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4章 試探

“避!”

“速退!”

三日之後,高闕以南,大河南岸。

隨著河對岸,再度飛來遮天蔽日的齊射,正忙著搭設浮橋的遂營將士們,在各自將官的指揮下爭相後退。

說是後退,其實,也就是離岸邊稍遠些,來到距離河岸約莫五十步的位置,好整以暇的看向河對岸,正駐馬挽弓的匈奴騎兵。

——匈奴人以騎射立足於草原,但真要說起來,匈奴人大規模列裝的手工長弓,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其實都比不上如今漢軍將士列裝,由少府軍工部門統一製作而出的強弓、硬弩。

甚至在草原上,真要比射術,匈奴本部甚至都排不進前三!

無論是以長弓作爲部族圖騰,以射術專精聞名於草原的樓煩部,還是以一手‘回馬射’立足草原的白羊部,都比匈奴人更精於‘射’。

至於匈奴本部的看家本領,則是下馬混戰,即肉搏白刃戰。

相較於本就並非‘遊牧之民最善射者’的匈奴人,漢家的弓弩部隊,其實並不會落下風。

二者相比較,漢軍弓弩部隊有更爲精良的武器裝備,以及足夠的訓練強度;

而匈奴遊騎部隊,則能憑藉胯下馬匹的機動性,具備短時間內、高頻率移動射擊點的機動優勢。

可若是拋開弓騎兵的機動性,單論射程,匈奴弓騎自是遠遠比不上裝備有制式強弓硬弩的漢軍弓弩部隊。

此刻,便是漢匈雙方在遠程火力部隊方面,最直觀的對比寫照。

——大河對岸,發覺漢軍正在搭設浮橋的匈奴人,終於捨得從高闕出來了。

出來之後,匈奴人急的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對著河對岸是一輪接著一輪的齊射;

然並卵。

匈奴人所用的弓,多爲持弓者本人,以形態適宜的木材,輔以牛羊筋、皮所制。

稍微闊氣點的,也不過是草原上聊勝於無的木匠,摸索著搞出來的手工弓。

頂天了去,也就是五十多年前,秦長城軍團收縮兵力,所遺留在河套、幕南地區,併爲匈奴人‘繼承’的秦制弓弩。

這些秦制弓弩,弩機基本都已經因爲各部分零件的損壞,而在不具備零件打造、武器裝備修理維護能力的草原宣佈報廢。

便是秦弓——一柄弓高強度使用幾十年,就算是再怎麼質地精良,也總到了‘垂垂老矣’的時候。

就拿高闕來說:當年,匈奴人在高闕,得到了秦長城軍團留下的上萬柄弩機、數萬張長弓,以及數之不盡的弓羽箭矢。

至於戈矛、刀劍之類的精良青銅器,更是不知有多少。

而今,匈奴人號稱‘控弦四十萬’,卻湊不出哪怕一百把秦弩。

便是湊出來的幾十把,也都是零件換了又換,幾把破損的秦弩拆解,湊出來的一把組裝弩。

弓倒是稍多些——有那麼兩三千張,就是弓弦基本也都崩斷更換過,弓身也大都變了形。

至於那些以匈奴人本身擁有的工藝,所製造出來的匈奴長弓,射程普遍在八十步到九十步左右。

能達到一百步的弓,在草原就已經算得上是‘無比精良’了。

反觀漢軍將士所列裝的少府產製式弓,卻是以百步的有效射程、百步外入木三指的威力,來作爲合格標準的。

未達到這個標準的殘次品,大都會被髮放給地方郡縣,來作爲青壯冬訓時所用的‘準軍械’。

就這,地方郡縣還都不大樂意,怕青壯們練不出來足夠好的射術,寧願自掏腰包買正兒八經的‘合格弓’,將少府分發的殘次品扔在庫房裡吃灰。

這就導致此刻,高闕內的匈奴人走到大河北岸,想要隔著大幾十步的距離,朝南岸正在搭設浮橋的漢軍將士挽弓拋射時,有將近一半的弓羽都沒能‘上岸’,在臨近南岸時一頭扎入大河,而後被飛流沖走。

即便僥倖‘上了岸’的箭矢,也大都已經超出了有效射程,綿軟無力不說,還只能覆蓋南岸二十步內的距離。

遂營將士之所以躲到河岸五十步外,一來是趁機休息一下,二來,也只是爲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萬一被匈奴人綿軟無力的弓羽箭矢射中,擦破點皮什麼的,再鬧個感染化膿,那可就麻煩了。

只是這樣的情況,也沒有維持太久。

在匈奴人又一輪齊射結束之後,漢軍弓弩部隊,也終於完成集結……

“進!”

隨著令旗麾下,一個個中層將官聲嘶力竭的大吼著,指揮弓弩方陣快步上前。

於河岸列陣,挽弓便是一輪齊射!

不同於匈奴弓騎的‘鞭長莫及’——漢軍將士的弓弩齊射,幾乎都射到了對岸,並覆蓋了北岸五十步之內的範圍!

一時間,北岸一陣哀嚎遍野,人仰馬翻。

本就因漢軍將士在搭設浮橋,而感到焦急萬分的匈奴人,更是被漢軍這一輪齊射嚇得慌忙撤退,不眨眼的功夫,竟已是大半撤入高闕。

對岸沒有匈奴人放冷箭,遂營將士當即便再度上前,繼續有條不紊的進行搭設浮橋的工作。

而在距離河岸一百五十步距離,欒布站在平地而起三丈之高的將臺之上,面色無喜無悲的緩緩點下頭。

“就這麼打。”

“匈奴人放箭,便伺機齊射回擊。”

“——傳令睢陽:搭設浮橋不必太快,在合理得範圍內,能搭多慢,就搭多慢。”

“再者:無論如何,都決不能真把浮橋給搭出來。”

“拖到歲首凜冬初雪,此戰,便算是大功告成。”

欒布一聲令下,當即便有一隊親兵領命而去,將欒布的軍令,傳到遂營、弓弩部隊的每一個角落。

而在欒布身後,韓頹當、劉非二人含笑一對視,又頗有些挑釁的看了看左右——那些先前,認爲攻打高闕‘無比愚蠢’的其餘衆人。

誰說打高闕,就非得是真打?

佯攻不也是打嘛!

就好比此刻,漢軍遂營將士慢條斯理,甚至多少有些‘不情不願’的搭設浮橋;

對岸匈奴人拋射騷擾,漢軍弓弩部隊,也都是實在被煩得不行,纔出來象徵性的回擊一波。

然後就拖唄!

第6章 困獸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8章 命可真好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466章 點將!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479章 冰雕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131章 序幕第419章 考題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69章 朕,變了嗎?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433章 尚書令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238章 宗祠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15章 我好怕啊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31章 不盡然吧?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371章 鹽鐵第532章 就不!第324章 試探第376章 無題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35章 漢少府第211章 臣,等著家上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222章 不遠了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52章 瓷器成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19章 做大哥的第20章 諸呂故事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222章 不遠了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466章 點將!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162章 記住了?婚假第44章 長安侯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99章 十日?!沒寫完第302章 戰書?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536章 絕戶計第517章 上林宴第268章 削藩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108章 誓師第524章 劃算第268章 削藩第385章 五月蹛林告假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
第6章 困獸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8章 命可真好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466章 點將!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479章 冰雕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131章 序幕第419章 考題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69章 朕,變了嗎?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433章 尚書令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238章 宗祠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15章 我好怕啊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31章 不盡然吧?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371章 鹽鐵第532章 就不!第324章 試探第376章 無題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35章 漢少府第211章 臣,等著家上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222章 不遠了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52章 瓷器成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19章 做大哥的第20章 諸呂故事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507章 攻心爲上第199章 學著點兒,混小子第222章 不遠了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466章 點將!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162章 記住了?婚假第44章 長安侯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99章 十日?!沒寫完第302章 戰書?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536章 絕戶計第517章 上林宴第268章 削藩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108章 誓師第524章 劃算第268章 削藩第385章 五月蹛林告假第306章 養兵千日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宝清县| 卓资县| 盱眙县| 江华| 宜都市| 海兴县| 辉南县| 黄冈市| 远安县| 石阡县| 南安市| 麟游县| 华安县| 丽水市| 阳信县| 肥城市| 中方县| 五指山市| 岳普湖县| 兴城市| 额济纳旗| 和林格尔县| 拜泉县| 辽中县| 嫩江县| 乐亭县| 叶城县| 南康市| 武义县| 柯坪县| 昭苏县| 东阳市| 宁城县| 大姚县| 宜黄县| 万盛区| 灌南县| 错那县| 大安市|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