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燕王劉定國,請求陛下自燕王諸子當中,擇一德行兼備者,以承燕國宗廟。”

“侄兒以爲,陛下最終,還是會以過去的燕王太子、如今的燕世子,爲燕王諸子之中‘德行最佳’者。”

“只是燕王之後,關東宗親諸侯是否也會效仿······”

長樂宮,長信殿。

朝議結束之後,超重百官公卿自然是按照慣例,又走了一趟長樂宮,拜會竇太皇太后。

朝議之上發生的事,自也由丞相劉舍代表百官公卿,向竇太皇太后,以及慄太后做了一個簡單的彙報。

得知劉榮敲定了開春時,爲天子加冠的宗親長輩,竇太后自然招來了如今,竇氏一族年輕一代最傑出的竇嬰,來詢問具體細節。

待竇嬰提及今日朝議之上,劉榮‘不小心’說漏嘴的另一要事,竇太后本就有些不甚明朗的面容,頓時更難看了三分。

“燕王,這是要爲宗親諸侯之先,爲日後的宗親諸侯開一個先例。”

“這一先例,一來,對宗親諸侯確實有好處;”

“二來,經吳楚之國之亂,關東宗親諸侯元氣大傷,長安朝堂削藩之策也是層層跟進。”

“關東宗親諸侯,對朝堂制度縱是有心反抗,也早已是有心無力······”

“——更何況此番,僅僅只是燕王開了個先例而已,其餘各家宗親諸侯,也不是非效仿不可。”

“只是效仿與否,恐怕會成爲皇帝日後,判斷某家宗親諸侯是否忠於長安——至少是‘是否無力反抗長安’的判斷依據。”

···

“宗親諸侯,恐怕大都會捏著鼻子認下,而後伺機效仿。”

“皇帝也大抵不會真的去‘擇其德高者以立之’之類——皇帝最終,還是會讓諸王世子繼嗣。”

“這樣一來,長安朝堂手上,便算是又多了一個可以牽制關東宗親諸侯的把柄。”

“——只有聽話的,才能如願讓自己的世子繼嗣;”

“若不聽話,那皇帝選個野心勃勃,又頑劣不堪的王子繼嗣,再伺機除其國、絕其嗣,也沒人能挑出什麼理。”

“如此說來,燕王此番,便是主動將自己,乃至所有宗親諸侯的命脈,都遞到了皇帝手中,儼然一副予取予求,仁君拿捏的架勢。”

“只是此事,究竟是好是壞·······”

面色陰晴不定的說著,竇太后終是稍呼出一口濁氣;

又垂眸思慮片刻,便虛一招手:“王孫以爲,此事如何?”

聽聞此聞,竇嬰面上神情當即一震,卻很理智的沒有立刻開口。

稍吸一口氣,在竇太后面上小心打量一番,同時暗下組織好語言,才試探著開口道:“侄兒以爲,算不上好事,但也絕非壞事。”

“於宗廟、社稷而言,朝堂手中——哪怕是唯獨陛下手中,多一個拿捏宗親諸侯的把柄,總好過少一個。”

“再者,削奪諸侯權柄、削弱藩王權力,也算是自太宗孝文皇帝以來,我漢家歷代先皇相繼而爲的百年大政。”

“爲的,是有朝一日,我漢家將士北上決戰匈奴之時,關東無有諸侯舉兵爲亂之隱患。”

“侄兒認爲,促成諸侯請示長安天子,而後得立繼嗣的定製,於長安朝堂、宗廟社稷,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

“自然,凡事有利,便必有其弊端。”

“只是此事的弊端,孫兒很確定:並非是對長安朝堂、宗廟社稷。”

“至於這弊端究竟爲何,侄兒愚鈍,暫不得其解······”

一番情商拉滿的話,也是引得竇太后暗下一陣苦笑。

此事的弊端——竇嬰‘不敢看透’的弊端,不就是天子劉榮藉此進一步獨攬大權,會奪走本屬於東宮的權利嘛?

在過去,有關宗親諸侯的事,除去招待、聯絡等粗枝末節,是典屬國在負責,其他諸如敕封、罷黜及移封等事宜,可都是東宮太后的職責範圍。

正所謂:權力是地位的根基。

關乎宗親諸侯的所有大事,都由東宮一言而覺,東宮太后在宗親諸侯眼中,自然就是萬萬得罪不得的存在。

甚至是唯一一個‘絕不可得罪’的存在。

但若今後,漢家的宗親諸侯,果真都要先請天子審查一下自己的兒子們,然後再確立繼承人,那就等於出現了第二個宗親諸侯萬萬得罪不起的存在。

諸侯得罪不起的人,從一個變成兩個,這就等同於原本獨屬於東宮竇太后的權力——對宗親諸侯予取予求的權力,將被天子平白分走一半。

而且不單是竇太后的這份權力,被天子榮分走一半,而是漢家日後的每一位太后,都被後世的每一代天子,分走這一半的權力。

而且這裡的‘分走一半權力’,可不只意味著原來太后一言而覺的事,以後得由太后和皇帝一同決定。

——漢家的東西兩宮,從來都不是純粹的合作關係!

用後世比較著名的一句話來說,漢家的東西兩宮,是原則上站在同一戰線,事實上又分別領銜不同的政治陣營、原則上不發生衝突,實際上卻處於良性競爭的對立關係。

太后能幹,那就是太后獨攬大權,臨朝稱制,把控政權的大方向;

皇帝能幹,則是天子君臨天下,鎮壓包括東宮太后在內的整個天下。

故而,原本獨屬於東宮太后的權力,在被天子分走一半之後,便必定會成爲兩方對立的又一戰場。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你是宗親,原本被封去了南方未服之地,如長沙之類;

你想要換一個稍微好一點的封國——哪怕地方小一點都行,但起碼要稍微適宜人類居住、生存。

但你一沒有拿得出手的功勞,二沒有和皇家嫡脈的過硬親緣關係,屬於絕對意義上的透明人。

在過去,你朝思暮想著移封中原,擺在你面前的唯一選擇,便是在東宮太后面前露回臉,甚至是讓東宮太后欠你一個人情。

作爲宗親諸侯,你無法自由離開自己的封土;

你的封土貧瘠,你也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能討東宮太后的歡心。

於是,你等啊等,等啊等,窮其一生,都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

萬般無奈之下,彌留之際的你,只能叫來那個不成器的兒子,緊緊握住他的手,再三囑咐道:一定要對東宮太后畢恭畢敬,一旦有機會,便一定要移封中原······

這,是東宮太后一言而覺宗親諸侯之事的時代。

同樣一件事,在燕王劉定國鬧出這麼一檔子事之後,便會徹底大變樣。

你還是宗親諸侯,封國在南方,非常貧瘠;

你也還是一無功勞,二非嫡脈的遠方宗親,想要移封中原,依舊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方案。

這時候,擺在你面前的,卻不止有兩種選擇了。

你可以選擇諂媚東宮,伺機而動;

也可以選擇效忠天子,爭取移封。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選擇在東西兩宮之中,替其中某一方,辦一件損害另一方利益的事。

比如說,站在東宮太后的陣營,以諸侯王的身份聯合幾家諸侯,上奏長安:陛下年紀還小,實在是還沒有能力親政啊!

又或者,是站在天子的立場,糾集幾個好兄弟表奏天子:太后阻止陛下親政,是何居心!

陛下尊太后爲長者,俺們這些遠方親戚們,可不會讓一個外姓老婦,欺壓我漢家的嫡脈天子!

這後兩件,無論你幹成哪一件,你移封的事都大概率會辦妥。

當然了,如果你選前者,你就要小心日後東宮駕崩,你會被天子秋後算賬。

而這,也正是竇嬰‘不敢’看透這弊端在哪的原因所在。

——這件事唯一的弊端,便是讓漢家的天子,也實打實具備了拿捏、制衡宗親諸侯的權力,將這個原本獨屬於東宮太后的特權,轉變爲了太后、天子共有的權力。

類似的權力還有許多。

比如太后、天子皆可口稱朕,亡稱崩,出入稱警,行文用制;

比如太后和天子,都可以掌控大權,都可以‘君臨天下’。

但這些由太后與天子共有的權力,無一例外:都屬於只要皇帝還能撐住場面,就輪不到太后去行使的。

太宗皇帝駕崩這麼多年,竇太后自稱‘朕’的次數,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至於出入稱警——竇太后這麼些年,滿共也沒出幾回長樂。

反觀漢家的天子,就拿劉榮舉例,即位這纔不到半年的時間,平日裡與人交談,朕字兒那都是當逗號用的。

換而言之:當某一項權利,在漢家屬於太后、天子共有,那你就可以直接將其理解爲:只要天子有能力行使這項權力,那這就是天子的權力!

只有天子無法行使這項權力時,太后纔會站出來,暫時代掌這項權力。

——漢家兩宮共制是沒錯,但呂太后將天下人都給嚇成了驚弓之鳥,也是實打實的教訓。

原本獨屬於自己——獨屬於漢太后的權力,就這麼被劉榮輕飄飄的奪走一半,變成了和朝權一樣的‘共有權力’,竇太后能高興纔是怪事。

但竇太后也不否認:竇嬰前半段話說的也沒錯。

這件事,對漢家的宗廟、社稷而言,確實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或者應該說,只有竇太后受到傷害的世界達成了······

“正如王孫所言:此事雖於宗廟、社稷大有裨益,但終歸利弊不明。”

“穩妥起見,這件事,還是由我這個瞎眼老婆子,替皇帝把把關爲好。”

“——左右皇帝忙於朝中政務,也抽不出時間去查驗燕王諸子的德行。”

“便由我代勞,替燕王看看諸位王子,究竟何人成器······”

竇太后此言一出,竇嬰當即默然。

很顯然,新一輪的東西兩宮之爭,已經拉開帷幕。

但慶幸的是:當朝新君劉榮,也並非全然沒有還手之力。

也正是這一分還手之力,讓竇太皇太后和天子榮之間的權力鬥爭,控制在了相當可控的範疇之內。

對於漢家而言,這是好事。

考慮到漢家特有的國情,這,或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前幾日,建陵侯來長樂尋我,聽話裡話外的意思,是想要乞骸骨。”

“既然都來尋我了,皇帝那邊,只怕已經是點了頭。”

“——皇帝曾說過,劉舍之後,非竇嬰不可爲相。”

“此番,御史大夫出缺,便是王孫的機會。”

“畢竟王孫,不是那功勳滔天的周亞夫。”

“就算是要做丞相,也總還得在亞相御史大夫的位置上,蹉跎一段時間。”

聽聞竇太后說起此事,竇嬰面上也悄然涌上一抹由衷喜悅。

雖然心裡清楚,自己能做丞相的機會,大概率是竇太后爲竇氏外戚一族爭取到的福利,或者說是政治交易換來的結果,但也依舊不妨礙竇嬰爲之感到開心。

那可是丞相啊!

秩祿萬石,位極人臣,羣臣避道,禮絕百僚的丞相!

曾經的國舅章武侯竇廣國,都只能遺憾失之交臂,併爲之抱憾終身的丞相。

作爲情感偏向儒家,甚至可以說是儒家在如今朝堂之上,僅有的代表性人物,竇嬰志向頗爲高遠;

而那些高遠的志向,需要竇嬰先成爲丞相——成爲漢家最具話語權的政治人物,纔有實現的可能。

明白這些,竇嬰當即便含笑起身,由衷對竇太后拱手道謝。

卻見竇太后面色淡然的擺擺手,自顧自繼續交代道:“如今的皇帝,不比太宗皇帝仁慈,但論刻薄寡恩,手腕毒辣,卻不讓太宗皇帝分毫。”

“不比先孝景皇帝持重、求穩,但若論志氣,卻是未必比太祖高皇帝要遜色多少。”

“——只要不短命,皇帝,便當是一雄主。”

“自古雄主,多重能臣。”

“尤其是那些有真材實料,且能將才學變成現實的幹臣,往往能在雄主手下如魚得水。”

···

“我一把年紀,一隻腳踩進棺材裡的老婦人,護不了竇氏太久。”

“竇氏,也護不了王孫幾年了。”

“——非但竇氏護不住王孫,反倒是要王孫日後,於我竇氏一族多多照拂。”

“要想照拂竇氏,王孫要做的,還有很多······”

第510章 奇奇怪怪的奴隸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416章 大棒!第24章 真打呀?!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221章 老兵第268章 削藩第512章 華夏貴胄!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53章 竇王孫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351章 新軍!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調的一手好作息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79章 雛鳳初鳴第494章 賭徒心理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527章 穩步推進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86章 王孫,且去第98章 陛下口諭!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205章 羽林第526章 遠大目標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7章 且瞧著吧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227章 開戰!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476章 慈不掌兵?告假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458章 難啊第494章 賭徒心理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384章 雙刃劍吶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495章 原來高闕,這麼難打啊?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142章 啊這?啊???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167章 老儒安敢?!晚點更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兒童節快樂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352章 一步到位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92章 出師不利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165章 人各有命
第510章 奇奇怪怪的奴隸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416章 大棒!第24章 真打呀?!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221章 老兵第268章 削藩第512章 華夏貴胄!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53章 竇王孫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351章 新軍!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調的一手好作息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79章 雛鳳初鳴第494章 賭徒心理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527章 穩步推進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86章 王孫,且去第98章 陛下口諭!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205章 羽林第526章 遠大目標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7章 且瞧著吧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227章 開戰!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476章 慈不掌兵?告假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458章 難啊第494章 賭徒心理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384章 雙刃劍吶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495章 原來高闕,這麼難打啊?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142章 啊這?啊???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167章 老儒安敢?!晚點更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兒童節快樂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352章 一步到位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92章 出師不利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165章 人各有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都县| 大庆市| 贵德县| 三明市| 永城市| 高碑店市| 高淳县| 界首市| 根河市| 浦城县| 什邡市| 武乡县| 墨竹工卡县| 临漳县| 康平县| 昌黎县| 齐河县| 海晏县| 诸城市| 万山特区| 桐柏县| 吉木萨尔县| 九龙坡区| 淳化县| 辛集市| 江津市| 秀山| 蚌埠市| 沂南县| 巴南区| 增城市| 太康县| 蒙城县| 琼结县| 无极县| 遂溪县| 定结县| 大英县| 额济纳旗| 麻江县|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