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

說一千道一萬,此次突發的奴籍案,到底對長安朝堂意味著什麼?

乍一眼看上去,不過是一次出人意料的突發事件,在不明力量有意無意的推動下,發酵成了一場吹響漢家官場的反貪風暴。

說得再直白一點,就是一件原本稀鬆平常,再尋常不過的非公室告,在天子劉榮的刻意推動下,發酵成了一場遍及天下範圍的大辯論。

辯題爲:官員到底該不該貪污、腐敗?

漢家對於官員的道德要求,底線到底在哪裡?

是和太宗孝文皇帝那般,對貪污受賄者‘贈金以愧其心’?

還是如過往這些年般,聽之、任之、由之——任憑天下官員上下其手,吃的大腹便便、滿嘴流油,卻置之不理?

還有;

對於官員的經濟,以及官員與官員、官員於豪強之間的利益關係,究竟有沒有針對性的限制?

比如:不允許官官相護?

亦或者,是不允許官員與豪強往來,亦或是不允許官員收受‘賤籍’,也就是商人的賄賂?

更有甚者——存不存在,或者能否出臺一項新的限制,在漢家現存的賄賂之風盛行的情況下,禁止官員爲了某些特殊的事,而收受特定人羣的賄賂?

這個話題很宏大,也很深刻。

卻很難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因爲在人類發展史上,對與錯,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好比殉葬制度——並不是從最開始,妻兒老小、奴僕隨從一併殉葬,一夜之間就變成不允許殉葬。

而是一點點、一點點的改進,發展。

從最開始的‘按戶口本集體殉葬’,發展成子女不殉葬,再到正妻不殉葬……

最終,殉葬的便只剩下奴隸,以及與奴隸並無本質不同的妾室。

隨著華夏文明從奴隸制社會,正式踏入封建制社會,殉葬制度這最後的殘存,便也隨之近乎消失。

而這,也正是人類文明發展歷史上,每一個‘對錯觀念’形成的完整過程的縮影。

貪污腐敗、收受賄賂,也是一樣的。

——對於賄賂,華夏文明也並不是最開始,人人都爭做和珅,然後一夜之間,又都變成兩袖清風的廉潔官吏。

這也是有發展歷程的。

最開始,官僚羣體,確實是本能的利用職務之便,爲自己謀其私人利益。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才慢慢發現:官員謀私,是對整個社會成員、對集體的重大傷害。

但既得利益集團已經形成,浩浩大勢不可阻擋。

怎麼辦呢?

無法急剎車,就只能一點點爭取。

爭取的方式,則是從最開始的無可奈何,先邁出第一步:倡議。

——接受貪污、受賄行爲的存在,不去否認這一現象的合理性,而是從道德層面,倡議官員儘可能少貪污、少受賄,多以集體利益爲考量標準。

慢慢的,有越來越多的官員,想要追求兩袖清風的道德、精神層面的收穫,倡議便進一步轉化爲共識,並榮辱社會普行價值的鄙視鏈。

比如:天下人一致認爲,貪污腐敗不道德,貪官污吏應該被鄙視。

但這個階段,也同樣不輕鬆。

因爲這極度違揹人性。

官僚是如何產生的?

正應了後世那句名言: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官僚在成爲‘官僚’之前,需要先學得文武藝,也就是具備才能。

且獲取才能的過程,具有非常強的目的性,功利性。

強身健體,練舞從軍也好,舞文弄墨,入仕爲官也罷——學得文武藝的手段,貨與帝王家纔是目的。

既然是‘貨’與帝王家,也就是將自己的才能出賣給統治階級,那自然要換回與之相應的利益,才能算是‘貨與’。

這裡的利益,可以是官員身份帶來的權柄、超然社會地位,以及特權。

自然,也包括經濟層面的利益。

華夏上下兩千年,升官發財四個字,幾乎是從不曾被一分爲二的。

——升官就意味著發財,發財最好的方式就是升官。

爲什麼?

當然不是因爲升了官,就能得到更高的俸祿,而是升了官,掌握了更大的權利,就能爲自己牟取更多的經濟利益。

所以,千里作官不爲財,是反人性的。

做官求升官,升官爲發財,才符合人性‘爲己謀利’的本能。

衆所周知,反人性的價值體系,只能通過兩種手段達成。

要麼,是通過‘軟’的手段,即道德標準、價值認同來引導。

要麼,是通過‘硬’的手段,也就是律法、賞罰制度來限制。

前者更省心,後者更省事。

且二者也可以並行。

舉個很淺顯的例子。

真實的人性,幾乎是‘唯利是從’的。

在人性的趨勢下,人們幾乎只會做對自己有利的事,卻根本不在乎這件事,是否損人利己。

如果一個人,真的完全尊重人性、原始本能,那這個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是爲了讓自己開心、獲益。

比如,看上別人的東西了,就搶回來。

擁有了,就獲益了、開心了。

至於別人失去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

不好意思,人性的字典當中,並沒有憐憫和同情。

再進一步——看上別人的女人了,也搶過來。

佔據了,也獲益了、也開心了。

至於這個女人的丈夫?

與我何干?

好處我都想佔,責任我都不想負,別人的死活我都不想管——這,便是人性。

這,纔是人性。

很醜陋,很邪惡,卻是人類,乃至絕大多數生物的原始本能。

也正是這種原始本能,支撐著生物在各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下得以延續。

但這種邪惡的天性、本能,也顯然不利於羣體、社會的構建。

於是,在羣體社會構建初期,便開始出現‘羣體共識’。

比如,爲了保障大傢伙的利益,所有人共同約定:不能偷、搶彼此的東西,不能因爲自己的喜好就傷害他人。

大多數人遵守了這個共同約定,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公約’,但也還是有一小部分人,或主動、或被動的違反了公約。

於是,原本只是禁止做某事的公約,又多了一條針對違反者的懲罰措施。

在原先的:不能偷東西、搶東西,不能隨意殺人、傷人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句:如果違反這條約定,就要被放逐/被孤立/被囚禁。

至此,公約演變成了法律。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又發現:僅僅只是法律——僅僅只是‘違背規定就要受到懲罰’的威懾,仍舊無法完全杜絕極少數個體,做出危害羣體的事。

於是,除了‘你要是敢這麼幹,你就要收到這樣的懲罰’這種硬性法律體系外,又產生了一個‘如果你這麼幹,大家都看不起你、鄙視你、孤立你’的軟性道德體系。

並且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二者逐漸組合成爲了社會架構的根基。

小偷小摸,大家鄙視你;

偷的多了,大家孤立你,遠離你;

偷出大事兒了,官府就要逮捕你。

通過這種階梯型、從軟到硬,從社會道德層面,到法律制度層面的遞進式懲罰制度,最終成爲了人類文明的社會構建基石。

但還是那句話。

人類文明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是非、對錯觀念,是一夜之間形成的。

——古早時期,男女之間看上彼此,那是上去就能一棍子敲暈,然後拖回山洞造娃的!

那會兒,可沒人覺得這不對。

慢慢的,人們一致認爲:被敲悶棍有點疼,而且有被敲死的風險,能不能稍微改一下?

如果看上對方了,能不能別敲悶棍了,過去張嘴說一聲,讓對方乖乖跟你回山洞,可好?

等對方不樂意,你再把人家綁回去,也總好滾敲悶棍。

就這方式,放在哪朝哪代,不是姦淫婦女?

但在古早時期,這就是當時的社會共識。

而人類從古早時期‘看上對方就敲悶棍’的原始求偶方式,一步步發展到三媒六娉、婚娶結親的文明社會求偶,是一點點發展、進步得來的。

同樣的道理。

官員貪污腐敗,在最開始,那就是大家都認同的。

——做官不就是爲了發財?

你別看現在,我罵當官兒的不要臉!

等我當了官,我能比他還不要臉!

慢慢的,大家才逐漸發現:這樣不行。

對羣體、對社會的危害太大了,也太耽誤正事兒了。

於是,新的公約、共識開始出現——撈錢可以,但儘可能不要耽誤羣體的正事兒。

只要能把事兒都辦好、能把地方治理好,那貪點兒、撈點兒,也是題中應有之理了。

——你不能指望人家白乾活吧?

人家‘學得文武藝’,憑啥給全天下的普通人打白工?!

人家有那個本事做官,就該得到相應的利益!

而今漢室,便正處於這個階段。

——對於貪污、腐敗,這個時代的人們,還不像後世新時代的民衆那般,深惡痛絕。

因爲在這個時代的人們看來,當官,似乎只有‘謀利’這一個目的。

準確的說,任何特殊的才能,似乎都應該換回相應價值的利益。

比如猛人勇士,在戰場上殺敵建功,就該得到封賞!

比如文人墨客,能提出對國家有利的建議、提出對國家有利的政策,那就該加官進爵。

更何況官職,本身也是封賞的一種方式。

這就使得貪污受賄,在這個時代,有著後世人難以想象的社會接受度。

向貪官污吏扔菜葉子的事兒,在如今漢室幾乎不可能發生。

如果某個官員,因爲貪污受賄落馬,人們絕不會說‘活該’,而是會猜:難道是撈錢的時候,忘了把正事兒也辦妥了?

如果是,那才活該。

不是撈錢落馬活該,而是耽誤了正事兒落馬活該。

如果不是,那就是帝王刻薄寡恩了。

——撈個錢而已,何必如此大驚小怪?

做官撈錢,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人家辛辛苦苦掌握才能,好不容易纔做成官,撈錢是本分,不撈是情分。

清廉的官員,確實值得敬佩、崇敬,因爲人家道德高尚,能做常人做不了的事、抵禦常人無法抵禦的誘惑。

但撈錢的官員,也沒那麼值得唾罵、鄙視。

畢竟人家是做官,而不是做道德模範。

官員嘛,會辦事兒就行。

能辦事兒,就是好官,辦不成事兒,纔是壞官。

至於撈不撈錢,根本就不重要……

這樣的價值體系——這樣的社會普世價值導向,自然就使得這個時代的官員,貪污腐敗起來無比的坦然。

就好像貪腐纔是常態,不貪反倒是自己虧了。

然後,奴籍案發,並在天子劉榮的刻意推動下迅速發酵。

發酵到最後,已然是引發了一場大思考。

——官員,真的應該貪污腐敗嗎?

天下人——至少朝堂中央,亦或是天子,真就應該放任官員以公謀私,損人利己嗎?

對於後世人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

貪污腐敗,對一個國家、對一個政權,乃至對一個文明的傷害,也同樣不必贅述。

問題的關鍵,也就在這裡了。

——原本,大家都是遵循著本能,彷彿‘餓了就該吃飯’‘渴了就該喝水’般,下意識認同‘官員就該撈錢’的觀念。

而此次奴籍案所引發的思考,則直指官僚體系,與政權、文明之間的核心衝突。

即:官僚作爲統治階級的統治工具,天然就會或多或少的,獲取統治階級的部分權利。

這部分權利,本該幫助官僚階級,更好的成爲統治工具。

但官僚階級除了‘官僚’這個身份標籤,也同樣是整個社會的一份子。

這使得他們,也有著七情六慾。

於是,官僚掌握的權利,就被用到了謀求私利之上。

——統治階級當然希望自己給的權利,全都被用於‘公事’。

而官僚羣體,也同樣希望自己的權利,能全都用於爲自己牟利。

二者的矛盾算不上尖銳,卻是極難調和。

於是,你進我退,你退我進。

——統治階級不管,官僚們就放浪形骸,大肆謀私。

畢竟不撈白不撈。

——統治階級強勢,官僚就慫一點、乖一點,收斂一點。

畢竟板子打下來,可是很疼的。

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430章 人才啊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466章 點將!第491章 捷報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475章 人心啊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54章 表叔,慎言第147章 好小子!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1章 殫精竭慮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550章 皇長子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41章 回去再說!第483章 不安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334章 草原王第483章 不安第503章 河套模式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479章 冰雕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302章 戰書?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17章 樑《孝》王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82章 屠龍勇士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511章 潤物細無聲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315章 活該!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歇一天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246章 廟算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晚點更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227章 開戰!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6章 困獸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14章 坑兒的爹!第77章 我乏了第69章 朕,變了嗎?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523章 好好好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241章 處置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489章 高闕即下!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
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430章 人才啊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466章 點將!第491章 捷報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475章 人心啊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54章 表叔,慎言第147章 好小子!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1章 殫精竭慮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550章 皇長子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41章 回去再說!第483章 不安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334章 草原王第483章 不安第503章 河套模式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479章 冰雕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302章 戰書?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17章 樑《孝》王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82章 屠龍勇士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511章 潤物細無聲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315章 活該!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歇一天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246章 廟算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晚點更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227章 開戰!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6章 困獸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14章 坑兒的爹!第77章 我乏了第69章 朕,變了嗎?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523章 好好好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241章 處置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489章 高闕即下!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卫市| 宾阳县| 汉寿县| 东安县| 南投市| 双辽市| 息烽县| 万年县| 乐都县| 耿马| 会同县| 信阳市| 龙川县| 华宁县| 邵阳县| 开原市| 肇东市| 成武县| 龙南县| 嘉禾县| 通海县| 承德市| 阿尔山市| 宁德市| 江北区| 阿勒泰市| 神池县| 阿克陶县| 彭州市| 壤塘县| 黔江区| 金昌市| 蒲江县| 邛崃市| 宁远县| 南城县| 龙游县| 乌审旗| 田阳县| 枣强县|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