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0章 皇長子

第550章 皇長子

天子榮新元四年冬,臘月中旬。

關中大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大地銀裝素裹,本該是萬物蟄伏的季節,長安城卻被一場‘風暴’所席捲。

當然不是真的風暴。

而是一場輿論、學術,乃至思想爲載體的學術風暴。

有人說,這場風暴源自於黃老學愈發式微,從而導致的其餘諸子百家蠢蠢欲動。

也有人說,源自於劉榮過去幾年的高頻率‘實驗’,將法家、儒家,乃至墨家三方心中,那朝向‘道’的方向的野望勾了出來。

衆說紛紜,誰也沒法說服誰。

但誰都不否認:這場風暴的導火索,是源自未央宮椒房殿的一個‘大新聞’。

——天子劉榮的皇長子,降生了。

並非皇后曹氏所生,而是曹皇后所在的椒房宮滕妾:曹氏所生。

滕妾所生,而非皇后,便不是嫡長,乃庶長。

但朝堂內外,乃至於天下輿論,絲毫沒有因爲這個孩子並非嫡出、並非曹皇后所生,而生出哪怕半點的輕視。

有漢以來,爲天下人所熟知的‘皇庶長子’很多。

有漢家開國之君:太祖高皇帝的庶長子劉肥,雖然一生碌碌無爲,卻也是大名鼎鼎的齊悼惠王,在後來太史公的《史記》當中,得了個‘齊悼特昌’的超高評價。

劉肥與其子孫後代,更是被列入了‘齊悼惠王世家’,雖非帝王專屬的本紀,卻也是漢家宗親諸侯少有的,能整個家族被列入‘世家’的個例。

有‘漢二世’:孝惠皇帝劉盈的庶長子,漢前少帝劉恭,雖然小小年紀死在呂太后之手,卻也在青史之上,留下了‘吾未壯,壯即爲變’的慷慨雄壯。

畢竟不是什麼人,都能指著呂太后的鼻子臭罵,並丟下一句‘長大了就收拾你’的。

自然,還有太宗孝文皇帝的庶長子,先孝景皇帝劉啓;

以及:先孝景皇帝的庶長子:當今劉榮!

掰著指頭算下來,漢家自立國至今,凡六十餘載;

歷經太祖劉邦、孝惠劉盈、前少劉恭、後少劉弘、太宗劉恆、孝景劉啓,以及當今劉榮七代帝王。

七代帝王,六次傳承,居然只有孝惠皇帝劉盈,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皇位。

庶長子卻有前少帝、先孝景帝,以及當今三位!

剩餘兩次,一次是前少帝被呂太后幼殺,其四弟爲呂太后扶立,是爲後少帝;

一次是諸侯大臣共誅諸呂,後少帝被歸爲‘非孝惠子’,離奇死於長安街頭,以其四叔:代王劉恆入繼大統,是爲太宗孝文皇帝。

六次皇位傳承,一次是嫡長子,三次是庶長子,剩下兩次都是旁支代嫡。

任是誰,都不可能在這‘血淋淋’的生活先例面前,小看漢家的任何一位皇庶長子。

當然,畢竟不是皇嫡長子,輿論的反應還算可控。

原本可控。

如果沒有近段時日,愈演愈烈的‘各家紛爭’的話,原本是可控的……

·

·

·

·

未央宮,椒房殿側殿。

經過大半個晚上的忙碌,在天剛矇矇亮的時候,椒房殿內,才總算響起一聲嘹亮的嬰兒哭喊聲。

只是整座椒房殿內,除了那嚎哭不止的嬰兒,便再也找不到第二張哭喪著的臉龐。

——所有人都在笑!

接生的老宮女,值守的老太醫,於側殿進進出出的宦官、婢女們,臉上無不帶著由衷的喜悅。

甚至就連產榻上,纔剛從鬼門關走過一遭的良人曹氏,以及始終陪伴左右的皇后曹淑,都笑彎了眼角。

曹良人額前掛汗,面色慘白,卻也帶著慈祥的笑容,側頭望向襁褓中的嬰孩。

作爲皇后的曹淑,更是不見絲毫不愉,眉開眼笑的將嬰兒抱在懷中,目光中更充滿了慈愛。

不多時,隨著一聲嘹亮的唱喏聲,劉榮面帶微笑步入側殿,惹得殿內衆人齊刷刷跪倒在地。

就連衆人見禮時的唱喏詞,劉榮都能聽出怎都壓不下的歡喜。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曹良人懷胎九月,誕下皇長子,足重十四斤!”

“太醫也都瞧過,說皇長子身強體健,必然是個偉岸丈夫!”

幾乎是在劉榮走到產榻前的同時,椒房殿長秋令歡天喜地,又略帶諂媚地話語聲響起,惹得劉榮也不由得一挑眉。

待回過味來,面上笑容又再添了三分。

“賞!”

一言既出,長秋令趕忙又是連連叩首,感恩戴德。

而在產榻前,劉榮也終於在皇后曹淑的懷中,看到了那滿臉通紅,皮膚皺皺巴巴,正擰巴著臉嚎哭不止的皇長子。

那種感覺,很奇特。

就像是冥冥之中,有什麼力量在劉榮和嬰兒之前,搭了一條看不見、摸不著,卻也怎都剪不斷的線。

只一眼,劉榮的心神,便全然被這個醜不拉幾的嬰兒所佔據。

當劉榮回過神的時候,嬰兒已經被劉榮抱在了懷中——竟是劉榮自己都不知不覺間,伸手從曹淑懷中接過了嬰兒。

緩了足有三五息,劉榮才從‘初爲人父’的奇特情緒中回過了勁兒,重新恢復爲了漢家的天子。

“十四斤?”

“曹良人母子,皇后照顧的不錯啊?”

看似隨意的一語,卻惹得曹淑溫笑一搖頭:“臣妾婦道人家,又不曾爲人母,便是有心,又能幫得上什麼?”

“還不都是底下的奴婢們用心,才把曹妹、皇長子照料的這麼好。”

“誒?”

“曹妹誕下皇長子,陛下怎獨賞長秋令一人?”

夫婦二人一唱一和,劉榮也是無縫接過話頭,當即含笑頷首。

“椒房殿重宮人,照料良人曹氏、皇長子有功,皆賞!”

只簡簡單單的‘皆賞’二字,便又是嘩啦啦跪倒一大片。

具體賞什麼,不需要劉榮親口去說。

反正不會是封王封侯,左右不過是些金石珠玉之類的身外之物,又或是在宮人體統內升官之類,不需要劉榮去操心。

至於夫妻二人這夫唱婦隨間,將整個椒房殿的宮人們都賞賜了個遍,也並非無傷大雅的小插曲。

——一入皇宮深似海,說的可不是皇宮本身,而恰恰是皇宮裡的人!

又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在皇宮之中,真正煽風點火、到處壞事兒的,往往也並不是地位崇高的姬嬪、公子、公主們,而恰恰是這些卑微的宮人。

甚至於,後世宮廷肥皂劇中,所出現的某位姬嬪指使左右,陷害其他姬嬪之類的事,實際上也很少出現在封建王朝的宮廷之中。

反而是這些不起眼的宮人們,因爲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原因——比如誰罵了我一句、打了我一頓,而進行報復的事屢見不鮮。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人和人之間,尤其是地位不平等的主和奴之間,必然不可能永遠和諧、半點齟齬都不生。

尤其過去這將近一年的時間,曹良人身懷有孕,免不得被各種暴漲的激素所影響,從而有意無意間,做出‘得罪’宮人,或者說是讓宮人懷怨的事。

這種怨恨,短期內或許沒什麼。

若無大事發生,也大概率不會得出什麼惡果。

可一旦事有不遂,遇到極端個別的狀況,那就不妙了。

——如皇子、公主們不慎落水,眼瞧著就要死了,恰逢某位宮人路過,救不救都行,救起來不費力,不救也不會招致責問之類的情況。

在這種時候,促使宮人們做出‘救’或‘不救’之決定的,便大概率是這些陳年舊怨。

她罵過我一句,她兒子,我就不救了吧?

或者是:她幫過我一次,就算我自己被淹死,她兒子我也得就起來?

諸如此類的心理活動,對於這些宮人來說司空見慣。

但對於國家——對於漢家來說,皇長子只有一個。

哪怕皇子有很多,也絕不是‘死幾個沒事兒,反正只有一個能做太子’這麼簡單,而是每一位皇子,都是下一代漢天子的左膀右臂,坐鎮關東的宗親諸侯!

所以,劉榮和曹淑夫妻方纔這一番夫唱婦隨,其實算是每當皇子降世時,都會出現的保守節目。

——國家爲重。

而對國家而言,相較於賜予宮人的些許賞賜,顯然還是男性宗室成員的性命更重要一些。

畢竟這個時代,嬰幼兒在六歲之前的夭折率高的嚇人,沒有七八成,也至少有一半以上。

隨便一場小病小災,染個風寒發個燒什麼的,孩子便說沒就沒了。

草原上更誇張——每五個嬰幼兒,往往只有一個能活過十歲,且活到成年的概率仍舊不足一半。

再者,劉榮那一番關於宮人們‘照顧孕婦照顧的好’的誇讚,也有相當一部分由衷的感激。

——十四斤!

哪怕是漢斤,折後世只有三點五千克,這也是非常嚇人的體重!

哪怕在後世新時代,新生兒達到這個體重,都是相當健康的象徵。

超過這個體重,便大概率無法通過自然生產誕下,只能通過外力,也就是剖腹產手術進行生育。

在這兩千多年前的漢室初,在‘深似海’的皇宮之中,一個滕妾所懷的皇庶長子,能被照顧到三點五千克的出生體重,這已經不是用不用心、細不細心的問題了。

——多少還沾點老天保佑!

而且除了負責具體照顧孕婦的宮人,皇后曹淑的功勞顯然也不可磨滅。

“皇后母儀天下,賢德溫淑。”

劉榮輕聲一讚,曹淑也只含笑低頭,既沒有客套推辭,也沒有流露出自滿之色。

旁的誇讚,曹淑或許可以推辭,也有必要推辭。

但有關自身德行的正面評價,尤其是出自丈夫劉榮之口,說自己‘賢惠’‘可母儀天下’之類的誇讚,曹淑是不會,也不能推辭的。

因爲賢惠、可母儀天下,是曹淑之所以能成爲皇后的原因。

推辭了這一誇讚,等於曹淑是在客套說:哦沒有沒有,您謬讚了,我其實不配做皇后的,都是運氣好,外加陛下瞎了眼……

“陛下,可想好給皇長子取個什麼名?”

產榻之上,曹良人有氣無力,哪怕得到‘不必起身見禮’的臨時性特權,卻也還是不敢擡眸直視向劉榮。

還是皇后曹淑一聲低語,看似是提醒劉榮,實則,卻是在爲自己的陪嫁滕妾+族妹,向劉榮伸手要封賞。

對於自己前生今世,兩輩子加到一塊兒,第一個孩子的降生,劉榮自然是做足了準備。

幾乎是曹淑話音剛落,便溫顏悅色的含笑點點頭。

“早早便擬定了。”

“若是公主,本打算起個‘嫺’字。”

“既是皇長子,便取個‘玄’字吧。”

“——昔,孟嘗君門客三千,雖不乏雞鳴狗盜之徒,卻也爲天下人所敬仰。”

“朕嘗聞: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豪俠多起於微末,以褐衣玄帶爲飾,又以墨家楚墨一支爲所學。”

“嗯,便喚:劉玄吧。”

劉榮顧自說著,殿內的一衆宮人雖聽不明白,卻也眉開眼笑的聽著。

產榻之上,曹良人面色慘白依舊,嘴角笑容慈愛依舊。

倒是皇后曹淑,在劉榮話音落下的同時,便不由稍稍變了臉色,又略帶同情的撇了眼族妹。

俠,在後世熱血少年心中,是無比高大的形象。

但在封建王朝,尤其是最重秩序的皇室,但凡是和‘俠’字沾上邊的人和事,都不大可能受待見。

而劉榮爲自己的長子起名‘玄’,拐彎抹角說了一大堆,其實總結起來就一句話。

——玄,就是黑。

這個玄字,可以理解爲取自墨家的‘墨’,也可以理解爲取自楚墨之流,即遊俠衆普遍系在額頭上,以作爲身份標識的黑色頭帶。

簡而言之,就是以這個名字,拐彎抹角的告訴所有人:對這個兒子,劉榮沒有什麼遠大的期望。

往好聽了說,是希望長子劉玄像俠客一樣,爲國爲民,匡扶正義。

但說難聽點,其實就是以此表明:皇長子劉玄,連‘俠’這種忌諱都不用太避諱。

什麼人,不用避諱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忌諱?

旁的且不說——能做皇太子的公子,自然都是要忌諱的。

但凡是有可能成爲太子的子嗣,也不可能在被皇帝老爹起名的時候,以遊俠、墨家之類的輕微禁忌話題,來作爲名諱的來源和解讀。

(本章完)

第264章 活著,纔是最大的勝利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34章 當我好欺負?沒寫完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沒寫完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92章 出師不利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426章 歲末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466章 點將!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135章 奏對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43章 丞相失勢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339章 武夫當道睡一覺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365章 物論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98章 陛下口諭!第426章 歲末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沒寫完第81章 天下皆反?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351章 新軍!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433章 尚書令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23章 好劇本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3章 丞相失勢第38章 秦老匠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50章 有樣學樣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511章 潤物細無聲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37章 且瞧著吧第69章 朕,變了嗎?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466章 點將!第432章 策問
第264章 活著,纔是最大的勝利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34章 當我好欺負?沒寫完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沒寫完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92章 出師不利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426章 歲末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466章 點將!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135章 奏對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43章 丞相失勢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339章 武夫當道睡一覺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365章 物論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98章 陛下口諭!第426章 歲末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沒寫完第81章 天下皆反?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351章 新軍!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433章 尚書令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23章 好劇本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3章 丞相失勢第38章 秦老匠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50章 有樣學樣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511章 潤物細無聲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37章 且瞧著吧第69章 朕,變了嗎?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466章 點將!第432章 策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榆林市| 娱乐| 读书| 武义县| 固原市| 双峰县| 合水县| 富宁县| 长寿区| 龙州县| 定西市| 滨海县| 离岛区| 获嘉县| 襄汾县| 松原市| 利川市| 叶城县| 加查县| 尤溪县| 邵武市| 渝中区| 大洼县| 尼玛县| 邵东县| 新丰县| 吉隆县| 信宜市| 宁津县| 黑龙江省| 卓资县| 荣成市| 迁安市| 阳高县| 尚义县| 荆门市| 奉节县| 如东县| 南乐县|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