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1章 慈,不掌兵!

很不幸的是:郅都觀察天色後得出的結論,同時兼備了戰前預案中,最不利於漢軍、漢軍最不希望看到了兩種天氣。

——今夜風雪,會讓郅都所部先鋒大軍舉步維艱,傷亡慘重,甚至可能會耽誤行程,乃至整場戰役的進程!

而今日的濃霧,又會讓高闕的匈奴守軍,下意識提高警惕。

這很好理解。

好比你是個獵戶,住在一條河邊,河對岸便是一處猛獸巢穴。

但你並不擔心,因爲你知道這一窩猛獸不善水,絕不可能遊過河流威脅到你。

後來,冬季降臨,河面冰封。

雖然手握一桿名爲阿卡拉什尼科夫47式的真理,你也還是下意識繃緊了心絃,開始頻繁巡視河岸,觀察對岸的猛獸巢穴。

只有親眼看到對岸的猛獸巢穴,確定沒有猛獸從巢穴中鑽出,試圖涉過冰面襲擊你家,你握緊真理的手才稍鬆開了些。

直到有一天,起霧了。

站在河邊的你,別說是對岸的猛獸巢穴了——連冰封的河面上,究竟有沒有猛獸暗中觀察,都根本無法通過肉眼看見。

於是,靈魂深處的驚慌和恐懼,讓你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幾乎隨時隨刻,都做好架起真理,扣動扳機的準備……

白天得大霧天氣,對這場高闕之戰的影響,便是類似的道理。

——尋常時節,高闕守軍根本不慌,因爲有湍急的大河,作爲高闕的護城河。

但在冰封之後,就算匈奴人主觀意識上,依舊認爲漢軍將士不可能在這個季節,發動對高闕的攻擊,卻也依舊會本能的、下意識的,有事沒事多往高闕外的冰面,以及對岸隱約可見輪廓的博望城瞟一眼。

肉眼可見冰面上一覽無餘,什麼都沒有,且遠方的高闕依舊聳立著,並不見大隊人馬——甚至不見人影行動的痕跡,高闕內的匈奴守軍纔會安下心。

而大霧天氣,會讓本就因河面冰封,而在內心深處生出一絲本能不安的匈奴人,因爲無法看見博望城的輪廓、無法將高闕外的冰面盡收眼底,而加劇不安情緒。

這種不安,或許會轉變爲更高頻率的觀察、更加細緻的巡視——也就是更加謹慎、嚴謹的守備。

又或者,會轉變爲一些意外的、莫名其妙的決策。

比如在周邊轉轉,散散心之類。

很顯然,對於作爲攻城一方的漢家而言,高闕內匈奴守軍的防備力量越弱、攻取高闕的難度越低越好。

而濃霧天對高闕匈奴守軍帶來的精神壓力,卻會起到截然相反,且漢家既不希望的負面效果······

“即可召集先鋒軍校尉及以上將官,至此議事!”

作爲法家出身——至少是情感上極度偏向法家,且在歷史上留下‘酷吏’之名的武將,郅都在行軍作戰過程中的決策,很少、甚至幾乎從不聽取麾下中層將官的建議。

往好了說,這是善戰者所具備的絕對自信。

往壞了說,這也是法家出身的官員,普遍存在的過度自信到近乎,以及近乎偏執的獨裁偏向使然。

至於此刻,郅都難得召見麾下中高層將官,卻是前所未有的,想要找人商討下一步的決策。

“將軍。”

“——將軍?!?

約莫半刻鐘後,郅都所身處的土丘背坡,便出現數十道身材高矮不一,卻無一例外粗壯有力的身影。

——此戰,郅都所部先鋒大軍,共計三萬五千兵馬,是由足足七部都尉組成。

這就意味著郅都麾下,除了兩個地位僅次於自己的副官,還有七位將軍級別的都尉、三十五位偏將級別的校尉。

四十多將近五十號人,又都是塊頭一個比一個大的猛人,郅都很快便被圍了個裡外三層。

偏偏大軍又在潛行,不便呼號。

於是,郅都便只能先示意身邊中將:靠裡前排位置的,記得把話往外圍傳一傳。

人都到齊了,郅都也不多繞彎子,直接說明了情況。

“今日,是冬十一月初九?!?

“明日,便是戰前,朝堂廟算定下的開戰期限。”

“最晚明夜,高闕之戰,必須打響!”

“而在戰爭打響之前,我部還需潛入高闕、製造混亂,並爭取偷襲搶奪高闕牆頭?!?

“——時間非常緊迫!”

“偏今日,白晝大霧,入了夜又大概率會有風雪,行軍極爲不易?!?

“一旦誤了戰時,我漢家與此戰的諸般籌謀、心血,便會盡付諸東流?!?

郅都話音落下,在場衆將無不面色凝重的緩緩點下頭,本就寫滿疲憊的臉色,也是應聲更難看了些。

——通過天色預判天氣,自然不是郅都的專屬特長。

此刻,有資格出現在郅都身邊的這幾十號人,幾乎都具備相當高超的天氣預測技術。

就算郅都不說,大部分人也已經發現了天色的異常。

即便沒發現的,此刻擡頭看看天相,心下也有了個大概的數。

片刻間,氣氛陡然沉重了下來,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是越看臉色越差。

就連郅都,都下意識板起了臉。

——這個問題很麻煩!

可千萬不要覺得,郅都所部來不及按時抵達戰場,是可以通過往後推延開戰時間,就能解決的小事。

在戰前,從大軍自長安出發,一直到高闕之戰開打,長安朝堂的廟算,都是一項一項算的明明白白,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完成各路大軍的協調。

若最後,郅都所部果真沒能按時打響高闕之戰,其餘各部,也絕不會乖乖等著。

程不識所部中軍主力,可能會做出先鋒遭遇伏擊,甚至被悄無聲息全殲的戰場判斷!

就這一個誤判,便足以使得程不識,在接下來基於一個又一個錯誤的判斷,做出一個接一個錯誤的決策。

還有天氣,後勤等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會因爲郅都所部貽誤戰機,而被攪的亂七八糟。

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只需要知道一點。

——在古華夏絕大多數封建王朝,有一條軍法鐵律,曰:失期當斬。

這個罪名,太祖高皇帝劉邦就曾擔過。

大澤鄉的陳勝吳廣,也是爲了躲避這一罪名的懲罰,而決定起義反秦。

雖然說封建時代的軍法,動不動就是斬啊,殺啊之類,僅有的幾個不用死的懲罰方式,也就是鞭、杖之類,可即便是殺,也是有許多不同之處的。

比如社會法律當中,同樣都要死的斬、死二字,前者指腰斬,後者則不限死亡方式。

若是家裡有點錢,坐‘死’罪的犯人,完全可以爭取到吞金、毒酒、白綾等當下普遍公認‘不太痛苦’的體面死法。

當然,前提是屍體仍舊可以驗明正身,不能被毀容。

而坐‘斬’者,自然是被限定了死亡方式,只能是大庭廣衆下被腰斬,身體斷成兩截都還一時半會兒死不了,還得痛苦的陰暗爬行一段·····在軍法當中,也是一樣的道理——不同罪名之間,哪怕同樣是個‘死’字,其嚴重程度也大有不同。

比如:臨戰怯敵當斬,一般就是在戰場上由督戰隊順手砍了。

而逃兵,則是必須把人抓回來——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活著就殺雞儆猴震懾全軍,死了也得把屍體或首級掛在營門外風乾。

而失期當斬的‘斬’卻是軍法中最嚴重的一種死法——集體連坐!

就那此刻,郅都所部三萬三千餘先鋒將士來說,真要失期,那真就是三萬三千多項死刑判決!

當然,或許有戴罪立功,功過相抵的可能。

可即便是功過相抵,也不會是直接不賞不罰,而是先治罪下獄,而後再因功獲得赦免,一碼歸一碼。

所以,眼下的狀況,對於郅都身邊這羣將官而言,往大了說,是可能要因爲失期而貽誤戰機,辜負長安朝堂,乃至漢室數千萬蒼生黎庶的殷殷期盼。

往小了說,這也是關乎自身身家性命,以及麾下將士生死、榮辱的事······

“莫如,今夜早些拔營,明早多走一段?”

有人試探著提出建議,卻被郅都當即否決。

“不可?!?

“晝伏夜出,乃我部此行進軍之鐵律?!?

“天不黑透不得拔營、破曉之前務必止步,是完全沒有商量的事?!?

“——尤其今晚拔營,便要過大河了?!?

“到了對岸,那就是在高闕腳下、在匈奴人眼皮子底下行軍?!?

“更要小心謹慎纔對,怎可爲了不失期,而粗心大意?”

聞言,衆人眉頭皺得更緊了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終是再無第二人開口。

這怎麼搞?

晚上趕路來不及;

白天又不能趕路。

在場的各位又不是神仙,創造不出除白天、黑夜外的第三種天時。

就在衆人面面相覷,心緒卻也愈發沉重之際,郅都那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開始逐漸在衆將身上掃過。

而後,一個頗爲大膽的想法,便被郅都擺在了衆人面前。

“白晝行軍,確實不可。”

“但若有大霧遮掩身形,或許,也不是完全不能考慮。”

郅都這話一出,衆將眼睛無不是滴溜溜直轉,很快便想透了其中關節。

——對?。?

之所以要晝伏夜出,不就是因爲夜晚漆黑,能見度低,可以遮掩先鋒大軍行蹤嘛?!

那白天加上濃霧,不也是和黑夜一樣的低能見度,低可視度條件?

尤其比起黑夜的伸手不見五指,在白天的大霧中行軍——尤其是涉冰渡河,先鋒軍將士還起碼能看見腳底下。

再者,即便是大霧天,白天的溫度,也終歸會比黑夜高出不少。

誠然,就算有差別,也不過是兩種不同程度的刺骨陰寒。

但對於此時的先鋒軍將士而言,涉冰過河的過程中,每多一絲溫暖,就可能會多一分順利抵達對岸,參加這場高闕之戰,而非在開戰前非戰時減員的可能。

唯一需要考慮的,便是將士們的體能。

——昨晚,將士們已經走了一夜。

趁夜行軍,讓將士們身心俱疲,精神緊繃,同時還無時不刻在遭受寒冷天氣的摧殘。

眼下,如果要強行發動將士們,在連續進軍一整夜後,再無縫銜接個一白晝?

“將軍?!?

“莫如,今晚過了河,早些歇下——如夜半而歇之類?!?

“如此,將士們得後半夜休整,明日再於白晝行軍於大霧之中,或還不至於力竭······”

照理來說,這個建議其實比較中肯。

——現在先休息。

今晚天黑後出發,只走前半夜,後半夜休息。

等明日早晨,將士們起碼休息了半晚,體力多少也恢復一些了再走,而不是現在,在將士們臨近體力極限的時候走。

話音落下,衆將不由紛紛點頭,對這個方案的可行性表示認可。

不料人羣中央,郅都再次搖了搖頭。

“明日,或許會有大霧,或許沒有。”

“如果沒有,那明日白晝無法行軍不說,今夜,還會少走半晚?!?

“——眼下,我部是或許會失期?!?

“可一旦選擇明日白晝,又偏明日無大霧,那我部,便是必定失期了?!?

郅都話音落下,衆將再度默然。

確實如此。

即便天氣預測技術再怎麼高超,衆人也說不準明日是個什麼天氣。

——事實上,衆人甚至都說不準今晚的天氣,乃至於今天下午是否還是陰天、霧天。

大家都只是根據經驗和僅有的知識,大致預測一個可能性較高的結果。

料敵從寬。

爲了避免被意外狀況打亂,或許,也只能這麼做了······

“既然都想明白了,便去傳將令吧。”

“——天明時分,一旦確定大河冰面有大霧,便以屯、曲爲各,分批涉冰過河!”

“抵達對岸後,絕不可擅自走動,更不可言語交談!”

一聲令下,衆將只一臉沉重的拱起手,默然領命而去。

——郅都這一道命令,會讓先鋒大軍多死很多人。

很多本不該死的人會死,很多本可以死在高闕牆頭的人,會死在高闕外冰冷的河面。

但這,就是戰爭。

義不掌財,或許有待商榷。

然慈不掌兵,卻是亙古不變的至理名言…………

第73章 封印第454章 故年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454章 故年第483章 不安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40章 賺錢賺錢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80章 魔改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516章 由點及面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434章 還行吧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208章 太上皇?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308章 將戰第448章 墨家?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532章 就不!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221章 老兵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61章 陛下!第460章 戰略格局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537章 戰,爲止戰第24章 真打呀?!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434章 還行吧第353章 吞金獸!兒童節快樂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135章 奏對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52章 瓷器成第211章 臣,等著家上第50章 有樣學樣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469章 開花結果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465章 酷吏?第159章 社稷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520章 洗腦?
第73章 封印第454章 故年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454章 故年第483章 不安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40章 賺錢賺錢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80章 魔改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516章 由點及面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434章 還行吧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208章 太上皇?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308章 將戰第448章 墨家?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532章 就不!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221章 老兵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61章 陛下!第460章 戰略格局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537章 戰,爲止戰第24章 真打呀?!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434章 還行吧第353章 吞金獸!兒童節快樂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135章 奏對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52章 瓷器成第211章 臣,等著家上第50章 有樣學樣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469章 開花結果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465章 酷吏?第159章 社稷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520章 洗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通渭县| 晋宁县| 崇信县| 卓尼县| 内江市| 佳木斯市| 论坛| 龙州县| 南昌市| 望谟县| 永兴县| 肃南| 高唐县| 孟津县| 郧西县| 台北县| 涿鹿县| 柳河县| 邹城市| 巨鹿县| 睢宁县| 兴宁市| 于田县| 东乡族自治县| 武城县| 墨脱县| 基隆市| 布尔津县| 留坝县| 麻阳| 中卫市| 平果县| 普安县| 上饶县| 枣庄市| 天津市| 留坝县| 诏安县| 新巴尔虎右旗|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