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

真要說誰最難受,無疑,便是如今幕南的話事人——乃至於草原的臨時話事人:右賢王伊稚斜了。

還是那句話。

——在草原的從零法則下,強者擁有一切,弱者失去一切。

與之對應的,便是單于、左右賢王這樣的頂級貴族,掌權者,天然應該由搶著來做。

後是那句‘兵強馬壯者爲天子’,在這個時代的長城以內、在如今漢室或許行不通——至少有待商榷。

但在草原,兵強馬壯者爲單于,確實毋庸置疑的客觀現實。

從最底層的,以家庭爲單位的基礎部族,到多個家庭聯合起來的小部族、多個小部族聯合兼併出的中型部族,以及統一一片區域的大型部族,乃至於統治整個草原的單于本人,無一例外,不外如是。

在草原上的某個家庭,即某個‘帳’之中,誰會成爲話事人?

化作漢家百姓,一個家庭的話事人,或許會是經驗豐富的年長者、或許會是正值壯年的勞動力支柱,也有可能是作爲家庭成員紐帶的老父親、老母親。

但在草原上,這個問題卻只有一個答案。

——誰最能打,誰做主!

誰最強,誰最有能力保護這個家庭,這個家庭,就由誰說了算。

甚至不止是由這個人說了算、由這個人領導;

而是由這個人,擁有這個家庭的一切,包括財富、牧畜、奴隸,乃至於人!

這個家庭裡的所有女人——奴隸也好,一母同胞的姐妹也罷,甚至於母親、祖母,侄女、侄孫女,只要這個‘最強者’想,就都可以肆意妄爲。

這個家庭裡的所有男人——牧奴也好,手足兄弟也罷,甚至於父親、祖父,侄子、侄孫,是生是死,是往東還是往西,是去打獵還是去放牧,也都由這個最強者說了算。

後世有人說,匈奴,就是一個奴隸制遊牧政體。

但事實上,匈奴人的政體,卻比奴隸制都還更令人髮指。

——畢竟奴隸制,剝削的只是奴隸,卻不會把家人也當奴隸看待。

在中原地區的奴隸制度下,奴隸主一大家子,都會是奴隸主。

奴隸主的妻兒老小,家庭成員,都是作爲奴隸主,去剝削失去人生自有的奴隸。

但如今的草原,身爲奴隸主的‘家主’,卻是整個家庭,乃至整個部族唯一的奴隸主。

餘下的所有人,無論是不是家庭成員,本質上,都是這個‘家主’的奴隸。

而這樣一個家庭,自然只是最微觀層面的縮影。

當幾個這樣的家庭,聯合成爲一個小部族時,部族的頭領,同樣會有最強打者來擔任,併合理合法的,擁有整個部族的一切。

比如:張三李四、王五趙六,四個人帶著各自的家庭,聯合成了一個幾十人的微小部族。

經過最原始的武力爭奪,張三成爲了這個小部族的頭人。

於是,李四、王五、趙六各自家中的女人們,便都會成爲任張三採摘‘後宮’。

各自家中的男人,也都會成爲張三的部衆、下屬,或者說是‘子民’。

就算張三和李四,原先是左右鄰居、祭天拜把的好兄弟,李四也沒法拒絕張三‘你老婆風韻猶存’的要求。

再然後,這個小部族,和周圍其他幾個小部族聯合起來,搞出了一個幾百號人的部族。

巧了——還是由在張三做頭人。

一樣的道理,這幾百號人的生死,即由張三這個頭人負責,也由張三這個統治者掌控。

就這麼一級一級往上,直到草原如今的最高統治者:匈奴單于庭,理論上,就應該有草原上最能打、個人武力最高、智慧最高,最能帶領草原遊牧之民的那一個人,來做匈奴單于。

並且,從最低一級的‘家主’,一直到最高一級的單于本人,都不可以拒絕任何人,對自己發起的挑戰。

就像是狼羣。

狼王,永遠不能拒絕成員的挑戰。

挑戰失敗,狼王仍是狼王。

挑戰成功,狼王下臺,挑戰者成爲新的狼王。

而在這樣的文化、文明背景下,草原的統治者,在天然具備對草原一切事務、生命的擁有權的同時,又需要對草原上的一切負責。

說的再直白點就是:在草原上,最能打的人,就應該做最高統治者。

反之:最高統治者,就應該是最能打的人。

而最能打的人,是不允許失敗的。

往小了說,是不能在明對其他個人,對自己發起挑戰時失敗;

往大了說,是在家庭、部族,乃至於整個遊牧之民,迎來外部威脅、挑戰時,統治者也必須帶領著自己的‘子民’,取得毋庸置疑的勝利。

明白了這套社會地位體系,再來看去年,失去河套之後的匈奴單于:攣鞮軍臣,以及眼下,因失去高闕而進退兩難的右賢王伊稚斜,也就不難理解他們的糟糕處境了。

——在華夏,軍隊是可以打敗仗的。

尤其君王,大都是不會因爲一場戰爭的失敗,而承擔過大的責任的。

只要戰爭的失敗,沒有直接導致王朝顛覆,那華夏君王,幾乎是不可能因爲一場戰爭的失敗,而被推翻倒臺。

因爲在華夏文明的體系當中,君王,並非戰爭的第一責任人。

戰爭的失敗,可能是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要素使然,可能是整個朝堂中央的戰略失誤,也可能是具體的將帥作戰不利,等等。

就算君王有責任,也永遠不可能是主要責任,亦或是全責。

但在草原,任何一場戰爭、戰鬥的失敗,都會是統治者全責。

——誰讓你是統治者呢?

——誰讓你,擁有了草原的一切呢?

你說睡哪個女人,哪個女人就得乖乖爬上你的獸皮牀,你說想殺哪個男人,哪個男人就得被綁著送到你面前,是殺是刮,悉聽尊便。

給你極致的權利,不就是爲了讓你承擔極致的責任?

打仗打輸了,不由你這個最高統治者負責,難不成,還讓俺們這些無條件聽你話的追隨者負責?

這不扯淡麼這不……

於是,去年,因河套-馬邑一戰的失利,而導致匈奴帝國失去河套地區的單于軍臣,不出意外的坐了蠟。

就像是狼羣,接連許久都沒有收穫獵物,已經快要生存不下去了。

這種時候,狼羣長期沒能獲取獵物的責任,就應該有狼王來負責。負責的方式,自然是換一個狼王,看能不能扭轉頹勢,率領狼羣捕獲獵物,維持生存。

草原遊牧之民,也是一樣的道理。

——哪怕你軍臣單于,確確實實是草原最強大、最能打的那一個,但一場戰爭的失敗,照樣能從側面證明:你還不夠強大。

甚至有可能,你已經不再強大了!

於是,漢匈河套-馬邑之戰後,匈奴單于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始終處於‘政變高發期’。

最終,還是軍臣不得已,與最大的野心家:右賢王伊稚斜達成默契,才總算是穩定了局面。

與此同時,爲了最大程度減小河套-馬邑一站失利,對自己統治者地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重新得到草原各部的無條件支持,軍臣做出西進的戰略決策。

按軍臣原本的計劃,只要這兩年,漢匈雙方相安無事,軍臣帶著草原各部去西方捏捏軟柿子,燒殺搶掠肆意快活一番,然後帶著無盡的財富、物資迴歸,自己的統治就能繼續延續下去。

河套地區的丟失,就算無法被草原遊牧之民完全忘卻,也能最大限度的‘淡忘’,或者說是沒多少人在乎了。

等西征歸來,一切都重回正軌,軍臣再度成爲草原一致擁護的最高統治者,再耐心等待時機——比如某個艱難冬天之後的開春,又或是某個災年的秋天之類。

在草原各部,都有‘必須找漢人搶點東西’的客觀需求的前提下,整合各部兵馬,再去找漢人報仇、算賬!

如果順利,說不定能把河套,給重新奪回來!

再不濟,也起碼能把漢人打疼、打怕,重新回到過去,卑躬屈膝,和親祈求和平的低姿態。

結果,又出問題了。

出問題的還不是其他地方,而恰恰是如今的匈奴帝國最不應該出問題、匈奴單于庭最無法承受出問題的代價的高闕,出了大問題。

但這一次,高闕丟失的第一責任人,卻不再是草原最高統治者:軍臣單于了。

——軍臣西征,還沒回來呢!

幕南,乃至草原上的一切事物,都被軍臣臨時委託給了右賢王:攣鞮伊稚斜!

道理很好理解:誰掌握權力,誰承擔責任。

如今的草原,幾乎是由伊稚斜總覽大權,那就應該由伊稚斜,承擔所有的過失責任。

尤其高闕,本身就是幕南的關鍵門戶。

而右賢王伊稚斜,又本就是幕南地區的掌控者。

就算軍臣沒有西征、不曾將草原大權委託給伊稚斜,作爲右賢王的伊稚斜,也同樣要爲自己所掌控的幕南地區,以及幕南門戶:高闕負責。

現在,高闕丟了。

伊稚斜吃不消,也吃罪不起。

尤其是在軍臣西征歸來後,必定會撕毀先前,雙方‘和諧共處’的默契,甚至對伊稚斜發起報復!

在這樣的背景下,別說是寬恕伊稚斜了——軍臣能不把自己領導無方、所託非人的次要責任,也甩給伊稚斜去承擔,讓伊稚斜的主責變成全責,就已經是草原上難得一見的仁慈。

所以,對於伊稚斜而言,高闕,是必須要奪回來的。

無論是爲了在秋天,西征歸來的軍臣面前,更‘無懈可擊’,不給軍臣料理自己的把柄,還是爲了伊稚斜本身,在幕南地區的統治;

高闕,都必須奪回來。

但過去這段時間的戰況,又直白無誤的告訴伊稚斜:高闕,已經是幾乎不可能奪得回來的了。

至少僅憑伊稚斜,以及幕南各部,奪回高闕的可能性無限趨近於零。

或許只有西征歸來的單于軍臣本人,整合整個草原所有的部族,不惜代價、不計傷亡的發起猛攻,纔有可能奪回高闕。

但很顯然:伊稚斜,大概率活不到軍臣頃國之力,強取高闕的那一天。

在決心奪回高闕之前,軍臣必定會先‘處理’掉丟失高闕,讓匈奴帝國輪入尷尬境地的右賢王伊稚斜……

“繼續打下去,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了。”

“勇士們,在悍不畏死的衝鋒,卻也在無意義的死去。”

“繼續攻打高闕,也只是讓各部得勇士,多死一些而已。”

漫長的沉默之後,終還是由伊稚斜,打破了王帳之內的沉寂。

便見各部頭人循聲擡起頭,很快,卻又各自落寞低下頭去。

——事實,已經是一目瞭然了。

只是先前沒人點破,最終由伊稚斜點破了而已。

而先前,之所以沒人點破這個事實,就是因爲事實被點破,就意味著幕南各部,要徹底放棄在今年奪回高闕。

這對幕南各部而言,是不可接受的,甚至是能讓人做噩夢的恐怖事件。

所以,大家都不點破,就像是鴕鳥把頭埋進沙子裡——就算事實就擺在那裡,也只當沒看見、不存在。

但伊稚斜很清楚:老虎,不會因爲鴕鳥把頭埋進沙子裡,就隨之消失。

老虎就是老虎。

他就在那裡。

無論鴕鳥是閉上眼,還是把頭埋進沙子裡,老虎,就是要吃鴕鳥的。

而此刻,作爲鴕鳥,伊稚斜——或者說是匈奴帝國、草原遊牧之民該做的,首先便是把頭從沙子裡擡起來。

接受現實先。

然後,再嘗試著,解決眼前的生死危機。

“我的意見,是高闕既然無法奪回,就應該在其他地方,對漢人也造成同樣程度的打擊。”

“比如:攻破雲中!”

如是一語說出口,伊稚斜臉上,已是看不出絲毫草原貴族、匈奴右賢王,所應有的懶散、肆意。

有的,只是與遊牧之民嚴重不符的智慧之光,以及捨身往外的毅然決然。

“必須要換回點東西!”

“失去了高闕,就要從漢人手裡,也奪回一點東西!”

“如若不然,就讓漢人這麼每年拿走一點、每年贏一場戰爭。”

“要不了多久,我大匈奴——乃至我遊牧之民,便都要屈服在漢人的劍下了!”

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劃算嗎?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419章 考題第388章 藍圖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86章 王孫,且去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請假條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257章 樑內史,別來無恙否?第15章 我好怕啊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93章 兒,斗膽第73章 封印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480章 意外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369章 詭寂第406章 傻了吧?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531章 封禪?第152章 博望苑第431章 面聖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86章 王孫,且去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263章 人心啊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80章 有母第419章 考題第54章 表叔,慎言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第512章 華夏貴胄!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380章 魔改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537章 戰,爲止戰第449章 戰鼓擂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92章 出師不利第441章 迭代!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婚假第58章 我有卵子!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363章 黑土地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542章 程不敗第441章 迭代!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292章 蒙王?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421章 大喜第371章 鹽鐵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205章 羽林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503章 河套模式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491章 捷報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208章 太上皇?
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劃算嗎?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419章 考題第388章 藍圖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86章 王孫,且去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請假條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257章 樑內史,別來無恙否?第15章 我好怕啊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93章 兒,斗膽第73章 封印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480章 意外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369章 詭寂第406章 傻了吧?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531章 封禪?第152章 博望苑第431章 面聖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86章 王孫,且去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263章 人心啊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80章 有母第419章 考題第54章 表叔,慎言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第512章 華夏貴胄!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380章 魔改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537章 戰,爲止戰第449章 戰鼓擂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92章 出師不利第441章 迭代!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婚假第58章 我有卵子!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363章 黑土地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542章 程不敗第441章 迭代!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292章 蒙王?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421章 大喜第371章 鹽鐵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205章 羽林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503章 河套模式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491章 捷報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208章 太上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考县| 晋州市| 沁源县| 修文县| 久治县| 成安县| 门源| 开平市| 鹤山市| 武威市| 监利县| 芦溪县| 疏附县| 高青县| 枣庄市| 常宁市| 新和县| 本溪市| 临颍县| 阳春市| 新津县| 洛南县| 西贡区| 双柏县| 威信县| 聊城市| 宁都县| 汪清县| 乌什县| 瑞金市| 木里| 金门县| 离岛区| 清苑县| 绥宁县| 永清县| 晋江市| 邻水| 镶黄旗| 宿州市| 施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