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6章 絞肉機?

事實上,漢家民四百餘萬戶,幾近三千萬口,卻沒有哪怕一人,見到過或知道高闕內部的構造。

就連漢室僅有的一位草原問題專家:弓高侯韓頹當,也僅僅只是從南、北兩側外部見到過高闕。

高闕里面是什麼樣,是怎樣的構造、有哪些可供利用的地形,亦或是適合構築防線的區域,漢室在戰前皆是一無所知。

而此刻,這場高闕之戰,以漢室先鋒突襲奪取外牆作爲開端,高闕內部的大致構造,也才終於爲漢軍將士所熟知。

和絕大多數由華夏文明,藉助天險所構造的關隘一樣:高闕,分別於南、北兩側各有一個關口。

事實上,高闕北側、面對幕南地區的關口,防禦力甚至比此刻,漢軍將士所突破的、面對河套地區的南側關口都還要更高。

至於原因,也不難理解:高闕,本身就是秦廷所築造,本身就是爲了在河套北側的大河北岸,爲秦軍從河套北出提供一個河對岸的橋頭堡。

至於真正要防的敵人,則是當時名義上通知幕南地區,實則根本不敢在幕南地區大範圍活動的東胡王庭。

明白這一背景,再來看高闕的整體構造,也就比較好理解了。

——此刻,站在高闕南關牆的漢先鋒軍,其實是站在秦廷築造高闕時,所涉及的‘後方’。

南關牆下的南關門,也並非是絕對意義上的防禦性質,而是以方便自對岸的河套輸入物資、人員爲原則所建。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南關門,就是高闕真正意義上的物資、人員輸送們,北側面對幕南地區的那道門,纔是真兒八經低於外敵的關門。

所以,南關門很寬。

雖然同樣也被吊繩吊著,卻是足有十五丈寬,可供八輛滿載後勤自重的馬車並排駛入高闕。

但由於先前,漢軍將士並不瞭解高闕內部的構造,所以纔想當然的認爲:只要拿下南關牆,就能順勢開啓南關門。

關門一開,就能讓源源不斷的漢軍將士迅速涌入高闕,將高闕徹底掌控,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但當程不識所部中軍的斥候精銳,奉令登上高闕南關牆,欲要按照程不識的指示,打開南關門,才終於發現了一場。

通常情況下,城池的吊門,是以絞盤將繩索盤起,通過絞盤的正反向轉動,來控制吊門拉起或放下。

所以,控制吊門的絞盤處,總是會有十數名身材高大,身形魁梧雄壯的力士,專門負責絞盤的轉動。

但高闕南關門,卻有些不同。

——雖也是吊門,但控制吊門的絞盤,卻並不在關門正上方的牆頭,而是被延伸到了關牆靠裡一些的位置。

現在,整個高闕,南關門到北關門、南關牆到北關牆這近四里長,至少一里寬的區域,只有做南側的南關牆,實在漢軍掌控之中。

只要出了關牆——只要從關牆往北靠一點點,甚至只是走到自關牆下到高闕內部的階梯處,便是正在發生慘烈肉搏戰的第一線。

匈奴人,從最開始的愕然,到緊隨其後的驚慌失措,此刻,卻已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癲狂。

高闕不能丟!

不是因爲高闕,對匈奴單于庭多麼重要、對大匈奴帝國多麼重要之類的高大上的原因。

而是高闕一丟,在場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都得死!

運氣好些,或許只是家人受到牽連,運氣差點,說不定是整個部族都要受影響!

在草原,凡是和戰爭相關的東西——如功勳或過錯,可沒有什麼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之類的說法。

打贏了,你就隨意放蕩去吧!

搶回來的東西都是你的!

打輸了,那就活該吧你!

管你是爲什麼打輸,輸了就是有罪!

在遊牧之民參與的戰爭中,經常出現過度絕對化,且完全不留餘地的軍令。

比如,某個部族惹惱了單于庭,單于庭打算派三駕馬車之一:折蘭部前去討伐不成。

那單于庭大概率會直接說:去把這個部族滅了。

具體怎麼滅,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滅,單于庭不管。

該部族滅了之後,折蘭部是燒殺搶掠,屠盡該部,還是盡貶其部衆爲奴隸,單于庭也不管。

該部族的牛羊馬匹,該部貴族所收藏的金銀財富,單于庭也都不過問。

與之對應的是:在討伐這一部族的過程中,折蘭部所投入、消耗的後勤輜重,以及遭受的傷亡、損失,單于庭也不管。

單于庭不關心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細節,只要一個滿意的結果即可。

——讓你折蘭部去滅這個部族,你滅掉了沒有?

滅掉了,好,你任務完成。

接下來你愛幹嘛幹嘛,我不管。

沒滅掉?

好好好,我看你是皮癢了。

什麼部族聯合,什麼伏擊你,我不管這些。

再給你一次機會,去把這個部族滅了。

別逼我親自動手。

真要是我親自動手了,那你折蘭部,怕也是要被我順手給收拾了。

——大致就是這個畫風。

在殘酷的草原,從來就沒有‘非戰之罪’‘兵力懸殊’之類的說法。

打贏了就是贏了,打輸了就是輸了。

十萬人羣毆一隻螞蟻,那也是贏,一個人被漫天外星人血虐,那也是輸。

贏了就該通吃,就該擁有失敗者所有的一切,包括但不限於財富、妻兒,乃至於肉體、靈魂。

反之也是一樣的道理:輸了,就該接受失敗者所應得的悲慘遭遇,爲人奴婢,甚至是成爲敵人祭天慶祝勝利的祭品。

別找藉口,別找理由。

遊牧之民不相信眼淚,撐犁天神不庇佑‘敗類’。

什麼是草原上的敗類?

失敗,就是你的原罪……

所以此刻,仍留在高闕的匈奴守軍,不敢輸。

沒有任何一個遊牧之民,能接受在草原成爲‘失敗者’的悲慘下場。

所以,他們悍不畏死,爭先恐後,無所不用其極的,衝向漢軍將士拼死駐守的,上下南關牆的各處階梯口。

然後一頭撞上嚴陣以待的漢軍步兵整列,將刺骨冰寒的石磚染紅,併爲屹立於凜冬臘月的高闕,增添一份腥臭的溫熱……

“將軍,絞盤不在關牆上!”

不多時,原本由先鋒將士駐守的南關牆,次序爲程不識所部中軍主力接替。

相較於潛行數日,飽受寒冬璀璨的先鋒大軍,程不識所部中軍,是前日才以‘冬訓’的名義走出博望城。

且出了博望城後,程不識所部也沒有爲了這煙行蹤,而過度犧牲將士們的身體狀況。

早在戰前,程不識就看得很明白了。——致都所率領的先鋒大軍,唯一的目標就是暴起而奪高闕關牆,讓這場戰爭的開始,從城池攻防戰轉變爲陣地爭奪戰。

讓雙方對峙,從原先,漢軍將士在高闕外昂首往上衝、匈奴守軍在關牆上低頭往下射,轉變爲:漢軍將士守南關牆,匈奴守軍控制北關牆!

雙方以整個高闕爲戰場,以南北兩側的關門、關牆作爲戰場邊界,進行一場退無可退、避無可避的正面交鋒。

所以,爲了確保突襲的突然性,致都所部先鋒,必須保證行蹤不暴露。

爲了隱秘行蹤,致都所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犧牲先鋒將士的身體狀況,甚至承受一定數量的戰前非戰鬥減員。

但程不識所率領的中軍主力,卻完全是另外一種性質。

就如此刻:致都麾下先鋒大功告成,突襲奪取高闕南關牆後,是需要程不識所部中軍主力趕緊跟上,並以儘可能飽滿的狀態接替防守位置,鞏固已經到手的南關牆陣地的。

所以過去這兩日,程不識也沒給麾下將士,上所謂‘冬訓’的強度,只在博望城外這兒轉轉,那兒看看,動不動就駐軍修整,甚至埋鍋造飯。

如此兩日,中軍將士雖然也有些疲憊,但比起致都麾下的先鋒大軍,無論是精神面貌、身體狀況,還是戰鬥狀態、戰鬥意志,那都高了不止三五個檔次。

於是,在程不識麾下中軍馳援高闕,並接替防守位置後,原本還有些搖搖欲墜、險象環生的南關牆陣地,便像是被一顆天降隕石所鎮壓般,瞬間穩定了下來。

——程不識,是如今漢室絕無僅有的防守戰大師!

凡是程不識經手調減過的軍隊,那就沒有不會打城防戰、陣地防守戰的。

於是,致都、程不識兩位故人,竟是在前線戰鬥正酣之時,得到了在關牆上面會的機會。

“博望侯!”

見到程不識的那一刻,饒是被坊間暗諷爲‘面癱臉’,致都也仍是不受控制的流露出激動之色。

倒是程不識,面色略帶陰鬱的拱起手,與致都簡單打過招呼,便朝著關牆內望去。

高闕南關牆,東西長曰有一里,牆三丈高、牆頭不足三丈寬。

長一里,寬不足三丈的關牆上,是站不下多少人的。

而且眼下,匈奴人也已經反應過來了,漢軍駐守關牆暫時還不吃力,但要想從關牆走下石階,繼續深入高闕,卻是舉步維艱。

唯有打開關牆,並迅速送一批精悍之士入關,漢軍才能在關牆下站穩腳跟,才能背靠關牆,一點點將匈奴守軍朝北關牆的方向逼退。

偏偏控制吊門的絞盤,又位於關牆內,此刻並不在漢軍掌控之下……

“燒!”

“燒斷吊繩,便是燒掉吊門,亦可!”

程不識沉聲呵令,致都也才從先前的喜悅之中回過神來。

——之前,致都光想著關牆即下,只等程不識所部中軍跟上來,先鋒大軍便算是圓滿完成任務了。

直到此刻,聽程不識說起吊門,致都才總算是稍稍冷靜下來。

先鋒大軍,固然已經圓滿完成任務,即便就此退出戰鬥序列,戰後也至少是個‘並列首功’的成果。

但這‘並列首功’的前提是:高闕真打下來了。

打下高闕,先鋒大軍潛行數百里,勇奪南關牆的舉動纔有意義,纔有‘首功’的價值。

若功敗垂成,沒能拿下高闕,那致都所部先鋒,便只是沒有功勞,只有苦勞了。

所以眼下,還不是高興的時候。

戰爭還沒接受。

戰略目的,也還遠遠沒有達成。

便見程不識一聲令下,關牆上,以及關牆外,頓時有上百兵士找來長桿,以布裹住桿頭並將其點燃,開始忙活著燒吊橋上的吊繩。

只是天氣過於寒冷,不過手腕粗的麻繩,卻是燒了足有大半炷香,,才終於有了些許斷裂的趨勢。

關牆內,戰鬥仍在繼續,匈奴人愈發癲狂、攻勢愈發猛烈。

每一息,便有不知多少漢軍將士倒在血泊中。

情急之下,當即便有十數人,從牆頭倒攀而下,如獼猴般掛在吊繩上。

而後,他們便來到被燒軟、或許快要被燒斷的位置,自腰間拔出匕首、長劍,便在吊繩脆弱出一陣來回劃。

並非吊繩完全斷裂的聲音,而是搓成吊繩的十幾根粗麻繩中,其中一根被割斷。

嘣!

嘣!

麻繩斷裂聲不斷響起,巨大的吊門也開始吱嘎作響。

關牆外,中軍將士們也拔劍出鞘,嚴陣以待。

嘣!!

嘣!!

挷!!!

終於,吊繩在十數人合力下被硬生生隔斷,吊門也轟然砸在地面!

同一時間,關牆內的匈奴人目眥欲裂,當即便要朝關牆撲來,卻是被關牆上,正手持長矛向關內拋擲的漢軍將士所阻止。

就那麼片刻間隙,當即便有上百悍勇之士涌入關門,踏足高闕內。

“殺!!!”

一聲震天吼殺生,原本還相對比較冷靜的漢軍將士,也和匈奴人一樣癲狂了起來。

和匈奴人癲狂的原因稍有不同:漢軍將士的癲狂,多半是因爲興奮。

或許他們,也沒有太過宏大的家國情懷、沒有捨身忘死,爲國捐軀的崇高信念。

他們拼死衝鋒,也只是爲了能建功立業,能爲家人贏得更多的財富,以及更高的社會地位。

但在這一刻,他們就是英雄。

每一個踏足高闕,並一往無前,與癲狂狀態的匈奴人迎面撞上的每一位漢軍將士,都是毋庸置疑的英雄。

關牆外,中軍將士,以及還沒來得及登上牆頭的先鋒將士,不斷自關門涌入。

關牆上的守軍將士,也終於在擊退了匈奴人一波又一波攻勢之後,得以從關牆走下,加入了向高闕內衝鋒的行列。

站在牆頭,居高臨下的看著關牆內,正一步步逼退匈奴人的漢軍將士,致都臉上,只一陣按捺不住的喜悅。

唯獨程不識,仍舊維持著戰場掌控者、前線指揮者所應該具備的絕對冷靜。

“關牆不可出缺!”

“速速重整關牆防務!”

“先列陣,再進逼!”

“亂陣者斬!!!”

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38章 秦老匠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147章 好小子!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69章 朕,變了嗎?第82章 屠龍勇士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380章 魔改第434章 還行吧第13章 家宴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441章 迭代!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41章 啥事兒來著?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462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371章 鹽鐵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39章 降維打擊?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485章 冰與火之歌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421章 大喜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536章 絕戶計第99章 十日?!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92章 出師不利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531章 封禪?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59章 皇長子以爲可否?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498章 轉戰!第369章 詭寂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58章 難啊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434章 還行吧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528章 單于庭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84章 上架感言第537章 戰,爲止戰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劃算嗎?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516章 由點及面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43章 丞相失勢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399章 金布律?
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38章 秦老匠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147章 好小子!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69章 朕,變了嗎?第82章 屠龍勇士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380章 魔改第434章 還行吧第13章 家宴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441章 迭代!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377章 圍三缺一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41章 啥事兒來著?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462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371章 鹽鐵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39章 降維打擊?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485章 冰與火之歌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421章 大喜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536章 絕戶計第99章 十日?!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92章 出師不利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531章 封禪?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59章 皇長子以爲可否?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498章 轉戰!第369章 詭寂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58章 難啊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434章 還行吧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528章 單于庭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84章 上架感言第537章 戰,爲止戰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劃算嗎?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516章 由點及面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43章 丞相失勢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399章 金布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咸宁市| 济宁市| 临颍县| 张家港市| 公主岭市| 军事| 绵阳市| 常山县| 麦盖提县| 吴旗县| 湛江市| 维西| 佳木斯市| 望城县| 昂仁县| 明溪县| 山东省| 民丰县| 三明市| 南雄市| 翁源县| 安陆市| 丹巴县| 沐川县| 刚察县| 安吉县| 治多县| 共和县| 赤水市| 若羌县| 都兰县| 巴青县| 扶绥县| 曲靖市| 景泰县| 利津县| 和林格尔县| 长沙县| 马尔康县| 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