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

諸王移封!

幾乎是在先帝諸王抵達(dá)長安後不久,這一則消息,便火速傳遍了朝堂內(nèi)外,乃至長安城的街頭巷尾。

既然是輿論,那就免不得要出現(xiàn)一些奇奇怪怪的言論。

——有人說,當(dāng)今天子榮加冠親政,鬥志昂揚(yáng),打算通過自己對手足兄弟們的血脈壓制,來進(jìn)一步推動先帝朝,還沒來得及推動完成的《削藩策》!

至於具體的措施,不外乎將先帝諸王,即河間、臨江等先帝十二王,各自封到狹小的地方做王,並主動請求長安朝堂,按照太宗孝文皇帝推恩齊國故事,以推恩宗藩諸子。

也有人說,當(dāng)今天子榮,纔剛即位便和匈奴人打了一場,擺明是要做個武皇帝!

此番,大概率是要封三五個手足去北方,在不遠(yuǎn)的將來,那場必將爆發(fā)的漢匈決戰(zhàn)中,爲(wèi)長安朝堂提供一定的幫助。

還有人說,天子榮加冠親政,掌了大權(quán),此番移封諸王,是要‘悖逆’先帝。

說是當(dāng)今天子榮,實在不忍心弟弟們獲封一郡,甚至半郡之地做王;

只是先帝之時,尚還只是監(jiān)國太子的當(dāng)今劉榮,也不好插手這等國家大事。

如今做了皇帝,又掌了大權(quán),必定會推翻先帝對兒子們的安排,給弟弟們都尋個好一些的地方作爲(wèi)封土。

輿論熱烈,物議沸騰;

雖然沒有影響到朝堂,以及劉榮的任何決策,卻也不出意外的,引來了東宮兩位太后——尤其是竇老太后的注意。

於是,在諸王歸朝覲見,且悉數(shù)抵達(dá)長安半個月後,竇老太后設(shè)宴東宮長樂,以邀先帝諸子,又諸劉宗親、外戚。

換而言之:這,是一場家宴……

·

·

·

“臣弟等,參見陛下~”

“惟願吾皇千秋萬代,長樂未央~~~”

···

“臣等,參見太皇太后、太后~”

“惟願太皇太后萬福,太后躬安~~~”

長樂宮,長信正殿。

雖是家宴,但畢竟久離長安,闊別多年——甚至是人生中第一次,以皇子外的政治身份,出現(xiàn)在相對正式的政治場合;

面對御榻上端坐著的祖母竇太后、嫡母慄太后,以及長兄天子榮,先帝諸王不敢絲毫省去禮數(shù),齊齊起身,便是大禮一拜。

對於諸王先拜天子,再拜東宮的小瑕疵,竇老太后也沒太在意,只溫笑著揮揮手,便當(dāng)是招呼了自己的孫兒們;

慄太后居後宮多年,也是頭一次見到這等大場面,或者說是頭一次感受到了‘嫡母’應(yīng)有的待遇,更是一時笑的見牙不見眼,面上神情說不出的溫和慈愛。

倒是劉榮,在弟弟們見禮過後含笑起身,絲毫沒有端著皇帝的架子,闆闆正正對弟弟們拱手一回禮。

“諸王遠(yuǎn)來,車馬勞頓。”

“今日,太皇太后設(shè)此家宴,以邀諸王同樂。”

“諸王肆意,百無禁忌……”

劉榮此言一出,殿內(nèi)僅有的那些許嚴(yán)肅氛圍,也隨之煙消雲(yún)散。

——諸王肆意,百無禁忌。

這當(dāng)然不是說有了劉榮這話,與宴諸王就真的可以放浪形骸,甚至借酒鬧事;

而是說,有了劉榮這個允準(zhǔn),衆(zhòng)人談笑間,不必再緊揪著‘太皇太后’‘陛下’‘王兄’之類的官方稱呼不妨,轉(zhuǎn)而可以用口語化的‘皇祖母’‘皇兄’等稱爲(wèi)了。

簡而言之:劉榮此言,算是準(zhǔn)許了這場家宴,不需要遵守正式政治場合的一應(yīng)禮法制度——不需要再遵守君臣尊卑,只需要遵守長幼之序。

既然不需要遵守君臣尊卑,那有些話,衆(zhòng)人也就可以隨手扯張‘臣弟酒後失言,斗膽妄語’的虎皮,試著同劉榮,還有兩位太后委婉的說上一嘴了……

“皇帝所言極是。”

“自先孝景皇帝三年,諸王離京就藩,一別已有近四年。”

“——依祖制,諸王本當(dāng)於去歲朝長安;”

“不料孝景皇帝宮車晏駕,諸王不得不再延一年,於今歲入朝。”

···

“都是我這瞎眼老婆子,眼睜睜看著從巴掌大點的嬰孩,一點點長大成人的宗廟柱石、國之臂膀啊~”

“一別數(shù)年,這都成了丈夫!”

“若是有什麼話,平日裡不便表奏長安,又或是不敢告訴皇帝的,今日便敞開了說。”

“我這做祖母的,雖不敢說將孫兒們都護(hù)好,但也總不至於坐視自己的孫兒、先帝的血脈,在關(guān)東稱孤道寡,卻過著連豪強(qiáng)富戶都比不上的苦日子……”

有了老太后這話,諸王心中大定,也當(dāng)即運(yùn)轉(zhuǎn)起大腦,各自組織起語言。

很顯然,在家宴之前,竇老太后和天子榮,已經(jīng)互相通過氣了。

若不然,竇老太后根本不可能如此開明的表示:有啥委屈,就都給奶奶說來,別怕!

眼下這時節(jié),諸王能訴說的委屈,還能有什麼?

都已經(jīng)是宗親藩王了,還能受什麼委屈?

左右不過是如今,坊間熱議的那個話題了……

“臣弟等,沐陛下雨露恩澤,又得太皇太后慈愛,不敢言‘有求’。”

“只此番入朝,也知曉了一些朝中大政,偶有不同的看法,卻礙於身份不敢明言。”

“——今日,陛下許臣等百無禁忌,又太后恩準(zhǔn)臣等暢所欲言。”

“臣,便斗膽,以臣所見國朝大政之隱弊,試言於陛下,又太皇太后、太后聞……”

不多一會兒,諸王中最年長,同時也是最睿智、最穩(wěn)重的河間王劉德,便率先站出了身。

只是劉德才剛起身,諸王心下便當(dāng)即瞭然:趙王之位,只怕是連這位爲(wèi)王不過三年,便已經(jīng)賢名遍佈齊、趙之地的河間王殿下,都爲(wèi)之動心了……

“先孝景皇帝三年,吳王劉濞、楚王劉戊,又趙王遂、齊系四王舉兵謀逆,以禍亂天下。”

“——此,已爲(wèi)史家稱之曰:吳楚七國之亂。”

劉德一開口,諸王便暗道一聲果然,而後各自舉起酒爵,佯做品酒之態(tài);

實則,卻無人不將耳朵豎起,好從二哥接下來這段發(fā)言中,汲取一些營養(yǎng)。

——有資格角逐趙王之位的,在座根本就沒幾個人!

就算不考慮趙國的特殊性,使得趙王必須具備‘天子絕對信任’這一特質(zhì);

單就是按排除法,在座的先帝諸王,也能被排除掉大半。

老四魯王劉餘,帶著政治人物去的魯?shù)兀鈬膊凰悴睿馔粮遣恍。緵]有移封的理由;

老五江都王劉非,更是有傳聞:已經(jīng)預(yù)定了一個臨境戍邊王的位置!

和謂臨境?

封國邊境與漢家的版圖邊境重合,與匈奴人直接接壤,位於漢匈最前線的戍邊王!

雖不知是已經(jīng)有主的代王或燕王,還是在上郡、北地郡新封一王,但總歸不可能是藏在燕、代以南,以‘統(tǒng)籌大局’的趙王。

老六長沙王劉發(fā),情況和魯王劉餘類似:同樣是帶著政治人物就的藩。

雖然封國確實有點差,但畢竟是先帝一發(fā)入魂,臨幸宮女所生,身份實在低微;

就算想從長沙移封,也根本沒有操作空間。

——總得有人去做長沙王的~

你劉發(fā)不去,誰去?

身份最低微的皇子,去最差的地方做王,本就是應(yīng)有之理。

老七常山王劉彭祖、老九中山王劉勝二人,大的巧言厲色,那張嘴堪稱長安一絕。

真要封去了趙國,就算邯鄲城都被這位翻了個底朝天,只怕這位的口才,也能把黑的說成白的,死的說成活的;

小的那個倒是爲(wèi)人端正些,但畢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也多少沾點兄長的嘴強(qiáng)王者。

趙國需要的,不是一個能說會道,甚至即便把天捅出來一個洞,也能保證自己‘於此事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不粘鍋。

至於老八劉端、小十劉彘,各王膠西、膠東。

——前者身體缺陷實在太過於嚴(yán)重,有極爲(wèi)明顯的性格缺陷隱患;

後者曾身陷爭儲奪嫡的政治風(fēng)波,實在不便掌握兵權(quán)。

更小的那三,將他們封去趙國,和空置趙國王位,讓趙國朝堂自主運(yùn)轉(zhuǎn),基本沒有什麼區(qū)別——封了也等於沒封。

如此一個一個排除下來,掰著指頭算:有資格角逐趙王之位的,也就剩下當(dāng)今劉榮一母同胞的兩個弟弟:河間王劉德,以及臨江王劉淤。

前者若是不感興趣,那大概率便會是後者;

只是看這狀況,劉德似乎有心爭一爭這趙王之位?

如此一來,究竟由誰人做趙王,就全看天子榮的考量了。

——如果需要一個政治智慧合格、爲(wèi)人穩(wěn)重的趙王,那就移封劉德;

如果需要一個好控制、好指揮,更讓人踏實,沒有多少自主能動性的傀儡,那就移封劉淤。

怎麼選,全看劉榮需要一個怎樣的趙王。

至於劉德的爭取,與其說是爲(wèi)自己添加籌碼,倒不如說是單純在向劉榮表態(tài):大哥,弟弟我對趙國,可不是完全沒興趣的;

大哥可千萬別覺得我沒興趣,就一拍腦門把老三移封爲(wèi)趙王了。

好歹也考慮考慮弟弟我,實在不行,再把弟弟我給淘汰掉嘛……

不住諸王所料:劉德接下來的一番話,劉榮看似是在認(rèn)真聽,但實則,卻也只是象徵性的聽了聽。

——說來說去,也不過是吳楚之亂當(dāng)中,趙王遂負(fù)隅頑抗,曲周侯迫不得已水淹邯鄲,惹得趙地民怨沸騰;

如今時隔三年,趙國不可再無宗親藩王,代長安朝堂鎮(zhèn)壓之類。

話說的漂亮,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那句:我我我我我!

我也想做趙王!

“河間王所言,也不無道理。”

“——當(dāng)年,曲周侯一怒而引大河之水,盡淹邯鄲良田萬頃,惹得趙地民怨沸騰,百姓民怨聲載道。”

“先帝不忍行雷霆手段,便暫不設(shè)趙王,以郡縣自治趙國之土,欲行懷柔之策,以安趙人之心。”

“只今,時隔三年,再不復(fù)設(shè)趙國,朝堂只怕就該好生商議一下:趙國盡廢爲(wèi)郡縣之後,北牆若其戰(zhàn)事,趙地,該當(dāng)如何了……”

對於二弟劉德的毛遂自薦,劉榮也只是模棱兩可的應(yīng)付了一下,旋即便將此事丟給了竇老太后去考慮。

——事關(guān)宗親諸侯,無論是新封還是移封,事實上,都得東宮之主拍板拿主意。

若是過去,事關(guān)趙王人選,劉榮倒是樂得動用自己的‘建議權(quán)’,找竇老太后好生聊一聊。

但眼下,劉榮已經(jīng)打定主意,要削奪趙王的戰(zhàn)時指揮權(quán)和軍事自主權(quán),曾經(jīng)敏感無比的趙王,就變成了一個相當(dāng)悠閒,且沒有多少風(fēng)險的優(yōu)質(zhì)封土。

只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先以‘趙王敏感’爲(wèi)由,將其他異母弟排除在內(nèi);

再通過削去趙王的特權(quán),來解決趙國對長安朝堂的威脅。

至於兩個弟弟中,究竟是那個幸運(yùn)兒獲封趙王,劉榮就任由老太后去頭疼了。

——趙國就一個,劉榮卻有兩個親弟弟;

其中一人得封,另一人必定心裡不舒服。

與其讓某一個弟弟因此對自己懷怨,還不如讓他們?nèi)ピ估咸蟆?

“諸王興致盎然,臣封國偏遠(yuǎn),無以爲(wèi)獻(xiàn);”

“願以舞助興,恭賀太皇太后、太后千秋萬福,長樂未央……”

沉默中,長沙王劉發(fā)怯生生一語,惹得殿內(nèi)衆(zhòng)人不由紛紛側(cè)目;

待回過味來,也只當(dāng)是劉發(fā)自知移封無望,故以此來討好兩位太后,看能不能得到其他方面的補(bǔ)償、賞賜之類。

得到兩位太后的允準(zhǔn),劉發(fā)便躬身一禮,而後便在淡雅宮樂的伴奏下,於殿中央翩翩起舞。

很快,劉榮便發(fā)現(xiàn)了異常。

——劉發(fā),好像是被什麼髒東西給纏上了!

每轉(zhuǎn)一下身,又或是每舒展一下胳膊,劉發(fā)就好似身側(cè)有隱形的牆壁一般,不是提起衣袍下襬,就是縮起肩膀側(cè)身躲避。

到最後,更是將整個大臂都貼在了前胸兩側(cè),只擺動小臂於身前;

腳下更是好似被釘在了地上,根本不再挪動,只象徵性的原地小碎步?

大概意識到劉發(fā)的打算,劉榮只好整以暇的將身子一後仰,慢條斯理的看起這齣好戲來。

其餘衆(zhòng)人卻是被劉發(fā)這般模樣,給嚇得思緒百轉(zhuǎn)。

——這,可是長樂宮!

相傳呂太后之時,戚夫人便是在長樂宮內(nèi)的某處宮室,被活活削成人彘!

劉發(fā)這般模樣,莫非……

“長沙做此愚拙之態(tài),卻是爲(wèi)何?”

終,還是沉不住氣的慄太后出聲發(fā)問,也惹得竇老太后略帶疑惑的皺起了眉頭。

卻見殿中央,長沙王劉發(fā)誠惶誠恐的停止舞動身姿,當(dāng)即跪倒在地!

嘴上,卻徐徐道出一句:“臣的封國太小,土地又太過狹窄。”

“臣在長沙練舞時,根本不敢大幅轉(zhuǎn)動身軀,生怕一不小心,就會踩出自己的封國,從而違背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諸侯不得擅離封土’的規(guī)矩。”

“長此以往,練出來的舞,也就難免成了這般模樣……”

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6章 困獸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425章 河西第308章 將戰(zhàn)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39章 降維打擊?第516章 由點及面第31章 不盡然吧?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522章 漲工資!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明天開始恢復(fù)更新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79章 雛鳳初鳴第69章 朕,變了嗎?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432章 策問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433章 尚書令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256章 死灰復(fù)燃第369章 詭寂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435章 稅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463章 世態(tài)炎涼啊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528章 單于庭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487章 僵持第389章 進(jìn)退兩難第446章 慄氏外戚明天更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98章 陛下口諭!第38章 秦老匠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311章 幽冥第388章 藍(lán)圖第44章 長安侯第538章 意外第532章 就不!第395章 歷史教訓(xùn)第108章 誓師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剛落腳第521章 思想進(jìn)步第88章 賊心不死!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275章 落毛的蒼鷹?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tài)嗎這?第152章 博望苑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50章 有樣學(xué)樣第5章 登門賠禮第544章 百家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339章 武夫當(dāng)?shù)?/a>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511章 潤物細(xì)無聲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498章 轉(zhuǎn)戰(zhàn)!第9章 執(zhí)棋者第77章 我乏了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335章 西域!第523章 好好好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466章 點將!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494章 賭徒心理
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6章 困獸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425章 河西第308章 將戰(zhàn)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39章 降維打擊?第516章 由點及面第31章 不盡然吧?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522章 漲工資!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明天開始恢復(fù)更新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79章 雛鳳初鳴第69章 朕,變了嗎?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432章 策問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433章 尚書令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256章 死灰復(fù)燃第369章 詭寂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435章 稅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463章 世態(tài)炎涼啊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528章 單于庭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487章 僵持第389章 進(jìn)退兩難第446章 慄氏外戚明天更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98章 陛下口諭!第38章 秦老匠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311章 幽冥第388章 藍(lán)圖第44章 長安侯第538章 意外第532章 就不!第395章 歷史教訓(xùn)第108章 誓師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剛落腳第521章 思想進(jìn)步第88章 賊心不死!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275章 落毛的蒼鷹?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tài)嗎這?第152章 博望苑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50章 有樣學(xué)樣第5章 登門賠禮第544章 百家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339章 武夫當(dāng)?shù)?/a>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511章 潤物細(xì)無聲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498章 轉(zhuǎn)戰(zhàn)!第9章 執(zhí)棋者第77章 我乏了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335章 西域!第523章 好好好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466章 點將!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494章 賭徒心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鹰潭市| 东源县| 夏邑县| 双牌县| 玉山县| 西和县| 临安市| 溧水县| 西充县| 商都县| 黑河市| 唐海县| 邓州市| 苍梧县| 桂林市| 三穗县| 新蔡县| 建湖县| 根河市| 曲靖市| 奉化市| 铜梁县| 龙门县| 柯坪县| 大兴区| 武宁县| 海口市| 盐池县| 嘉鱼县| 克东县| 梓潼县| 长武县| 赞皇县| 法库县| 边坝县| 南澳县| 建始县| 泗阳县| 晋中市| 江华|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