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0章 洗腦?

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社會道德價值體系,對官僚體系貪污腐敗,有著更深刻、明確的認知。

簡單來說,就是官員貪污腐敗,他首先得是普世價值不認同、不接受,並一致唾棄的‘不道德’行爲。

然後在‘貪污腐敗不道德’的基礎上,一點點收緊、提高標準,讓不道德,逐漸朝著不合法的方向埋進。

好比古華夏,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

但到了近現代,三妻四妾雖然也不違法,但已經被主流價值觀指責爲‘風流’‘好色’了。

當三妻四妾,從最初的常態,變成合法、但不受主流價值認可的‘不道德行爲’之後,纔有的更進一步的,以制度爲保障的一夫一妻制。

又好比商、周時期,有錢人組建私人武裝很正常。

但到了封建時期,武裝力量的組建,就逐漸變成了官方、政府,以及極個別特權階級的權力,尋常人根本無法通過合法渠道,擁有屬於自己的私人武裝。

到了兩千多年後的新時代,則再進一步:無論任何人,無論有沒有錢、有沒有權,無論是不是特權階級——凡是個人,都不允許擁有私人武裝力量!

武裝力量,必須作爲國家的工具而存在!

而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也同樣是從最開始,人人養私兵、組建私軍,到這個舉動被主流價值唾棄爲‘居心叵測’,再到最終,從法律層面全面禁止。

那官員的貪污腐敗問題,大概是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按照劉榮的大致判斷,在與神話接軌的華夏古早時期,官員以權謀私,多半是正常的。

正常到沒人認爲,官員貪污腐敗、以權謀私有什麼不對,是什麼值得大書特書、批評批判的事。

大約到了華夏文明,從奴隸制社會到封建制社會過渡的間隙,官員貪污腐敗的問題,纔開始引起華夏文明的重視。

因爲在那之前,華夏很可能就沒有‘官僚’這個概念。

奴隸制社會嘛!

社會組成結構,不是掌握財富、人口的奴隸主,就是作爲財富、人口的奴隸。

奴隸主想要管理財富,直接從屬於自己的奴隸當中,選一個能幹的就行。

統治階級想要層層通知,也簡單——從隸屬於自己的奴隸主當中,選一個靠譜的就行。

什麼官僚、官吏,什麼統治工具——不就是說法好聽點的奴隸嘛?

至於以權謀私?

不好意思,我作爲奴隸主,我的權力本身就是私權。

或者說,我作爲這個部族,乃至國家的擁有者,我的慾望,就是公事。

不存在‘公權’,也不存在‘私慾’——權力是我的,慾望也是我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

我用屬於自己的權利,爲自己謀求利益,這還能有不對?

笑話……

我一個奴隸主,不用手裡的權利謀利,難不成,還要給手底下的奴隸謀福利?

多少有點倒反天罡了吧……

直到奴隸制社會,逐漸被封建社會取締,官僚這個羣體纔出現。

在華夏文明的社會組成構造當中,出現了除統治階級、被統治階級之外的第三類羣體:輔佐統治階級。

簡單來講,就是原先,奴隸主擁有一切權力,奴隸承擔一切責任,奴隸主直接擁有,並支配奴隸的一切。

而在封建社會,新的‘奴隸主’,或者說是統治者,卻不再直接統治‘奴隸’,即底層百姓了。

二者之間,多了官僚這麼個中間人,憑藉統治者‘借’給自己的權力,替統治者統治底層民衆。

而後,纔有的以權謀私、貪污受賄之類的說法。

但即便是這,也還是和後世人理解當中,官員憑藉手裡的國家公權力,爲自己謀求私人利益不同。

——這裡的以權謀私,依舊不是濫用公權力。

嚴格意義上來講,是本屬於統治者,如天子、君王的私人權利,被官員拿去謀求自己的利益了。

本質上並不是以公權謀私利,而是以他人的私權,謀自己的私利。

說起來可能有點繞,但依舊不難理解。

後世人理解當中的貪污受賄,以權謀私,是官員辜負國家、人民的信任,用國家、人民授予自己的權力,爲自己謀求利益,甚至於違法亂紀。

而在這個時代,甚至是華夏封建王朝的絕大部分時間間隔內,官員貪污腐敗,本質上都是:原本屬於皇帝的私人權利,被借給了官員;

本該用於輔助皇帝統治底層,卻被官員用來謀利。

二者最本質,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前者,辜負的是天下人,辜負的是國家、人民。

而後者,僅僅只是辜負了皇帝一人。

這樣一來,問題就簡單了。

——後世人爲何對貪污腐敗深惡痛絕,對貪官污吏零容忍,對糾察貪官污吏,有著極高的積極性?

因爲在後世,貪官污吏,侵犯的是民衆的利益,辜負的是民衆授予的公權利。

民衆把權力交給官僚,官僚卻不幹人事,民衆自然火冒三丈。

但在封建時代,貪官污吏,非但老百姓沒那麼深惡痛絕,甚至就連官僚體系本身,也沒有太強烈的排斥。

——某個官員貪污受賄?

——你操個什麼心啊?

——人家辜負的是皇帝老子,又沒有辜負你?

——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也可以說:封建時代,其實並沒有‘公權力’這個概念。

所謂封建時代的公權力,實際上,就是皇帝的私權利,被借給了官僚階級。

吃人最短,拿人手短。

人家皇帝把權力借給你了,你自然要聽人家的話,還要老老實實矮人家一頭。

但正所謂:有借有還。

如果什麼都不做,這借來的權力,早晚都會被收回去。

怎麼辦呢?

官僚階級想了個好辦法。

——用盡所有手段,將自己手裡的權利,從‘皇帝借給官僚’的本質、事實,扭曲爲:官員天然所具備。

這樣一來,權力不再是皇帝借給官僚的,自然也就不用還了。

非但不用還了,甚至還能被用來欺瞞,甚至欺壓年少的天子。

於是,就有了帝王心術,就有了‘主少國疑’的說法。所謂帝王心術,便是讓一個原本稚嫩、青澀的皇帝,搞清楚這裡面的彎彎繞;

免得被官僚三兩句話就哄騙了去,真以爲官僚手裡的權利,是從宇宙大爆炸開始,就被天道硬安在他們頭上的。

然後,在明確認識到客觀現實的基礎上,一邊哄著官僚羣體:是是是~

好好好~

你說的都對~

去幫朕把事兒辦了,把天下治理好。

然後一邊在心裡反覆提醒自己:這些個老狐貍,有朕用不到你們的那一天!

於是,便也有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一個年少的帝王邁向成熟的表現,其實也可以由此作爲標準。

——年少即立的君王,什麼時候明白官僚的權利,都是從自己這裡‘借’去,甚至搶去的,這便是長大了。

什麼時候,能想到辦法,把官僚從自己這裡‘借走’‘搶走’的權利奪回來,並在自己可以掌控的範疇內重新借出去,這,便是成熟了。

那這,和官僚貪污腐敗、以權謀私有什麼關係?

還真有關係。

按照官僚‘儘可能把手裡的權利,從皇帝所借,扭曲爲天然具備’的本能,官僚以全謀私的行爲,也從事實上的:皇帝借權給官僚,官僚卻辜負皇帝,拿權力去謀私利;

變成了:官僚天然擁有權力,也天然就可以以權謀私,貪污受賄。

也就是說,權力的來源,纔是決定權力的用途是否合理、權力造成的後果是否爭取的核心因素。

好比說,一個小男孩,得到了母親的允許,去買一根雪糕來吃。

吃完拉肚子了。

那沒什麼好說的,該去醫院去醫院,該看病看病,該吃藥吃藥。

頂多以後注意著點,少吃,或不吃雪糕。

但倘若這個小男孩,是得到了老師的允許,在學校小賣部買了雪糕吃,然後拉肚子了?

那你就瞧吧——有的是好戲看。

允許小男孩吃雪糕的老師啊~

把雪糕賣給小男孩的小賣部啊~

甚至於學校、校領導,乃至於雪糕生產廠商,都可能被這個小男孩的家長問責!

更有甚者:一個陌生的人,給小男孩買了一個雪糕吃,導致小男孩拉肚子?

那就更有趣了。

雪糕、拉肚子先放在一邊——你還是想說清楚你這個舉動,究竟是爲了販賣兒童,還是猥褻之類的吧。

同樣的道理。

官僚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看似是毋庸置疑的錯事、壞事,但實際上,也依舊要看權力的來源。

如後世新時代,官僚的權力源自於國家,屬於公權力,那自然是爲天下人所不齒、所唾棄。

而在封建時代,官僚的權利源自帝王,屬於統治階級的私權利。

故而,其以權謀私,實際上只會讓帝王不開心。

同僚大概率是默不作聲的看好戲,作爲受害者的底層民衆,也多半是敢怒不敢言。

在此基礎上,如果官僚的權利,被官僚扭曲爲‘天然具備’,那就更惱火了。

——權力沒有來源,那自然,就不需要向任何人負責了。

權力沒有來源,等於說是官僚‘靠本事得來的’,那以權謀私、貪污腐敗,也等於說是憑本事撈錢。

聽著很魔幻是不是?

不像是莊重、嚴肅的華夏封建王朝,而更像是一個奇幻世界?

如果你真這麼認爲,那麼,漢天子劉榮會告訴你:巧了。

如今漢室,正處於這個階段。

按照這個時代的普世價值,官員的權力來源,尚還沒有被扭曲爲‘天然具備’。

至少大多數官員,都爲自己能做官、能掌握權力,而對任命自己爲官的上級或天子懷有感激。

且無論一名官員,是由過去的御史中丞、如今的大司空屬衙以公文調任,還是丞相府、過去的內史府動用特權撿拔,收到提拔的官員,也都記天子一個‘允許我做官’‘允許我升官’的恩情。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如今漢室,官僚的權力來源,還是能勉強歸於天子的。

這就意味著,在如今漢室,官員以權謀私、貪污腐敗,並不會‘無顏以面天下人’,而是僅僅只會無顏面對天子。

那怎麼辦?

總不能因爲沒臉見人,就不撈錢了吧?

簡單。

既然錢非撈不可,臉也得要、人也得見,那就從其他方面找補就好了。

比如,把正事兒辦妥。

如此一來,等哪一天,皇帝問起‘你咋拿我給你的權利,往家裡成箱成箱搬金子呢?’,也好擠出一抹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回上一句:臣確實有點貪財的小毛病。

但陛下交代的事兒,臣可是都辦妥了啊?

陛下給臣的權利,臣大都用來辦陛下交代的事兒了。

只是順帶著,貪點兒、撈點兒……

嘿,嘿嘿……

這麼一搞,皇帝也沒脾氣了。

——畢竟人家真把事兒辦妥了,沒耽誤正事兒。

作爲官僚權力來源的皇帝,都對官僚貪污腐敗、以權謀私沒話說,其他的人,自然更沒有‘皇帝不急太監急’的道理了。

捱揍的人都沒意見,你一個旁觀者哪兒那麼多閒工夫啊……

這種情況,這種風氣,這種認知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

甚至都不是最近這幾年,乃至最近這幾十年、秦末漢初前後形成的。

至少二、三百年以來,無論是戰國時期的各國,還是始皇嬴政的大秦,亦或秦末各路諸侯,乃至當今漢室——所有的官僚,都本能的認同這個價值體系。

就像人生來就會吮吸,生來就會呼吸一樣。

這個時代的官員,生來就會以權謀私,貪污腐敗。

數十上百年,乃至數百年來皆如此。

直到此番,一個小小的奴籍案,讓所有人都開始思考。

——就像是在思考:人餓了,爲什麼就要吃東西?

——人渴了,爲什麼就要喝水?

以及:做了官,爲什麼就非得貪污受賄、以權謀私?

過去,大家這麼做的是本能,沒人想過對不對,又或是爲什麼。

而現在,靜下心來思考過後,這看似合理,只需要遵循本能的去做,根本不需要考慮的事,卻變得愈發微妙了起來。

第31章 不盡然吧?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475章 人心啊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371章 鹽鐵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21章 殫精竭慮第206章 孤兒軍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491章 捷報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340章 驗金石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532章 就不!第98章 陛下口諭!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466章 點將!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晚點更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407章 四兩撥千斤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432章 策問第387章 商賈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421章 大喜第99章 十日?!第292章 蒙王?第222章 不遠了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353章 吞金獸!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462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475章 人心啊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538章 意外第6章 困獸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435章 稅第419章 考題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227章 開戰!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527章 穩步推進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47章 好小子!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287章 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外戚!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531章 封禪?第227章 開戰!第413章 趙禹之怒!
第31章 不盡然吧?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475章 人心啊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371章 鹽鐵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21章 殫精竭慮第206章 孤兒軍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491章 捷報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340章 驗金石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532章 就不!第98章 陛下口諭!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466章 點將!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晚點更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407章 四兩撥千斤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432章 策問第387章 商賈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421章 大喜第99章 十日?!第292章 蒙王?第222章 不遠了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353章 吞金獸!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462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475章 人心啊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538章 意外第6章 困獸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435章 稅第419章 考題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227章 開戰!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527章 穩步推進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47章 好小子!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287章 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外戚!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531章 封禪?第227章 開戰!第413章 趙禹之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阴县| 普安县| 昔阳县| 宁波市| 孙吴县| 普格县| 镇原县| 神木县| 丰镇市| 佛学| 高雄市| 乐陵市| 凯里市| 浑源县| 双城市| 江阴市| 辉县市| 南召县| 留坝县| 太和县| 察哈| 鹤壁市| 赫章县| 五莲县| 沭阳县| 樟树市| 二连浩特市| 德保县| 乌拉特前旗| 吴桥县| 龙陵县| 上犹县| 鲁甸县| 兴和县| 通榆县| 米脂县| 涞水县| 淮滨县| 富民县| 兴仁县| 东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