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7章 戰,爲止戰

衛青話語落下,殿內一衆高級將帥齊齊陷入沉思。

倒不是衛青這番話,說出了什麼石破天驚的好計策,又或是衆人先前沒想到,也無法想到的奇謀;

而是衛青小小年紀,卻能在這種關乎兩大文明戰略層面的討論之中,居然能提出如此狠辣的方針。

衛青說的沒錯。

漢家在面對匈奴人,以及其他遊牧之民時,之所以總是受制於人,除了遊牧民族天然具備的高機動騎兵,使漢家很難慢條斯理的排兵佈陣、步步爲營之外,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爲匈奴人‘沒根’。

後世有句話說得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但在漢匈雙方之間,這句話只適用於漢家、漢軍將士,與匈奴人卻毫不契合。

——匈奴人打來,漢家無論是將帥還是兵士,甚至於當地百姓,那都是要拼死一戰的。

即使不願退,也是退不了。

沒人捨得拋家舍業,丟棄家鄉而走,且兵臨城下,想走也未必走的了。

反觀漢家主動出擊,什麼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不好意思,俺們匈奴人都是遊僧,壓根兒就沒廟!

無論是如今的漢家軍隊,還是曾今戰國列雄的軍隊,只要出現在草原上,遊牧之民的第一選擇都永遠是跑,而不是打。

因爲打有可能贏,有可能輸,且無論輸贏,都必然會有傷亡、損失。

但跑就不一樣了,頂多就是費點力氣。

總的來說,就是草原太大了。

數萬裡草原,卻只供養數百萬遊牧之民,使得遊牧之民非但可以大規模移居、遊牧,也同樣可以在這片天地間肆意馳騁。

如果說,遊牧民族是一頭豺狼,那草原,就是一個一望無際的羊圈。

——當羊圈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個羊圈,其實就已經無法幫助牧羊人,更輕鬆的抓取羊圈內的羊了。

一樣的道理:對於遊牧之民而言,草原之大,已經大到了不需要討論到底有多大的地步了——反正也沒人能把草原給圍了。

圍不住,那就是無限大——至少和無限大沒什麼區別。

這就導致了一個非常操蛋的狀況。

漢家主動出塞,費勁心思,費時費力,好不容易把一隻幾萬人的軍隊,送到北牆以外千里。

千里,這已經是深入草原腹地了!

而且這千里,不考慮方向辨別、水源獲取等任何客觀因素——單就是隻考慮速度,也需要漢家最精銳的野戰軍,走上至少十五天。

十五天,才走出去千里,好不容易深入草原腹地;

結果怎麼著?

人家匈奴人大老遠看見你,喘口氣的功夫連帳篷都收拾好了!

等你感到個把時辰前還存在、還人聲鼎沸的匈奴部族營地,人家都已經走出去十好幾裡地了。

若是丟下輜重策馬狂奔,個把時辰的功夫,甚至能讓騎術嫺熟的成年男子,在這個把小事中竄出去百八十里地!

然後你就殺掉了。

十五天,數萬大軍,冒著大風險深入草原腹地,好不容易碰到一個部族,結果煮熟的鴨子就這麼飛了。

好,問題來了。

接下來怎麼辦?

追?

還是撤?

亦或是留守原地?

追,肯定是追不上的——漢家的步兵行軍速度,外加後勤保障線路的構建,是的出塞作戰的漢家軍隊,連騎小馬駒的遊牧之民少年,乃至於乘坐牛車的老弱婦孺都追不上。

撤,更無從說起——且不說這大費周折出來一趟,毫無斬獲的空手而歸,會引發怎樣駭人的負面輿論,但就是這怯戰之罪,就足以使得這支軍隊的指揮著吃不了兜著走。

留守原地,則是三個選項中最蠢的。

——你要是追,哪怕你追不上,也好歹是個震懾,人家起碼怕你;

——你要是撤,那即便被尾隨,也大概率不會被遊牧之民太過強硬的‘挽留’。

可若是留守原地,那一切就都晚了。

就像是一個狼羣的窩,被你機緣巧合下找到了,可惜你剛到,狼羣就跑了。

你難不成還真能守在狼窩,等狼羣主動回來送死?

更大的概率是:原本被困在狼窩裡的狼羣,因爲你‘人佔狼巢’的緣故,而意外跳出了名爲巢穴的牢籠。

反倒是你,被困在原先困有狼羣的狼窩,換成狼羣在狼窩外,藏身暗處對你蠢蠢欲動了。

這就很麻煩。

追,追不上,而且必然越陷越深;

撤,撤不掉,至少要被咬下一塊肉。

留,更是自覺生路,完全沒把遊牧之民當恐怖直立猿來看。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怎麼都不行。

隨便發生點意外,便動輒是一場毀滅性打擊,甚至於全軍覆滅,埋骨塞外。

反觀匈奴人南下,卻主打一個輕鬆寫意。

漢家出塞,後勤補給線出千上萬裡;

匈奴人南下,後勤補給就是身上的乾糧,不夠就從漢家百姓手中搶奪。

如此不對稱的戰爭態勢,使得漢匈雙方的戰爭成本——無論是戰爭發動,戰爭推動,還是戰爭收穫預期,以及結束戰爭的成本都截然不同。

漢家,講究的是華夏文明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隊都還沒出發呢,海量的物資補給就要先送到前線。

然後是徵召軍隊,臨時整編、整訓,而後開赴戰場。

仗還沒開始打,就已經是‘大炮未響,亦黃金千兩’了。

真開打了更不用提,物資補給源源不斷,甚至連兵力都要細水長流的往前線補。

好不容易打完了,遣散也是個麻煩事,戰後的賞賜、撫卹,更是一筆完全不亞於戰爭本身的巨大消耗。

所以劉榮私下裡會吐槽:漢家的軍隊打仗,那就像是三歲小孩兒第一次游泳——什麼救生圈,充氣項圈之類,能帶的都得帶上。

反觀匈奴人,說要打仗,那就跟出門踏青似的,那點乾糧就上馬。

一路打,一路搶,既不需要單于庭負責後勤補給,也不需要戰後賞賜、撫卹之類。——搶到的都是補給!

——吃剩下的都是戰利品!

甚至於,哪怕什麼都沒搶到,也同樣可以通過揀回陣亡者遺體,從而合理合法的繼承其遺產。

相較於漢家‘差生文具多’式的小孩游泳,匈奴人這種大站方式,更像是鄉村小孩脫個溜光,也不管啥乾不乾淨安不安全,一頭就往渠水裡扎就完了。

所以,漢匈雙方的戰略均勢,往往並不意味著雙方實力相近。

而是需要漢家取得一定的優勢,以彌補後勤補給方式、兵種等羈絆壓制後,才能形成動態平衡。

說得直白點就是:如果漢匈雙方的實力不分伯仲,那漢家必然處於戰略劣勢;

雙方戰略均勢,則漢家必然比匈奴人強大不止一點半點。

至於漢家佔據戰略優勢——哪怕只是些許優勢,也意味著漢家在硬實力層面,至少甩了匈奴人十八條街。

這種戰爭模式不對稱,在匈奴人強大的時候,其實並不太能體現的出來。

——因爲強大時期的匈奴人,不需要憑藉戰爭模式的高性價比,來達成對漢家的戰略優勢,就能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標。

想搶哪裡搶哪裡,什麼時候搶,怎麼搶,也都是匈奴人說了算。

但當雙方位置互換,換做是漢家的強大時期,處於戰略劣勢地位的匈奴人,就可以憑藉這種高性價比的戰爭模式,來讓漢家的戰略優勢發揮不出來了。

便如此番,匈奴軍臣單于決定戰略重心西移。

同樣的事發生在華夏大地,是會動搖王朝統治根基的!

但對遊牧民族而言,這沒什麼大不了。

因爲遊牧之民,本身就是窮其一生都在‘遊’牧,以年爲週期在草原遊蕩。

遊牧之民的認知當中,從來都沒有固定居所、穩定生活,乃至於安定祥和之類的概念。

具體到漢匈雙方之間的彼此攻伐,便是漢家‘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匈奴人則來去如風——無論是戰場上的騎兵,還是草原上的部族。

至於衛青這一提議,提出將遊牧民族綁定、鎖死在土地上,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通過破壞匈奴人的土地——也就是草原,來迫使他們無法隨意戰略騰挪,殿內衆人也並非不能理解。

比如先帝年間,長公子時期的當今劉榮,就曾提出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

——將草原遊牧之民的每一寸草地名,都鋪上一層雨砸不透、風吹不透的鹽!

讓草原所有的地方,都變成寸草不生的鹽鹼地,徹底斷絕遊牧之民賴以爲生的根基!

雖然只是個異想天開,幾乎沒有可行性的天方夜譚,但當這句話首次被劉榮提出的時候,也依舊嚇了那匈奴使者好大一跳。

雖然最終,那匈奴使者也反應過來:漢家壓根兒沒有那麼多的鹽,用於鋪設整個草原,即便有也捨不得、更沒有足夠的人力完成這一切;

但僅僅從這一個‘怪談’類方案,當時的劉榮就迅速在匈奴單于庭,得了個‘惡魔使者’的稱號。

而今,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那個天方夜譚、異想天開的方案基礎上,也已經逐漸演化出了相對更廉價、更具可行性的延伸方案。

鹽是很貴,而且是物以稀爲貴。

但砂石很便宜啊~

在草原鋪設砂石,尤其是圍著沙漠邊沿鋪設,照樣能加快草原的沙漠化!

還有少府墨苑魯班苑,在研究新鮮事物的過程中,本打算製作肥料時,做出來的幾個反作用的東西,也同樣可以打成類似的效果。

至於是否要鋪滿整個草原,真的把草原完整的搞退化,則類似於後世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不一定非得犁地,能起到震懾作用就行。

要說這個思路,之前大家爲什麼沒有往這方面去想,一方面,是鹽也好,砂石也罷——都只是一個可以口頭提出來,對匈奴人造成精神震懾的恐怖遐想,並不存在太高的可行性。

另外一方面,便是封建時代武人常見的通病:戰爲止戰,故不可傷天和過甚。

而在衛青這出身牛犢不怕虎的點破後,酈寄、欒布等一衆老將,也開始重新捋思路邏輯了。

戰爲止戰,這當然沒錯。

對於如今漢室而言,無論是內部的諸侯叛亂,還是針對嶺南的統一戰爭、與北方匈奴之間的文明戰爭,最終的目的,d都是爲了不再繼續打仗。

——諸侯叛亂,得打,打死了,以後才能沒有叛亂;

——南越反覆,也得打,打下來了,行了郡縣,以後也就沒有反覆的南越國了。

對北方匈奴人,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因爲不想打,所以得打。

因爲不想一直打,所以必須得把匈奴人打廢,讓匈奴人再也沒有能力發動戰爭。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用一些稍微殘忍些、下限低一些的手段,似乎也沒什麼不好——最終目的都是爲了和平嘛!

不單是爲了華夏大地的和平,也是爲了給予草原遊牧之民長久的和平。

至於有傷天和?

咳咳咳····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這個時代,爲華夏民族所一致認同的華夷之防了。

傷天和的前提,是讓很多無辜的,或並不是非死不可人,在很殘忍的手段下死去。

而在這個時代的主流觀念中,世界上的‘人’只分兩種。

華夏人,也就是‘人’。

以及,蠻夷,即‘非人’······

“如此說來,某倒是有個法子。”

短暫的沉默之後,弓高侯韓頹當面色古怪間,試探著說道起來。

“草原遊牧之民過冬,並不都能有機會回到幕南、河套這樣溫暖的地方。”

“且無論過冬的地方在哪裡,都必定是四面高,中間下陷的碗狀拗、坑。”

“爲了讓這種地方可以更溫暖,遊牧之民習慣於將用不到的牧畜糞便,都堆積在這種碗狀盆地的底部。”

···

“呃,如果····”

“某是說如果。”

“如果,草原上有一片方圓數百里的區域,區域內所有的碗狀盆地,底部都沒有多年積攢的牧畜糞便的話~”

“那當冬天來臨時,任何一個踏足這片區域的部族,大都會熬不過這一年冬天。”

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340章 驗金石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426章 歲末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483章 不安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475章 人心啊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381章 洗牌第431章 面聖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19章 做大哥的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426章 歲末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480章 意外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明天更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488章 駭人!第430章 人才啊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87章 商賈第238章 宗祠第86章 王孫,且去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241章 處置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388章 藍圖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419章 考題第211章 臣,等著家上第264章 活著,纔是最大的勝利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376章 無題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425章 河西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257章 樑內史,別來無恙否?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449章 戰鼓擂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431章 面聖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3章 左膀右臂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550章 皇長子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387章 商賈第479章 冰雕第82章 屠龍勇士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122章 暴君!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538章 意外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465章 酷吏?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425章 河西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5章 登門賠禮
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340章 驗金石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426章 歲末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483章 不安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475章 人心啊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381章 洗牌第431章 面聖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19章 做大哥的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426章 歲末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480章 意外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明天更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488章 駭人!第430章 人才啊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87章 商賈第238章 宗祠第86章 王孫,且去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241章 處置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388章 藍圖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419章 考題第211章 臣,等著家上第264章 活著,纔是最大的勝利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376章 無題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425章 河西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257章 樑內史,別來無恙否?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449章 戰鼓擂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431章 面聖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3章 左膀右臂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550章 皇長子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387章 商賈第479章 冰雕第82章 屠龍勇士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122章 暴君!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538章 意外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465章 酷吏?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425章 河西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5章 登門賠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八宿县| 惠东县| 连州市| 清丰县| 沙河市| 鹿泉市| 田阳县| 个旧市| 巴彦淖尔市| 锦屏县| 盐山县| 宁波市| 仪陇县| 聂拉木县| 阿拉尔市| 兴和县| 平阳县| 阜新市| 宁阳县| 南城县| 九龙坡区| 隆昌县| 娄底市| 江源县| 万州区| 芦山县| 岳西县| 磐安县| 盐山县| 连平县| 嵊州市| 敖汉旗| 勐海县| 依安县| 北票市| 公安县| 安吉县| 雅江县| 黑龙江省| 泰顺县| 仙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