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

天子啓病倒了。

不止是病了,而是“病倒”了。

七月十七回長安,走了一趟長樂宮,由禁軍武士們攙扶著回到未央宮,便徹底病倒了。

霎時間,朝野內外人心惶惶,甚至說是暗流涌動,也絲毫不爲過!

——劉榮前腳剛太子監國,天子啓便病倒了!

偏偏同一時間,東宮竇太后也抱病,宣佈不再接見任何人;

一時間,漢家碩大的江山社稷,便一股腦落在了監國太子:劉榮肩上。

怎麼辦?

怎麼搞?

萬衆矚目之下,劉榮的身影,出現在了未央宮宣室殿。

待滿懷凝重的深吸一口氣,在殿門外解下晚間佩劍、腳下步履,擡腳邁入殿內,劉榮卻被映入眼前的一幕,給雷了個外焦裡嫩…

“兒臣,參見父…”

強忍著心中古怪,對上首御榻拱起手,一聲唱喏都沒完整道出口,上首便傳來一聲極爲清脆的落棋聲。

沒錯;

落棋聲。

天子啓在下棋。

而且,不是自己和自己下…

“唔,太子來了啊;”

“過來坐會兒,等朕下完這盤棋。”

嘴上說著,天子啓卻是連頭都不擡,聚精會神的專注在面前棋局之上,面上盡是興致勃勃之色。

老爺子發話,劉榮自只得乖乖上前,走上御階,來到了御榻旁。

便見御榻之上,天子啓披頭散髮,面上卻不見半點病態之色,身上更是隻一聲白色裡衣;

一副休閒居家的模樣,根本就不像是威儀自具的漢天子,反像是個在家放飛自我的老不正經。

在天子啓對座,郎中令周仁本本份份的將半邊屁股落在榻上,一本正經的陪同天子啓對弈。

殿室內,除了天子啓每輪到自己落子時的沉重呼吸聲,便只有那時不時響起的清脆落子聲。

一片安寧、祥和,甚至還頗有些愜意的美好畫卷,唯獨看不出天子啓的“病態”之色,以及因爲天子啓病倒,而產生的絲毫沉悶。

“怎麼?”

“大失所望了?”

靜謐中,天子啓冷不丁發出一問,手下也應聲落下一子,旋即便似笑非笑的回過頭,看向劉榮那寫滿古怪的面容。

天子啓對坐,郎中令周仁也是含笑擡眸,自然的瞥了劉榮一眼,便重新低下頭,將捏著棋子的手擡到口鼻之間,再度觀察起了面前棋局。

劉榮心中愈發古怪,並沒有開口作答。

天子啓卻是笑著搖搖頭,將目光移回到棋盤之上,只嘴上,仍不忘陰陽怪氣的調侃起劉榮。

“怎說,也盼了這麼些年啦~”

“好不容易做了太子、監了國,朕又一朝病倒臥榻…”

“——說是太子不日便要承繼大統,卻也沒什麼誇張的了。”

“偏這時候入了宮,見到了朕這副模樣,要說不失望,恐怕就有些過於虛僞了…”

半真半假,半開玩笑半試探的一番話,卻依舊沒有等來劉榮的回答。

天子啓也不在意,嗤笑一聲,將注意力移回面前的棋盤之上,繼續興致盎然的同周仁下起棋。

過了得有三柱香的功夫,棋局終於隨著周仁同時擲下二子,方以天子啓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直到這時,天子啓才完全正過身,眉開眼笑的看向劉榮,朝身旁的周仁一擺手。

“汝墳侯,太子認得的。”

天子啓淡然一語,劉榮當即聞絃音而知雅意,對周仁稍一拱手:“見過郎中令。”

卻見周仁聞言,只下意識從榻上起了身,對劉榮拱起手,但並沒有開口答禮,而是略帶狐疑的望向天子啓。

待天子啓含笑緩緩點下頭,周仁才深吸一口氣,對劉榮沉沉一拱手。

“郎中令汝墳侯,領繡衣直指揮使臣周仁,拜見家上。”

唰!

周仁話音剛落,幾乎只愣了那麼一瞬,劉榮的目光,便唰的一下投向天子啓!

方見天子啓似笑非笑的仰了仰身,又斜眼對周仁輕一點頭;

待周仁漠然退去,才悠然發出一聲長嘆,頗有些沒盡興的低著頭,胡亂擺弄起棋盤上的棋子。

嘴上也淡然道:“先太宗孝文皇帝元年,先帝設衛將軍,以奪取衛尉之權,取代衛尉宿衛禁中。”

“因爲彼時的中尉——包括中尉在內的所有朝臣二千石,都是由陳平、周勃任命,先帝根本插不上手。”

“說起這件事時,先帝的原話是:朕可以不急著掌權,但天子安危,絕不可假二人之手。”

“故而,先帝以衛將軍取代中尉,是爲了度過那段無比艱難,甚至艱難到先帝連自己的性命安危,都無法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歲月…”

嘴上說著,天子啓手上也一直在忙活,似乎是想要在棋盤之上,擺出一副刻入腦海中的棋局。

只是手上忙活著,話頭也並沒有停息太久。

“後來,陳平老死了,周勃也就國回了絳縣,先帝才總算得以掌控朝政。”

“掌了大權,先帝自然不需要再通過衛將軍——這麼個特意設置的臨時職務,來確保自己性命無虞;”

“但畢竟是在那段最艱難的歲月中,爲先帝拼死血戰過的宿衛,先帝不忍直接撤裁,又之後不久,樑懷王劉揖離奇墜馬,傷重而亡。”

“於是,先帝明裡頒下詔書:撤裁衛將軍,暗裡,則以故衛將軍所部禁衛爲暗衛,徹查樑懷王墜馬身死一事。”

“這部暗衛,便名:繡衣使者…”

劉榮腦子很亂。

劉榮不明白昨日,纔剛在長樂宮吐血昏厥的老爺子,此刻爲何會是這樣一副模樣;

不明白今日入宮,爲什麼會看到老爺子在下棋——在和活人下棋;

更不明白:歷史上享有赫赫威名的繡衣使者,爲什麼會是老爺子所說的這般來歷、老爺子今日,又爲何會同自己說這些…

心亂如麻之下,劉榮只本能的挪動著腳步,走到了御榻右側,那方專屬於自己——專屬於監國太子的筵席之上坐下身。

面朝殿內落座,又發了好一會兒呆,才終於後知後覺的轉了個身,才正對向御榻上的天子啓。

只是一開口,卻是莫名其妙的一句:“先帝儉樸一生,暗衛卻名:繡衣?”

“這可真是…”

諷刺。

劉榮覺得很諷刺。

不單是以勤儉質樸——甚至堪稱摳門的先帝,卻以一身繡衣來作爲暗衛標識,讓劉榮覺得諷刺;

而是眼前這一切,劉榮都覺得很諷刺。

“昨日長樂,都是父皇演給皇祖母看的?”

輕聲一問,惹得天子啓也不由得爲之一愣;

便是一直忙活著擺弄棋盤的手——執子欲落的手,也在劉榮這過於直白的一問傳入耳中的瞬間,便陡然滯懸在了半空。

許久——許久許久,天子啓才索然無味般,將那隻執子欲落的手收回,將棋子隨手丟入竹製棋簍中。

再嘿然搖頭一笑。“朕吐血是真。”

“心死是真。”

“悲痛欲絕是真。”

說著,天子啓面上笑容由緩緩凝固,片刻間,便化作了無盡陰戾。

“朕說要給太后償命是假。”

“——朕昨日說,如果找不回樑王,朕就給太后償命。”

“但朕不會。”

“無論找不找得回樑王,朕,都依舊是朕!”

“只是若找不回樑王,朕免不得就要雷霆震怒,甚至不惜…”

拿血親開刀。

最後這五個字,天子啓沒有說出口。

因爲天子啓,不希望劉榮也和自己一樣,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是視血親骨肉爲籌碼。

天子啓也有自信:依劉榮的天姿,就算不淪落到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自己這個渾小子,也能做到許多自己做不到的事…

“呵;”

“如此說來,太子殿下,終究還是失望了?”

“——失望於,朕沒有因爲昨日那一遭,便果真一命嗚呼?”

“害的殿下白高興一場不說,連麾下屬臣,都要因此士氣低落了?”

同樣的問題,天子啓已經問了兩遍。

只是相比起先前,天子啓問的第二次,明顯少了許多玩笑的意味,更多的,是故作輕鬆的試探。

懵了好一會兒,劉榮也總算是緩過勁來了;

見老爺子這麼一副很想直接問,卻又怕直接問,會得不到真實答案的糾結模樣,劉榮暗下只覺得一陣好笑。

但明面上,劉榮卻也還是不得不做出認真思考的神情;

也確確實實認真思考了一番,才悠悠嘆出一口氣。

“若兒臣說,見到父皇安好無恙,兒歡喜的恨不能跳起來、恨不能沐浴齋戒,向先祖奉上三牲血食以拜謝——父皇當是半個字都不信的。”

“但兒自詡,還算一個知書明禮,明白君臣父子孝悌,清楚“人”爲何物的人。”

“因爲父皇抱病臥榻,就樂的歡天喜地,恨不能父皇趕緊駕崩,好讓兒早日坐上皇位——這,也同樣不是兒能做出來的事。”

“父皇即問,兒不敢不答;”

“卻也不敢妄言欺君,只得如實相告。”

含糊不清的回答,只引得天子啓耐人尋味的一笑;

直勾勾凝望像劉榮眼眸深處,始終沒有看到任何關於“心虛”的內容,方嘿笑道:“朕問話,太子像是答了,又好像沒答。”

聞言,劉榮也不由得低頭一笑,旋即便含笑擡起頭,極盡坦然的看向天子啓。

“父皇呢?”

“父皇在兒這般年紀,曾希望先帝儘早大行,好讓父皇早日即立嗎?”

頗有些膽大包天的一問,惹得天子啓又是一愣;

又是盯著劉榮看了許久,才莫名一笑。

深吸一口氣,含笑長嘆一氣,道:“朕顧不上。”

“朕,顧不上想這些。”

“——先帝,是在很年輕的時候,便做了我漢家的天子。”

“朕到了太子這個年紀的時候,先帝也依舊還年壯——還能揮著藤條,從宣室正殿,一直追朕追到城門外的渭橋邊上。”

“朕又知事晚些,在太子這般年紀,還想著再掄起棋盤,把哪個表親砸死在宮內呢…”

自嘲地說著,天子啓也算是委婉的向劉榮做出了應答。

——朕在你這個年紀,還小,不懂事兒;

根本沒那個腦子,去想先帝駕不駕崩的問題。

能少挨先帝一頓板子,朕就謝天謝地了…

劉榮表示沒毛病。

這確實就是當今天子啓,和先太宗孝文皇帝——這父子二人之間的交流模式。

先帝想的,是什麼時候再揪住太子的把柄,把臭小子再胖揍一頓;

而太子啓想的,則是先帝追著自己跑的時候,要通過怎樣的蛇皮走位逃過一劫。

只能說:那句“棍棒底下出孝子”,算是在當今天子啓身上,得到了極爲充分的驗證。

拋開童年陰影什麼的不算,曾經混跡關中三輔,恨不能把關中掀個底朝天的混世魔王,在先帝不遺餘力的物理捶打之下,也總算是成了材;

非但成了材,甚至還和老爹一起,再史書上留下名爲“文景之治”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對於天子啓這個委婉的回答,劉榮也是付之一笑。

卻依舊沒有作答,而是再度不答反問道:“現在回想起來呢?”

“現在回過頭,去看當年的自己——或者說,是倘若能回到那個年紀,父皇,會不會期盼先帝早日大行呢?”

這一問,天子啓明顯答得更輕鬆,也更痛快。

“不會。”

“朕,非但不會希望先帝早日大行,反而還會希望先帝,能儘可能多活幾年——活得越久越好。”

“至少,二十歲不到的朕,絕對不會希望先帝早日駕崩。”

言罷,天子啓面上,已是不見絲毫笑意。

有的,只是令人心下發寒的鄭重,以及那好似能看透靈魂的銳利目光。

見此,劉榮也明白今日,自己躲不過了。

非但躲不過,甚至還讓天子啓原本偏向於試探、調侃的一問,徹底變成了一次針對太子儲君的思想覺悟考試。

於是,劉榮思考了許久,也措辭了很久;

最終給出的答案,也總算是沒有辜負天子啓,願意耐著性子等這麼久…

“二十歲時的父皇,必定不會希望先帝儘早大行。”

“——原因,不外乎主少國疑四字。”

···

“兒,至今還沒到二十。”

“相比起當年的父皇,兒,更擔心這四個字。”

“畢竟當年,父皇頭頂上壓著的,是已經避居深宮,不問朝政的薄太后;”

“兒頭頂上壓著的,卻是曾險些將我漢家的樑王,扶立爲儲君皇太弟的竇太后……”

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479章 冰雕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351章 新軍!第311章 幽冥第88章 賊心不死!我再改改第371章 鹽鐵第9章 執棋者第221章 老兵第546章 墨者第544章 百家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308章 將戰第488章 駭人!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211章 臣,等著家上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373章 統籌會?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87章 兄弟如手足婚假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462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480章 意外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147章 好小子!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246章 廟算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141章 啥事兒來著?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411章 人才庫?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221章 老兵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304章 報仇!雪恨!歇一天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98章 陛下口諭!第416章 大棒!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490章 變天了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367章 賞善罰惡,賞功罰過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38章 秦老匠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550章 皇長子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484章 爆!第41章 回去再說!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
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479章 冰雕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351章 新軍!第311章 幽冥第88章 賊心不死!我再改改第371章 鹽鐵第9章 執棋者第221章 老兵第546章 墨者第544章 百家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308章 將戰第488章 駭人!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211章 臣,等著家上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373章 統籌會?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87章 兄弟如手足婚假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462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480章 意外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147章 好小子!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246章 廟算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141章 啥事兒來著?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411章 人才庫?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221章 老兵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304章 報仇!雪恨!歇一天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98章 陛下口諭!第416章 大棒!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490章 變天了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367章 賞善罰惡,賞功罰過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38章 秦老匠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550章 皇長子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484章 爆!第41章 回去再說!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泉州市| 博客| 沁阳市| 南召县| 望江县| 东阳市| 安阳县| 湘西| 珠海市| 阿拉善盟| 遂溪县| 台湾省| 广东省| 湘乡市| 石狮市| 内黄县| 洮南市| 芜湖市| 文登市| 云龙县| 阳泉市| 通州市| 侯马市| 宁陵县| 定安县| 湄潭县| 奉节县| 都兰县| 巴东县| 务川| 永安市| 呼伦贝尔市| 渝中区| 大英县| 永城市| 海阳市| 三门县| 铁岭县| 波密县| 七台河市|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