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

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

“帝殺吾子……”

“帝,殺吾子…………”

長安西北方向百餘里,甘泉山,甘泉宮。

自郎中令周仁口中,聽到竇老太后那句‘帝殺吾子’,纔剛從溫泉池裡起身的天子啓,一邊將雙臂擡起,任由隨行宮人們替自己擦拭身體,面上一邊也是苦笑搖頭不止。

“呵;”

“——在母后嘴裡,樑王那條命,都不知讓朕取走多少回了。”

“若每回都真,那朕這個弟弟,怕不是個不死不滅的仙人?”

聽出天子啓語調中的戲謔,周仁卻並沒有含笑附和,而是依舊滿帶著嚴峻之色,對天子啓再一拱手。

“樑王奉詔入朝覲見,車馬更是已經過了函谷關。”

“只是入了關之後,王駕不知出於何故,停留原地歇整了好幾日。”

“——王駕駐足,紮營歇整,是樑王親自下的令。”

“待要重新啓程之時,隨行官員尋遍了方圓數十里,卻根本找不到樑王的蹤影……”

周仁難掩焦急地一番話,也終是惹得天子啓眉頭稍一皺。

身體已經被宮人們侍奉著擦乾,便披著白色裡衣,緩緩走到溫泉池邊上的搖椅上躺下了身。

垂眸思慮片刻,方悠悠開口道:“卿的意思呢?”

見天子啓並沒有因此事,而怪罪自己這個情報頭子,周仁不由得心下稍安。

卻也並未因此而徹底‘置身事外’,而是皺起眉、沉下臉,神情陰鬱的思考一番,方沉聲道:“諸侯王入朝長安,沿途不得無故止步、不得私下會客——這是太祖高皇帝立下的規矩。”

“既然王駕駐足修整一事,是樑王親自下的令,那整件事,便大概率是樑王的手筆。”

“——樑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將王駕丟在函谷關內,自己則輕裝簡行,不知去了何處。”

“雖不知去向,卻也基本能夠斷定:必定會到長安附近;”

“樑王能找的人,也不外乎東宮太后、竇氏一族,以及尚冠裡堂邑侯府的館陶主。”

···

“至於樑王這麼做的目的,依臣之見,或許是因爲樑王派遣死士,行刺當朝重臣二千石的事。”

“——袁盎受刺身亡一事,經查,已經確定是樑王屬臣:中尉公孫詭、門客羊勝二人所爲。”

“陛下派去緝拿此二人的使節,最終也是在睢陽的樑王宮,將這二人的屍體‘捉拿歸案’。”

“這二人自縊,顯然是樑王授意。”

“在這二人自縊身亡之後,長安又召樑王入朝,樑王擔心此行不能得返睢陽,驚懼之下……”

適時止住話頭,周仁的推斷便已是擺在了天子啓的面前。

——樑王,怕了!

袁盎受刺身亡,樑王劉武派遣死士,行刺朝臣二千石一事東窗事發!

替樑王劉武具體操作這件事的公孫詭、羊勝二人,即便被樑王劉武自作聰明的藏進了樑王宮,也還是難逃一死百了——用自己的死,來儘可能保護樑王劉武的下場。

而且這二人的死,也足夠讓樑王劉武心驚肉跳。

一開始,樑王劉武自認還有點威儀,以爲把這倆人藏進自己的王宮裡,就能把這件事糊弄過去。

wωω? ttКan? CO

——左右長安來的天子使,也總不敢真進劉武的樑王宮,大肆搜查不是?

結果長安的使節一到,都不等樑王劉武那句‘公孫詭、羊勝二人畏罪潛逃,不知去向’說出口,就直接開口來一句:大王不要再鬧了,我們知道他倆在樑王宮裡!

劉武還不死心,還想耍賴:他倆真跑了!

你們若是不信,那就到王宮裡搜吧!

只是這擅闖王宮的罪,寡人日後是肯定要到長安,向東宮太后告上一狀的。

原以爲這樣,就可以讓天子使節知難而退;

結果人使節也不含糊,直接就攤牌了:我們來這一趟,陛下已經下了死命令——公孫詭、羊勝二人,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若是帶不回這二人,我們回去也是個死;

所以,不找到這兩個人,我們是絕對不會空著手回長安的。

直到這時——直到得知天子啓對使節下了‘不把人帶回來,你們也別回來了’的死命令,樑王劉武才終於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卻也擔心把人活著交出去,自己就無法從中脫身。

於是,公孫詭、羊勝二人主動提議,樑王劉武半推半就——最終,以二人自縊身亡,樑王劉武交出屍體,纔算是了結此事。

只是交出屍體就完事兒、就了結此事,顯然是樑王劉武的一廂情願。

——這事兒沒完!

二人的屍體前腳剛被長安使節帶回,後腳就是朝堂下令:使樑王劉武入朝長安。

擱誰誰不怕?

前腳剛把替死鬼交出去,後腳自己就被召見——擱誰誰不怕?

如此一來,樑王劉武奉詔入朝,又半路撂挑子跑沒人影,也就是可以預見的事了。

只是樑王劉武‘潛逃’之後,究竟去了哪裡……

“竇氏外戚,雖然南皮侯已經薨故,二世竇彭祖襲爵,但章武侯還在。”

“——有章武侯在,竇氏不可能在眼下這個檔口,收容樑王這麼個‘罪臣’。”

“倒是母后嗎……”

若有所思的發出一聲輕喃,天子啓的眼角,便不由得再度瞇了起來。

很顯然,天子啓懷疑的,是母親竇太后自導自演。

——自己把樑王劉武藏起來,然後用一句‘帝殺吾子’撒潑打滾,來逼迫天子啓寬恕樑王劉武。

但在周仁看來,竇太后卻並沒有這麼做的必要。

“太后若想硬保樑王,恐怕並不需要……”

“呃,若是太后尋陛下,抹淚說上兩句軟話,再提一提先帝、手足之類,陛下縱是再惱怒,恐怕也只得對樑王大懲小戒——高高舉起,再輕輕放下。”

“先前,陛下專門行令廷尉,讓廷尉將公孫詭、羊勝二人定爲主謀,以了結此案,顯然也是有意將樑王,從這個案子中摘出來。”

“太后,當不會看不出陛下的這層意圖?”

聽聞此言,天子啓面上陰鬱之色稍緩,卻也並沒有因此,而徹底打消對母親竇太后的懷疑。

只深吸一口氣,從搖椅上起身,揹負雙手走上前,來到溫泉池旁坐下身;

將雙腳自溫泉池旁垂下,一邊泡起腳,一邊木然看向水中的雙足,喃喃自語道:“再怎麼說,也是平定吳楚的大功臣。”

“——更是朕唯一的弟弟、太后‘唯一’的兒子。”

“若是置法於王,那朕,就也要像先帝那樣,被民間的孩童編排,說朕‘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了……”

“再者,樑王的背後,可還有我漢家的‘東帝’呢……”

“這不?”

“樑王纔剛走丟——僅僅只是走丟,我漢家的‘東帝’,就已經在嚷嚷著‘帝殺吾子’了……”

稍顯鬱悶的一番話,也算是表明了天子啓,在這件事上的立場。

——暗地裡,大家都知道袁盎身死,樑王劉武肯定是脫不開干係的。

但無論是出於政治需要,還是天子啓出於東、西兩宮和諧共處的考慮,至少在明面上,樑王劉武只能,也必須和這件事‘毫無關聯’。

至於對東宮竇太后的猜疑,天子啓也僅限於猜疑。

是有怎麼樣?

難不成,天子啓還能再派人去搜長樂宮、去跟母儀天下的東宮太后也丟下一句:陛下給我們下了死命令,不把樑王帶回去,我們回去也是個死?

天子啓毫不懷疑,如果自己派的人真這麼說了,那老太后必定會毫不遲疑的說:那你們死去吧。

“嗯……”

“卿的意思,樑王不是暗中回了睢陽,便是被阿姊藏在了府上?”

聞言,周仁只深吸一口氣,旋即緩緩點下頭。

“暗中回睢陽,樑王大抵是不敢的。”

“——畢竟召樑王入朝,是太后的意思,更有陛下頒下的詔書。”

“竇氏不敢,太后又沒必要,那剩下的,當也就是館陶主。”

“至於樑王的藏身之地——肯定不會在長安堂邑侯府。”

“但堂邑侯府在長安左近的莊園、宅邸,臣這裡倒也都有數……”

聽到這裡,天子啓又是一陣思慮過後,才終於緩緩點下頭。

“嗯~”

“也說得通。”“——阿姊纔剛因爲糧食的事兒,被那混小子擺了一道,正氣頭上呢。”

“藉著樑王的事把水攪渾,再讓母后怒火攻心,好渾水摸魚……”

“也確實是阿姊做得出來的事。”

···

“既如此,那卿便試著查一查,看能不能查到樑王的藏身之所。”

“——查到之後,不急著動。”

“確定樑王安好,又藏身何處即可。”

天子啓有了成算,周仁自也是沉沉點下頭,躬身領命。

正要退去,卻見天子啓稍一擡手,順著話頭問道:“那混小子的事兒,辦的怎麼樣了?”

“長安的糧價,還是在三十錢上下?”

“——還有那麥粉,還是在按五十錢在往外賣?”

“這小子,想到谷貴害農,難道就沒想到穀賤傷農?”

輕聲發出一問,天子啓纔剛因‘混小子’三個字而揚起的嘴角,便又不著痕跡的撇了下去。

——這次平抑糧價,劉榮無疑是給出了一份極其出色的成績單!

先前,天子啓給劉榮畫的線,是最好能把糧食——既粟的價格,壓到五十五錢每石以內;

但說是這麼說,天子啓心裡也清楚:按關中今年的狀況,如果沒有外力影響,那糧價自然增長到七十錢左右每石,也實屬正常。

嘴上說是‘壓到五十五錢以內’,卻也不過是因爲過去這些年,糧價最高也就到過五十五錢每石;

天子啓心裡想的,則是能維持在七十錢每石上下——甚至是每石八十錢以內就行。

結果可倒好,劉榮直接來了一出兩級大反轉:非但沒有比天子啓畫的‘五十五錢’的紅線高出二十錢,反而還往下多壓了二十錢!

而且還不止!

根據天子啓掌握的消息,長安的糧價已經降到了三十錢左右,而且還在往下降!

這,就讓天子啓有些高興不起來了。

——過猶不及。

糧價被壓得夠低,確實是能讓百姓農戶,在眼下以很便宜的價格,就買到需要的糧食果腹。

但再過一個多月,就是秋收了;

秋收過後,百姓農戶就要把收穫的糧食,賣到關中的糧商們手中。

相比起儲存糧食,農戶們還是更傾向於儲存錢幣。

因爲存糧,除了需要一塊合適的,滿足通風、陰涼等條件的場地,還需要另外花錢建造糧倉,並有專人看管。

還不能是隨便找個人看——得找有經驗、有本事的看糧人,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才能確保糧食不會被糟踐。

比如糧食受潮了、變質了,又或是糧倉內生了鼠類,該如何儘快處理,以儘可能將損失限定在最小的範圍內,都是這些看糧人安身立命的拿手好戲。

即便是在漢家的官吏冊上,類似的人才,也都是起碼二百石以上的編制,技術出色的,甚至能達到千石級別,成爲一倉主官:倉令!

至於民間,糧商們更是將這樣的人才視若珍寶,動輒開出十數金的年薪不說,還要三不五時送上酒肉布帛,以籠絡人心。

很顯然:這不是個體農戶所能承擔的成本。

要麼,得是官府動用集體的力量,要麼,就得是商人或貴族,動用資本的力量纔可以做到。

所以,即便知道秋收之後的糧價最低——知道被自己便宜賣出去的糧食,自己還是要在來年加價買回來吃,百姓農戶也依舊不得不這麼做。

因爲糧食可能會壞,但錢幣卻不會。

與其去冒‘一年勞作所得全部變質’,全家喝西北風——而且是和大半年西北風的風險,還不如吃點虧,把糧食賣給商人們換成錢,再一點一點買回來吃。

至於差價,就當是給糧商們的倉儲費了。

而眼下,關中的糧價被劉榮一陣猛壓,都壓到了三十錢一石——甚至都還是不怎麼賣得出去!

等到了秋收之後,糧食市場突然涌入一大批貨源,糧價肯定要被進一步下壓;

如果秋收之前,糧價就跌破三十錢每石,那秋收之後的糧價,怕是二十錢每石都夠不上!

這個問題很嚴重。

因爲老百姓以二十錢每石——甚至更低的價格賣出糧食,但其他的生活用品,價格卻並不會因此而下降。

如布帛,尤其是底層百姓常用的麻,價格那是幾百年來雷打不動:十一錢一尺;

其他的鹽、醋等必要調味品,以及其他的工具,價格也都是相對穩定的。

生活成本不變,收入卻因爲糧價下跌而跟著少了一大截,相對而言,就等同於生活成本增高,生活壓力、生存壓力增大。

這,便是通俗意義上的:穀賤傷農。

對於劉榮此番平抑糧價所取得的成績,天子啓自然是相當滿意。

但對於劉榮這過猶不及——平抑過度的糧價,天子啓也不乏有些擔憂。

對此,周仁並沒能給出什麼有效的信息,只含糊其辭的給出一句:太子應當是有考慮到這一點的。

聞言,天子啓便也不再多想,將這件事暫時丟到了腦後。

——在天子啓看來,能把事兒辦的這麼漂亮,尤其還都是高瞻遠矚,著眼於未來的謀劃,劉榮肯定不至於連這點淺顯的道理都沒看出來。

至於劉榮究竟是怎麼想的……

“打點行裝,準備移駕長安吧。”

冷不丁一語,惹得周仁不由得爲之一愣。

——這就回長安了?

沒必要吧?

就算是要和太子,問清楚關於‘穀賤傷農’的盤算,也沒必要直接就回長安?

片刻之後,周仁面上頓露了然之色。

“陛下是覺得……”

“——樑王啊~”

“——朕弟樑王……”

周仁話音未落,便見天子啓悠悠一聲長嘆,旋即便將雙手往身後一撐,頗有些無奈的擺動著腳,在溫泉池內濺起陣陣水花。

“母后,這是以爲朕來甘泉宮,是爲了洗清自己‘殺樑王’的嫌疑,才以抱恙作爲託辭躲來了甘泉。”

“既然是這樣,朕便只得回長安,以證明自己行得正、坐得直。”

“——再者,朕不在長安,太后那滿腔怒火,說不定還要殃及池魚,把那混小子也給牽扯進去。”

“唉~”

···

“今年,也只能先這樣了~”

“等明年,看能不能抽出幾個月的時間,再來甘泉歇養……”

“也不知道明年……”

“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年……”

神情稍顯落寞的說著,天子啓也終是從溫泉池旁站起了身。

負手走回到搖椅前,再度躺了下來。

——這一次,天子啓沒做皺眉思慮狀,而是滿帶著疲憊閉上雙眼;

再有氣無力的一擺手,招呼道:“給太子帶個信,就說朕不日折返。”

“讓太子帶著百官,到城門外迎接聖駕。”

這一回,周仁沒有再多問,而是默然拱手領命而去。

待溫泉池內,只剩下天子啓悠然晃著搖椅的身影,那雙被輕輕閉起的疲憊雙眸,也隨即悄然睜開。

“就這幾天的功夫,也不知道那混小子,能不能把手尾收拾乾淨。”

“唉~”

“——阿武啊~”

“阿武……”

···

“朕來一趟甘泉宮,可不容易啊~”

“就這麼又回了長安……

“唉~~~~……”

“阿武啊~”

“阿武…………”

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53章 竇王孫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523章 好好好第363章 黑土地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411章 人才庫?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81章 天下皆反?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480章 意外第536章 絕戶計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512章 華夏貴胄!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381章 洗牌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430章 人才啊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480章 意外第520章 洗腦?第515章 有的放矢告假明天更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47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528章 單于庭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523章 好好好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550章 皇長子第396章 天翻地覆第520章 洗腦?第46章 莢錢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69章 朕,變了嗎?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506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430章 人才啊第82章 屠龍勇士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回家晚了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475章 人心啊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
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53章 竇王孫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523章 好好好第363章 黑土地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411章 人才庫?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81章 天下皆反?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480章 意外第536章 絕戶計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512章 華夏貴胄!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381章 洗牌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430章 人才啊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480章 意外第520章 洗腦?第515章 有的放矢告假明天更第482章 終於,還是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47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528章 單于庭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523章 好好好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550章 皇長子第396章 天翻地覆第520章 洗腦?第46章 莢錢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69章 朕,變了嗎?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506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430章 人才啊第82章 屠龍勇士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回家晚了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475章 人心啊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熟市| 堆龙德庆县| 新乡县| 通山县| 沂南县| 合山市| 永春县| 赤城县| 英德市| 蕲春县| 无极县| 青阳县| 丹凤县| 五常市| 定安县| 文水县| 长岛县| 宁强县| 承德县| 故城县| 大石桥市| 城口县| 武宁县| 高青县| 郁南县| 武定县| 贵定县| 浦江县| 安图县| 任丘市| 荃湾区| 阿坝| 伽师县| 隆化县| 浪卡子县| 南阳市| 平潭县| 宁夏| 格尔木市| 宣化县|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