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

很顯然,對於今年開春,使團從長安帶回來的外交成果,軍臣爲(wèi)首的匈奴單于庭,可謂是相當(dāng)不滿意。

事實上,真要是從就事論事的角度來說,就連正使呼延且當(dāng)?shù)母赣H,呼延氏當(dāng)代頭人、現(xiàn)任右大當(dāng)戶呼延賀,也同樣對漢人的條件頗有微詞。

——旁的倒也罷了,居然要大匈奴割土!

尤其還是在已經(jīng)憑藉陰險、奸詐的手段,竊奪了撐犁天神賜予遊牧之民的河南地後,仍恬不知恥的要大匈奴繼續(xù)割土!

雖然要割的東海,是草原遊牧之民也不怎麼看得上的流放之地,但那也是割土。

這要是傳出去,單于庭還怎麼在草原上立足、還怎麼統(tǒng)治遊牧之民?

但這種事,在任何一種文明、政體當(dāng)中,其實都是一樣的。

——作爲(wèi)遊牧之民的一份子,單于庭八柱之一,實打?qū)嵉男倥F族,呼延賀當(dāng)然會強烈反對給漢人割土!

哪怕這個外交條例,是呼延賀的親兒子從長安帶回來的,呼延賀也是該噴照樣噴,該罵照樣罵!

但與此同時,呼延賀,同時也是呼延部族的頭人。

在爲(wèi)遊牧之民發(fā)聲的同時——甚至是在那之前,呼延賀會優(yōu)先考慮自己部族的利益。

你說我兒子帶回來的外交成果不好?

你行你去!

只要你能從長安,帶回更好的外交成果,讓我親手殺了我兒子都行!

至於你說,大匈奴因爲(wèi)我兒子的外交失利,而使遊牧之民遭受損失,這個鍋我可不背。

再來看眼下,從現(xiàn)實角度出發(fā),經(jīng)漢匈河套-馬邑戰(zhàn)役,匈奴單于庭雖然算不上元氣大傷,但也終歸是統(tǒng)治根基已經(jīng)被動搖。

——曾經(jīng)無敵的匈奴鐵騎,毫無懸念的被漢人所擊敗!

在過去,單于庭憑藉無敵的軍隊統(tǒng)治草原;

現(xiàn)在,單于庭不再‘無敵’了,那統(tǒng)治根基,自然就會應(yīng)而出現(xiàn)動搖。

好比今年的蹛林大會,即是草原各部對單于庭的試探,也同樣是向單于庭表達不滿的方式。

而作爲(wèi)呼延氏的第一話事人,呼延賀當(dāng)然也要參與其中,代表呼延部族試探單于庭,並對單于庭在軍事上的無能,委婉表達出不滿。

這樣的情況,在草原很常見。

在草原上,你把一個人揍的分不清東南西北,那他就是你的狗;

可一旦哪天,你揍他揍的沒那麼狠了,那他就會瞬間‘血脈覺醒’,開始從狗返祖成狼。

一開始,是一點點試探、一點點‘蹬鼻子上臉’;

直到你揍不過他了,甚至反而要被他揍,那就要換你,來做他的狗了。

這,就是草原上最赤裸、最血腥的叢林法則——拳頭大的說了算!

個人如此,具體到匈奴這個遊牧政權(quán),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曾經(jīng)的單于庭,毋庸置疑的強大!

單于庭的根基:單于庭本部,也就是曾經(jīng)的匈奴部,更曾憑藉區(qū)區(qū)四十萬控弦之士,便先後掀翻東胡、月氏兩代草原霸主,並前所未有的統(tǒng)一了草原!

所以,匈奴統(tǒng)治下的草原,成了‘百蠻大國’。

任何一個部族,都不敢去挑戰(zhàn)單于庭本部的兵鋒。

每一個遊牧部族,都匍匐在單于庭的王賬外,爭先恐後的舔舐歷代匈奴單于的腳趾,以獻上自己最純粹的忠誠。

但遊牧之民,從來都不是由頭羊帶領(lǐng)著的羊羣;

他們,是在狼王帶領(lǐng)下,到處遊獵的狼羣!

狼王強大時,狼羣裡的每個成員,都是狼王最堅實的擁護者。

哪怕狼王受了傷,又或是老邁了些,只要狼羣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獵物,狼羣也依舊能對狼王保持絕對忠心。

——因爲(wèi)能爲(wèi)狼羣帶來源源不斷的獵物,也同樣意味著狼王的強大。

睿智,也同樣是一種強大。

但當(dāng)有一天,狼羣開始出現(xiàn)食物緊缺,成員們開始吃不飽肚子時,就會有人注意到:狼王,老了。

沒有過去那麼能打了,沒有過去那麼睿智了——總之,就是沒有過去那麼強大了。

當(dāng)這個發(fā)現(xiàn)被證實,狼羣中,就會涌現(xiàn)出一個又一個年輕力壯的公狼,向狼王發(fā)起挑戰(zhàn)。

而草原上的秩序,和狼羣這種物競天擇的秩序構(gòu)建方式,可謂是如出一轍。

爲(wèi)了改變這種情況——爲(wèi)了讓草原遊牧之民,不再以‘選拔狼王’的邏輯競選出單于,已經(jīng)故去的冒頓、老上兩代單于,曾做過許多努力和嘗試。

每年五月舉行的蹛林大會,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同時也是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手段,且沒有之一。

各部族派出精銳勇士,角逐各個項目的名次,來爲(wèi)部族爭取更好的牧場資源;

單于庭則從中選拔出一批佼佼者,以持續(xù)不斷的從各部‘吸血’,而且吸的還是最優(yōu)質(zhì)、最好的那一口血。

如此一來,無論草原各部之間是打生打死,還是興衰沉浮,單于庭都能掌握草原最優(yōu)秀的兵源、最強大的軍隊,從而始終處於不敗之地。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匈奴單于庭搞蹛林大會,從各部族‘吸血’,和漢家搞出來的陵邑之制,從關(guān)東各郡國吸收精英羣體,頗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只是漢家的陵邑之制,是以遏制地方豪強坐大爲(wèi)核心目的,順帶纔是虹吸關(guān)外精英階級,以及他們所掌握的財富、資源。

可以說,蹛林大會和陵邑之制,就是匈奴帝國和大漢江山,最不可動搖的統(tǒng)治根基。

陵邑之制被取消,必然會吹響劉漢社稷的喪鐘;

而蹛林大會辦不下去的那一天,也同樣會開啓匈奴帝國土崩瓦解的倒計時。

今天,軍臣看到了這樣的預(yù)兆。

軍臣看到了草原各部,開始應(yīng)付差事式的應(yīng)付蹛林大會。

至於蹛林大會原本能爲(wèi)各部族帶來的利益——牧場資源的重新劃分,則被各部頭人默契的忽視了。

軍臣知道這是爲(wèi)什麼。

——從今往後,至少今明兩年,草原上的牧場資源劃分,將不再受單于庭掌控了。

草原各部,但凡是對自己掌握的牧場資源感到不滿,並看上隔壁鄰居牧場的,都可以憑拳頭、憑武力,去奪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過去,單于庭在這個過程中,主要充當(dāng)一個周天子式‘地圖分封’的角色。

——吶,這塊兒地給你了,打不打得下來,就看你拳頭大不大;

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單于庭在蹛林大會上主持的牧場劃分結(jié)果,最終都會成爲(wèi)現(xiàn)實。

但凡不是一個賊弱的部族,得到了一塊原屬於某強大部族的牧場——但凡雙方實力相差不多,牧場的原主人,便大都會遵守單于庭的劃分。

而現(xiàn)在,單于庭的這一權(quán)力失效了。

究其原因……

“我大匈奴的三駕馬車,也已經(jīng)無法鎮(zhèn)壓幕南了嗎……”

如是想著,軍臣悠悠昂起頭,遠遠眺望向末席,並排而坐,卻無不面色鬱結(jié)的三人。

——折蘭、白羊、樓煩!

匈奴單于庭鎮(zhèn)壓草原的三駕馬車!

由於單于之位,大都由上一代左賢王繼承,而幕南又是‘?dāng)硨Ψ肿印河屹t王的地盤,所以三駕馬車對單于庭的意義,可謂是不言而喻。

但在去年,那場令遊牧之民瞠目結(jié)舌的河套-馬邑戰(zhàn)役之後,原本能將幕南——包括右賢王在內(nèi)的整個幕南,都鎮(zhèn)壓的服服帖帖的三駕馬車,似乎也出問題了。

最直接的原因,是白羊部的祖地,隨著河套地區(qū)的丟失,而落入了漢人手中。

沒有祖地,又暫時性失去了固定的草場,白羊部今年的日子,著實算不上好過。

即便有單于庭貼補,甚至由幕南的主人:右賢王不情不願的劃了一塊新牧場給白羊部,也還是無法避免最近這兩年,白羊部無法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鎮(zhèn)壓幕南的政治任務(wù)上。

白羊部如此,樓煩、折蘭二部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折蘭部的祖地,位於河套、河西、幕南三方交界處。

過去,那是草原腹地。

而今,卻成了直面河套漢軍的絕對前線。

雖然折蘭部自歸降匈奴,就再也不曾從事過遊牧,舉部皆兵,完全由單于庭供養(yǎng),但祖地的安危,也同樣撩撥著這羣戰(zhàn)爭狂人敏感、脆弱的神經(jīng)。

對於遊牧之民而言,祖地,是各部所信奉的神明之所在。

祖地沒了,就等同於神明蒙羞,信仰崩塌。

即便是折蘭人這樣的戰(zhàn)爭狂人、徹頭徹尾的瘋子,也無法承受信仰崩塌的重創(chuàng)。

尤其折蘭部,是草原上最典型的:以信仰作爲(wèi)戰(zhàn)鬥力、戰(zhàn)鬥意志源泉的代表性部族……

“漢人的條件,右賢王應(yīng)該知道了吧?”

考慮到眼下的困境,軍臣費了好大力氣,才總算是讓自己勉強冷靜了下來。

——西征。

只有西征,可以解決匈奴帝國眼下的困境。

只有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外加數(shù)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量物資,乃至於月氏殘部的人頭,才能讓軍臣重新樹立起單于庭的威望。

而在那之前——在傾力西征之前,軍臣首先要和自己最討厭的親戚,甚至是最厭惡的人類:右賢王伊稚斜達成一致。

在軍臣率主力西征時,匈奴人的大本營:幕南地,需要伊稚斜這個右賢王、幕南地區(qū)的掌事人,傾其所有的固守。

最起碼,也得撐到西征結(jié)束,單于庭主力凱旋而歸……

“您的意志,偉大的撐犁孤塗……”

對於軍臣的意圖,伊稚斜顯然也瞭然於胸。

準(zhǔn)確的說,是早就做好了心理準(zhǔn)備。

只不過,那個名爲(wèi)‘趁機敲詐一波’的念頭,卻早就被伊稚斜拋在了腦後。

——看看軍臣身側(cè),連一塊羊肉都無法親手用匕首切割下來的於單!

伊稚斜還擔(dān)心什麼呢?

草原遊牧之民,過了十歲就可以娶妻,過了二十就會開始衰老,年過三十,就已經(jīng)能算作是隨時可以拋棄、驅(qū)逐的老人了。

而軍臣,已經(jīng)快四十歲了。

更是已經(jīng)在單于大位上,坐了足足十三年!

即便是在豐衣足食的貴族當(dāng)中,如今的軍臣,都已然是一個毋庸置疑的老翁。

一個年近四十,隨時都可能老死的單于軍臣;

一個還沒滿五歲,連羊羔都騎不穩(wěn)的左賢王於單。

作爲(wèi)正值壯年的右賢王,匈奴帝國的‘第二太子’,伊稚斜還擔(dān)心什麼呢?

毫不誇張的說:只要軍臣別長壽到在草原上,讓人不敢置信的五十歲!

那左賢王於單,就不可能成爲(wèi)下一代匈奴單于!

而於單,又是軍臣唯一健在的兒子。

一旦於單發(fā)生什麼意外,軍臣就連備選的左賢王都找不出來,只能把左賢王的位置空著,直到下一代單于把最出色的兒子,敕封爲(wèi)匈奴左賢王……

換而言之:單于大位,在伊稚斜眼中,已經(jīng)是專屬於自己的‘期貨’了。

既然如此,那伊稚斜考慮問題,自然就不能再以‘軍臣單于的仇人’的角度出發(fā);

而是要以下一代匈奴單于、草原遊牧之民共主的角度去出發(fā)。

對於軍臣心中的擔(dān)憂,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伊稚斜是瞭然於胸的。

對於軍臣以西征扭轉(zhuǎn)頹勢的打算,伊稚斜也還算認可。

至於軍臣率軍西進後,丟下幕南地讓自己守著,伊稚斜雖有不情願,卻也不得不點頭應(yīng)下。

——就算不考慮總體戰(zhàn)略,幕南,也終歸是伊稚斜的地盤。

更何況伊稚斜,可是要做匈奴單于的人。

而匈奴單于,是不會爲(wèi)了個人仇恨,而枉顧遊牧之民的共同利益的。

伊稚斜如是想道。

見伊稚斜答覆的如此痛快,軍臣也不由爲(wèi)之一愣。

待發(fā)現(xiàn)伊稚斜的目光,正滿含戲謔的投向自己的另一側(cè)——投向自己的獨子於單,軍臣便已是什麼都明白了……

“左賢王年少,多病、體弱;”

“屠奢,勉勵之……”

這句話說出口,軍臣就好像是泄了氣的皮球般,氣質(zhì)肉眼可見的萎靡了下去,當(dāng)即就像是又蒼老了幾歲。

而在軍臣右側(cè),聽聞這漢味兒過濃的一聲‘勉勵’,伊稚斜望向於單的目光,也隨之愈發(fā)帶上了狂熱。

“您的意志;”

“偉大的撐犁孤塗……”

這一次,或許是伊稚斜這一生當(dāng)中,親吻軍臣腳趾最虔誠的一次;

同時,也很可能是軍臣這一生當(dāng)中,最噁心的一次被親吻腳趾的經(jīng)歷……

第483章 不安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435章 稅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363章 黑土地第41章 回去再說!第282章 雲(yún)中魏尚!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324章 試探第399章 金布律?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435章 稅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118章 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第35章 漢少府第41章 回去再說!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46章 莢錢第380章 魔改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480章 意外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我再改改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491章 捷報第544章 百家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250章 單于庭第518章 各謀其利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302章 戰(zhàn)書?第466章 點將!第77章 我乏了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221章 老兵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292章 蒙王?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480章 意外第416章 大棒!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4章 棋盤俠劉啓我再改改婚假睡一覺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448章 墨家?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514章 大案第473章 當(dāng)代墨鉅子?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250章 單于庭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81章 天下皆反?第509章 無所適從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241章 處置第406章 傻了吧?第360章 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吶第139章 巧婦難爲(wèi)無米之炊第371章 鹽鐵第448章 墨家?第5章 登門賠禮第205章 羽林第111章 寡人已爲(wèi)東帝,尚何誰拜?第61章 陛下!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457章 高闕,關(guān)乎漢家國運!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536章 絕戶計第86章 王孫,且去第514章 大案
第483章 不安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435章 稅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363章 黑土地第41章 回去再說!第282章 雲(yún)中魏尚!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324章 試探第399章 金布律?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435章 稅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118章 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第35章 漢少府第41章 回去再說!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46章 莢錢第380章 魔改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480章 意外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我再改改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491章 捷報第544章 百家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250章 單于庭第518章 各謀其利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302章 戰(zhàn)書?第466章 點將!第77章 我乏了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221章 老兵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292章 蒙王?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480章 意外第416章 大棒!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4章 棋盤俠劉啓我再改改婚假睡一覺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448章 墨家?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514章 大案第473章 當(dāng)代墨鉅子?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250章 單于庭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81章 天下皆反?第509章 無所適從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241章 處置第406章 傻了吧?第360章 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吶第139章 巧婦難爲(wèi)無米之炊第371章 鹽鐵第448章 墨家?第5章 登門賠禮第205章 羽林第111章 寡人已爲(wèi)東帝,尚何誰拜?第61章 陛下!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457章 高闕,關(guān)乎漢家國運!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536章 絕戶計第86章 王孫,且去第514章 大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瓮安县| 中卫市| 海城市| 瓦房店市| 吴旗县| 盐池县| 晴隆县| 木里| 手机| 左云县| 东阳市| 肇庆市| 洛隆县| 紫阳县| 岑溪市| 锡林浩特市| 崇仁县| 玉树县| 永丰县| 昌图县| 陵水| 南乐县| 奇台县| 克拉玛依市| 德江县| 手游| 绥宁县| 和龙市| 台北市| 独山县| 马尔康县| 华阴市| 屏山县| 子长县| 淮北市| 迁安市| 昭觉县| 贵阳市| 太仓市| 余庆县|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