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0章 蝴蝶效應?

天子啓有了決斷,朝野內外也實在是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選,長安朝堂新一屆的領導班子,便也很快初見雛形。

——丞相桃侯劉舍,唯天子啓之令是從!

這也印證了那句最早出自桃侯家族,並逐漸得到朝野內外高度認同的名言。

勢死忠於漢天子!

誰是天子,忠於誰……

便是憑著這一句核心綱領,桃侯家族方得以成爲先帝入繼大統之後,第一位明確表示唯先帝馬首是瞻的功侯。

而現在,桃侯家族的效忠對象,顯然是天子啓。

——御史大夫陽陵侯岑邁,過去這麼多年的少府令做下來,就算不能說是天子啓的狗腿子,也無疑是天子啓數一數二的肱骨心腹。

至於此番,一反漢家政治常態,還沒經受過內史的歷練,便直接從少府提拔爲御史大夫,有人說,是天子啓對岑邁勞苦功高的獎賞;

自也有人說:這是天子啓對過去這些年,岑邁對監國太子的過度‘言聽計從’有所不滿,方拿出一個御史大夫的位置,將岑邁調離了少府。

只是不管怎麼說,又一個客觀現實,確實怎麼都無法否認的。

——此次人事調動,天子啓終於通過絕對忠誠於自己的丞相和亞相御史大夫,達成了對外朝的絕對掌控!

如果天子啓正值壯年,如此大的動作,朝野內外免不得要有所猜測:陛下此番,是要做點大事啊?

但天子啓如今的身體狀況,結合丞相、御史大夫都被換成天子啓可以絕對信任的人,其箇中意味,卻是在明顯不過了。

反應過來這一點之後,朝野內外又下意識在九卿各屬衙掃了一眼;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內史田叔——國之長者,絕對意義上的柱石老臣!

廷尉趙禹——天子啓一手提拔的法家才俊,畢生心願,無外乎報效天子啓知遇之恩!

太僕衛綰——老好人一個,對天子啓唯命是從;

衛尉直不疑——靠道德做官做到九卿,極其愛惜羽毛,敦厚長者;

少府石奮——莫得感情的請示機器;

典客公孫混邪——北地郡義渠人,從周亞夫平定吳楚之亂有功,當今天子啓親封爲平曲侯,絕對忠誠於天子啓的效忠者。

宗正劉登——當代紅侯,楚元王一脈之後,謙謙君子……

就這麼一圈掃下來,不知有多少人驚詫的發現:天子啓輕描淡寫之間,居然將漢家的領導班子,打造成了一個主打‘穩’字訣的隊伍!

這個隊伍,放在哪朝哪代,都未必能做出什麼大成績;

但同樣的,無論放到哪朝哪代——甚至是放到王朝末年,這個領導班子,都絕對能最大限度保證時局穩定,將任何可能發生的禍患,都扼殺在搖籃之中!

那麼,問題來了。

天子啓,在擔心什麼?

或者應該說,究竟是什麼事,讓天子啓這般如令大敵,寧肯組建出這麼一套很可能讓漢家——讓天下的發展陷入停滯的領導班子,也要確保時局的絕對穩定、確保朝堂中央對自己的絕對忠誠?

東宮竇太后,顯然沒這麼大能耐;

除非,在天子啓擔心的那件事發生時,天子啓,不再是‘天子啓’了……

·

·

·

·

“父皇生了些小病,擔心有宵小趁機作亂,纔有此般。”

“盡好自己的本分便是,不要太關注這些事。”

上林苑,監國太子博望私苑。

秋收已經結束,歲末大計,也在天子啓的乾坤獨斷之下,推遲到了明年。

手裡的要緊事都忙完,劉榮便給自己放了個假。

只是這個假,當然不是窩在長安的太子宮睡大覺;

而是來到上林博望苑,象徵性視察一番,順便散散心、放鬆放鬆。

但哪怕是放鬆,劉榮也還是難免要爲朝政之事、國家大事頭疼。

這不;

坊間紛雜的傳聞,惹得劉榮的表兄慄倉,都跑來向劉榮做‘彙報’了。

“宮裡都在傳,陛下的身子骨……”

被劉榮明顯有些敷衍的話堵了回去,慄倉左思右想,終還是決定將這個傳聞告訴劉榮。

慄倉想的,當然不是趁機做點什麼,又或是慫恿劉榮做點什麼。

——太子儲君做到劉榮這個地步,已經不需要再去主動做什麼了。

只要一個‘等’字,劉榮便基本能確保自己的未來,不會出乎任何一個人的預料。

慄倉真正想說的是:坊間傳聞,陛下似乎不大行了;

家上,是否要準備準備之後的事……

“孤說過了。”

“父皇,只是生了些小病,並無大礙。”

“同樣一句話,別讓孤說第三遍。”

語調清冷,卻又不乏告誡之意的一番話,總算是讓慄倉打消了進言相勸的念頭,絕口不再提天子啓的身體狀況。

只是慄倉不提,卻並不意味著劉榮不去想。

“劉舍爲相,岑邁爲亞相,朝權……”

“南軍在郎中令周仁手裡,執掌的北軍中尉衛綰雖做了太僕,但新的中尉,卻極有可能是蒼鷹郅都……”

“再加上石奮做了少府,財權也……”

作爲有漢以來,最爲出色的一位太子儲君(雖然沒幾個對照組),劉榮當然不可能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只是知道歸知道,劉榮不能說。

非但不能說,甚至都不能去關注、去在意;

越到這種時候——越到這最後的關頭,劉榮越需要謹小慎微,確保萬無一失。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劉榮才特意給自己放了幾天假。

——劉榮,已經在長安權利中心,待了太長太長時間了。

哪怕這三年的時間裡,劉榮偶爾也會到這博望苑,也大都是來看一眼就走。

足足三年的時間,始終在長安權力中樞,進行著幹強度的工作,劉榮手中的權勢,自也難免水漲船高。

毫不誇張的說:劉榮敢拿自己的姓氏打包票——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華夏曆史上,都絕不能再出第二個監國太子,能有劉榮如今所掌握的權勢!

哪怕後來,那位朱明永樂朝的常務副皇帝,也同樣如此!

如此滔天權勢,對於劉榮而言,即是難得珍惜的鍛鍊機會,也同樣是隨時都可能反噬劉榮的雙刃劍。

所以,哪怕是爲了證明自己絲毫不眷戀權勢,劉榮也不得不給自己放上這麼幾天假,好讓長安朝堂脫離自己掌控幾天;

之所以這麼做,自是爲了讓老爺子感受到漢家的大權,依舊掌握在天子,而非監國太子手中。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放在皇家,這句話就要改成:天子之將崩,觸之即死,挨之即亡。

天子啓會變得很敏感;

而且比絕大多數處於彌留之際的封建帝王,都要來個敏感許多。

劉榮,不得不慎。

“也不知道慄賁最近在做什麼?”

“說好了要請立皇后,搞了半天也沒個動靜……”

看著慄倉憂心忡忡,似是爲劉榮感到無比憂慮的神容,劉榮不由得想起慄倉的父親,自己的母舅,慄氏外戚話事人:慄賁。

——算算日子,綺蘭殿的田蚡與館陶主劉嫖同謀,打算慫恿慄賁請立皇后,以此來打擊慄姬在天子啓心中的形象,也已經有一個多月時間了。

不出劉榮所料:田蚡直勾釣魚,愣是連餌都沒掛,便釣到了慄賁這條蠢魚。

按理來說,對於這件‘明顯有利於慄氏一族’的事,明明已經答應下此事的慄賁,顯然早就該有所行動了。

但劉榮卻等了先後足足四次常朝、兩次朔望朝;

生怕慄賁有所顧慮,甚至還專門邀請慄賁以外戚的身份,參加常朝、朔望朝!

結果可倒好——讓慄賁出頭作個死,慄賁不是颳風就是下雨;

不是今天病倒了,就是明天風寒了。

劉榮先後邀請了足足四回,愣是都沒能把慄賁請到宣室殿!

當今漢室,能讓劉榮邀請四次都請不到的,也是沒誰了。

就算是東宮太后,乃至當今天子啓,被劉榮這麼‘厚顏無恥’的連續邀請好幾次,也總該給監國太子一點顏面,象徵性去露個臉了……

“近些時日,舅父可還安好?”

左右閒來無事,劉榮自也懶得特意去查,更何況慄倉就在眼前,也就不願捨近求遠,直接開口打聽起了舅父慄賁的近況。

在劉榮看來,慄倉發現自己正在關心舅父慄賁,本該有以下兩種反應。

——要麼,爲自家父親得到劉榮的關心而感到喜悅,同時又抱有些許忐忑;

要麼,是擔心自己的父親又惹了什麼禍事,便當即跪地叩首,替父親慄賁向劉榮謝罪。

但稍有些出乎劉榮預料的是:在聽到劉榮這一問的瞬間,慄倉的面容之上,當即便涌現出一抹極不自然的強笑。

“承蒙家上掛懷;”

“近些時日,父親大人都在家中習讀經書,一切尚好……”

···

一切尚好。

既沒有詢問劉榮‘關心’慄賁的原因,也沒有表露出絲毫對父親慄賁可能惹了禍事的擔憂;

就這麼一句輕飄飄的:一切都好……

很不對勁!

今天的慄倉,很不對勁……

“在家中習讀經書?”

“——莫非,還閉門謝了客?”

如是一問,惹得慄倉又是極不自然的一點頭,旋即面色古怪道:“父親偶然風寒,不便見客,更不便出門。”

“遂閉門謝客,專心研讀先賢經典。”

這一下,劉榮的猜疑變成了石錘。

——這必特麼有問題!

慄賁誒!

那可是慄賁!

先賢經典和慄賁之間的關係,那就是鯽魚和自行車的關係!

你問什麼關係?

毫無關係!

甚至都不在同一個世界!

不妨去長安街頭巷尾問問:漢家如今最紈絝、最囂揚跋扈的一門外戚是誰?

每一個土生土長的長安人都會告訴你:不是曾經的薄氏,也不是如今的竇氏;

而是‘未來’的慄氏!

尤其是慄氏外戚當代家主慄賁,更是紈絝子弟羣體的箇中翹楚!

什麼鬥雞走狗,鬧市縱馬——那都太低級了,咱賁哥壓根兒瞧不上!

要玩兒就玩兒大的!

多大!

——吳楚七國之亂時,慄賁開盤:是吳楚嬴,還是長安嬴?

吳楚嬴,一賠四;

長安嬴,二賠三……

敢拿國戰——拿著宗廟、社稷,拿漢家國運開盤,就問還有誰?

真要說起來,整個慄氏一族,劉榮最擔心的,從來都不是自己的母親慄姬。

準確的說,母親慄姬,是劉榮最不擔心的慄氏族人。

甚至就連慄倉——連已經在劉榮身邊證明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沒集成多少慄氏基因的慄倉,劉榮都至今無法完全放心,生怕什麼時候血脈覺醒,又或是隱性基因凸顯之類!

而舅父慄賁,從來都是劉榮最最擔心的母族外戚,且沒有之一!

這麼一個紈絝子弟中的戰鬥機,閉門謝客?

專心研讀先賢經典?

還不如說匈奴單于腦子抽抽了,非要造宇宙飛船登錄火星,結果把草原的經濟給搞崩了——可信度都比慄倉‘研讀經書’高上不少。

經過簡單的邏輯推理,劉榮便迅速得出結論:過去這段時間,慄倉不是不想搞事,而是不知由於什麼原因,而被限制在了自己的府邸內,無法外出搞事。

那又是誰,能不費吹灰之力,甚至是隻用一個眼神,就把慄倉軟禁在府邸當中,哪怕有劉榮的邀請函,都無法讓慄賁走出府邸?

擡頭看了看慄倉,劉榮暗下搖了搖頭。

慄倉沒這個本事,更沒這個膽子。

這個時代,也不允許任何一個做兒子的,因爲任何原因,以任何手段囚禁自己的父親。

除了慄倉,慄氏一族,又有誰能把家主慄倉軟禁?

“難道……”

“——是母親?”

“不能吧?”

這個念頭纔剛出現在腦海中,劉榮便趕忙猛甩了甩頭,將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甩了出去。

——母親要是有這份大局觀,劉榮過去這些年,又何苦?

不是慄倉,不是母親,那就不會是慄氏內部。

如此說來,能從外部限制慄倉這個一家之主行動的……

“父皇……”

“爲了‘以穩爲重’,父皇,竟不惜……”

···

“真到了如此地步?”

“父皇的身子,當真……?”

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503章 河套模式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59章 皇長子以爲可否?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35章 漢少府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524章 劃算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40章 合作愉快調整一下狀態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454章 故年調整一下狀態第222章 不遠了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第369章 詭寂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384章 雙刃劍吶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351章 新軍!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308章 將戰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141章 啥事兒來著?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526章 遠大目標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275章 落毛的蒼鷹?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99章 十日?!第381章 洗牌第38章 秦老匠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88章 賊心不死!回家晚了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206章 孤兒軍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81章 天下皆反?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73章 封印第523章 好好好第490章 變天了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15章 我好怕啊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162章 記住了?第206章 孤兒軍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8章 命可真好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250章 單于庭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
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503章 河套模式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59章 皇長子以爲可否?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35章 漢少府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497章 伊稚斜的決斷第524章 劃算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40章 合作愉快調整一下狀態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454章 故年調整一下狀態第222章 不遠了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第369章 詭寂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384章 雙刃劍吶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351章 新軍!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308章 將戰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141章 啥事兒來著?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526章 遠大目標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275章 落毛的蒼鷹?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99章 十日?!第381章 洗牌第38章 秦老匠第481章 慈,不掌兵!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88章 賊心不死!回家晚了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206章 孤兒軍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81章 天下皆反?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73章 封印第523章 好好好第490章 變天了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15章 我好怕啊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162章 記住了?第206章 孤兒軍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8章 命可真好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250章 單于庭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阳市| 镇沅| 淳化县| 赤峰市| 烟台市| 沙河市| 平乡县| 乌海市| 永善县| 秀山| 苗栗县| 五华县| 双流县| 蒲江县| 西和县| 高淳县| 连江县| 常熟市| 泽库县| 无棣县| 疏附县| 峨边| 出国| 望都县| 邯郸县| 满城县| 池州市| 亚东县| 乌拉特前旗| 新巴尔虎左旗| 谢通门县| 武鸣县| 元朗区| 阜城县| 凤冈县| 墨竹工卡县| 贞丰县| 左云县| 和龙市| 万州区|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