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

“高闕,只能強攻,也必須強攻。”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對於酈寄、欒布、韓頹當三人‘不好打,打不下來,而且打了不好收拾’的提議,劉榮的迴應可謂是簡單幹脆。

——匈奴人,是必須要打的!

不打不行。

這一點,從太祖高皇帝那場白登之圍開始,就始終是漢家上下君臣的共識。

之所以拖到現在,拖了五十多年,也並非不打了,而是暫時發育一下,有把握了再打。

從造成太祖高皇帝身陷白登之圍,明確‘漢家暫時打不過匈奴人’的那場漢匈平城戰役,所發生的太祖皇帝五年開始算;

太祖皇帝后七年,孝惠皇帝七年,呂太后八年。

再加上太宗皇帝前三年——漢匈平城一戰後過了二十五年,時間來到太宗皇帝四年。

太宗皇帝覺得,這都發育二十五年了,應該打得過了,於是就試了一下。

這一試,試出了濟北王劉興居叛亂,順帶著,告訴了漢室中央:經過二十五年的猥瑣發育,漢家或許可能說不定,能正面對抗匈奴人了;

但只要打起來,關東肯定出問題,肯定會有宗親諸侯舉兵某亂。

於是,漢家又開始猥瑣發育。

太宗皇帝后十九年,先孝景皇帝六年——又是剛好二十五年過去。

伴隨著吳楚七國之亂被平定,‘只要漢匈打起來,關東必出問題’的隱患,也算是徹底排除。

與此同時,漢家猥瑣發育的進度,也絲毫沒有放緩,又發育了足足二十五年的時間。

到劉榮即位元年,漢匈爆發北地朝那一戰,距離白登之圍所發生的平城戰役,剛好過去了五十年。

五十年的時間,漢家經歷了太祖皇帝時期的‘異姓諸侯清除計劃’,呂太后掌權時期的內部疏離、整合。

再經過大半個文景之治——毫不誇張的說,如今的漢室,即便是曾經叱奼草原的雄主:冒頓、老上父子二人見了,心裡也必定會犯嘀咕。

這特麼,怎麼打?

你漢家純後期英雄是吧?

只要不死就發育的起來,還發育的這麼好?

早知如此,前期就該把你弄死了……

簡而言之,經過這五十年的發展、發育,漢家幾乎解決了內部所有問題,並通過效果最顯著的‘笨辦法’:輕徭薄稅,開源節流,將開國初糟糕的財政狀況、民生工作,以及軍隊建設工作,都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除了軍事硬實力上,因爲騎兵,也就是戰馬的稀缺,而稍遜於始皇在位時期的大秦帝國之外,如今的漢家,在其他方方面面,都堪稱完爆大秦!

那麼,問題就簡單多了。

論民生——始皇陛下的子民都在修長城、修直道,大漢帝國的子民則在休養生息;

論經濟——始皇陛下手裡或許有錢,但也是恨不能有一塊花三塊,到處搞基建,建宮殿,大興土木,尋仙問道。

反觀當今漢室,賺五塊,恨不能往府庫裡存進去六塊。

唯獨軍事方面,距離曾經睥睨天下的大秦帝國,稍微有點不容嘴硬的差距。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民生、經濟,都已經超過了大秦帝國,那剩下的不就是瘋狂爆兵、爆裝備,把軍事實力和成就,也往上擡一擡嗎?

漢家也確實這麼做了。

當今劉榮元年,漢匈朝那一戰,無疑是以最直觀的語言告訴匈奴人:我漢家,不再是你想攻,就輕易攻進國門,在邊地肆意妄爲得了。

我漢家,守得住國門、保得住國境線了!

而短短半年之後的河套-馬邑戰役,更是無比霸氣的告訴匈奴人:莫伸手!

伸手必剁!

攻打馬邑,我漢家能搶走你的河套!

下回打算打哪?

或者說,下回,打算讓我漢家搶走你什麼地方?

所以,如今漢匈雙方之間的戰略格局,雖然還沒到‘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大反轉,但攻守易型,卻也已不容否認。

過去,匈奴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漢家疲於應對,只求匈奴人別來——起碼少來。

現在,換做是漢家守株待兔,待匈奴人入侵邊牆某個點,逮著機會就從其他方向,去偷襲匈奴人的薄弱點。

河套,就是這麼拿下來的。

而眼下,劉榮盯上高闕,其實也是必然。

——河套對漢家的戰略意義,除了地理位置上的戰略重要性外,最主要的,就是這塊方圓數百里的天然養馬地。

換句話說:河套,就是漢家搶下來的一個空投。

搶到空投不是最終目的。

拿到空投裡面的武器、裝備,打敗敵人,最終成功吃雞,纔是漢家的最終目的。

說具體點,便是先拿下河套,補齊漢家北方邊界‘鬥’字形的西北方向缺口,大幅降低邊防壓力。

而後,憑藉河套地區原有的馬匹種羣基數,儘快獲取足夠數量的優質戰馬,並以此來組建騎兵部隊。

最後的最後,便是以騎兵對騎兵,刀刀見血的正面硬剛,並將匈奴人趕去歐羅巴,去做個勞什子的上帝之鞭。

那打敗匈奴人,需要具體做些什麼?

正面硬剛,1v1真男人大戰,把匈奴人殺的丟盔卸甲,然後一路西走歐羅巴?

這當然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但問題在於:匈奴人,他不是沒有腦子的npc;

而是從出生開始,就在和天地‘爭命’的遊牧民族。

打不過就跑、打得過也不急著硬拼,纔是遊牧文明世界的主旋律。

所以,別說是和匈奴人你十萬、我八萬的騎兵正面對抗了——去年一場河套戰役,都把匈奴人嚇得跑去西域回血了!

匈奴人不跟漢家打。

尤其是不跟現在,已經初露鋒芒的巔峰大漢王朝打。

那怎麼辦?

不打了?

顯然不可能。

——臥榻之側,豈容它人酣睡?!!

尤其還是匈奴這麼一頭惡跡斑斑,對漢室上下君、民,犯下過累累罪孽的惡虎,就更不能在‘臥榻之側酣睡’了。

漢家肯定要揍匈奴人,可匈奴人又不願意打,怎麼辦?

玩過遊戲的都知道:只要你開始攻擊敵方防禦塔,就會隨機刷新一個前來阻止你偷塔的敵人。

當你攻擊敵方水晶樞紐的時候,但凡是個腦子正常的敵人,就都會來拼命阻止你!

反之,你若是在大優勢去逛街、去打野,敵人管都不會管你,只會躲著你,好爭取發育時間。

現在的匈奴人,大概就是類似的想法。

——漢家發育起來了,一場朝那之戰,一場河套-馬邑戰役,匈奴人連輸了兩撥大團,還丟了河套這個‘大龍’。

本來就打不過,漢家又多了一個龍buff,自然更打不過了。

於是,匈奴人決定暫避鋒芒,跑去刷自家野區——西域,並通過防禦塔來暫時鉗制漢家,來爭取一定的發育時間。

那匈奴人的防禦塔是什麼?

是草原一望無際、讓人暈頭轉向,根本認不清路——甚至壓根兒沒有‘路’的地理特性;

是分散在草原各地,並流動遊牧的各個部族;

是將河套圍了大半的大河;

當然,也有高闕。

有高闕攔在面前,而匈奴人的大本營:幕南,又剛好就縮在高闕後面;

漢家要想讓畏畏縮縮的匈奴人,被逼著不得不和漢家碰一碰,那就只能攻其之必救。

只有幕南。

只有作爲整個匈奴帝國之根基、之根本的幕南,才能讓匈奴人顧不上敵我實力差距、顧不上正面硬剛的性價比,不管不顧的拼命打上一場。

所以問題就成了:要想打到匈奴人,要想通過威脅到匈奴人的根基,來將匈奴人的位置鎖定,而非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跑,漢家就必須對幕南地區造成威脅。

最好的方式,便是拿下高闕。

只要高闕一下,幕南地區必定是人心大亂,單于庭風雨飄渺,匈奴帝國危在旦夕。

按照遊牧民族的尿性,說不定還會發生幾場政變,換一兩個匈奴單于。

就像當年,吳楚七國之亂爆發,吳楚叛軍主力猛攻樑都睢陽,且一副隨時都能打下來的樣子,就曾搞得長安朝堂人心惶惶。

情況最糟糕的時候,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偷偷給吳王劉濞,提前寫祝賀登基的賀詞了!

究其原因,便是因爲樑都睢陽一破,吳王劉濞繼續西進便是一馬平川,直到兵臨函谷。

而函谷,是關中東門戶。

且不提他堅不堅固,是否真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吳王劉濞的叛軍是否真的攻不進來;

單就是‘函谷關臨敵’這一項,就足以讓當時的天子劉啓‘獲罪於天,無可禱也’,然後沉默不言的退位讓賢,把皇位讓給吳王劉濞。

你說爲什麼沉默不言?

當然是因爲死人不會說話。

這就好比你住在鄉下的一間農院,最近,村裡都在傳山上有猛虎,還傷了隔壁村幾條人命。

你或許暫時還不會太慌。

但當有一天,那隻猛虎出現在了你們村,且恰好就出現在你家的農院外;

你會去思考你家的院牆、院門,能否擋住這隻猛虎嗎?

顯然不會。

你只會說:這勾八地方風水有問題!

只要能活下來,就趕緊搬走,明天就走!

同樣的道理——當年,若吳王劉濞的叛軍能兵臨函谷關,那長安朝堂內外所思考的,絕不會是函谷關守不守得住。

而是:勾八一個吳王劉濞,都能打到我漢家的函谷關下?

不愧是你啊!

天子啓!!!

我好端端一個強漢,你才做了幾年皇帝,就菜成這個ac樣了?

你勾八皇帝做的有問題啊!

按照這個邏輯,高闕,其實也能算作是幕南的南門戶;

漢家兵臨高闕,已經足以要匈奴現單于:攣鞮軍臣的命了。

這一點,劉榮也感到奇怪:這麼‘廢霧’的單于,在無比信奉叢林法則的草原,居然還沒有被某個攣鞮氏王族——如伊稚斜之類的趕下臺?

說回高闕。

作爲匈奴帝國之根基、之根本的幕南地區南門戶,高闕不止是形狀、結構像函谷關;

高闕對匈奴單于庭的意義,和函谷關對於漢家朝堂中央的意義,也幾乎是一樣的——都是基本盤、老窩的關鍵門戶。

如此門戶面臨威脅,最高統治者死不死另說——整個政權,必然都是如臨大敵的。

而這,也同樣是高闕之所以會那麼難打,以至於酈寄、欒布、韓頹當三人無比悲觀,就差沒拍著胸脯說‘陛下信我,肯定打不下來’的原因所在。

除了高闕本身的防禦屬性、攻打難度外,其戰略意義的重要程度,也同樣會讓漢家投鼠忌器。

舉個例子。

都城附近的內海,是後世華夏的海防門戶。

只要奪取那片內海,就能直接對京都造成直接威脅。

那倘若有朝一日,姨媽巾國攻打這片內海,並且僥倖打下來了,那請問: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姨媽巾國,真的能輕而易舉的,對華夏京都造成威脅,並以此獲取巨大利益嗎?

華夏會去求姨媽巾國:求求你別打我京都,你要什麼我都給你?

絕對不會!

那片內海被姨媽巾國獲取,京都地區直面威脅,只會激活一個名爲‘長城守望’的副本!

高闕也一樣。

如果有朝一日,漢家真的拿下高闕,那匈奴人必定會如潮水般涌現高闕,不惜以生命爲代價,來守護身後的幕南大地。

就像那場會戰,華夏軍人前仆後繼——路上走了三個月,戰場上活了三小時,也要拼死抵抗侵略一樣。

甚至於,都不用等漢家徹底拿下高闕!

只要高闕有危險,出現可能要被攻破的隱患,整個幕南地區的匈奴人就會集體發瘋!!!

到了那時,什麼部族矛盾、什麼地區格局,什麼本部利益,通通都要靠邊站。

單于庭也就是個把大家集合起來,共同應對來敵的組織者;

所有人,每一個人,都會拼進最後一滴血,來捍衛匈奴人唯一的‘沃土’:幕南草原。

因爲每個匈奴人都清楚,有幕南,匈奴才是‘帝國’,單于庭纔是草原共主;

一旦失去幕南,匈奴會再次變回曾經,那個茍延殘喘、在夾縫中求生存的部族,單于庭也要變成‘匈奴王帳’。

最可怕的是:如果是換另一個遊牧文明來取代匈奴,那絕大多數部族,心裡也還是有底的。

先效忠東胡,後投降月氏,最後又成了匈奴三駕馬車之一,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是吧?

樓煩王?

可若是漢人?!

若是漢人——若是諸夏之民取代匈奴,成爲了草原新的統治者?

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336章 下一步第381章 洗牌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238章 宗祠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105章 西進!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320章 衛青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8章 命可真好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63章 黑土地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46章 莢錢第425章 河西告假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9章 執棋者我再改改我再改改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92章 出師不利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462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221章 老兵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425章 河西第226章 朕!第141章 啥事兒來著?第324章 試探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268章 削藩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93章 兒,斗膽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460章 戰略格局第399章 金布律?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373章 統籌會?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15章 我好怕啊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141章 啥事兒來著?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1章 不盡然吧?第9章 執棋者第540章 冬第46章 莢錢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292章 蒙王?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351章 新軍!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76章 孫兒,冤枉啊!
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336章 下一步第381章 洗牌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238章 宗祠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105章 西進!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320章 衛青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8章 命可真好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63章 黑土地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46章 莢錢第425章 河西告假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9章 執棋者我再改改我再改改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92章 出師不利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462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221章 老兵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425章 河西第226章 朕!第141章 啥事兒來著?第324章 試探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268章 削藩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93章 兒,斗膽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460章 戰略格局第399章 金布律?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373章 統籌會?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15章 我好怕啊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141章 啥事兒來著?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1章 不盡然吧?第9章 執棋者第540章 冬第46章 莢錢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292章 蒙王?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351章 新軍!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76章 孫兒,冤枉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贤县| 古交市| 赤水市| 子洲县| 开封市| 郸城县| 滦平县| 青海省| 郎溪县| 贡觉县| 沈阳市| 临湘市| 东城区| 木兰县| 镇雄县| 玛沁县| 嘉峪关市| 鄂温| 桦南县| 康定县| 太原市| 西乌珠穆沁旗| 同德县| 刚察县| 尼勒克县| 靖江市| 许昌市| 潼关县| 若羌县| 盐津县| 左贡县| 武胜县| 苏尼特右旗| 岗巴县| 洛南县| 铁力市| 汤原县| 马关县| 桂东县| 遂昌县|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