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因果謬誤
克里斯·馬修斯是微軟全國有線廣播電視公司(MSNBC)的明星記者。他在自己的新聞脫口秀節目中,會用幾分鐘的時間來連線和詢問“政治專家”。我從來沒能理解什麼是“政治專家”,也不明白這樣的職業有什麼追求的價值。2003年,美國進軍伊拉克是新聞媒體的關注焦點,比專家的回答更重要的是克里斯·馬修斯的問題:“戰爭的動機是什麼?”“我想知道‘9·11’事件是否是這一戰爭的原因?”“你相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戰爭的原因嗎?”“爲什麼你相信我們已經進駐伊拉克?除了官方說辭,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等問題。這些問題我已經聽不下去,它們就是最常見的一種思維錯誤。很奇怪的是這個錯誤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它被繁冗地定義爲:單一因果謬誤。
2003年之後的5年—即2008年,金融市場充斥著恐慌。銀行紛紛破產,不得不憑藉國家財政撥款來支撐。政治家和記者們憤怒地質問著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更鬆動的貨幣政策?投資者的愚蠢?靠不住的評級代理機構?被收買的會計師們?錯誤的風險模式?單純的貪慾?這些都不是唯一的原因—而是加在一起構成了金融危機的原因。
這種錯誤是很常見的:迷人的秋日,從朋友圈子中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痤瘡,在一所學校持兇傷人的案件,一家公司在全球範圍的成功,文字的發明—每個頭腦清醒的人都知道,這些事情不會僅有一個原因,而是有上百個、上千個甚至無數個原因,但我們總是試圖將事情歸結到一個原因上。
“當蘋果成熟,它會從樹上掉下來,爲什麼會掉下來呢?因爲地心引力?因爲它的莖幹枯了?它的果肉腐爛了?因爲它太沉了?因爲風把它吹下來了?或者因爲樹下的男孩想吃它?這裡面沒有一個唯一的原因,而是所有原因綜合所致……”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是這樣寫的,他說到點子上了。
假設你是炸玉米片的產品經理,並在市場上剛剛發售最新的“有機—纖細—健康”型產品。一個月之後再也無法掩飾的是:銷售額下降了!那你如何查清這一下降的原因呢?首先,你要明白這裡面不僅只有一個原因,而是有很多原因。你可以拿一張白紙在上面寫下所有導致下滑的原因,這些原因背後隱藏的原因你也要用這種方式表示出來,很快你就有了所有可能的影響因素的網狀圖;第二,標記出你可以做出改變的因素,把無法施以影響的因素劃去(比如,人的天性);第三,進行實驗性的測試,在不同市場上按標出的原因進行策略的調整改動。這將花費很多金錢和時間,但也是從膚淺推測的泥沼中爬出的唯一方法。
單一因果謬誤是由來已久的。我們都知道亞里士多德在2400年前的觀點,將人類視爲“其自身行動的發起者”。現在我們知道,這是錯誤的。我們沒有自由的意志,而是有成千上萬相互關聯而且引發行動的事實因素—從基因分佈到教育水平再到每個單一腦細胞之間荷爾蒙的濃度,但我們卻仍抓著最早的人類理解不放。這不僅是愚蠢的,而且在道德層面上也是可疑的。因爲只要我們相信原因是唯一的,那麼我們總能將勝利或災難歸結到一個人身上,將其貼上“應負責任者”的標籤。這種尋找一個替罪羊的愚蠢狩獵極適合權力的行使—也是人們幾千年以來一直在玩的遊戲。
單一因果謬誤是很受歡迎的,所以特蕾西·查普曼(美國女歌手)可以用它來奠定其全球範圍的成功。她的歌《給我一個理由》(GiveMeOneReason)幫她在事業上獲得了重大突破,但是慢著—是不是還有其他這樣的情況?