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6章 傻了吧?

“物以稀爲貴啊~”

“但凡讀書人多些——但凡天下不愁沒人做官,怕是朕都能喊出那句:愛幹不幹!”

“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真有那麼一天,朕還用聽這些蠢貨聒噪?”

未央宮,宣室殿。

得知宮外物議沸騰,尤其是外朝百官公卿、功侯貴戚,都因自己的頻繁舉措而感到不滿,劉榮苦笑之餘,也難得發(fā)起了牢騷。

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劉榮都不用去細琢磨——用膝蓋都能想出原因。

左右不過‘官僚壟斷’四個大字,讓某些蠢貨,生出了‘天下沒我不行、漢家沒我不行’‘天下離不開我們這些做官的、陛下更離不開我們這些做官’的錯覺。

劉榮清楚地記得,在前世,曾有過這樣一個討論。

——國家鐵飯碗考試,爲什麼要每年都進行?

官僚系統(tǒng)明明已經(jīng)飽和,甚至人滿爲患了,爲什麼還要繼續(xù)吸納人才?

在這個討論底下,有獨善其身者說:如果因爲人滿爲患就不考試、不招人了,那我怎麼辦?

不能因爲前人佔了坑,就不讓後人拉屎了吧?

也有蠻夷走狗恨國黨們,扯什麼‘八股治世’‘圈固人才’之類的謬論。

此外,還有一種非常小衆(zhòng)的說法,劉榮前世沒怎麼在意,也不怎麼認同;

直到此番,親身感受到官僚羣體的傲慢、不可一世,劉榮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那個觀點,恐怕正是最完美的解答。

——流動性!

國家機器,之所以要源源不斷的吸收新鮮血液,恰恰是爲了保持內(nèi)部流動性,以免行政體系變成一潭死水。

比如某個幹部,因爲升職機會沒把握住而卸了心氣,決定就此擺爛到退休;

甚至是在此同時,還抱著‘排資論輩’‘輪都能早晚輪到我升職’之類的消極想法。

這種時候,如果官僚系統(tǒng)真的是量入而出,也就是維持固定人數(shù)、少一個纔再新招一個,那最終結(jié)果,很可能會讓這個政棍遂心如意。

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卻會保證整個系統(tǒng)的流動性,併爲整個系統(tǒng),都提供從上而下的良性競爭壓力。

論資排輩?

長得醜,想得美!

——但凡你敢真躺平,那有的是年輕人彎道超車,五年前叫你領(lǐng)導(dǎo),五年後叫你小王!

說的更通俗易懂一些,就是那句後世人耳熟能詳?shù)模耗悴粠郑械氖侨藥郑?

在後世——在文明進程、政權(quán)結(jié)構(gòu)都先進不知道多少的後世尚且如此,自更別提如今漢室,這麼個落後的封建時代了。

事實上,論資排輩、一個蘿蔔一個坑這種情況,恰恰是在封建時代達到頂峰。

好比如今漢室,丞相不退休,御史大夫就永遠都是御史大夫——到死都是。

什麼時候丞相老死了,又或是惹了禍被罷了相,‘坑’空出來了,才輪得到御史大夫去佔;

等御史大夫去佔丞相的坑了,內(nèi)史才能遞補御史大夫的坑,其他九卿當中的佼佼者,才能搶一搶內(nèi)史的坑。

類似的情況,在封建時代極其常見。

——一個大官兒升了,緊接著就是一連串兒的遞補。

郡守升去長安,郡尉升郡守、郡丞升郡守,都郵升郡丞;

下一級的縣級單位,縣令升去郡衙,縣尉升縣令,縣丞升縣尉……

這種近乎病態(tài)的‘井然有序’,必然會造成官僚體系的固話,使其內(nèi)部變成一潭死水。

縣令根本不需要努力工作;

只需要等郡守升去長安,自己就有機會上郡衙。

郡守也不用努力工作;

只要某個九卿位置空出來,自己就有機會升去長安。

在長安也同樣如此——九卿坐等熬死其他人,好輪到自己去做九卿之首;內(nèi)史坐等丞相老死、御史大夫‘亞相轉(zhuǎn)正’,自己好去做御史大夫……

就像是排隊。

所有人都不語,只是一味地比拼誰更能熬、誰活得更長。

這顯然不對。

以壽命長短作爲官員‘是否有資格擔任某一職務(wù)’的判斷依據(jù),顯然是不對的。

但在封建時代,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首先,年紀大、活得久,必然意味著這個人,無論能力如何,至少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

說難聽點叫資歷深,但絕大多數(shù)時候,資歷,往往也意味著熟練、穩(wěn)重。

所以在這個時代,用爲官年限來當做官員升職審查的核心依據(jù),即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同樣是唯一行之有效的辦法。

比如:能在內(nèi)史任上五年不出岔子,把內(nèi)史打理的井井有條,那就可以考慮升御史大夫了。

你說爲什麼?

因爲只有他,在內(nèi)史任上證明自己‘不會太差’,而除他之外的任何人,都無法確定其下限有多低。

很多時候,封建時代的絕大多數(shù)事,看的都是下限。

——將軍不需要個個都具備衛(wèi)霍之姿,但至少要人人都上過戰(zhàn)場、見過血,不至於搞出紙上談兵,外行指導(dǎo)黑行的笑話;

官員也不需要人均蕭何曹參,但至少要了解體質(zhì)內(nèi)部的基本嘗試,能較爲妥當?shù)奶幚碜约旱墓ぷ鳌?

看似愚蠢,然實則,卻是這個時代成本最低、性價比最高的官員甄別手段。

而這,就導(dǎo)致了眼下,讓劉榮這個後世來客十分不爽,甚至暗下發(fā)起牢騷的狀況。

官僚羣體被寵壞了。

他們自認爲端上了鐵飯碗,而且根本不愁自己無法升遷,只需要好好養(yǎng)生、活得久些,早晚都能輪到他們升官。

而唯一能敦促他們不要躺平、不要純熬資歷的外在激勵:新鮮血液、內(nèi)部流動性,在這個時代也根本沒有存在條件。

——在後世,萬千學子應(yīng)試入仕,可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壓力別提有多大;

可在這個時代——在如今漢室,別說是一個合格的儲備幹部了;

就連能寫會認、有基本讀寫能力,以及邏輯思考能力的合格知識分子,都是各方搶奪的香餑餑。

能寫幾百個常用字?

——替人寫信,不比種地賺的少!

還能算算加減法?

——商賈能三顧茅廬,請你給他做賬房先生!

至於讀過正兒八經(jīng)的典籍,有一定學識的文人,那更是前途一片光明。

沒什麼野心的,可以給豪門富戶家的孩子們教書啓蒙;

稍微有點物質(zhì)慾望的,可以廣收門徒,授之以先賢之道。

若是上進心強一些,有門路的可以入仕爲官,沒門路也可以先給勳貴、王侯做門客,然後一點點往上爬,總有熬出頭的那一天。

在這樣的背景下,就會出現(xiàn)一個在後世絕無可能存在,但在封建時代,卻也幾乎沒有辦法根本解決的難題。

——官僚羣體,具備不可替代性。

即:離了現(xiàn)有的官僚羣體,皇帝別說是做點什麼了,連最基本的國家行政運轉(zhuǎn),都根本無法保障。

換而言之,官僚羣體由於其不可替代性,具備了對中央朝堂——尤其是天子本人的反制權(quán)。

當某件事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讓他們一致感到不滿時,他們有能力憑一句‘哎呀,突然想辭官回家了’,就讓中央政府改變決策。

當然了,這也不是某個人,或是極個別人能做成的事。

——如果是某個縣的官員聯(lián)合起來,那劉榮大概率會派軍隊‘鎮(zhèn)壓叛亂’;

若是某個郡都梗著脖子,那劉榮則大概率會‘只誅首惡’,然後將其他官員挨個調(diào)離原位,然後慢慢收拾。

可若是全天下的官僚,都在朝堂的帶領(lǐng)下一致反對某一決策,那劉榮就只能打消念頭,以免整個國家的政府停擺,也就是物理意義上的‘國將不國’。

好比此番,劉榮打算動一動朝堂中央的三公九卿制;

結(jié)果某些自命不凡的蠢貨,就不知死活的跳了出來,謀劃著要搞‘聯(lián)袂進諫’之類的鬧劇,迫使劉榮退讓。

劉榮該怎麼辦?

如果是在後世,那劉榮肯定會吼出一句:這官兒,你還幹不幹了?

能幹幹,不幹滾!

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但如今漢室的狀況,卻是隱隱有些反過來了的。

是官僚羣體對天子說:這皇帝,你還能不能幹?

你不幹,有的是姓劉的幹!

從客觀條件,以及時代背景的角度來看,劉榮最好的選擇,其實是再行斟酌。

哪怕最終不做退讓,也至少要象徵性的安撫一下那些自命不凡,但也確實具備不可替代性的蠢貨。

但在這兩個選擇之間,劉榮,突然想到了第三種極爲有趣的選擇……

“謁者僕射何在?”

劉榮沉聲一語,故太子舍人,現(xiàn)任謁者僕射汲黯當即走入殿內(nèi),對劉榮默然一拱手。

便見劉榮似笑非笑的點點頭,旋即目光灼灼的望向殿門外。

“擬詔。”

“——朕嘗聞: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百口之鄉(xiāng)必得良才。”

“然今天下,士子或隱於山林而不顯,或藏身市井而不仕;”

“國朝苦無能臣幹吏,學士苦無報國之門——飢者不知食之所在,食販不知客於何處。”

“此非大謬籲?”

“自朕曾祖高皇帝篳路藍縷,立漢國祚,而來足近一甲子。”

“然天下能人異士,或受徵辟而不應(yīng)、應(yīng)而辭,或受察舉而不仕、仕而走。”

“孝廉、力田,又賢良方正等,歲不過一二,然天下官、吏之缺數(shù)以萬千計。”

“非獨朕一人——凡漢之君,皆苦無可用之人久也。”

“今,朕欲使天下有識之士、有志之才,皆得報國之良機。”

“乃昭告天下:朕新元二年秋八月戊寅(十五),舉文試於長安,以遴天下豪傑、士子,入爲官、吏。

凡戶農(nóng)籍,爵公士(一級)及上,父祖三代無有逆賊、叛國者,皆可至長安長安應(yīng)試。”

“凡士子應(yīng)試,地方郡縣不得相阻,速以傳、引爲便。”

隨著劉榮的話一句句說出口,汲黯手中的筆也一次次落下,於淡黃色的絹布之上,記錄下了劉榮口中吐出的每一個字。

只是記著記著,汲黯原本還淡定務(wù)必,仿若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淡定面容,也愈發(fā)‘精彩’了起來。

——考舉!

和漢家過去,幾乎完全靠人擔保舉薦,並由天子親自考察其學識的察舉制度,幾乎沒有半點相似之處的考舉制度!

作爲官宦家族的子弟,沒人比汲黯更能感受到這封纔剛草擬,甚至還沒草擬好的詔書,究竟有多麼駭人的威力。

過去幾百年,汲黯家族世代爲宦,到汲黯於先帝年間,做儲君劉榮的太子洗馬,已經(jīng)是連續(xù)七代人入仕爲官。

而這七世所奠定的‘官宦之家’的基礎(chǔ),是以汲氏先祖出了連續(xù)三代‘卿大夫’爲開端。

之後的每一代人,除了本身能力、德行夠硬外,也同樣離不開家族人脈所提供的幫助。

說句最直白的話:汲黯之所以能成爲劉榮的太子洗馬,就是因爲他姓汲,出身於濮陽汲氏;

若非如此,那即便汲黯有真才實學,也絕不可能是從太子宮起步,先天具備一個‘儲君班底’的頂級政治buff。

可以說,汲黯這顆政壇新星,是汲氏一族近十代人的積累,於一朝迸發(fā)所散發(fā)出的光彩。

至於其他人,除非他們也有著汲黯這樣的家世背景,以及同時具備的學識、德行;

否則,別說是儲君班底的開局了——單就是入場券,就足夠他們花費大半生,卻依舊很可能不得其要。

而現(xiàn)在,有了劉榮這紙堪稱‘異想天開’的詔書,一切就都要不一樣了。

從今往後,汲黯這樣的人,可以走察覺的路子,從旁人遙不可及的起點開啓政治生涯;

而那些‘普通人’,也同樣可以憑藉一場只針對學識,卻根本無關(guān)乎身份、背景的考試,來展現(xiàn)出自己的能力。

雖然依舊不可能有人憑一場考試,就和汲黯站上同一起跑線,但至少入場券是有了;

至於後續(xù)——師傅領(lǐng)進門,修行在個人。

只要進了官場的門,之後的發(fā)展,自然就各憑本事了。

只是這樣一來,那些還在異想天開著‘我等不可取代’,等劉榮向自己‘低頭’的官僚們……

“陛下,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怎在陛下身邊待得越久,便越發(fā)看不透呢……”

一邊奮筆疾書記錄著詔書,汲黯心下也不由得如是想道。

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491章 捷報第41章 回去再說!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475章 人心啊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376章 無題第165章 人各有命晚點更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339章 武夫當?shù)?/a>第17章 樑《孝》王回家晚了第407章 四兩撥千斤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546章 墨者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152章 博望苑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241章 處置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223章 請?zhí)又鞒执缶郑?/a>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8章 命可真好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469章 開花結(jié)果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zhuǎn)第283章 戰(zhàn)略準備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明天開始恢復(fù)更新第411章 人才庫?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542章 程不敗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335章 西域!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451章 穩(wěn)有穩(wěn)的好處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311章 幽冥第31章 不盡然吧?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475章 人心啊第469章 開花結(jié)果第339章 武夫當?shù)?/a>第417章 應(yīng)有之理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510章 奇奇怪怪的奴隸第206章 孤兒軍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fù)相見矣第206章 孤兒軍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8章 命可真好第305章 戰(zhàn)爭機器啓動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340章 驗金石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
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491章 捷報第41章 回去再說!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475章 人心啊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376章 無題第165章 人各有命晚點更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339章 武夫當?shù)?/a>第17章 樑《孝》王回家晚了第407章 四兩撥千斤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546章 墨者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152章 博望苑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241章 處置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223章 請?zhí)又鞒执缶郑?/a>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8章 命可真好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469章 開花結(jié)果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zhuǎn)第283章 戰(zhàn)略準備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明天開始恢復(fù)更新第411章 人才庫?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542章 程不敗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335章 西域!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451章 穩(wěn)有穩(wěn)的好處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311章 幽冥第31章 不盡然吧?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475章 人心啊第469章 開花結(jié)果第339章 武夫當?shù)?/a>第417章 應(yīng)有之理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510章 奇奇怪怪的奴隸第206章 孤兒軍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fù)相見矣第206章 孤兒軍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8章 命可真好第305章 戰(zhàn)爭機器啓動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340章 驗金石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上县| 万全县| 博罗县| 砀山县| 姜堰市| 林芝县| 深州市| 兴业县| 肥东县| 白玉县| 木里| 天津市| 旅游| 于田县| 德江县| 建阳市| 上林县| 太保市| 平舆县| 南开区| 托克托县| 富顺县| 都匀市| 依安县| 英超| 武川县| 东兴市| 泊头市| 广州市| 阿城市| 甘孜| 门头沟区| 西林县| 丹江口市| 山阳县| 屏东县| 泾源县| 新绛县| 龙胜| 溆浦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