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1章 頂級映射

作爲二世祖——或者說是三世祖,許九當然也幻想過有朝一日,自己可以得到天子賞識,以重鑄,甚至是超越先祖榮光。

貴族生活,實在是無趣的很。

後世有一句話:人類的物質慾望,是無窮無盡的。

但很少有人想到,物質慾望,並非無窮無盡;

而是說出‘物資慾望無窮無盡’這句話的人,沒有,也必定無法達到那個極少數人才能達到的頂尖層面。

——物質慾望,是有盡頭的。

當你擁有你所能想象到的一切物質時,你的物質慾望就會徹底得到滿足。

緊隨其後的,便是索然無味的賢者時間。

之後,對物質的慾望,就會自然而然的轉化爲對權力,以及對地位的渴望。

許九是貴族;

從出生的那一天開始,許九便幾乎能得到世上所存在的一切。

但作爲貴族後人,或者說是即將落魄的貴族,許九在物質慾望得到滿足之後,卻根本無法滿足自己對權力的慾望。

地位是有的;

但也只是虛尊,而且還是靠父祖的威名,和許九本身並無關係。

作爲一個正常的人類,許九當然渴望得到認可。

無論是大衆由衷的欽佩、同階級的貴族由衷的敬服,又或是‘頂頭上司’——天子的讚賞,都是許九這個生活枯燥而又乏味的貴族所渴望的。

但理想和現實,卻總是背道而馳。

許九想過策馬奔騰,於戰場上建功立業;

結果直到三年前,大行皇帝三年那場吳楚七國之亂,許九才終於得到建功立業的機會。

耗資數以千萬,大張旗鼓的裝備起百十家兵,雄赳赳氣昂昂上了戰場!

在戰場上走了一圈下來——精銳親衛死傷大半不說,武勳更是壓根兒沒撈到多少。

滿共就十幾顆叛軍首級,堪堪達到許九的kpi,只得了個口頭嘉獎,外加下一代宋子侯不必降爵的賞賜。

——漢家的爵位,並非是絕對意義上的世襲,而是世代累降。

或者應該說,是原則上,每一個人從父親處承襲的爵位,都會比父親的原爵位低一級。

你爹是徹侯,你就該襲爵關內侯;

你爹是大上造,你襲爵就是少上造。

你爹是最低一級的公士,那好吧,伱也是公士——實在沒有再往下降的空間了。

之所以說是‘原則上’,是因爲這世代累降爵位的規定,是有避免方式的。

就好比許九的祖父,作爲開國元勳,被太祖高皇帝敕封爲徹侯;

按理來說,到了許九的父親這一輩,宋子侯國就該被降爲關內侯。

但許九的祖父在得封之後,按照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規矩,自掏腰包組織兵馬,隨朝堂大軍參加了幾場異姓諸侯叛亂的平定。

kpi達成,侯世子——也就是許九的父親,才得以承襲宋子侯國的徹侯爵位,而非關內侯爵位。

一樣的道理:到了許九這一代,宋子侯國,原本也還是該降爵爲關內侯。

但許九的父親運氣很好,在那場匈奴人兵峰直至長安的動盪中,撈了個偏將軍的將印,斬獲了幾顆匈奴先鋒首級。

雖然並非親自斬獲,而是麾下將士所得,但許九的父親也就藉此完成了kpi,成功避免了爵位累降。

但在親自上過戰場之後,許九卻發現自己並沒有軍事天賦。

——花了幾千萬錢,恨不能把那百來個家丁武裝到牙齒,結果撈回來的武勳,才堪堪夠保住下一代宋子侯的徹侯爵位?

那得砸多少錢,才能真正建功立業,甚至是得到溢封食邑的賞賜?

許九算了算,一場吳楚七國之亂,自己投入了侯國將近十五年的產出;

於是,許九很快便得出結論:這種砸錢買‘不降爵名額’的蠢事兒,每代人幹一回,確保下一代不丟掉徹侯爵位就夠了。

但凡多來一兩回,就算保住了徹侯爵位,怕也是要窮的叮噹響,根本維持不住徹侯的威儀。

軍事不行,許九又想到了宦途。

漢家的貴族,並非不能做官。

——如今漢家,甚至至今都還保留著‘非徹侯不能爲相’的政治潛規則。

徹侯身份,能爲許九帶來很大的政治助力,起點也會很高;

但凡做出點成績——甚至但凡能在一個位置上,穩穩坐幾年不犯大錯,就基本能往九卿的方向靠攏了。

只可惜,在嘗試性瞭解過官場之後,許九再次選擇了放棄。

太難了……

做官,實在是太難了……

尤其如今漢家每年一小計,三年一大計;

郡縣官員乾的每一件事,無論好壞,都要在審計時公之於衆。

許九堂堂徹侯之身,萬一在任上做了什麼錯事,在審計時被丞相——更或直接就是天子,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罵個狗血淋頭,以後在貴族夥伴們面前,還如何擡得起頭?

文也不行,武也不行,許九萬念俱灰之下,便只得考慮起行商。

當然,如今漢室,對商人的鄙視依舊十分嚴重。

所以許九,又或是其他的功侯貴族們做生意,也都並非親自下場,而是扶持一家商戶,併爲這雙手套提供一定的便利、扶持。

許九的商業天賦還不錯。

至少膽子夠大。

而在這個時代,單就是一個膽子夠大,就讓許九賺了個盆滿鉢滿。

只是歸根結底:行商,得到的依舊還是錢,滿足的依舊只是物質慾望。

——所以許九很空虛。

酒肉再好,也總有吃膩的一天;

女人再美,也總有腿軟的一天。

但凡自己能得到的,許九都已經得到了;

沒得到的,許九也已經確定自己無法得到。

於是,許九就沒有慾望了。

沒有慾望,又閒來無事,許九剩下的人生,自然就只剩下消磨時間。

小說,是消遣時間極好的方式。

尤其是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將一個個人物塑造成形,躍然紙上,更是會讓人生出莫名的成就感!

再聽到旁人說起自己的作品,更甚是對自己讚不絕口……

在寫小說之後,許九終於得到了認可。

終於得到了單純針對自己,和父祖餘蔭、徹侯身份沒有絲毫關係的由衷拜服。

原以爲這一世,自己大概就是這樣了——徹侯爵位保證地位,萬貫家財保證生活,外加小說消遣時光,豐富精神世界;

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卻不料自己最喜愛,卻又最拿不出手的愛好,竟然反倒引起了天子的注意……

“唉~”

“陛下,這是要編排太后啊……”

“連陛下都能憑《漢宮密錄》查到我的頭上,那日後,太后自也能查到。”

“要是因此惹惱了太后……”

回到家中,按照過去這些年的習慣,第一時間將空白竹簡攤開;

看著竹簡旁的硯臺,許久卻一時陷入糾結之中。

用小說映射某人、某物,對許九而言不在話下。

但事關當朝太皇太后——尤其還是活著的太皇太后,許久就算膽子再大,也還沒作死到這種地步。

可這件事,是纔剛即位的新君劉榮所交代;

從方纔的狀況來看,這位新君,手裡怕也是捏著許九不少把柄。

從了,會讓太后惱怒;

不從,會惹天子發火,更甚是名正言順的治罪。

“唉……”

“好端端的,祖孫二人怎還較上勁了呢……”

“較勁就較勁吧,還都做的這麼絕?”

“做祖母的要臨朝,做孫子的,更是要編排自己的祖母……”

想到這裡,許九無比慶幸當年,自己沒有繼續堅持走官場這條路。

——丫的沒一個是東西!

只是眼下,究竟該怎麼辦呢……

許久思考了很久。

最終,得出了一個滿朝公卿大臣,都基本一致的結論。

太皇太后再勢大,也已經老了;

新君劉榮再勢弱,也總還年輕。

更何況眼下,祖孫二人分明是分庭抗禮,誰也沒比誰差到哪兒去。

結合此間種種,跟誰,已經不是選擇題了。

而是對錯判斷題……

·

·

·

·

許久動作很快;

幾乎只是三兩日的功夫,長安街頭巷尾的閒人懶漢們,便成了各茶館、酒肆的‘座上賓’。

以至於長安城內,一度出現人們但凡見到個閒人懶漢坐在路邊,便不由自主上前攀談兩句的詭異場景。

在過去,這是無法想象的。

——閒人懶漢,大都是不事生產的遊俠衆。

這些俠兒,心情好了能劫富濟貧,心情不好也照樣能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對於這個羣體,尋常百姓普遍都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只是眼下,那個流傳於街頭巷尾的老故事,卻讓長安城內的俠兒們成了香餑餑。

只要有俠兒講故事,茶館、酒肆就能圍滿好幾圈人!

生意這麼好,老闆們自也是樂呵呵的數錢,懂事點的還不忘給‘說書先生’,也就是俠兒們免單。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自然是許九這位小說行業祖師爺,著實是有兩把刷子……

“便說那巨陰人嫪毐,生的八尺二寸,甚是雄壯!”

“容貌那也是濃眉大眼,十里八鄉的小細君、嫩寡婦,那就沒一個不傾心的;”

“你說個頭偉岸,容貌端正,那也就罷了——這樣的公子哥說多不多,但一朝帝都咸陽城,也總還是有些貴公子的。”

“可偏這嫪毐,還有一門絕學!”

“便是憑這門絕學,嫪毐才得了個‘巨陰人’的諢號……”

長安北城,東市外的一間茶館,此刻已經坐滿了人。

本就不甚寬敞的茶館,滿共八方餐案,卻是每張案幾都圍坐了七八個人!

沒位置坐的也不惱,直接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又或是歇身倚在立柱,聚精會神的望向茶館中央。

而在衆人目光所集,一個約莫三十來歲,衣衫破舊,腰繫長劍的男子就好像是一盤菜——直接盤腿坐在了案幾上,眉飛色舞的講起故事。

說到關鍵處,男子也不忘小小賣個關子,趁機接過掌櫃含笑遞上的水碗,砸吧著嘴灌下一口。

潤好了嗓子,才神采奕奕的將上半身一俯,聲線也陡然壓下;

而後神秘兮兮道:“諸君可知這巨陰人,說的是個什麼本事?”

聚精會神的聽著,衆人自然是配合著搖了搖頭,即便偶有幾人隱約猜到了什麼,也同樣是知趣的沒有打斷。

便見那大漢賤兮兮一笑,再將聲線下壓了些。

“嫪毐這人,能用那傢伙事兒,把一隻車輪舉起來!”

“非但能舉起來,還能一邊走,一邊讓車輪在傢伙事兒上轉!”

“——吶,巨!陰!人!這麼來的;”

“那傢伙事兒,嘖嘖……”

說著,大漢嘖嘖稱奇的搖了搖頭,同時故作隨意的擡手,捏了捏另一隻手的手腕。

圍觀衆人當即心領神會,紛紛看向大漢的手腕,再比劃著大漢手腕的粗細,看向了各自的下身……

“嘶~~~!”

“這般粗大?”

“——還能轉輪子!”

“那得有多……”

“咳咳咳咳咳……”

···

“這、這般粗大……”

“那不,咳咳,不得出啥事兒?”

很顯然,這句話指的是這個作案工具太過危險,很可能傷到人。

卻見那大漢猛地直起身,憤憤不平的拍了把大腿。

“可不就出事兒了嘛!”

“那傢伙事兒,便是掛在牛身上,那也能把小母牛給弄迷糊;”

“掛人身上,那還了得?”

說完這句話,大漢飛快的昂起頭,在茶館外象徵性的掃了一圈;

而後又飛速俯下身,對周圍的人招招手,示意衆人附耳過來。

“說是秦王政的母親趙太后,聽說嫪毐那轉輪絕學,當即就坐不住啦……”

“不惜重金把嫪毐請去了咸陽宮,見過嫪毐那傢伙事兒,那也顧不上什麼太不太后、威不威儀的啦……”

“自那以後……咳咳…”

“自那以後,嫪毐就不轉輪子啦……”

“改轉太后啦………”

噗嗤!

再怎麼說,也好歹是秦太后,長安又位於老秦根據地:關中;

聽到嫪毐‘改轉太后’,衆人自是本能的不敢放聲大笑,只噗嗤噗嗤憋笑破功。

至於這個故事的可信度,卻是沒什麼人懷疑。

——嫪毐發動宮變,企圖推翻當時還是秦王的始皇嬴政,不過是發生在大幾十年前的事。

而長安,又距離當時的事發地:咸陽城並不遠。

單是憑著祖輩口口相傳,這個故事也能傳到現在。

更何況自那時傳到現在的,不單是‘嫪毐宮變’四個大字;

還有嫪毐和趙太后生下的兩個孽種,以及自那以後,趙太后終身都被始皇嬴政監禁。

而‘巨陰人’嫪毐,也落得個車裂的下場……

“唉~”

“也不能怪秦王政不孝順親母啊……”

“母親做出這樣的事,將亡父,乃至國家的臉都給丟盡了!”

“——就算出於孝道,不能傷及母親性命,也總要把母親給關起來;”

“免得什麼時候,再來個巨陰人引誘太后……”

故事講完,圍觀衆人自然就進入了延伸討論階段。

畢竟是關中老秦人衆所周知的真事兒,大傢伙討論起來,自也就沒了太多顧及。

——太宗皇帝除誹謗令,便是本朝的事,農戶黔首也能說上一說;

更何況還是享‘暴秦’之名的前秦?

見衆人討論起秦王政是否孝順——尤其是有人站出來,表示秦王政再怎麼樣,也不能囚禁自己的母親,大漢的嘴角之上,卻是露出一個不易爲人所察覺的笑意。

“如此,便算是使命完成了吧?”

“嘿嘿嘿……”

“不過半日,這就到手一千錢……”

如是想著,大漢只嘿笑著搖搖頭,耐人尋味的看向那幾個出口反駁衆人,指責秦王政不孝的老頑固。

“秦王政囚禁其母,或許是不孝。”

“但你二人可知秦王政,爲何要這麼做?”

“又可知,嫪毐區區一僞宦——半個閹人,如何能調兵發起宮變?”

“更甚是和趙太后誕下野種二人,卻瞞了秦王足足數年之久?”

大漢這話一出,開口反駁的那兩位老者當即默然。

還能是爲何?

左右不過是傍上了太后的大腿,掌握了太后的力量唄……

那趙太后也真不要臉;

好端端一個寡婦,不顧太后尊儀亂搞也就罷了,還和那巨陰人嫪毐誕下了子嗣;

非但誕了子嗣,而且還是兩個!

一個能說是意外,兩個,那可就是猖狂至極了……

單只是如此,都還則罷了;

到頭來,居然還借兵給姦夫嫪毐,幫嫪毐發動宮變,險些推翻了自己和先王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始皇帝陛下……

“趙太后有意廢除秦王政,那是由來已久的事!”

“秦王政十二歲即位,先王臨終時遺詔:太后及相國呂不韋暫代朝政,待秦王政加冠成人,再還政於王。”

“但等秦王及了冠,趙太后和呂不韋卻是百般推脫,就是不遠給秦王政行冠禮——生怕秦王加了冠,就要奪走趙太后和呂不韋手裡的大權!”

···

“都拖到秦王政二十二歲,眼看著再也拖不下去了,趙太后纔不情不願的下令:給秦王政行冠禮。”

“但終歸是心有不甘,便借兵給了嫪毐,讓嫪毐刺王殺駕,扶趙太后和嫪毐的子嗣即秦王之位……”

神秘兮兮的丟下這番話,讓在場衆人都陷入沉思,大漢只暗下一笑;

灑然灌下一口水,朝身旁的掌櫃甩去幾枚銅錢,便昂首挺胸的走出了茶館。

而在大漢離開之後,衆人卻是久久都沒能回過神。

“這……”

···

“這天底下,當真有這麼狠心的母親?”

“做母親的,如何能這般狠心呢……”

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466章 點將!第313章 文化差異剛落腳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334章 草原王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483章 不安第162章 記住了?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108章 誓師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542章 程不敗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98章 陛下口諭!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81章 天下皆反?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380章 魔改第411章 人才庫?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352章 一步到位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544章 百家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21章 殫精竭慮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238章 宗祠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380章 魔改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368章 權宜之計明天更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6章 困獸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37章 且瞧著吧第380章 魔改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246章 廟算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419章 考題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462章 不是蠢,就是壞告假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373章 統籌會?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
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466章 點將!第313章 文化差異剛落腳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334章 草原王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483章 不安第162章 記住了?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108章 誓師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542章 程不敗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98章 陛下口諭!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81章 天下皆反?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380章 魔改第411章 人才庫?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352章 一步到位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544章 百家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21章 殫精竭慮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238章 宗祠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380章 魔改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368章 權宜之計明天更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6章 困獸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37章 且瞧著吧第380章 魔改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246章 廟算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419章 考題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462章 不是蠢,就是壞告假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373章 統籌會?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寻甸| 子洲县| 黑龙江省| 信宜市| 黑水县| 洪雅县| 新邵县| 南木林县| 紫金县| 海宁市| 措勤县| 玉田县| 邢台县| 本溪市| 白玉县| 南漳县| 留坝县| 金川县| 贺兰县| 金华市| 华池县| 铁岭县| 枣强县| 谢通门县| 昌图县| 新龙县| 汝州市| 修武县| 辽宁省| 龙江县| 乌兰浩特市| 梁山县| 高要市| 美姑县| 丰县| 闸北区| 卫辉市| 焦作市| 抚松县| 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