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7章 我乏了

第77章 我乏了

皇太后,皇太弟。

一字之差,對於劉榮的罪名定性,所能造成的影響卻可謂天差地別。

皇太后,是漢家及老劉家理論上的大家長,地位至少於天子平齊,甚至還隱隱有所超出。

——至少在如今漢家‘以孝治國’的政治大環境中,皇太后是有權廢、立天子的。

反之,天子卻絕無可能廢、立太后。

至於皇太弟,那就遜色許多了。

首先,這是個不曾存在過——至少是不曾有人擁有過的,且纔剛被‘發明’出來不久的身份名詞。

一個不曾存在過的身份,能有多尊貴?

頂破天去,也就是和儲君太子齊肩;

若是考慮到‘名不正言不順’‘旁支代嫡’等負面影響,甚至還要比儲君太子再矮上一頭。

其次,則是如今的劉武,仍舊還只是樑王劉武,而非皇太弟劉武。

皇太弟本就算不上多尊貴,前面再加上個‘準’字,自更不比劉榮這個皇長子尊貴到哪裡去了。

這年頭,誰還不是個準儲君了?

我皇長子劉榮,好歹還名正言順些!

最後,便是樑王劉武這個‘準皇太弟’的特殊性了。

——樑王劉武這個‘準皇太弟’,幾乎可以說是竇太后一廂情願。

縱使天子啓私下口頭提及過此事,卻也從未在正式場合,公開發表過對‘皇太弟’這一新生名詞的看法。

這一層層buff迭下來,劉榮怒噴一句‘且看天下人的唾沫,淹不淹得死我漢家的皇太弟’,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了。

你都要旁支代嫡,搶我儲位,玩兒兄終弟及那一套了!

我皇長子一時氣急,又酒壯慫人膽,還不能罵上兩句了?

也就是劉榮是宗親,和竇太后多了層祖孫、和樑王劉武多了層叔侄的關係。

若是換個脾氣爆烈一點的外姓朝臣,如丞相申屠嘉、中尉周亞夫之類,別說噴樑王劉武了——指著竇太后鼻子罵‘欲復爲呂氏乎’,都還是輕的!

如此算來,原本涉嫌‘不孝祖母太后’的罪名,自然就降到了‘不恭宗親長者’的程度。

這是個什麼概念?

再怎麼嚴重,也總不會比論起棋盤砸死人家的兒子,還不給人家一個說法更嚴重就是了……

“皇帝怎麼看?”

被劉榮這麼一噎,頓時將殿內數十道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竇太后一時之間,也是有些發作不能。

竇太后當然知道劉榮是在巧言詭辯——劉榮那日罵的,必定是自己這個祖母。

但漢家的皇太后和天子之間,卻存在著一個極爲關鍵的差異。

也正是這個差異,讓漢家獨有的、東-西兩宮共治天下的二元制政體得以正常運轉,而非演變成東-西兩宮爭權奪利的舞臺。

——太后懲罰一個人,是需要證據的。

不同於天子可以乾坤獨斷,隨便扯塊遮羞布便可以懲治,甚至處死一個人:漢太后降下懲處,是需要一條完整的證據鏈的。

至於原因,也非常簡單——漢太后禮同天子,口稱:朕,亡稱:崩,出入稱‘警’,行文用‘制’。

如此滔天權勢,又無所掣肘;

若使其肆意妄爲、動輒殺罰,則恐復爲呂氏……

呂太后不就是那樣嗎?

說殺誰就殺誰,說做什麼就做什麼,說封誰爲王就封誰爲王!

戚夫人,劉如意,還有太祖高皇帝的兒子們,哪個是真的‘該死’?

諸呂王侯,還有魯元公主那個被封爲魯王的兒子張偃,又有哪個是真的該被封爲王、侯?

所以,爲了遏制漢太后無限龐大,同時又毫無掣肘的滔天權勢,早在先帝自代地入繼大統之時,漢家的天子和朝臣之間,便已經定下了基本的默契。

——爲了避免漢家再出一個呂太后,漢太后的權力,必須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具體的措施,便是每當東宮太后做出,或即將做出一件出格的舉動時,朝堂便會跳出來指責東宮:太后,是想效仿當年的呂太后嗎?

當年,先帝鐵了心要弄死自己的母舅薄昭,薄昭一母同胞的長姊薄太后,也不是沒有替弟弟薄昭求過情。

只是當時,先帝輕飄飄一句反問,便讓薄太后自此避居東宮,至今都沒再過問朝政的事。

——母后,是要效仿呂太后嗎?

呂太后,便是懸在每一位——每一位漢太后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一切可能使自己沾染上‘效仿呂后’的人或事,都足以讓漢太后退避三舍,甚至是像如今的薄太皇太后那樣,自此避居深宮,不問世事……

“看著這混賬就來氣!”

對於母親的求助,天子啓顯然不打算迴應,只仍沉浸在自己的角色裡,一副老父親被混蛋兒子氣的鼻孔冒煙的架勢。

“自己說出口的話都不敢認,還在這裡狡辯!”

“——母后接這個混賬出來做什麼?”

“不如就直接餓死在太廟,也算是死得其所!!!”

乍一聽像是附和,實則卻是以進爲退的一番話,頓時將本就尷尬的竇太后,逼到了一個愈發窘迫的位置。 劉榮那句話,沒有說出最後那個皇太后的‘後’字,便意味著竇太后再怎麼惱怒,也只能疑罪從無。

除非想要和薄太皇太后一樣,明天一大早也跑去深宮,找一個清靜的宮殿隱居;

否則,竇太后便只得強壓下怒火,咬碎牙齒和血吞……

“終歸是我漢家的皇長子,又是皇帝的子嗣,太祖高皇帝、太宗孝文皇帝的血脈。”

“不過是酒後失言,終歸;”

“罪不至死。”

縱是不願,竇太后也還是不得不說出這句話,爲此次的事件定了性。

——劉榮酒後失言,不恭宗親長者。

按照慣例,頂多也就是閉門思過之類;

又考慮到劉榮已經在太廟思過五日,此事,也只能就此揭過……

“呼~”

縱然對這個結果早有預料,當真正得到‘無罪’的宣判結果,劉榮也還是不免長鬆了口氣。

領著弟弟叩首謝恩,到殿側的位置坐下來,一陣胡吃海塞;

過程中,也不忘提醒弟弟吃慢些,別再撐了肚子。

反覆提醒過好幾次,發現弟弟都含糊其辭的‘嗯嗯唔唔’,手上動作卻絲毫不見減緩,劉榮只得搶過弟弟手中炙肉,端起一碗米粥;

稍一思慮,又往粥裡倒了些溫水,才一邊喂著弟弟,嘴上一邊溫聲道:“接連辟穀好幾日,得先吃些流食,好讓脾胃先適應下……”

看著劉榮一手端著碗,一手拿著勺,耐心的喂弟弟一口一口吃下稀粥,殿內衆人高高懸起的心,也終於逐漸平復了下去。

東席,包括皇次子劉德在內的一衆皇子,都將嫉羨的目光撒向公子淤,卻根本沒能將這位皇三子的注意力,從劉榮手中粥碗移開分毫。

西席,太子詹事竇嬰老懷大慰,得意撫須;

南皮侯世子竇彭祖含笑點頭,眼帶認可;

軹侯薄戎奴一如往常:目光呆滯,神情淡漠。

——慄姬,喜極而泣。

尤其是看到兄弟二人這頗爲溫暖的互動,慄姬只又哭又笑的低下頭去,手中帕子在臉上擦了又擦,卻怎都抹不盡那綿綿不絕的淚水。

期間,自也不忘夾雜幾個投向皇次子劉德的眼刀。

而在御榻之上,竇太后一整天都沒怎麼放晴的面色,也終於在看到這一幕時,逐漸涌上些許動容。

“當年在代王宮,先帝整日整日擺弄莊稼,我和嫖又忙著養蠶、織布。”

“阿武餓了,便都是皇帝這般餵食的吧?”

聽出母親異樣的情緒,天子啓縱是‘餘怒未消’,也只得深吸一口氣,將怒火漸漸斂去。

又將濁氣重重呼出,才強擠出一抹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對母親輕輕一點頭。

“阿武兒時,可比老三能吃多了,啊?”

說著,天子啓便轉過身,頗爲戲謔的擡起手,在樑王劉武后脖頸上輕拍了拍。

正要再說些什麼,餘光卻瞥見身旁的母親,已是滿臉蕭瑟的拄杖起身。

顫巍巍直起身,在殿內粗略掃了一圈,這位竇太后,又悠然發出一聲長嘆。

“難得今日,諸劉宗親、各家外戚齊聚……”

“——我乏了。”

“皇帝,便替我多坐一會兒吧。”

丟下這句話,竇太后便邁動腳步,手中鳩杖一下下落在陳木地板上,隨著一陣極爲規律的‘咚咚’沉響,朝著後殿的方向走去。

卻是沒人發現:每走出一步,竇太后那常年古井不波的面容,便會黑下去一分。

——今天,本是竇太后借劉榮怨懟東宮一事,向天子啓發難,並順勢提出‘皇長子還太嫩,在天子啓和皇長子之間,應該由樑王劉武暫坐幾年皇位’的日子。

但劉榮一陣胡亂攪合,甚至還直接把‘皇太弟’三個字擺上檯面,算是讓竇太后的盤算徹底落了空。

竇太后當然不會,也不可能就此退縮。

但具體怎麼做,還需要重新籌謀佈局,再等個合適的機會……

“要留阿武在長安,再多待些時日了。”

如是想著,竇太后陰鬱的面容,更是愈發陰沉了起來。

樑王劉武當然能在長安,等冊立儲君的詔書。

但關東的吳王劉濞,可不會好心到等劉武重歸睢陽後,再於吳地舉兵……

今天第二更。

今天就先這樣了,明天后天大後天,就都兩更吧,快上架了,又要更新又要攢稿上架暴更,實在是壓力山大。

祝各位看官老爺事事順遂,也請各位看官老爺繼續支持,堅持追讀~

(本章完)

第532章 就不!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340章 驗金石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3章 左膀右臂第411章 人才庫?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388章 藍圖第142章 啊這?啊???第348章 低聲下氣的軍臣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227章 開戰!第504章 約法三章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373章 統籌會?第449章 戰鼓擂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385章 五月蹛林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302章 戰書?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320章 衛青剛落腳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430章 人才啊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442章 和平分手回家晚了我再改改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419章 考題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486章 絞肉機?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93章 兒,斗膽第40章 賺錢賺錢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80章 有母第50章 有樣學樣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509章 無所適從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522章 漲工資!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334章 草原王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537章 戰,爲止戰第246章 廟算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484章 爆!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兒童節快樂第504章 約法三章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449章 戰鼓擂沒寫完第320章 衛青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550章 皇長子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19章 考題第488章 駭人!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
第532章 就不!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340章 驗金石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3章 左膀右臂第411章 人才庫?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388章 藍圖第142章 啊這?啊???第348章 低聲下氣的軍臣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227章 開戰!第504章 約法三章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373章 統籌會?第449章 戰鼓擂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385章 五月蹛林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302章 戰書?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320章 衛青剛落腳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430章 人才啊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442章 和平分手回家晚了我再改改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419章 考題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486章 絞肉機?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93章 兒,斗膽第40章 賺錢賺錢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80章 有母第50章 有樣學樣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509章 無所適從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522章 漲工資!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334章 草原王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537章 戰,爲止戰第246章 廟算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484章 爆!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兒童節快樂第504章 約法三章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449章 戰鼓擂沒寫完第320章 衛青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550章 皇長子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19章 考題第488章 駭人!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天祝| 蒙阴县| 玉山县| 玉田县| 东安县| 泗洪县| 江口县| 南丰县| 清河县| 班玛县| 乌鲁木齐县| 灌云县| 广南县| 威宁| 温泉县| 高密市| 阿荣旗| 宁国市| 图木舒克市| 宜兴市| 南华县| 康定县| 固镇县| 定边县| 禹城市| 定安县| 化德县| 柯坪县| 海盐县| 镇坪县| 永州市| 三穗县| 土默特右旗| 南开区| 合江县| 栖霞市| 保定市| 临武县| 浠水县| 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