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7章 今非昔比

伴隨著馬邑-河套雙向戰役基本塵埃落定,時間,也終於來到了天子榮新元二年。

按照往常慣例,新君即立後的新元元年初,會舉行新君一朝的首次大計。

就好比八年前,即太宗孝文皇帝后元七年夏六月,太宗皇帝駕崩;

短短四個月後的孝景皇帝元年,長安朝堂便舉行了孝景皇帝一朝的首次大計。

而在此之前的太宗皇帝后元七年初——即太宗皇帝駕崩之日的八個月前,長安朝堂纔剛進行太宗皇帝一朝的第十次大計。

換而言之,孝景皇帝天子啓元年的大計,是漢家那兩年內的接連第二次大計。

到了劉榮即位,情況卻有所不同。

——在孝景皇帝元年的第一次大計之後,孝景皇帝一朝的第二次大計,便是到了孝景四年。

第三次,便該是孝景七年。

但在這個位面,漢孝景皇帝劉啓,駕崩於孝景六年秋。

所以,原本應該在孝景皇帝七年初,舉行的孝景一朝第三次大計,便理應被替換成同一時間,即天子榮新元元年初的新君首次大計。

可當時的狀況,稍微有些特殊。

——孝景皇帝屍骨未寒,匈奴人就跑來訛詐,並被劉榮強硬回絕!

而後,便是一場朝那之戰,讓整個長安朝堂都心繫北牆,劉榮也就沒了大計的心思;

專注於北牆戰事的長安朝堂,更沒了主持大計的精力。

本該在去年進行的大計被延遲,今年,也就是劉榮新元二年初,總該是補上了?

無奈今年和去年一樣——北牆戰事未休,長安朝堂,無暇他顧。

對於自己這一朝的首次大計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劉榮其實是有些無奈的。

大計,是這個時代,長安朝堂中央針對地方郡縣——尤其是山高皇帝遠的關東地方郡縣,少有的審查、監督手段。

每三年一次的大計,以烏紗帽,乃至於項上人頭爲標的物,來警醒著每一位郡縣主官:無論做什麼喪盡天良的事,都千萬別過火!

若不然,你就算是有上蒼庇佑,也最多最多隻能蹦躂三年。

等到了下一次大計,你那些醜事兒在長安一揚,那你可就是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死)了。

當然了,大計存在的意義,絕不僅僅是敦促地方郡縣:不要做出太過分的壞事;

甚至哪怕一點壞事都不做,僅僅只是好事做少了、政績不達標,官員依舊有可能在大計中,迎來不利於自己的政治生涯轉折。

準確的說,大計,是長安朝堂唯一一個能根據事實、根據政績,來對地方郡縣做出獎懲平叛,以及職務調用的渠道。

沒有大計,長安朝堂就無法得到地方郡縣第一手的狀況,更無法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而漢家上一次大計,是在先孝景皇帝四年;

掰著指頭算,今年,即天子榮新元二年年初,已經是上次大計之後的第四年了。

再拖,等到了明年,那就是時隔五年的大計……

“皇帝,還是再同朝中公卿商議商議,實在不行,就在開春之時,補上這一年的大計吧。”

“——本該去年就舉行的大計,拖到今年,已然是有所不妥。”

“再拖一年,真要是讓關東鬧出什麼亂子……”

冬十月初四,長安城,長樂宮長信殿。

聽劉榮說起大計再度拖延的計劃,竇老太后面色淡然依舊,只嘴上,依舊不忘提醒劉榮:大計很重要,能不拖,就儘量不要再拖。

對此,劉榮有心辯解,確實沒有直接開口,說些‘戰事所累’之類;

而是委婉轉移話題道:“昨日,太尉酈寄傳回戰報:匈奴右賢王伊稚斜撤軍,程不識率軍北上,得以重駐馬邑。”

“河南地朔方郡,博望城北牆也已大致建成,至晚不超明歲開春,便可以矮牆圍出博望城出行、至晚明歲秋,博望城可徹底建成!”

“——近幾日,朝中百官正在商議,朔方郡當設幾城、以何爲治;”

“又郡縣官員任用、將帥派駐等事宜……”

嘴上含笑說著,劉榮的眼睛卻是有意無意瞥向身旁,佯做垂眸飲茶之態,實則,卻是小心觀察起祖母竇老太后的神情變化。

也果然不出劉榮所料:聽劉榮以戰事——尤其是戰果來委婉解釋大計推遲的原因,老太后原本還算雲淡風輕的臉上,頓時就涌現出一抹肉眼可見的僵硬。

——無論是古今、中外,戰爭,永遠都是政治的延伸。

而這場河套-馬邑戰役,對於漢家的政治意義,顯然是不同凡響的。

漢家完勝!

戰前的所有既定戰略——即河套戰場牟取河套,馬邑戰場確保馬邑不失兩項,除去程不識主動棄守馬邑,使漢家短暫失去馬邑控制權不算,均得以圓滿達成!

而既定戰略的圓滿達成、河套地區的成功獲取,意味著這一場戰爭,讓漢家得以順利開疆拓土。

——新開疆域尤其還是河套!

毫不誇張的說,就這一項,就足以讓漢家自上而下,無論參戰將帥,還是後勤輔兵、民夫;

無論是達官貴族,還是底層農戶;

乃至於天子劉榮本人,都受益匪淺!

參戰將士、後勤部隊自不用說,實打實的軍功,將讓每一個與此戰有關的人,都大幅改善生活水平。

就算無法達到‘人均階級躍遷’的程度,也起碼是人均發一筆財。

達官顯貴也很好理解——徹侯貴族、外戚基本悉數參戰,各分得一杯羹;

便是最底層的農戶黔首,也同樣能得到很直觀的好處。

——就算我家沒有子侄參戰,那些參戰的有功將士得了賞賜,也總得買點東西吧?

成千上萬,甚至十以數萬計的‘有功將士’,揮舞著大把大把的銅錢涌入市場,但凡是手裡有東西可賣的人,都可以從中牟利。

而此戰,若要說誰得利最大,那無疑,便是天子劉榮了。

——開疆拓土之功!

對於將官而言,這是武勳;

而對劉榮而言,這,卻是實打實的‘武功’!

文治武功文治武功,雖然不分先後,但含金量孰輕孰重,卻是一目瞭然。

就說劉榮的祖父,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花費了足足二十七年時間,才讓後世華夏子孫豎起一個大拇指,認可了這位漢天子在‘文治’範疇的成就。

而原歷史時間線上的漢武大帝劉徹,卻在內部治理一塌糊塗,甚至險些讓漢家江山社稷崩塌的前提下,僅僅憑藉‘武功’二字,便得以名垂青史。——漢文帝劉恆,在位二十七年,兢兢業業一生;

花費足足二十七年的時間,達成了在‘文治’範疇的天花板級成就,卻唯獨缺個‘武功’。

——漢武帝劉徹,在位五十四年,放浪形骸一生;

用足足兩倍的在位時長,霍霍了漢家足足五十多年,將文景之治的積累敗壞了個一乾二淨,百姓民水深火熱,民不聊生,卻唯獨只有‘武功’。

但在後世,世人皆知漢武劉徹北逐胡虜,衛霍閃耀草原;

卻鮮有人知漢文勵精圖治,更爲天下人贊爲‘在世聖人’。

這,就是文治、武功二者之間的差別。

說不上二者哪個難度更大;

前者需要花費極爲漫長的時間,需要極強的耐心,以及一定的政治能力;

後者需要極大的魄力,以及足夠穩固的威嚴。

但含金量一目瞭然——勵精圖治數十年,不如一戰所得之武功!

如秦奮六世之餘烈,勵精圖治百十年,終也抵不過始皇一掃六合,爲華夏之祖龍。

如漢歷經文景之治,委曲求全數十年,終也還是抵不過漢武馬踏胡虜,鑄諸夏之脊樑。

作爲漢太宗孝文皇帝的髮妻,竇老太后至今都還忘不了丈夫臨終前,依舊在耿耿於懷的是什麼。

作爲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老太后更不可能不知道:對於一個皇帝而言,武功二字,究竟意味著什麼。

——如果是,在這場戰爭前,劉榮只是一個勉強成人,手腕勉強合格,政治水平勉強達標的菜鳥皇帝;

那此戰過後,有‘武功’二字傍身的劉榮,就徹底成爲了真正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的漢天子!

過去的劉榮制定政策,需要以現存律法爲依據;

但從今往後,劉榮想要制定的每一項政策,都會有新的法律跟進,來補充政策的合法性。

這,就叫‘言出法隨’!

這樣的狀況,顯然不是老太后希望見到的。

準確的說,對於這場戰爭的結果,老太后的心情很複雜。

作爲漢家的掌舵人——至少是理論掌舵人之一,老太后當然希望漢家在每一場戰爭中,都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戰果;

但作爲一個個體、一個有權力慾望的政治人物,老太后顯然也不希望劉榮如此順利的獲取‘武功’,並以此爲根基,過早的從手中奪走太多權利。

只是眼下,米已成炊;

就算再怎麼無法接受,老太后也只能強迫自己接受,並儘快適應自己的身份變化。

——從過去,代替先孝景皇帝,爲新君劉榮‘撐場面’的決策者,轉變爲日後,爲天子榮提供建議,並適時提醒、告誡的參謀者……

“皇帝的陵、邑,可都有章程了?”

別了老半天,竇老太后才終於憋出來一句沒頭沒尾的警醒之語。

倒也不是老太后不習慣如今的角色;

——在孝景皇帝年間,面對著羽翼豐滿,還未即位便已壯年的孝景皇帝,竇老太后便基本都是這麼個參謀者的角色。

不時提醒一下皇帝這事兒別忘了、那事兒別拖了,然後就當甩手掌櫃便是。

但畢竟是從那個角色,先轉變爲了呂太后、故薄太皇太后那樣的掌權者,如今又再度變回參謀者;

這突如其來的落差,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

“定下了。”

對於老太后的心理活動,劉榮有大致的推斷。

知道老太后不是不願意接受現實,而是需要一點時間習慣,劉榮自也明白這個時候,不能刺激到老太后脆弱、敏感的神經;

於是,便一如往常般,恭敬應答道:“朝中百官共議,論定孫兒的陵、邑,爲茂陵。”

“本當於明歲開春,籍田大典後,正式開啓茂陵的築建事宜,但孫兒盤算著戰事方案,朝中事務繁雜,便將此事,也暫且延後了……”

劉榮可以賣了個破綻,老太后不出意外的皺起了眉頭。

“這也拖,那也拖;”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明年有明年的事,後年有後年的事!”

“什麼事都往後拖,堆積在一起,又要拖到什麼時候纔算完?”

···

“更何況前歲有戰事、去歲有戰事,今歲、明歲、後歲,也未必風平浪靜。”

“若再有戰事,皇帝難不成,還要繼續拖著大計、陵邑,乃至於日後的樁樁件件?”

便見老太后揪住劉榮的‘小辮子’,就是突突突突一陣牢騷;

宣泄過心中窩火,才繃著臉交代道:“大計,拖便拖了,只是無論如何,都決不能再三拖延。”

“——明歲,即皇帝三年初,必須舉大計!”

···

“至於陵邑,事關宗廟、社稷安穩,更關乎國本,萬萬拖不得。”

“左右也不是什麼需要朝堂內外傾力協作下的事,至少也要讓少府開始著手,把陵邑先建起來。”

“——先孝景皇帝在位六年,陵邑才成,還沒來得及廣遷關東豪強入陵邑,先帝便大行。”

“今歲,皇帝便遷一批關東豪強,實先帝陽陵邑;”

“往後每三年,便要再遷一批,分批次實茂陵邑。”

如是一番話說出口,見劉榮也沒有梗著脖子,更沒有因爲身具‘武功’而翹尾巴,而是一如往常的恭謹姿態,老太后心中無源之火,也總算是消了下去。

卻也沒忘擺出一副大家長的姿態,苦口婆心的說教起來。

“陵邑因何關乎國本,皇帝心裡明白。”

“治國,是門學問;”

“老子云:治大國,如烹小鮮。”

“皇帝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第381章 洗牌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430章 人才啊第434章 還行吧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68章 好戲,開場了告假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324章 試探沒寫完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550章 皇長子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484章 爆!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475章 人心啊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406章 傻了吧?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165章 人各有命調的一手好作息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396章 天翻地覆第536章 絕戶計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162章 記住了?第486章 絞肉機?第226章 朕!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46章 莢錢第292章 蒙王?第369章 詭寂第257章 樑內史,別來無恙否?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93章 兒,斗膽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歇一天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207章第504章 約法三章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251章 毒蛇!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465章 酷吏?第73章 封印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請假條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劃算嗎?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6章 困獸第39章 降維打擊?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388章 藍圖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241章 處置第479章 冰雕第416章 大棒!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406章 傻了吧?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308章 將戰第264章 活著,纔是最大的勝利
第381章 洗牌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430章 人才啊第434章 還行吧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68章 好戲,開場了告假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324章 試探沒寫完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550章 皇長子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484章 爆!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475章 人心啊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406章 傻了吧?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165章 人各有命調的一手好作息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396章 天翻地覆第536章 絕戶計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162章 記住了?第486章 絞肉機?第226章 朕!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46章 莢錢第292章 蒙王?第369章 詭寂第257章 樑內史,別來無恙否?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93章 兒,斗膽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歇一天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207章第504章 約法三章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251章 毒蛇!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465章 酷吏?第73章 封印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請假條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劃算嗎?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6章 困獸第39章 降維打擊?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388章 藍圖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241章 處置第479章 冰雕第416章 大棒!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406章 傻了吧?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308章 將戰第264章 活著,纔是最大的勝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林县| 泸西县| 奉化市| 柳江县| 普洱| 赣州市| 彭阳县| 沂南县| 兰溪市| 东光县| 星子县| 米泉市| 藁城市| 湘乡市| 尖扎县| 乐东| 新竹市| 凤凰县| 大同市| 托里县| 古丈县| 汾西县| 南部县| 池州市| 通辽市| 曲阳县| 德令哈市| 海安县| 大厂| 萍乡市| 安新县| 奉化市| 深水埗区| 蒲城县| 嘉善县| 正镶白旗| 和田县| 临江市| 二手房| 常宁市|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