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

“嗨~”

“又不是什麼大事,不過纔剛有身孕而已,還說不定能不能平安生育呢;”

“何必傳的滿城風雨,沸沸揚揚?”

未央宮,宣室殿。

得知消息已經‘走漏’,整個朝堂內外,幾乎都在忙著給自己準備賀禮,劉榮只如是發出一陣牢騷。

只是嘴上話隨時這麼說,但劉榮那微微翹起的嘴角,卻也是怎麼都壓不下來。

——如果是在前世,讓一個並非自己妻子的女性懷了身孕,那劉榮必定會心驚膽戰;

即便這個人是女朋友乃至未婚妻,劉榮也只會感到驚懼、彷徨,卻根本不會感覺到半點高興、喜悅。

但在這個時代,劉榮是皇帝。

作爲皇帝,劉榮理論上,能推倒任何一個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且沒有嫁人的女性。

不會有人說劉榮是在強迫、違背女性意志。

因爲在這個時代,皇帝與某位女性深入交流,只有一種形容詞。

——幸。

——臨幸。

皇帝大發慈悲,給你一個鯉魚躍龍門的機會,給你恩賜個被皇帝推倒的機會。

這是你的福氣。

前生今世修來的大福。

除非觸及人倫紅線,又或是鬧出‘曹魏遺風’之類的醜事;

否則,劉榮任何一次用下半身思考,都只會被視作那個女人的幸運。

被皇帝推?

你家祖墳冒青煙啦?!

所以,即便懷上自己第一個孩子的,是一個連姬嬪都不是的陪嫁侍女,劉榮也依舊沒有感覺到半點心理負擔。

——陪嫁侍女,顧名思義:陪同正室嫁入某戶人家,以侍奉男、女主人的女性奴僕。

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皇室,陪嫁侍女的職責範圍都基本一致。

即:作爲奴僕,髒活累活肯定是要乾的;

賣身契在主子手裡,那被打生打死也是常有的;

再有,便是作爲女性,在某些情況下供主人尋歡,也是不可避免的……

好比去年,劉榮早早預定的衛氏外戚一族,即衛子夫、衛青姐弟,二人的母親衛媼在平陽侯府,便大概是這麼個角色。

——有活就幹活;

——沒活,那她就是被幹的活……

當然了;

平陽侯府的女僕,和未央宮裡的自然沒得比。

普通的女性奴僕,和有名有姓的陪嫁侍女,也不是一碼事兒。

前者只需要具備兩個要素:女的,活的;

後者卻需要根據職責範圍,而滿足方方面面的要求。

比如,作爲當朝皇后的陪嫁侍女,手腳得勤快、做事兒得幹練,這是提都不用提的基本條件。

除此之外,嘴夠嚴、腦子夠靈光,知道自身定位,也是此人能待在皇后身邊不可或缺的特性。

最後,便是作爲當朝天子潛在的陪睡對象,首先得夠漂亮;

除了漂亮外,還得識大體、知尊卑——不至於懷了龍種就屌成二五八萬,平白給後世的歷史肥皂劇提供抽象素材。

結合這些,也就不難知道此番,那位懷上龍種的椒房殿侍女,大概是個什麼狀況了。

——畢竟是奴籍,身份卑賤沒的說;

——能給當朝曹皇后做陪嫁,智商、顏值基本也都在線。

最最主要的是:能被曹皇后安心帶進宮的陪嫁侍女,必定是即使懷了龍種,也絕無可能威脅曹皇后的體己人。

好比先帝第六子,長沙王劉發的生母唐姬,便是這麼個情況。

原是程夫人侍女,結果某次程夫人不便侍寢,又不願把先帝老爺子放去其他狐媚子那裡,便一咬牙一跺腳,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把自己的侍女塞進了先帝被窩裡。

然後就有了先帝皇六子,現長沙王劉發。

從唐姬、劉發母子後來的境遇,也不難預見這個爲劉榮懷上龍種的椒房殿侍女,未來會擁有一個怎樣的人生……

“嗯~”

“派人走一趟長樂,給母后、皇祖母報個喜。”

“再讓太醫令去見一見皇后。”

“具體如何,皇后自會有安排。”

作爲劉榮純政治聯姻的正宮髮妻,曹皇后這幾年,除了偶爾催促劉榮‘快來椒房殿造娃’外,便基本沒怎麼讓劉榮爲後宮之事而操心。

就好比今日,傳出懷孕消息的侍女馬氏,便是曹皇后知道自己暫時得不到劉榮的身子,纔給劉榮硬塞進被窩的。

至於說辭,也是懂事到讓人心疼——陛下可以不憐惜臣妾,但宗廟、社稷,不可因爲臣妾無能,而久無後嗣。

該說不說,當時聽到曹皇后這番話,劉榮那早已堅如磐石的心底,那也是有點感動的。

隨後,劉榮也是順從接受了曹皇后的建議,藉著酒勁,爲宗廟、社稷耕耘了一下下。

這不,就那麼一下下,就出暴擊了。

只能說,老劉家的皇帝出暴擊,那是有點說法的。

——太祖高皇帝一發入魂,暴擊暴出來個太宗孝文皇帝;

先帝老爺子勉爲其難,暴擊暴出來個影響東、西兩漢四百餘年曆史進程的長沙王劉發。

現如今,輪到劉榮出暴擊了。

鬼知道劉榮這次暴擊,最後會暴出來個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

說回眼下。

劉榮留下血脈,且不說最後生下來的是男是女——甚至於,且不論最後能不能順利生下來;

單就是有人懷了劉榮的種,對劉榮而言,就已經是一個重大利好了。

在此基礎上,孩子最終能出生更好,生下來的是男孩兒最好。

劉榮卻無所謂是男是女了。

畢竟兩世爲人,這是劉榮頭一回,感受到即將成爲父親的奇妙感覺……

“嗯~”

“擬詔;”

“依長沙王太后唐氏慣例,進椒房殿馬氏,爲良人。”

劉榮含笑一語,卻當即惹得一旁的周仁上前勸阻。

“方纔,皇后傳來口信,說是替馬氏,向陛下討一份封賞……”

聞言,劉榮這才反應過來:這個恩,確實還是有曹皇后去給更好一些。

明白過來,劉榮也沒多糾結,當即點下頭:“即使如此,便讓皇后走一趟長樂。”

“畢竟後宮封賞事宜,終歸是要皇祖母拍板。”

“朕這邊,皇后就不必憂慮了。”

做下交代,劉榮便佯裝出一副淡定模樣,裝摸做樣的處理起了手中文檔。

顯然是在做樣子給朝堂內外看:朕,真的沒有那麼激動。

還是那句話;

自有漢以來,從太祖高皇帝到孝惠皇帝、從前少帝到後少帝,從太宗皇帝到先孝景皇帝,再到劉榮——前後七位漢天子,六次皇位傳承,有且僅有一次,是完全遵循嫡長子繼承製。

也就是太祖高皇帝,傳位嫡長子:孝惠劉盈。

此後,孝惠皇帝傳位於庶長子:前少帝劉恭;

前少劉恭爲呂太后幽殺,其庶弟劉弘即立,爲後少帝。

諸呂之後,後少帝慘死街頭,太宗皇帝旁支代嫡,入主大宗。

而後又是傳位庶長子:孝景劉啓;

孝景皇帝傳位庶長子:當今劉榮……

過去這些年,漢家由上而下,一口一個‘嫡長子繼承製’,結果到頭來,愣是隻有一個孝惠皇帝,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皇位。

已經到極限了。

嫡長子繼承製,與漢室皇位傳承之間的悖論,已經達到極限。

再有一代——只要劉榮再來一次‘傳位庶長子’的操作,那華夏文明從此往後,將再也不會有什麼嫡長子繼承製,乃至於嫡庶之別的說法。

道理很簡單:皇帝老子都傳庶子,憑啥讓俺傳嫡子?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是吧?

我不管!

我也要立庶子!

聽上去,是不是沒什麼大不了?

對於底層百姓、農戶而言,確實沒什麼大不了。

——因爲人家別說姬妾了,連娶媳婦都要費老鼻子勁兒;

所有孩子都是妻子所生,所有孩子都是嫡子,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庶子。

劉榮要以身作則,讓皇室傳承重新迴歸嫡長子繼承製的本質,也從來不是針對底層。

往淺層次說——嫡長子繼承製,有利於皇室傳承的穩定。

即便劉榮是既得利益者,也還是不得不承認:嫡長子繼承製,是最有利於皇位傳承、政權交替的制度。

因爲皇位傳承,無外乎‘嫡長子繼承製’的立嫡立長,以及歪門邪道般的立賢。

立嫡立長,是能確定的、一目瞭然的。

嫡就是嫡,長就是長;

但立之以賢,是有極大主觀因素影響的。

你覺得你賢,我覺得我也賢。

咋辦?

爭咯;

奪咯。

能控制就暗地裡爭,控制不了,就搞兵變政變玄武門咯。

所以,嫡長子繼承製,劉榮必須要搞——這有利於漢室未來皇位傳承、政權交接的穩定性。

再有,便是更深層面的,功侯貴戚、百官公卿,以及地方豪強、宗親諸侯等,也都需要通過嫡長子繼承製,來確保其‘穩定’。

這,也是劉榮要恢復嫡長子繼承製在皇室的實際應用,最核心的原因所在。

——因爲嫡長子繼承製下,貴族是有很大概率‘絕嗣’的;

舉個例子。

你是某位宗親諸侯,如樑王、燕王之類。

你和正室王后有五個嫡子,還和其他姬嬪有幾十個庶子。

按照這個時代,嬰幼兒平均不到三成的成人率,你的五個嫡子,最多最多也只會有兩人順利長大,其餘三人都大概率會因爲種種原因夭折。

在這種情況下,嫡長子繼承製的存在,意味著只要你運氣夠差,僅存的兩個嫡子都沒有活到你薨,那你們家這個王位、這個諸侯國,就絕嗣了。

朝堂中央就可以以你‘絕嗣無後’爲由,將你的封國除爲郡縣。

反之,若嫡長子繼承製越來越不被重視,以至於皇位傳承都不怎麼遵守了,那你即便失去了全部五個嫡子,也還是有其餘幾十個庶子。

且不論質量怎麼樣,有沒有能力繼承你的封國——好歹也算是傳下去了不是?

諸侯如此,徹侯如此,公卿貴族、地方豪強,也都是同樣的道理。

——徹侯爵位,同樣只有嫡子能繼承;

以嫡長子爲先,爲侯世子,若世子出意外,則依次遞補嫡次子、嫡三子等等。

若嫡子死完了,也還是一樣——哪怕你有一千個庶子,你也還是‘絕嗣’,你的封國也還是得廢爲郡縣。

很顯然,想要通過‘絕嗣除國’的方式,來一點點收回諸侯王、徹侯封國的,不止劉榮這一代漢天子。

而是每一位有點腦子的漢天子,都不會放棄這個名正言順收回藩王、徹侯封地的機會。

所以,爲了能讓諸侯王、徹侯們按一定比例緩慢‘絕嗣除國’,劉榮必須要拉嫡長子繼承製一把。

最後的最後,便是地方豪強。

除了以陵邑之制割韭菜,漢室遏制地方豪強坐大、地方宗族勢力尾大不掉的另外一個手段,也同樣是嫡長子繼承製。

還是那句話——嫡長子纔有核心資產繼承權。

倘若你是個豪強,擁田千頃、商鋪上百,宅數十,家貲數以千萬;

那在你死後,你的絕大多數財產——尤其是不動產,都只能留給嫡子繼承。

至於庶子,你可以給他一些錢,或者象徵性的莊園、商鋪之類。

但核心資產,如宅院、田畝等,也和諸侯王位、徹侯封國一樣——有嫡子就傳嫡子,沒嫡子,那你也同樣是‘絕嗣’無後;

資產或許未必會充公,但必然會被地方官員所分食。

所以,華夏男人才會如此在意生育能力。

——在這個時代,生育能力不行,那是真不行啊!

不趁著年輕,趕緊生他十幾二十個嫡子,萬一將來倒黴透頂嫡子死完,那豈不就白活一世?

明白此件種種,自然就能知道劉榮——以庶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當今劉榮,爲什麼會那麼在意嫡長子繼承製的權威性了。

因爲這是一把劍;

一把攥在漢天子手裡,確保皇位傳承穩定,並不斷從藩王、徹侯身上割肉,順帶著割豪強韭菜的利劍。

這麼一把劍,明明擦一擦就能繼續用,爲什麼非要把他丟在一邊生鏽?

至於將來,曹皇后生出來的兒子,有沒有能力繼承漢室社稷、能不能達到劉榮對未來繼承人的要求?

這就要提到劉榮這個後世來客,於土生土長的封建皇帝,最本質的一個區別了。

——不同於這個時代,或認爲‘人性本善’,或認爲‘人性本惡’的土著當地人;

劉榮對於人性的看法是:人生來,本是一張白紙。

最終畫出一副怎麼樣的畫,主要取決於畫師的技藝,而非白紙的材質。

劉榮有信心,將或許天資平庸的嫡長子,培養成一位水準線以上的合格天子。

比如先孝景皇帝,就是太宗孝文皇帝‘變廢爲寶’的代表作。

至於對未來,自己的繼承者的期盼?

劉榮想說:張弛有度,總是沒錯的。

在劉榮這一朝,漢室要做很多很多事;

到了下一代漢天子,就該穩一穩陣腳,消化一下改革果實了。

若不然,連續出兩個雄才大略的‘明君’,天下人也遭不住。

——其實,別說連續兩代了;

原本的歷史上,連一個活得久了點的漢武大帝,天下人都險些沒遭住。

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5章 登門賠禮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221章 老兵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94章 賭徒心理第495章 原來高闕,這麼難打啊?第538章 意外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92章 出師不利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435章 稅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480章 意外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10章 請陛下三思!沒寫完第53章 竇王孫請假條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432章 策問第315章 活該!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221章 老兵第315章 活該!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214章 蛇鼠一窩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435章 稅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475章 人心啊第406章 傻了吧?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79章 雛鳳初鳴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請假條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40章 賺錢賺錢第480章 意外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363章 黑土地第287章 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外戚!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調整一下狀態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43章 丞相失勢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調的一手好作息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495章 原來高闕,這麼難打啊?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480章 意外第385章 五月蹛林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536章 絕戶計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500章 攻心爲上
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5章 登門賠禮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221章 老兵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94章 賭徒心理第495章 原來高闕,這麼難打啊?第538章 意外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92章 出師不利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435章 稅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480章 意外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10章 請陛下三思!沒寫完第53章 竇王孫請假條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432章 策問第315章 活該!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221章 老兵第315章 活該!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214章 蛇鼠一窩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435章 稅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475章 人心啊第406章 傻了吧?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79章 雛鳳初鳴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請假條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40章 賺錢賺錢第480章 意外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363章 黑土地第287章 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外戚!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調整一下狀態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43章 丞相失勢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調的一手好作息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495章 原來高闕,這麼難打啊?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480章 意外第385章 五月蹛林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536章 絕戶計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500章 攻心爲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夏县| 额尔古纳市| 蓝山县| 万载县| 鲁山县| 肇州县| 日土县| 沾化县| 镇赉县| 灵台县| 星子县| 屯昌县| 彩票| 潢川县| 太仆寺旗| 呈贡县| 乌拉特中旗| 应城市| 固原市| 岢岚县| 定远县| 德安县| 东台市| 缙云县| 当涂县| 马鞍山市| 大荔县| 潜江市| 辽中县| 尉犁县| 荥经县| 易门县| 东山县| 历史| 平谷区| 江孜县| 光山县| 和林格尔县| 太谷县| 阿克苏市| 织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