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0章 拆分內史

“然後,那田甲便果真去而復返,坦胸漏乳著,去韓安國府上負荊請罪了?”

未央宮,溫室殿。

時間來到冬十一月,長安,已經很冷很冷了。

但劉榮在溫室殿,卻是被鏤空牆壁內燃燒著的炭火,以及殿內隔幾步便有一尊的暖爐,給烤的莫名一陣燥熱。

身著單衣,端坐於上首御榻之上,聽聞周仁說起韓安國‘死灰復燃’一事的後續,劉榮只搖頭失笑。

便見周仁也帶著忍俊不禁的笑容,緩緩點下頭:“然。”

“田甲登門謝罪,韓安國還不忘挖苦一句:我這塊死灰真的復燃了,閣下什麼時候打算撒泡尿,把復燃的我再次澆滅呢?”

“如此挖苦一番,解了怨氣,韓安國也沒再多爲難田甲;”

“說出一句‘你這樣的人,又如何配讓我怨恨呢?’,便饒恕了田甲,放田甲離去……”

聞言,劉榮呵笑之餘,也是面帶認可的緩緩點下頭。

——記仇,不是什麼大事;

尤其是在民風彪悍的漢家,什麼以德報怨之類的說法,是根本沒有市場的。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大丈夫快意恩仇,主打一個有仇必報!

別說韓安國‘死灰復燃’之後,仗勢欺人,以家人相要挾逼迫田甲現身——便是直接殺田甲全家,也頂多就是賠一筆錢,並招來一些非議。

但韓安國最終卻並沒有過度宣泄,僅僅只是言語譏諷于田甲,出了口惡氣,就把人給放走了。

這倒是讓劉榮,又更高看了韓安國一些。

根據劉榮的記憶,按照原本的歷史時間線,大概十幾年後,飛將軍李廣也會遭遇意見類似的事。

可李廣最終的選擇,卻是公報私仇——特意動用自己的人脈,將那小人物調到了自己麾下,然後一言不合就把人給砍了。

只能說,劉榮對李廣的負面影響,並非是某一件事所導致;

而是一樁樁、一件件,甚至是一個又一個爲劉榮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點,讓劉榮很難對這個名垂青史的悲情人物,生出哪怕丁點正面印象。

反觀韓安國,單就是這無傷大雅的‘死灰復燃’一事,便讓本就對韓安國期望頗高的劉榮,更篤定了自己看人眼光不差。

如是想著,劉榮便低下頭,繼續看起那捲由韓安國奉上的奏疏。

這篇奏疏,是劉榮這些年來,看過的最‘鷹派’的奏疏。

全文堪堪千餘字,卻是出現了足足十多處‘漢匈仇怨已久,非一戰所不能解’‘匈奴欺漢者甚,不戰不足以血國恥’之類的描述。

最妙的是,在呈上這封奏疏時,韓安國還明確表示:陛下看看這封奏疏行不行,需不需要更改;

若是不需要,那臣就按照這個版本,在朝議之上再次上奏了……

“田叔那邊,近來如何?”

見劉榮一邊查閱著韓安國的奏疏,一邊又問起內史田叔,周仁自也當即心下了然;

稍沉吟片刻組織一番語言,便開口答道:“自內史改爲大農,陛下又透露出拆解內史權責的意圖,田叔便更忙碌了些。”

“過去這些年,田叔在內史任上,本就有些心力憔悴——倒不是應付不了內史事務,而是田叔,實在太過老邁了些;”

“此番內史改制,田叔肩上的擔子,可就又更重了三分。”

“長此以往,臣擔心田叔,未必就不會暴死於任上……”

周仁說話的功夫,劉榮也是再次看完手中疏奏;

待周仁話音落下,劉榮幾乎是同一時間將奏疏放回面前預案,略有些感慨的發出一聲短嘆。

“是啊~”

“田叔,畢竟是太祖高皇帝時的人物,故趙王、宣平侯張敖的門客。”

“——能活到如今,本就是上蒼賜福;”

“若是將這麼一位老臣、老者,給活活累死在任上,那朕百年之後到了地底下,可就沒法給歷代先皇交代了……”

···

“既然韓安國品性沒有不妥之處,資歷、才智也足以勝任,那便勞卿親自走一趟吧。”

“明日朝議,讓田叔上奏請辭。”

“讓田叔卸任榮養,以韓安國繼爲大農。”

聞言,周仁自是拱手領命,同時暗下也稍稍鬆了一口氣。

正如劉榮所言:田叔,是開國時期的人物,已經很老很老了;

老到牙都沒剩幾顆,只能吃肉羹之類的軟爛之物充飢。

真要讓這麼個老棺材瓤子累死任上,劉榮雖然不至於淪落到‘無眼面對歷代先皇’的地步,但面上也終究有些不大好看。

——咋,漢家沒人了?

——一個開國時期的人物,你愣是用到漢家第七代皇帝在位不說,還把人給活生生累死了?

丸啦!

漢家沒救啦!

後繼無人啦!

其實早在當年,內史晁錯在吳楚作亂後,被先孝景皇帝朝服腰斬於東市時,新任內史的人選,就已經讓朝堂內外爲之頭疼了。

最終選擇老臣田叔,也不過是孝景皇帝的權宜之計:在找到真正合適的內史之前,讓這位老同志幫著撐幾年。

現如今,老同志也有些撐不下去了,與其再像當年那般,再找個老同志撐著,還不如一勞永逸;

一次性解決內史的人選問題,爲漢家選出一個能用十來年,且有機會更進一步,朝著御史大夫,乃至丞相發起衝擊的能臣。

樑內史韓安國,便是劉榮選定的新任內史。

準確的說,是新任大農。

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始對內史的拆解,但劉榮新下卻已經打定主意:將內史三分,各掌軍、政、財。

在過去,內史基本就是權責範圍限定在關中範圍內的丞相,凡是關中的事,就沒有他內史屬衙管不了的;

這使得內史和丞相的職權出現大規模重疊的同時,又過度加重了內史的權柄。

——只要是在關中,內史就能做到天上地下無所不包、無所不管!

軍、政且先不提——連財稅都管!

劉榮只想說:漢家有少府這麼一個怪物,已經足夠了;

再多出一個名爲‘內史’的怪物,尤其還是不屬於皇帝私有的怪物,那就有些破壞漢天子的睡眠質量了。

三分內史之權,各掌軍、政、財,其中‘政’的部分,便是如今從內史更名而來的大農。

在劉榮的設想中,大農比之過去的內史,將不再具備‘無所不管’的冗雜權柄,權力範圍卻又不再被侷限於關中。

日後的大農,將專門負責農事,而且是包括關中在內的整個漢室天下的農事。

什麼冬小麥的推廣啊,糧食價格的監測、調控之類,都將在大農的職權範圍之內。

這樣一個崗位,無疑很考驗履任者的實踐能力,也更能試出一個官員,究竟是誇誇其談的鍵政家,還是有真材實料的實幹家。

至於軍、財兩部分,則相對簡單些。

——原屬於內史的兵權,即隸屬於內史的中尉,將直接從原內史的權力框架中分離出來,成爲一個獨立的屬衙,並且直接對天子負責。

而內史原本的財權,即稅收等事宜,則需要劉榮新設一個類似稅務局之類的屬衙,去專門負責。

大致設想,劉榮也已經成竹在胸。

“近些時日,朝堂內外於北牆戰事,可還有其他異論?”

內史的事大致搞定,劉榮便自然而然的關心起北牆戰事。

準確的說,是朝堂關於北牆戰事的反應。

戰況的整體進程,和劉榮早先的預料相差不大。

——匈奴大軍壓境,程不識駐守朝那塞,除了一開始有些吃力,之後便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

畢竟朝那塞,之所以被稱爲‘塞’,正是由於其地形、地勢,可以起到扼守北地郡西北門戶的戰略作用。

而一個被稱之爲‘塞’,可以扼守一郡門戶的戰略要地,顯然符合關塞易守難攻的特點。

最關鍵的是:作爲邊塞,朝那塞外圍,根本無法鋪開太多軍隊。

就好比此番,匈奴右賢王伊稚斜率七萬大軍而來,卻只能派出近萬部隊攻打朝那塞,其餘六萬餘兵力,都只能做輪換隻用。

這一萬上去打,打累了再換一萬人,再打累了再換——總而言之,匈奴人在朝那塞外投入的進攻兵力,始終都維持在萬人上下。

再多,就要被地形擁擠活動空間,從而影響戰鬥力了。

抵禦一萬人以內的敵人,尤其還是不善攻城的匈奴騎兵;

本就手握近萬兵力,又有酈寄派去的一萬援軍——若程不識還無法守住朝那塞,也就妄爲如今漢家數一數二的名將了。

而今,時間也來到冬十一月,凜冬臘月將至;

即便相較於草原其他地區相對溫暖,幕南也終究不在遲到。

根據劉榮的估算,若依舊久功朝那塞而不能下,最晚冬十一月二十,匈奴人便要退兵回幕南。

換而言之:這場戰爭最終的結果,大概率便是匈奴人強攻不下,悻悻而去。

等到來年開春,自然是匈奴使團叩關請見,然後拿此戰大肆敲詐漢家。

劉榮甚至都能猜到彼時,匈奴使團敲詐漢家的說辭。

左右不過‘我們放牧放的好好地,程不識非得來打我們,結果被我們打回朝那塞,縮頭烏龜似的不敢出來’之類。

而眼下,朝堂內外對戰事進程的反應,卻是劉榮格外關注的。

“稟陛下。”

“自朝那塞傳回‘敵我皆有傷亡,然朝那塞並無失守之虞’的戰報之後,朝堂內外對戰事的擔憂,便已是打消了大半。”

“丞相劉舍、御史大夫岑邁等,更是已經開始準備開春之時,應對匈奴使團時的對策。”

“即便還有些人擔心朝那塞失守,以至於太宗皇帝十四年的故事重演,但恐慌情緒也已不再擴散。”

“尤其是朝中重臣,自陛下明確表達態度之後,更是再也不曾有過對戰事的悲觀預測。”

從周仁口中,得到朝堂不再因邊牆戰事而感到恐慌,劉榮也終是暗下長鬆了口氣。

戰爭,最忌諱的便是前線將士浴血奮戰,拼死廝殺,後方中央卻亂了陣腳,甚至被嚇尿褲子。

尤其如今漢家,正處於對匈奴的戰略轉變階段,漢家日後對匈奴人,必定會採取更加強硬的戰略措施。

在這樣的檔口,劉榮需要長安朝堂出現更多的鷹派,或者說是激進派。

如果能像後世那樣,出現激進派覺得該打,保守派覺得激進派太保守的場景,那自然是更好不過。

“繼續監視千石及以上官員,尤其是有關北牆戰事,以及程不識、酈寄二人的言論,都務必呈上。”

“另外,將那些怯敵、畏敵,依舊認爲我漢家應該繼續和匈奴人和親,而不是興起兵戈的官員、勳貴錄民於冊,備朕不時之用。”

對於和親,劉榮的態度很明確:不可能和親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和親;

只能是打打匈奴人,才能勉強維持生活這個樣子。

劉榮承認在過去,和親是漢家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也是當時唯一的選擇。

對於那些認爲和親並非壞事,決戰時機依舊未到的聲音,劉榮也能勉強理解。

畢竟劉榮也不是什麼獨斷專橫的暴君,從來都不搞一言堂那一套——只要是有道理、有依據的言論,劉榮都能保持相當程度的包容。

但能包容不同意見,並不意味著劉榮,就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老好人。

——朕沒表達意見時,你說和親更好,朕不挑你的理;

可朕都明確表示漢家變天了,再也不可能和親了,你還揪著和親二字不放?

你是何居心?

都不用去查——不是膝蓋早就軟透的慫包,就是暗下給劉榮使壞下絆子的逆賊!

記住這些人,並在日後伺機加以懲治——至少留個心眼,別被這些人帶到溝裡去,劉榮做起來沒有絲毫心理負擔。

別忘了;

劉榮,也姓劉。

劉邦的劉。

劉恆的劉。

劉啓的劉……

“替朕走一趟長樂,將韓安國任大農一事,稟奏太皇太后知曉。”

“韓安國,也算皇祖母半個故人了。”

“對此事,皇祖母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第52章 瓷器成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433章 尚書令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回家晚了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歇一天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454章 故年第399章 金布律?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23章 好劇本第538章 意外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歇一天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480章 意外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376章 無題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明天更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93章 兒,斗膽第475章 人心啊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80章 有母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458章 難啊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369章 詭寂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475章 人心啊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292章 蒙王?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315章 活該!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3章 左膀右臂第84章 上架感言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524章 劃算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544章 百家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435章 稅第275章 落毛的蒼鷹?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19章 做大哥的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53章 竇王孫
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第52章 瓷器成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433章 尚書令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回家晚了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歇一天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454章 故年第399章 金布律?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23章 好劇本第538章 意外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歇一天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480章 意外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376章 無題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明天更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93章 兒,斗膽第475章 人心啊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80章 有母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458章 難啊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369章 詭寂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475章 人心啊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292章 蒙王?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315章 活該!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3章 左膀右臂第84章 上架感言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524章 劃算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544章 百家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435章 稅第275章 落毛的蒼鷹?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19章 做大哥的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53章 竇王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保市| 依兰县| 澳门| 论坛| 兰坪| 新竹县| 称多县| 宾川县| 泸溪县| 连江县| 衡山县| 武安市| 合作市| 故城县| 汤阴县| 临夏县| 乌海市| 日土县| 偏关县| 平果县| 肇源县| 榕江县| 敦化市| 广饶县| 大邑县| 巧家县| 高雄县| 和田市| 麻江县| 扎鲁特旗| 芜湖市| 襄垣县| 湾仔区| 曲靖市| 鄯善县| 灌南县| 墨竹工卡县| 合肥市| 关岭| 林州市| 万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