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2章 雲(yún)中魏尚!

感到奇怪的同時,伊稚斜心中也不免有些悸動。

——伊稚斜掌控下的幕南,也就是後世人口中的蒙古草原,位於蒙古沙漠以南的半部分;

相較於幕北,幕南佔地相對更小,氣候卻相對更溫暖、草場也向相對更茂盛。

而在本就比幕北更適宜居住的幕南地區(qū),伊稚斜的右賢王本部所佔領(lǐng)的南部地區(qū),也就是河套盆地,無疑是最好的畜牧區(qū)。

伊稚斜的右賢王王帳,長年屹立於鹽池邊上!

再加上位於草原最南部,以及河套盆地的氣候加持,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伊稚斜所直接掌控的地盤,是就連單于本人,都時不時會羨慕、嫉妒的存在。

只可惜,河套盆地就這麼大一塊地方,單于庭卻肩負著以‘年’爲單位巡視草原的政治職責不說,還往往都是帶著十幾二十萬人,以及數(shù)以倍計,乃至十數(shù)倍計的牛羊牧畜活動;

知道單于庭不能長期留駐河套,河套也承受不住單于庭本部那十幾二十萬人口、數(shù)十上百萬計的牛羊牧畜,單于也只得無奈的接受現(xiàn)實;

——讓幕南地區(qū)的實際掌控者、匈奴對南,即對漢戰(zhàn)略的最高掌握著:右賢王,佔據(jù)這片肥沃的草場。

即便是這樣,每逢秋後,自北方巡遊歸來的單于庭,也都會選擇在河套盆地過冬,一直到次年冰雪融化,才戀戀不捨的離開。

所以,作爲右賢王的伊稚斜,本該是幕南最富庶、最強大,佔據(jù)著最好草場、享受著最豐厚資源,過著最富足生活的匈奴貴族。

但現(xiàn)如今,伊稚斜在草原的處境——無論是在單于庭、在各部頭人之間的政治處境,還是直屬右賢王的本部實際處境,都可謂舉足維艱。

去年冬天,伊稚斜率領(lǐng)軍隊,到漢家的朝那塞打了一仗;

沒打下來。

耗費了四十多日,死傷數(shù)千勇士,撤軍途中甚至又凍死凍傷了上千人,卻連朝那塞——連漢人的門戶都沒攻破。

草原遊牧民族,向來信奉強者,奉行最原始的叢林生存法則。

從個人角度而言,他們崇拜武力強大者;

而對於伊稚斜這樣的貴族而言,要想得到遊牧之民的崇拜、尊崇,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便是帶著他們打勝仗,從羊羔般溫順的漢人手中,搶回更多的錢糧、布帛,乃至奴隸、女人。

伊稚斜的父親,便是這麼做的。

三年一小動,五年一大動——基本就是一旦日子過得有點緊吧了,就往漢人的地界走上一遭。

憑藉一次又一次勝利,以及瓜分戰(zhàn)利品時,從未曾變過的公平、公正,伊稚斜的父親,愈發(fā)得到幕南各部的尊崇和愛戴。

有那麼一段時間,年少的伊稚斜甚至覺得:就算父親直接派兵到大幕南沿,就此隔絕幕南幕北,也完全可以和單于庭‘劃幕而治’,與幕北單于庭並立爲‘南單于’。

但也正是父親在幕南部族當中愈發(fā)崇高的威望,讓彼時的左賢王,伊稚斜的堂兄:攣鞮軍臣動了殺心。

爲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軍臣採取瞭如同漢人般奸詐的手段,以‘商議要事’的名義,將伊稚斜的父親招去了龍城。

幾日之後,龍城傳出右賢王密謀反叛,被單于當場鎮(zhèn)壓,右賢王及其屬從、黨羽,也悉數(shù)被處死的消息。

在那時,伊稚斜便已經(jīng)知道:自己的父親,犯了漢人才有的一種罪。

——功高震主。

伊稚斜知道,父親唯一的罪過,便是太過強大;

以至於威脅了單于庭——並非先老上單于,而是現(xiàn)軍臣單于的地位,才被軍臣陰謀殺害。

那場政變,對匈奴、對草原之民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首當其衝的,便是右賢王被單于庭陰謀殺害,右賢王一派的貴族頭人們元氣大傷,使得原本肩負對漢戰(zhàn)略的幕南右賢王一派,遭受了史無前例的重大打擊。

作爲匈奴帝國針對漢人的戰(zhàn)略實施者,右賢王一派遭受打擊,自然就意味著匈奴帝國對漢人的戰(zhàn)略壓迫,產(chǎn)生了極其明顯的鬆懈。

以至於去年冬天,當伊稚斜以右賢王的身份——和死去的父親一樣的身份,學著父親的模樣去朝那塞,去攻打漢人的關(guān)塞時,曾經(jīng)近乎一觸即潰的漢人關(guān)塞,卻變成了整個幕南傾其全力,都看不到絲毫希望的絕望之壁。

再有,便是伊稚斜至今,都依舊在耿耿於懷的一件事。

——父親死後不久,漢人內(nèi)部,發(fā)生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叛亂!

據(jù)說,在漢人地界的東方,七個最爲強大的王聯(lián)合在了一起,發(fā)起了針對長安漢皇帝的武裝叛亂!

最危險的時候,那七個王的軍隊,甚至逼近了漢人的關(guān)中門戶:函谷關(guān)附近!

作爲上一代右賢王最優(yōu)秀的子嗣、當代右賢王,乃至攣鞮氏王族最傑出的新生代,伊稚斜很清楚:當時,只要匈奴派出一支武裝力量——不用多,三兩千就行;

只要有大匈奴的勇士,在那個時間點出現(xiàn)在漢匈邊界,那就必定能讓長安的漢皇帝方寸大亂!

最好的結(jié)果,可能是漢人自此出現(xiàn)兩個皇帝,從此內(nèi)鬥不休,無暇顧及北方;

最差的結(jié)果,也是漢人出現(xiàn)一個新皇帝——一個在叛亂過程中,求助過大匈奴的皇帝。

無論如何,對於偉大的匈奴帝國而言,都是一本萬利的事。

只要派出兵馬;

只要是兵馬,哪怕只有一騎!

但可惜的是,當時的匈奴單于庭,還忙著右賢王‘謀逆受誅’的善後工作,根本無暇在正發(fā)生內(nèi)亂的漢人地界插上一腳。

——德高望重的右賢王蹊蹺死在龍城,整個幕南震怒!

軍臣一開始是鐵血鎮(zhèn)壓,卻發(fā)現(xiàn)越是鎮(zhèn)壓,似乎越壓不住幕南諸部的滔天盛怒?

最終,明白自己繼續(xù)鎮(zhèn)壓下去,就很可能導致整個幕南都脫離單于庭掌控之後,軍臣無奈選擇妥協(xié)。

而軍臣妥協(xié)最直觀的證明,便是繼承亡父衣鉢,順位繼承右賢王之位的伊稚斜。

爲了安撫因右賢王之死,而對單于庭大爲不滿的幕南諸部,軍臣強忍著噁心,將伊稚斜這個堂弟——這個故右賢王之子,扶上了右賢王的位置上。

從本心上講,伊稚斜甚至並不太爲父親的死,而感到哀痛、憤恨。

——弱肉強食,向來是草原亙古不變的真理。

軍臣能殺死父親,無論是用堂堂正正的絕對,還是從漢人身上學來的陰謀軌跡,總歸都是他的本事;

父親技不如人,被殺死也是天經(jīng)地義。

作爲兒子,伊稚斜爲父報仇雖也是天經(jīng)地義,但相比起錯失了那次良機——那次讓漢人陷入無窮內(nèi)亂,從此無法團結(jié)一心的良機,父親的死對伊稚斜而言,反而沒那麼重要。

或者應該說:在父親身死龍城這件事上,伊稚斜對軍臣的憤怒,首先是對軍臣只顧著排除異己,卻錯失了那次打擊漢人,甚至很有可能把漢人打擊到半身不遂的良機,而感到怒其不爭!

其次,纔是從個人的立場,對軍臣殺害自己的父親感到憤怒。

由於當年,軍臣以極其難看的吃相、極其拙劣的手段殺害右賢王一事,在去年冬天之前,軍臣在草原各部——尤其是幕南諸部當中的威望,其實一直都有些微妙。

反倒是已故右賢王的繼承人伊稚斜,得到了絕大多數(shù)幕南部族的鼎力支持。

就連‘請屠奢靜待時機,強大自身,再報先屠奢之仇’之類的話語,伊稚斜都聽至少十位幕南部族頭人、小王提起過!

但在去年冬天的那場戰(zhàn)爭之後,一切,就都變了……

“朝那之戰(zhàn),成就了那程不識‘不敗將軍’之名的同時,也讓我這個匈奴右屠奢,成爲了讓幕南各部失望透頂?shù)臒o能者;”

“而駐紮在幕南原本最豐美、最富庶的南池,爲幕南最強大的右賢王本部,如今也有不知多少勇士,在啃食著不知多少年前的腐肉充飢。”

“——就算是艱苦,我右賢王本部,也本該是幕南最富足、最不需要爲生存擔憂的部族。”

“但現(xiàn)在,你這奴隸卻告訴本屠奢:在原本貧瘠、寒冷的東方,各部族之間連彼此征討都沒有,便各自過上了不用餓死人的生活……”

“是這樣嗎?”

說話間,伊稚斜靠坐在虎皮王椅的後座之上,雙手交叉擡起,遮住下半張臉;

目光卻滿含陰戾,悠悠凝望向那胡服漢人眼眸深處,似乎是想要胡服漢人給個交代。

又或者,是讓那些在如此年景都豐衣足食,卻坐實右賢王本部艱苦求生的東方部族一個交代。

“屠、屠奢!”

被伊稚斜如毒蛇般陰狠的目光盯著,那胡服漢人肉眼可見的亂了方寸,只當即便跪倒在地,爬行上前,對著伊稚斜赤腳就是一頓親吻。

親了好一會兒,都沒等到伊稚斜以手輕撫自己的後腦勺,胡服漢人愈發(fā)慌亂,趕忙擡起頭,無比誠懇道:“屠奢,都是雲(yún)中城的漢人!”

“是雲(yún)中城的漢人,給東方的部族賣了糧食,只須以皮毛作爲交換!”

“據(jù)說光是雲(yún)中城賣出去的糧食,就夠那些部族吃一個多月!”

“還、還有其他地方的漢人,也都在賣糧食!”

“——燕北,雁門,上郡、代郡,都在光明正大的在互市賣糧!”

“他們要的,也都是牛羊皮毛、脛骨之類的東西,並不曾要求種馬、種牛!”

“這些話,都是屠奢忠臣的僕人,從最近來到鹽池的漢人商隊那裡聽來的!”

“您最忠臣的奴僕,和那些東方部族,根本沒有絲毫聯(lián)繫啊……”

說到最後,胡服漢人已是再度匍匐在地,卻顧不上繼續(xù)去舔伊稚斜的腳趾了——只顫抖不止的匍匐著身,甚至還驚恐的閉上了雙眼。

胡服漢人,原本是代北雁門郡,一個普普通通的佃農(nóng);

太宗皇帝十四年,匈奴主力自朝那入北地、隴右,偏師自雁門而入代地。

胡服漢人便是在當時,爲上一代右賢王的部衆(zhòng)所擄。

來到鹽池之後,胡服漢人驚懼交加,幹起活來也是十分賣力,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被這些野蠻的獸人當做儲備糧。

好在當時,匈奴單于庭,有一位漢人國師。

中行說。

那是胡服漢人——乃至每一個被擄到草原的漢人奴隸,畢生難忘的救世主。

胡服漢人清楚地記得,當時,那位漢人國師,僅僅只是對故右賢王說了一句:漢人的奴隸,應該用他的智慧,而不是他的氣力;

於是,胡服漢人變成了故右賢王麾下舉足輕重,甚至能參加重大決策商議的大人物!

雖然還是奴隸;

雖然還是右賢王的奴隸,但奴隸和奴隸,那也是不同的。

——宰相門房七品官!

右賢王的奴隸,可比草原某些部族頭人、裨小王,都還要更加尊貴!

只可惜後來,那位漢人國師失勢,被現(xiàn)軍臣單于流放至北海,整個草原上的漢人奴隸,也都遭遇了斷崖式的地位驟降。

也就是胡服漢人這樣的高級奴隸,被部分貴族保全,留在身邊出出主意,權(quán)當是養(yǎng)了個智囊。

但隨著去年冬天,那場讓整個草原都不願提及,甚至爲伊稚斜這個人名感到不恥的戰(zhàn)爭之後,胡服漢人愈發(fā)感覺到:自己被薩滿祭司們帶走,而後被剝皮祭天的日子,似乎越來越近了……

“雲(yún)中城。”

“魏尚?”

良久,伊稚斜面色如故的吐出一個人名,卻惹得胡服漢人忙不迭點下頭。

“就是魏尚!”

“打自老上單于之時,這魏尚便從不組織麾下的漢人將士,同周邊部族交換貨物。”

“到了今年,那魏尚更是不知哪來的膽子,居然直接光明正大的親自與東方的各部族,做起了糧食生意!”

“憑藉從雲(yún)中買來的糧食,東方的部族之間,纔沒有發(fā)生彼此討伐的戰(zhàn)爭……”

胡服漢人說完這句話,伊稚斜便陷入了漫長的思慮之中。

良久,伊稚斜便如本能般,自然地一擺手,將如蒙大赦的胡服漢人揮退;

待氈帳中只剩下自己,伊稚斜卻依舊是久久沒能從思緒中回過神。

嘴上,也不停地呢喃著那個人名。

“雲(yún)中……”

“魏尚……”

···

“魏尚………”

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448章 墨家?第448章 墨家?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92章 出師不利第52章 瓷器成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460章 戰(zhàn)略格局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449章 戰(zhàn)鼓擂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明天更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31章 不盡然吧?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162章 記住了?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480章 意外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385章 五月蹛林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536章 絕戶計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cè)!第357章 帝王心術(shù)第6章 困獸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shù)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15章 活該!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105章 西進!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305章 戰(zhàn)爭機器啓動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302章 戰(zhàn)書?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250章 單于庭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24章 真打呀?!第336章 下一步第47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523章 好好好第542章 程不敗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wèi)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14章 坑兒的爹!第514章 大案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494章 賭徒心理
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448章 墨家?第448章 墨家?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92章 出師不利第52章 瓷器成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460章 戰(zhàn)略格局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449章 戰(zhàn)鼓擂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明天更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31章 不盡然吧?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162章 記住了?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480章 意外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385章 五月蹛林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536章 絕戶計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cè)!第357章 帝王心術(shù)第6章 困獸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shù)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15章 活該!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105章 西進!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305章 戰(zhàn)爭機器啓動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302章 戰(zhàn)書?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250章 單于庭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24章 真打呀?!第336章 下一步第47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523章 好好好第542章 程不敗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wèi)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14章 坑兒的爹!第514章 大案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494章 賭徒心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浪县| 乌苏市| 石台县| 宜都市| 聂拉木县| 土默特右旗| 浙江省| 密云县| 达尔| 前郭尔| 贵德县| 高台县| 娄烦县| 观塘区| 陇西县| 保靖县| 睢宁县| 锦州市| 甘洛县| 彭山县| 黄浦区| 佛教| 福州市| 莎车县| 和林格尔县| 得荣县| 无棣县| 扬中市| 花垣县| 罗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太保市| 井陉县| 宝坻区| 临泉县| 怀化市| 盐池县| 华容县| 加查县| 淮安市|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