闕,並儘可能製造混亂,並燃起火光。

同時,郅都也會竭盡所能,在敵人發現異常之前,將盡可能多的人送上關牆,以搶佔關牆上的防守位置。

等先行潛入的斥候精銳,於高闕內燃起火光,郅都送上關牆的先鋒主力,便會反過來在高闕關牆上打防守。

至於河對岸,博望侯程不識所部中軍主力,也會在看見火光後,第一時間率軍渡河,以猛攻高闕······

整個戰鬥預案,詳細到哪一天的什麼時候,郅都所部抵達哪裡,採取什麼舉措,要注意什麼風險,程不識所部又要如何機動,以什麼速度、什麼時間爲限,抵達什麼區域、起到怎樣的戰術作用。

當然了,計劃趕不上變化,要想讓這一套明顯有些理想主義、異想天開的戰略預案實現,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即便如此,漢家也不能因爲計劃趕不上變化,便全然不做計劃。

——計劃總是要做的。

至於具體的操作過程,則大致秉承求上得中、求中得下的原則——將士們都竭盡所能的,把計劃中的每一部分,都做到現有條件下的最好。

然後,再看最終能得出個什麼樣的結果。

便說此戰,如此詳盡的戰略預案,若是能完成其中的一半,這份預案就算沒白做。

若能完成七成,便能讓這份看似異想天開的預案,成爲此戰,漢家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關鍵因素。

而在行軍作戰過程中,沒有人知道戰爭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尤其是在戰爭爆發前的準備、潛行階段,即便是作爲戰場掌控著的將帥,也無法從任何蛛絲馬跡,得出我方取得了部分優勢的判斷。

在這種時候,唯一能讓將帥判斷敵我雙方戰略處境,並對下一步做出針對性安排的,便是戰爭的進程,與戰前準備的預案有多少匹配度。

如果以前都在按照我方的計劃,正有條不紊的往下推進,那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我方的最終戰略目的達成。

倘若基本在按照計劃進行,期間出了些許小差錯,那主將就要重點研究,判斷這意外出現的差錯、出入,最終是否會對戰爭的走向,乃至戰爭最終的結果,產生顯著而又長遠的影響。

如果會,那主將就要針對性做出彌補、挽回,爭取讓一切都回到正確的軌道。

又或是臨機應變,根據戰場局勢,通過一個本不在計劃內的舉措,來彌補先前的意外,對戰爭走向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這,顯然就是名將級別的人物才能具備,且熟練掌握的天賦技能。

若情況再差一些——戰役走向完全脫離了原先的計劃,一切都在朝著未知的方向發展,那主將就應該第一時間意識到:壞了!

戰爭走向不可控了!

然後,主將便要做出判斷,是要做些什麼讓戰爭走向回到正軌、回到原先的計劃,還是直接放棄這場戰役,以脫離戰場作爲先決條件,來制定下一步的行軍作戰計劃。

有且僅有極少部分名將級別的高人,纔會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將錯就錯,直接將原先的計劃完全拋在腦後,一切都走一步看一步。

卻也不完全是他們藝高人膽大。

而是對尋常將帥而言,已經瀕臨失控的局面,對於這些歷史級別的大牛,很可能仍舊是一切仍在掌握之中的程度。

明白了這些,就不難理解眼下,郅都所率領的先鋒大軍,面臨著怎樣的困境。

——天氣的變化,對漢軍原先的戰前預案,造成了極爲嚴重的影響!

因爲在戰前,長安朝堂在戰鬥預案中,著重強調了關於天氣變化的兩大理想條件。

其一:白晝,最好沒有霧。

其二:夜晚,最好沒有風雪。

後者自然是很好理解。

夜晚,是漢軍將士——尤其是郅都所部先鋒大軍,披星戴月趁夜趕路的時間。

趁夜行軍,本身就不能點亮光源——甚至最好是連月光都沒有,以免先鋒將士暴露行蹤。

在這樣的情況下,倘若本就刺骨冰寒天氣,再多加上一層名爲‘暴風雪’的負面因素,那先鋒大軍無論是前進難度、行軍速度,都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從博望西營出發,到此刻抵達大河南岸渡點,郅都麾下的三萬五千先鋒卒,已經有上千人掉隊。

多半是扛不住這凜冬酷寒,被集中留在了某片區域休整,美其名曰:休整好了就追上大部隊。

但所有人都知道,此戰,這些掉隊的人,已經退出了作戰序列。

而接下來,大軍即將涉冰而過的冰封河面,氣溫是比岸邊還要更冷的。

且在涉冰渡河途中,如果再有人掉隊,郅都也不可能在抽出時間,讓大軍停止前進,好安排這些掉隊的人集中紮營修養。

——今晚,先鋒大軍再度開拔之後,每一個掉隊的人,都可以被郅都直接記錄爲:戰前陣亡!

至於等過了大河,到了對岸,掉隊的人非但會被完全放棄,甚至可能被要求'把自己埋好,別被敵人發現屍體'。

所以在戰前,長安朝堂的預案會說:最理想的兩種天氣情況之一,是黑夜無風雪。

至於另外一項:白晝無濃霧,則有點類似此地無銀三百兩般的戰略欺騙。

原因很簡單:在高闕的匈奴守軍眼中,無論是河對岸的博望城,還是高闕外的冰封河面,都應該是一覽無餘的。

因爲只有這樣,匈奴人的眼睛,纔會幫助漢家欺騙匈奴人:一切如常~

很安全~

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23章 好劇本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524章 劃算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535章 長平烈侯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302章 戰書?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441章 迭代!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373章 統籌會?第41章 回去再說!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484章 爆!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264章 活著,纔是最大的勝利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520章 洗腦?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19章 做大哥的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99章 十日?!第257章 樑內史,別來無恙否?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528章 單于庭第381章 洗牌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88章 賊心不死!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275章 落毛的蒼鷹?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81章 天下皆反?第540章 冬第268章 削藩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441章 迭代!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42章 啊這?啊???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8章 命可真好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207章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498章 轉戰!第46章 莢錢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486章 絞肉機?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550章 皇長子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54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308章 將戰第86章 王孫,且去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77章 我乏了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20章 諸呂故事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268章 削藩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400章 燙手山芋調的一手好作息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411章 人才庫?
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23章 好劇本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524章 劃算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535章 長平烈侯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302章 戰書?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441章 迭代!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373章 統籌會?第41章 回去再說!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484章 爆!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264章 活著,纔是最大的勝利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520章 洗腦?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19章 做大哥的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99章 十日?!第257章 樑內史,別來無恙否?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528章 單于庭第381章 洗牌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88章 賊心不死!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275章 落毛的蒼鷹?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81章 天下皆反?第540章 冬第268章 削藩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441章 迭代!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42章 啊這?啊???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8章 命可真好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207章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498章 轉戰!第46章 莢錢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486章 絞肉機?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550章 皇長子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54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308章 將戰第86章 王孫,且去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77章 我乏了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20章 諸呂故事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268章 削藩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400章 燙手山芋調的一手好作息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411章 人才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莆田市| 西林县| 肇州县| 班玛县| 鹿泉市| 南投市| 曲松县| 木兰县| 汉阴县| 嫩江县| 云浮市| 武功县| 伊金霍洛旗| 枣强县| 逊克县| 茂名市| 大化| 曲沃县| 台山市| 恩施市| 颍上县| 平邑县| 右玉县| 舟曲县| 津市市| 万源市| 尚义县| 平安县| 洪泽县| 塔城市| 新龙县| 临泉县| 蕲春县| 霍城县| 阿尔山市| 壤塘县| 禹州市| 诸城市| 旺苍县|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