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

當天子啓再度轉醒時,已是入目黃昏。

御榻前,一衆重臣、大將早已是跪的腰腿痠痛,卻依舊繃著臉,各懷心緒的低下頭,目光不時朝御榻上的天子啓瞥去。

薄皇后和慄姬到了之後,也在御榻前跪了小半個時辰。

——根據天子啓昏迷前的交代,慄姬到了行宮,太醫原本就已經可以行鍼,以強行喚醒天子啓了。

但最終,劉榮卻還是堅持:再等一等。

等一等那看似不可能的可能。

不料劉榮才第四次做出‘再等等太后’的決定,御榻上的天子啓,便強自撐著醒了過來。

睜開眼,側過頭,開口說出的第一句話,卻是大大出乎了殿內衆人的預料。

“呃……”

“呃啊……”

“是皇后來了啊……”

天子啓有氣無力的輕喃,領著慄姬一同跪在御榻前的薄皇后稍一愣,旋即便趕忙直起上半身,迅速跪行上前。

“陛下。”

“是、是妾……”

薄皇后不出意外的哽咽,惹得天子啓不由一陣百感交集。

只是眼下,並不是長吁短嘆,悲古傷秋的時候。

——天子啓,沒有太多時間。

尤其沒有太多時間,浪費在薄皇后身上。

“呃、呃啊……”

天子啓轉醒,太醫令眼神請示過劉榮,得劉榮點頭允準,便來到了天子啓身後,於天子啓後脖頸,以及脖頸兩側行起針。

不多時,天子啓病態蒼白的面頰,便涌上一陣極不自然的潮紅。

看到這一幕,在場所有人的繃起了臉,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到了天子啓身上。

便見天子啓在老太醫的攙扶下,自御榻上緩緩坐起了身;

在衆人身上掃視一週,終還是低下頭,看向腳邊跪著的薄皇后,悠然發出一聲長嘆。

“想當年,先帝自代地入繼大統時,孝惠張皇后尚還健在;”

“先帝,爲此苦惱不已。”

“——即不能將兄長的妻子尊爲太皇太后,也無法將亡兄的遺孀趕出宮去。”

“最終,孝惠張皇后,被先帝安置在了未央宮外的桂宮,仍稱皇后,以頤養天年。”

“卻不曾想,先帝無奈之舉,竟爲今日的皇后,埋下了一顆善果……”

天子啓感慨的說著,在場衆人聚精會神的聽著;

而在御榻旁,太史令司馬談滿帶著莊嚴,在面前竹簡之上飛速落下幾筆。

太史令記:帝六年秋,於上林苑思賢行宮託孤,遺令薄皇后移居桂宮,一如孝惠張皇后故事……

“朕,對不住皇后啊~”

“卻是無力爲皇后,再做更多了……”

“這一世欠下的,朕,到了地底下再還皇后。”

“——朕先去,向皇祖母告罪;”

“待日後,皇后也到地底下見了朕,朕再帶著皇后,親自去向皇祖母謝罪……”

天子啓感慨一語,只惹得薄皇后淚如泉涌,止不住的搖著頭。

“妾、妾無福……”

“這麼多年,都沒能爲陛下誕下一兒半女,竊居椒房;”

“若非陛下仁慈,妾早就沒有臉面,在椒房殿繼續住下去了……”

聞言,天子啓面上更多出幾分不忍。

尤其是在薄皇后將沒能誕下龍子鳳孫的責任,大包大攬到了自己頭上,說成是自己沒有福氣的時候,天子啓心中,更對薄皇后多了幾分虧欠。

只是虧欠歸虧欠——天子啓,已經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

正如天子啓所言:這一輩子欠下的,天子啓,只能等到了地底下,再想辦法去償還了。

至於這一世,爲了宗廟、社稷的未來,讓薄皇后移居桂宮,而後像孝惠張皇后一樣,在清冷的桂宮鬱郁終身——這,已經是天子啓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朕大行之後,凡桂宮用度,皆由少府內帑調撥。”

“若是乏了、悶了,皇后也大可將太子——將日後的天子召去。”

“再怎麼說,我漢家的太子、日後的皇帝,總還是要喚皇后一聲:母后的……”

說著,天子啓隱含愧疚的目光,便自然的落到了劉榮身上。

便見劉榮趕忙一點頭,順勢擡起手,將不知何時流下的淚水抹一把,旋即鄭重回應道:“父皇莫要擔憂。”

“兒臣便是再怎般混賬,也終歸做不出不孝敬父母親長的事來。”

“母后移居桂宮,受這般天大的委屈,若兒還不知道讓母后過的舒心些,豈不當真獲罪於天,無可禱也?”

恰到好處的承諾,既不顯得虛僞,也沒讓天子啓的擔憂成真。

——對於薄皇后,天子啓最擔心的,並非是這位髮妻在自己死後作亂。

薄氏外戚,早已日薄西山。

自打薄昭死在自己的靈堂前、故薄太皇太后避居深宮時起,薄氏外戚,就已經再也無法對劉漢社稷,造成哪怕一丁半點的威脅。

天子啓真正擔心的,是劉榮對薄皇后——對這個苦命人心軟,從而搞出尊封兩個太后之類的糊塗事;

以至於日後,讓成爲太后的慄姬心懷怨懟,更甚是因此生出動盪。

但從劉榮的這番表態來看,天子啓的擔憂,似乎並沒有道理。

“是啊~”

“這混小子,又何曾做過那般不過腦子的事?”

“——朕這眼光,總還是不錯噠……”

對薄皇后——對自己死後,處境必將更加尷尬的髮妻:薄皇后做下安排,天子啓的目光,便自然移到了薄皇后身旁的慄姬身上。

只是看到慄姬那張迷茫中,竟還稍帶些怨懟的面龐,天子啓一時之間,卻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慄姬……”

“瘦了些?”

僵硬的一聲招呼,引得慄姬滿是幽怨的擡起頭;

那張寫滿對天子啓幽怨、不滿的臉,再加上自慄姬鼻翼兩側滑落的淚痕,更讓天子啓生出了一陣不自然。

“妾,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陛下了。”

“——陛下,已經很久沒來過鳳凰殿了。”

“許是瘦了些吧;”

“陛下,也老了許多……”

夫妻二人——或者說是‘夫妾’二人之間的尷尬氛圍,也惹得殿內衆人一陣面面相覷。

稍一回憶,還真是。

——自皇三子,當今臨江王劉淤降世,天子啓的腳步,便很少再踏足慄姬的住處了。

一開始,天子啓倒也還三不五時的去上一趟。

畢竟是初戀嘛;

總歸是有些難以割捨的特殊情感。

只是隨著慄姬愈發善妒、脾氣愈發暴躁,天子啓也逐漸沒了低聲下氣,懇求慄姬‘消消氣’的耐心,索性就將慄姬母子四人丟在角落,不聞不問。

——無論是先帝年間的太子宮,還是在如今的未央宮,天子啓爲慄姬母子安排的住處,都是位於宮殿羣角落。

一晃這麼些年過去;

回過頭來,在場衆人這才驚詫的發現:天子啓和劉榮的生母慄姬,居然已經有好幾年沒見過面了!

當然,這裡的‘沒見過面’,指的是沒有單獨坐在一起說說話、聊聊天。

逢年過節,又或是重大活動時,隨著後宮諸姬嬪朝覲天子的慄姬,也還是遠遠看到過天子啓的模糊身影……

“朕還記得,朕第一次見到慄姬的時候,慄姬便是這般模樣。”

“——入宮選秀的秀女們,對朕無不是予取予求,就連看,都不敢看朕一眼。”

“唯獨慄姬,仿若鶴立雞羣——便那般直勾勾盯著朕;”

“就好似朕第一次見到慄姬,便已經欠了慄姬百八十萬錢似的……”

天子啓追憶之語,惹得慄姬不由得暗下一惱,卻也不敢當著這麼多朝公忠臣的面給天子啓難堪;

只恨恨低下頭,暗下瘋狂腹誹起天子啓來。

御榻之上,天子啓卻好似想起了什麼好玩的事——不顧眼下時間緊迫,竟自顧自回憶起往日,與慄姬之間的點點滴滴。

從最開始,天子啓對‘與衆不同’的慄姬一見傾心;

到後來,慄姬日日承歡,偶爾鬧點小情緒,卻也全然成了天子啓眼中的閃光點。

等天子啓,或者說是‘太子啓’年紀大了些,開始忙著履行太子儲君的職責,慄姬的脾氣又越來越臭;

偏偏太子啓彼時,又被慎夫人、樑王劉揖母子步步緊逼,壓力山大——在儲君之位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焦頭爛額之下,慄姬又三不五時鬧出點幺蛾子,太子啓自也就與初戀漸行漸遠。

只是現在回想起來——待到現在,從天子啓口中說出那段漫長的歲月,天子啓的語調中,卻聽不出哪怕絲毫不愉。

有的,只是對自己過往經歷的戲謔,以及對慄姬的調侃。

還有對二人之間,擁有這段過去的唏噓。

——天子啓說著,慄姬聽著;

殿內每一個人,也都在聽著。

直到最後,天子啓終於將飛到十萬八千里之外的話題,重新拉回了眼前。

“慄姬曾同朕說笑:若是朕早日崩了,慄姬的兒子,就可以早日做我漢家的天子。”

此言一出,在場衆人齊刷刷側過頭,望向慄姬的目光,更頓時帶上了滿滿的不敢置信!

——不愧是你啊!

——慄姬!

原以爲對慄姬的抽象有充分的認知,此刻卻被天子啓一語破了防,在場衆人望向慄姬的目光,一世也有些複雜起來。

天子啓彌留之際,爲何要將薄皇后安置去桂宮,讓薄皇后做第二個孝惠張皇后?

答案,和先帝安置張皇后去桂宮時一樣:不這麼做,就無法處理這麼一個身份尷尬的人。

孝惠張皇后,是孝惠皇帝劉盈的妻子、太祖劉邦的二兒媳;

而先太宗孝文皇帝,是太祖劉邦的四子。

四弟與二嫂,該以什麼樣的身份相處?

——若是將嫂子尊爲太后,那先帝的母親薄太后算什麼?

又像什麼話?

若不尊,仍爲皇后,那就更奇怪了——做弟弟的,難道還能娶了亡兄的遺孀、自己的嫂嫂不成?

尊太后不行,不尊也不行,趕出宮去更不行;

無可奈何之下,先帝便只得以桂宮,來作爲孝惠張皇后的尼姑庵,讓張皇后在桂宮度過了自己的下半生;

以至於後世的學者們發現:孝惠張皇后離世後,居然是以處子之身入的土……

如今的薄皇后,也是一樣的道理。

若不效仿先帝安置孝惠張皇后的舊例,讓薄皇后成爲第二個張皇后,那日後的天子榮,就會淪落到和當年的先帝一樣尷尬的境地。

尊薄皇后爲太后?

慄姬會很尷尬;

不尊?

曾經的嫡母成了劉榮的皇后,更是綱常顛倒,人倫顛覆。

趕出宮去,就更是比痛下殺手,都還要更加愚蠢的下下之策。

而天子啓之所以要這麼做——之所以要如此安置薄皇后,究其原因,無非是爲了給慄姬讓路,免得日後的慄太后尷尬。

沒錯;

慄姬,要做漢家的太后了。

要住到長樂宮,成爲和當今的竇太后一樣的漢太后了。

而這樣的人,居然說過‘你趕緊死,給我兒子讓皇位’這樣的話?

非但說過,還被天子啓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在如此重要的場合說了出來……

“也不知,日後之慄太后,比之如今竇太后……”

“唉……”

一時間,在場衆人心頭,都被一層厚厚的陰影所籠罩。

御榻之上,天子啓將衆人的反應盡收眼底;

卻是絲毫不顧慄姬比豬肝都還更紅的臉色,朝慄姬身旁,同樣面色尷尬的劉榮遞去一個眼神。

——嘿!

——小子!

——朕,就幫你到這兒了……

“慄姬,就快如願了。”

“朕,就快要去見先帝——去見太祖高皇帝了。”

“慄姬的兒子,就快要做我漢家的天子、慄姬,也就快要做我漢家的太后了……”

天子啓平緩的語調,卻仿若一記重錘,重重砸在了在場衆人——砸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哪怕是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但當這話真從天子啓口中說出,在場的每一個人,心下都不由猛地一沉!

劉榮也不例外;

甚至就連天子啓自己,也同樣不例外。

“哈~”

“慄太后啊~”

“光是想想,朕就不免有些心驚肉跳。”

“好在慄姬的兒子,總還是出息了……”

說著,天子啓便含笑伸出手,在劉榮的腦袋上輕輕摸了摸。

說了這麼多,天子啓不惜以透支生命力——透支最後的生命力爲代價,令太醫行鍼爲自己注入的精氣神,也已經快到了消耗一空的時候。

只見片刻之前,還如常人般侃侃而談的天子啓,面色只陡然一擰!

口鼻之間,更是立時多出了幾抹殷紅!

太醫們趕忙上前,將天子啓扶著半躺下身,又用好幾個枕頭,將天子啓的上半身高高撐起;

便見御榻之上,天子啓身形搖晃,目光遊離的在御榻前——在視野範圍內找了好一會兒;

終於將目光勉強鎖定在慄姬身上,天子啓,也終於道出了自己最後的心願。

或者應該說,是擔憂。

“朕,臨將大行。”

“慄姬母儀天下,朕那些個混小子,就要喚慄姬一聲:母后了……”

“——程姬、賈姬,還有王夫人,固然是朕的妾,卻也終歸只是妾而已。”

“慄姬要怪,怪朕便是;”

“莫爲難朕這些個妾,還有他們生下的兒子……”

“既是做了嫡母,就不要爲難朕的庶子了……”

天子啓殷殷期盼,甚至暗含祈求的話語聲,終是讓在場衆人再也抑制不住胸中哀痛,神情各異的低聲啜泣起來。

就連劉榮——就連直到此刻,都隱約覺得老爺子是在演戲的劉榮,也不免爲之動容;

眼眶中滑落的淚水,更是又多了幾分真摯。

而在御榻前,慄姬卻是深吸一口氣,胸膛也隨著深呼吸而劇烈起伏起來。

慄姬很氣!

本就對天子啓朝思暮楚、隨意被勾走了心魄的‘丈夫’有氣;

此刻,又聽到天子啓對自己的交代——都要死了,都還放心不下那些狐媚子和野種,慄姬恨不能當場氣炸!

只是過去這幾年,兒子劉榮有意無意在耳邊說起的一些事,也總算是在此刻,發揮了些聊勝於無的效果。

通過劉榮的描述,慄姬總算知道:皇帝,是必須要爭取誕下更多子嗣的。

這無關乎個人意願,又或是是否貪圖美色之類——單純只是皇帝的職責所在。

劉榮更是毫不避諱的說過:若有朝一日,劉榮成爲漢家的天子,那也同樣會廣撒網、多撈魚——儘可能多生幾個兒子出來,以安定天下人心。

但慄姬還是很氣!

哪怕有劉榮數年如一日的在自己耳邊,唸叨天子啓諸般不容易,慄姬也還是很氣!

有那麼一瞬,慄姬更是差一點就崩潰,一聲老狗險些就脫口而出!!!

卻不料: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殿外傳來的一聲奏報,將慄姬僅存的那些許理智給喚醒。

“陛下!”

“郅、郅中尉,將太后綁…呃,請!”

“郅中尉,將太后請來了!”

兵士且驚且懼的稟奏,卻是讓殿內衆人心下,不由得長鬆了一口氣。

——這種場合,竇太后是必須在場的。

若是不在,哪怕滿朝公卿大臣都在,也終歸難免一些留言碎語。

竇太后能來,即便是遲了些,也終歸是一件好事。

“母后來了啊……”

“母后……”

···

“母親………”

在聽到竇太后,真的來見自己最後一面時,天子啓的面上,瞬間涌現出一抹由衷的笑意。

但也就是這一抹笑意,成爲了天子啓最後的模樣。

便是帶著這抹得償所願的由衷笑意,天子啓,終於踏實的合了眼……

“陛下?”

“陛下!!”

“陛下~~~~”

···

“陛下!陛下醒醒啊陛下!”

“陛下~~~”

“陛下……”

···

······

行宮內亂作一團。

不片刻,便是跪倒在地的身影一眼望不到盡頭,哀婉的哭泣聲,也迅速佔據整個思賢苑上空。

——御榻上,天子啓含笑而終;

御榻前,太子榮嚎啕大哭,幾欲昏厥。

殿門外,竇太后步履瞞珊,滿目滄桑。

而在殿側,太史令司馬談則輕輕吸了下鼻子,將淚意壓制下些許,方於面前竹簡上再度落筆。

——帝六年秋九月己亥(初六),帝崩上林苑思賢行宮。

遺詔:夫人慄氏子榮,即皇帝位……

第475章 人心啊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488章 駭人!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339章 武夫當道第43章 丞相失勢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431章 面聖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520章 洗腦?第491章 捷報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311章 幽冥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93章 兒,斗膽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512章 華夏貴胄!第77章 我乏了第205章 羽林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50章 有樣學樣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263章 人心啊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162章 記住了?第208章 太上皇?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41章 回去再說!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92章 出師不利第88章 賊心不死!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488章 駭人!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108章 誓師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503章 河套模式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兒童節快樂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52章 瓷器成第105章 西進!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告假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263章 人心啊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294章 五月已過!
第475章 人心啊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488章 駭人!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477章 凜冬將至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339章 武夫當道第43章 丞相失勢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431章 面聖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520章 洗腦?第491章 捷報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311章 幽冥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93章 兒,斗膽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512章 華夏貴胄!第77章 我乏了第205章 羽林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50章 有樣學樣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263章 人心啊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162章 記住了?第208章 太上皇?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41章 回去再說!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92章 出師不利第88章 賊心不死!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488章 駭人!第298章 靡靡之趙第108章 誓師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503章 河套模式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兒童節快樂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52章 瓷器成第105章 西進!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告假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263章 人心啊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294章 五月已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阳市| 姜堰市| 河池市| 莒南县| 延寿县| 防城港市| 西华县| 延川县| 蒙阴县| 民勤县| 安陆市| 隆子县| 焉耆| 广河县| 丹巴县| 锡林浩特市| 沙湾县| 三穗县| 清镇市| 曲周县| 武冈市| 沙洋县| 永嘉县| 上栗县| 天门市| 宿州市| 正镶白旗| 金山区| 正定县| 清丰县| 五常市| 中卫市| 文成县| 张掖市| 集安市| 南靖县| 洱源县| 德化县| 惠水县| 锡林浩特市| 扶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