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1章 面聖

不到一個時辰後,殿試結束。

不同於一輪、二輪科舉——考試結束後,考生們就可以自行離開,只需要把考卷留在座位上;

今日殿試結束後,要求考生們停筆留座,不要走動,先由考官們把考卷收上來。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考卷被收走了;

考官們帶著考卷走掉了。

現場除了考生們,就剩下維持秩序的禁中武士。

沒人告訴考生們,現在是該走還是該留;

於是,考生們便只能左顧右盼著,繼續在座位上等候起來。

等什麼?

沒人知道。

就是覺得,如果就這麼直接走,會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

雖然無緣無故留下,也好像哪裡不太對,但總覺得比直接走掉要好些……

“誒,鄭兄;”

約莫一炷香過後,發現武士們根本沒有異動,依舊如雕塑般屹立原地,考生們便試探著、小心翼翼的,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倪寬找上的,自然就是此番到長安,所認識的朋友里門路最多、人脈最廣,同時也最瞭解當今劉榮的鄭當時。

“陛下這是~?”

“——雷霆震怒了?”

“便是怒了,也總該有個章程吧?”

“就這般置我輩於不顧,又是個什麼路數???”

作爲儒家年輕一代僅有的幾位代表性人物之一,倪寬身上,有著極爲濃厚的儒家色彩。

說直白點,就是人情味兒極重,爲人處世,極其看重人脈和交情。

好比此番入長安趕考。

作爲濟南伏生的徒孫、歐陽和伯最拿得出手的關門弟子,《尚書》一脈當代唯一傳人,倪寬到了長安後,即便不走任何關係、不找任何人脈,也同樣不用擔心什麼。

——長安朝堂,會給濟南伏生面子、會給歐陽和伯面子,甚至會給倪寬這個青年俊傑的面子,將他的起居事宜,都給安排的妥妥當當。

但作爲儒家士子,倪寬抵達長安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上如今朝中,儒家能夠到邊兒的‘人脈’‘交情’裡,能量最大的那一位:御史大夫魏其侯竇嬰。

作爲當世大儒,對於倪寬這個後生晚輩,竇嬰自然也是禮待有加,盡全了地主之誼。

而後,倪寬便在竇嬰牽線搭橋下,結實了自己在長安的第一個‘朋友’:故太子舍人鄭當時。

這或許很抽象;

一個儒家的好好學生,一個樑楚豪俠兼沒混出頭的故太子舍人——這兩個人,似乎並不應該走到一起去?

但實際上,今歲科舉數千考生、數十位‘才俊’當中,最適合倪寬結交、親近的,還就是鄭當時。

先來做個排除法。

除鄭當時之外,其他有點名氣、有點實力的應考士子,沒有哪怕一人,是和倪寬這個儒家乖寶寶對路的。

主父偃?

——縱橫家異教徒!

王溫舒?

——法家酷吏!

韓嫣?

——紈絝子弟!

竇彭祖?

——二世功侯,當朝外戚!

唯一一個看上去,似乎適合倪寬去親近、結交的,其實也就是同爲儒家出身的公孫弘。

但很可惜,三十多年前的公孫弘,是被太宗皇帝任爲《詩》博士;

過去這些年,公孫弘又轉頭去治了《春秋》,而且是《春秋》各流派中最激進、畫風最不像儒家的公羊!

故而,雖同是儒家出身,但治《尚書》的倪寬,終歸還是不認爲治《詩》《春秋》——尤其還是齊詩、公羊春秋的公孫弘,能和自己尿到一個壺裡去。

再者,倪寬如今二十郎當歲,正是天真爛漫的年紀;

反觀公孫弘,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曾擔任過二千石博士。

如今再度入朝,參加考舉,未來不說是出將入相,也起碼是個保底九卿、衝擊三公的下限。

倪寬並不覺得現如今年紀輕輕,又‘一事無成’的自己,能僅憑同出儒門的交情,就和公孫弘搭上線。

畢竟倪寬自己也清楚:儒家出身的士子,無論老幼、無論才華高低,骨子裡那都是有點倨傲的。

就像是倪寬自己,看不清那些學無所成、幾十年都學不出名堂的肺霧前輩一樣——在倪寬看來,公孫弘這位大佬,也肯定瞧不上自己這個小年輕。

竇嬰就不一樣了。

雖是當世大儒,但竇嬰實際上,並沒有特別專精某一流派,詩、書、禮、春秋——乃至於易,竇嬰都有所涉及。

甚至於,在儒家典籍外,竇嬰還自幼受當朝竇老太后,以及竇氏外戚一族的影響,而在黃老諸學之上也有一定造詣。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與其說竇嬰這個‘當世大儒’,是因爲儒家學問做得好而成爲大儒;

還不如說,是因爲竇嬰學的夠全、夠廣,外加上一層外戚身份加成,才被有心攀附的儒家,給硬捧出了個大儒的名頭。

所以在倪寬看來,竇嬰這個‘名不副實’,本身就是儒家爲了攀附而捧起來,且並不專治某一流派、對任何儒家內部流派都不存在有色眼鏡的‘當世大儒’,纔是自己真正應該聯絡感情的人脈。

而竇嬰在成爲御史大夫之前——在先帝朝,是以儲君未立、太子宮無主時的太子詹事起步,之後平定吳楚有功,升格爲了太子太傅。

考慮到彼時,竇嬰所‘傅’的太子,如今已經貴爲漢天子,完全可以說竇嬰,是當之無愧的當朝帝師。

故而親近竇嬰,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其實就是親近天子,外加竇嬰背後的當世最強外戚:竇氏一族。

至於鄭當時,也正是竇嬰擔任太子太傅時期,於劉榮的太子宮中結識,並讚賞有加的舊相識。

竇嬰說鄭當時這個人可以交朋友,那倪寬自然是絕無二話。

除了‘竇嬰引薦’這一關鍵要素外,鄭當時自己,其實也比較滿足倪寬這個儒家乖寶寶,對政治盟友的選擇標準。

——鮮有人知,或者說是很少有人記得:粗狂、直率,曾爲關東豪俠的鄭當時,身世那也是大有來頭。

——鄭桓公第十九世孫!

——漢家‘存亡斷續’之潛規則的又一對象!

這,便是王公貴族之後、血脈高貴,很符合儒家所提倡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的價值觀。

王公貴族之後,那能是個不值得結交的人?

開玩笑……

其次,對於遊俠這個羣體,如今漢室尚還存於世的諸學說、流派當中,儒家的態度可謂是最爲溫和。

法家不用說——直接連遊俠帶儒生,給一起掃進了‘五蠢’的行類;

黃老學也差不多,看上去懶洋洋的,有事沒事喊一聲‘無爲而治’,但真把黃老學逼到份兒上,人家大喊一聲‘無爲,而又無所不爲’!

幹你乾的比法家還狠、手段比法家還殘忍!

反倒是儒家。

反倒是以豪強地主爲基本盤,堅持爲豪強‘發鹽’的儒家,出於金主們對黑手套的需求,而對遊俠羣體有著相當高的容忍度。

——畢竟當世儒家講的,終究還是仁、義、禮、智四項準則嘛!

遊俠衆旁的不說——在‘義’這個點上,那是真沒說的。

所以,對於鄭當時這個豪俠出身的‘劣跡官員’,倪寬並不排斥。

除了竇嬰引薦、不排除遊俠外,鄭當時‘故太子舍人’的精力,也同樣讓倪寬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想想也知道:像倪寬這樣的‘宗門聖子’,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在幾十年後擔任二千石《尚書》博士的人物,大老遠跑來參加科舉,肯定不會是爲了一個四百石級別的官職。

說白了,倪寬若想做官,那光是學師歐陽和伯的舉薦,就能爲倪寬謀求一個比二千石打低的官職。

所以,科舉對於倪寬而言,真正的價值、意義,其實並非謀求官職;

而是藉著‘響應當今劉榮號召’的大勢,順利進入劉榮的視野,伺機靠近劉榮,並潛移默化的改變劉榮,對儒家的刻板印象。

——給漢天子洗腦,讓漢天子不再那麼討厭儒家,是從漢室初立至今,儒家始終在堅持推動的工作。

世人皆以爲,太祖高皇帝一朝,儒家這項工作做的極其糟糕,非但沒有任何成效,反而讓本就討厭儒家的太祖劉邦,更加討厭儒家了不說,還接二連三的站在儒家臉上拉屎撒尿。

但實際上,自有漢以來,漢家歷經七帝一後,儒家洗白最成功的時間區間,恰恰是在太祖劉邦一朝。

因爲在那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儒家成功培養出了一位張口仁義道德、閉嘴道德仁義,不出三句話就必提‘子曰’的太子儲君!

而且這個好儒、喜儒,甚至恨不能以儒生自居、奉孔夫子爲先師祖的太子儲君,還順利即立爲帝了!

毫不誇張的說:孝惠劉盈,就是儒家這百十年來,最成功、最傑出的作品——比扶蘇還成功、還完美,被洗腦的也更徹底!

只可惜,孝惠皇帝不長命,且始終不曾掌權。

之後呂太后掌權,前、後少帝在位,儒家只能蟄伏——畢竟呂太后一朝,別說學說、學派了,連開國皇帝的子嗣、在位的宗親諸侯,都被這位挨個點殺了;

儒家向來都很擅長審時度勢。

到了太宗皇帝一朝,儒家又迎來了轉機。

先是賈誼橫空出世,儒家正式在漢室政壇,登上了大雅之堂!

結果賈誼恰恰因爲其‘儒生’的出身,而被整個朝堂內外排斥,最終更時運不濟,鬱鬱而終。

又冒出來個《尚書》博士晁錯,搞得儒家又是一陣歡喜;

尤其是在晁錯混進太子宮後,儒家上下更是普天同慶——大家都以爲,漢家要出第二個孝惠皇帝了。

結果晁錯老賊嘿嘿一笑,儒皮一扒:驚不驚喜?

開不開心?

嘿嘿!

爺們兒可是正兒八經的法家拂士!

搞得儒家罵又罵不得,說也說不得,只能自顧自生悶氣……

先帝一朝就不說了——孝惠皇帝2.0計劃,由於晁錯老賊而胎死腹中。

縱觀先帝一朝,酷吏大行其道,黃老茍延殘喘,壓根兒就沒有儒家張嘴說話的份兒。

到了當今劉榮一朝——準確的說,是先帝后三年,當今劉榮監國掌政開始,儒家又重新開始了行動。

爲了在當今劉榮面前,展露出最完美的姿態,儒家甚至極爲冒險的,將最拿得出手的‘聖子’,顏回之後顏異給送來長安,塞進了劉榮的太子宮做舍人。

目的還是一樣:在太子耳邊潤物細無聲的洗腦,潛移默化的改變儲君脾性,最終培養出下一位孝惠皇帝。

結果如何,大家夥兒都見到了。

好在當今劉榮,對儒家也算不上有多大敵意——至少沒有太祖高皇帝那麼深刻、那麼純粹的敵意;

於是,儒家再度動起了心思。

——當今劉榮,也已經及冠了。

椒房有主,國朝有後在即。

趁著這次機會,把倪寬送來參加科舉,在當今劉榮面前混個臉熟,順帶著展現一下儒家士子的學術水平;

之後皇嗣降世,儒家在朝中最大的靠山:魏其侯竇嬰,應該也能坐上丞相之位了。

等皇嗣——皇長子到啓蒙的年紀,有當朝丞相竇嬰從中運作,外加歐陽和伯舉薦,讓倪寬去做個太子少傅,或是太子家令之類,當也是不在話下的。

倪寬當然知道自己的使命。

當然知道自己此來長安,就是衝著未來,能混到儲君身邊的機會。

所以,任何與‘儲君’二字有關的字眼,都會是倪寬重點關注的對象。

而鄭當時,剛好就是當今劉榮太子時期的舍人,正兒八經的潛邸心腹。

雖然在競爭過程中,由於不知名的原因被淘汰了,但再怎麼著,也總比其他沒在太子宮待過的人,要更瞭解有關儲君的事宜。

結合這些,倪寬這個儒家乖寶寶,和鄭當時這個大老粗、大豪俠湊到一起,也就是可以預見的事了。

倪寬出聲發問,其實也不是真要鄭當時回答出個名堂,而僅僅只是想要藉此,來稍稍平復忐忑不安的心情。

卻不料鄭當時還沒開口應答,宛若聳立雲端的宣室殿方向,便傳來一聲聲由遠及近、由低至高,由模糊不清,到清晰可聞的傳唱聲。

“宣,故《詩》博士,菑川公孫弘覲見~”

“宣,淮陽鄭當時,臨淄主父偃、千乘倪寬、陽陵王溫舒……等,側殿待召~”

“餘者,離宮歸家,靜候露布張榜~”

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晚點更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336章 下一步第526章 遠大目標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52章 瓷器成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190章 族!第526章 遠大目標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302章 戰書?第487章 僵持第214章 蛇鼠一窩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135章 奏對第522章 漲工資!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369章 詭寂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396章 天翻地覆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449章 戰鼓擂第190章 族!第434章 還行吧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159章 社稷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315章 活該!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79章 雛鳳初鳴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317章 秦關:高闕兒童節快樂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365章 物論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62章 記住了?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432章 策問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39章 降維打擊?第21章 殫精竭慮第487章 僵持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454章 故年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538章 意外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238章 宗祠
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晚點更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336章 下一步第526章 遠大目標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52章 瓷器成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190章 族!第526章 遠大目標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302章 戰書?第487章 僵持第214章 蛇鼠一窩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135章 奏對第522章 漲工資!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369章 詭寂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396章 天翻地覆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449章 戰鼓擂第190章 族!第434章 還行吧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159章 社稷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315章 活該!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79章 雛鳳初鳴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317章 秦關:高闕兒童節快樂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365章 物論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62章 記住了?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432章 策問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39章 降維打擊?第21章 殫精竭慮第487章 僵持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454章 故年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538章 意外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238章 宗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勐海县| 米易县| 博兴县| 屏东市| 休宁县| 宝兴县| 金山区| 济源市| 什邡市| 绿春县| 新乐市| 章丘市| 平乐县| 沙河市| 昌江| 宝坻区| 泰来县| 九江市| 夏津县| 青州市| 嘉义市| 定西市| 宜君县| 红河县| 荆门市| 滁州市| 温宿县| 麟游县| 诏安县| 右玉县| 维西| 丘北县| 资兴市| 井陉县| 定安县| 达孜县| 蒙阴县| 友谊县| 崇左市| 青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